- 系統辨識及其在水電能源中的應用
- 張勇傳主編
- 1258字
- 2019-01-04 00:39:13
總序
科學技術作為“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推動社會生產力的急劇發展,乃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科學技術的一次次革命,觸發一次次的產業革命,使人類文明一次又一次地攀上更高的峰頂。“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而且是第一生產力”已成為當代公眾的共識。
當前,一場規模宏偉的高科技革命正以排山倒海之勢席卷全球。這場革命其范圍之廣泛,內容之豐富,發展之迅猛,影響之深刻,更是以往的科技革命所無法比擬的。其直接之后果導致所謂“信息革命”、“知識經濟”應運而生。這場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三大主角是信息科學技術、材料科學技術和生命科學技術。科技知識空前快捷和廣泛地產生、傳播和應用,不僅極大地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歸根結底,也決定了國家的綜合國力和民族的競爭能力。因此,“科教興國”不僅是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更是我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振興中華的英明決策。
荊楚大地,人杰地靈,自古以來,人才輩出。不僅創造了瑰麗多姿的楚文化,而且在科學技術方面譜就了一篇篇輝煌的樂章。曾侯乙編鐘,陸羽的《茶經》,畢昇的活字印刷術,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無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清末民初,歐風東漸,現代的科技傳入中國,湖北省更是開風氣之先。尤其是清末張之洞主政湖廣,銳意革新,創建學堂,興辦實業。所謂“漢陽造”竟成為當時中國新興軍工的象征;“漢冶萍”公司更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翹首。因此,民初以來,漢口遂發展成為全國僅次于上海、天津的大商埠;湖北的近代教育、近代科技、近代產業在當時的中國堪稱中堅。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湖北科技界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銳意創新,勇攀高峰,碩果累累,成績斐然。老一代的碩學鴻儒,春深花茂;一大批功底扎實、奮進不已的中年學者,葉盛枝繁;更加可喜的是,風起云涌的青年才俊更是意氣風發,大展宏圖。目前湖北省的整體科技實力已躋身于全國“科技強省”之列。
為了進一步貫徹好“科教興鄂”的戰略方針,弘揚科學精神,宣傳科學方法,普及科學知識,匯集并宣揚改革開放以來湖北省在科學技術上,尤其是在高科技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豐碩成果,特組織出版《長江科學技術文庫》。本文庫的宗旨,在于收錄奮戰在荊楚大地科研第一線上,并且取得了在國際和國內能夠占據一席之地的優秀科研成果的專家教授的新著,兼收并蓄,分卷出版,無分軒輊。文庫內容遍及偏微分方程、現代分析理論、隨機分析、理論物理、高能物理、原子核物理、高分子材料、納米材料、大地測量、攝影與遙感、生物地質、作物遺傳改良、動物遺傳育種、口腔醫學、器官移植、激光技術、數控技術、人工智能、水利工程和橋梁建設等等。需要說明的是,應該收錄而未進入本文庫的專著還很多。其中原因多多,如有的專家工作太忙,近期無暇著書立說;有的專家剛有專著出版;等等。由于湖北科技戰線很廣,而文庫容量有限,掛一漏萬,也在所難免,敬請各界同仁見諒。我們希望,這個文庫還可以繼續出續集,以彌補這些遺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愿湖北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描繪出荊楚大地上更燦爛的科技星空。
《長江科學技術文庫》編委會
2003年8月
- 現代水利科技形勢
- 工程項目管理:原理與案例(第3版)
- 水工建筑物(第2版)
- 安徽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與實踐
- CHINA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2014(中國水資源公報2014英文版)
- 中國水利教育協會20年
- 風電場電力設備施工及運行安全技術
- 漳衛南運河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
- 突變理論在水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 The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of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s(China-ASEAN Clean Energy Capacity Building Programme)
- 漢英水電工程常用詞匯
- 高混凝土壩結構安全與優化理論及應用
- 江河冰凌數學模型研究
- 氧化鎂混凝土拱壩筑壩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實踐
- 水電工程造價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