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化學趣史(1)

一、混沌之中的化學

先說三個有趣的故事

有趣的故事,人人愛聽。

在這本書開頭,先給你講三個有趣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1994年,美國某地。

那天,大學里的一座大樓失火了。“嗚,嗚”消防車聞訊趕來。

一件奇怪的事件發生了:消防隊想就近從旁邊的一座大樓里接取自來水。可是,大樓門口警衛森嚴,不許消防隊員進去。

“火燒眉毛了,還不讓我們進去?”消防員著急地問。

“不行。沒有國防部的證明,誰都不許進!”警衛板著鐵青的面孔說道。

烈火熊熊,消防隊員心急如焚。他們圍著警衛,大聲地質問:“等國防部的證明送到,大樓早燒光啦!”

警衛總算作了點讓步:“這樣,你們向本地的×局請示,打個證明。”

沒辦法,消防隊員只好開著消防車去×局,開來了證明。

消防隊員把證明朝警衛手中一塞,便急急忙忙往大樓里奔去。

這時,警衛追上來,攔住了他們,很嚴肅地說道:“先生們,你們雖然有了證明,但是按照規定,每個進樓的人要在登記薄上簽名。先生們,請你們去簽名!”

消防隊員們哭笑不得,只好退回去簽名。

雖然這幾位警衛那樣忠于職守,但卻暴露了大樓的秘密。人們紛紛猜疑:那座大樓如此警衛森嚴,里面是干什么的呢?

要知道,美國國防部為了保守那座大樓的秘密,煞費苦心:有一次,保衛人員仔細檢查了大樓內的圖書室,發覺許多化學書籍看上去還算新,但是每本書有關元素鈾的章節,都被翻得卷起書角或者弄臟了。保衛人員認為,這些書也可能會導致暴露大樓的秘密,決定全部銷毀,而又買了一批嶄新的化學書籍。他們如此精心保守秘密,卻被鄰近大樓失火一事而無意中暴露了。

于是,德國間諜開始注意這座大樓……

不言而喻,那座大樓里的科學家,正在極秘密地研究著化學元素鈾。

為什么研究鈾要那樣嚴格保密?

1945年8月5日,原子彈的爆炸聲震動了世界。原子彈里的“主角”,便是鈾。正因為這樣,那座大樓既成為美國國防部重點保密的部門,也成為德國間諜機構矚目的地方。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1781年,英國。

那時候,英國有位著名的化學家,叫做普利斯特列。他呀,很喜歡給朋友表演化學魔術。你瞧,當朋友們來到他的實驗室里參觀時,他便拿出了個空瓶子,給大家看清楚。可是,當他把瓶口移近蠟燭的火焰時,忽然發出“啪”的一聲巨響。

朋友們嚇了一跳,有的甚至嚇得鉆到桌子下面。

笑罷,他把秘密告訴朋友們:原來,瓶子里事先灌進氫氣。氫氣和空氣中的氧氣混合以后,點火,會燃燒起來,發出巨響。

他不知將這個“節目”表演了多少遍,使它成了一出“拿手好戲”。

有一次,他表演“拿手好戲”,在收拾瓶子時,注意到瓶壁上有水珠。

奇怪,變“魔術”時的瓶子是干干凈凈的,那瓶壁上的水珠是從哪兒冒出來的呢?

普利斯特列仔細揩干瓶子,重做實驗。咦,瓶壁上依舊有水珠。

經過反復實驗,他終于發現:氫氣燃燒后,變成了水,凝聚在瓶壁上!

在普利斯特列之前,盡管人們天天喝水、用水,可是并不知道水是什么。自古以來,人們甚至把水當作“元素”。1770年,法國著名化學家拉瓦錫曾試圖揭開水的秘密。他把水封閉在容器中加熱了100天,水依舊是水,稱一下,重量跟100天以前一樣。他,弄不清楚水究竟是什么。至于普利斯特列呢?雖然他揭開了水的秘密,然而,他是在變了好多好次“魔術”之后,才注意到瓶壁上的水珠……

第三個故事,發生在1890年,德國。

一天,雇馬車的人突然增多。馬車夫問雇主:“上哪兒去?”答復令人莫名其妙:“隨便!”

“隨便?”從來沒有一個地名,叫做“隨便”的!

馬車夫好不容易領會了雇主的意思。馬車漫無目的地街上轉悠。

雇主似乎無心觀賞街景,閉起了雙眼,進入了夢鄉……

那些雇主難道有錢無處花,雇了馬車睡覺?

哦,后來,人們才明白,原來是這么回事——

在慶祝德國化學會成立25周年的大會上,著名德國化學家凱庫勒,講述了自己怎樣解決了有機化學上的一大難題:

“那時候,我正住在倫敦,日夜思索著苯的分子結構該是什么樣子的。我徒勞地工作了幾個月,毫無所獲。一天,我坐在馬車回家。由于過度的勞累,我在搖搖晃晃的馬車上很快就睡著了。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我幾個月來設想過的處種苯的分子結構式,在我的眼前跳舞。忽然,其中有一個分子結構式變成了一條蛇,這蛇首尾相銜,變成一個環。正在這時,我聽見馬一夫大聲地喊道:‘先生,克來賓路到了!’我這才從夢鄉中驚醒。當天晚上,我在這個夢的啟發下,終于畫出了首尾相接的環式分子結構,解決了有機化學上的這一難題。”

坐在臺下的一些聽眾聽了,以為凱庫勒的成功,全是因為在馬車上做了一個夢。于是,他們便雇了馬車,在街上漫游,也想做個夢,輕而易舉地摘下科學之果。

雖然有的人在馬車上睡著了,也做起夢來,可是誰也沒有從夢中得到什么。

他們不懂得,凱庫勒之民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他把全部心思用到科學研究上,這樣,甚至連他做夢時,也不忘科學研究。凱庫勒的成功,與其說是來自馬車上的夢,倒不如說是來自那數不清的不眠之夜!三個故事講完了。

三個故事,三個意思:

第一個故事,從一個很小的側面,說明化學何等重要;

第二個故事,說明研究化學一定要非常細心;

第三個故事,說明每一項化學成果都來之不易。

這三個故事合起來,說明一個意思——化學是一門很有趣的科學,化學的發展史上有許多有趣的故事。

這本《化學趣史》,向你講述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使你了解化學是一門什么樣的科學,它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如果你讀了這本有趣的書,對化學發生了興趣,愿意學習化學,研究化學,那么,編者和人者就感到莫大的欣慰了。

以上的話,算是這本書的開場白。

黃金夢

1954年秋天,德國。

街頭,擠滿了看熱鬧的人,眾目睽睽,盯著一個從街上緩緩走過的穿著金色外衣的人。此人雙手被反綁著,低著頭。一群士兵押著他,走向廣場。

廣場上矗立著絞刑架。那穿金色外衣的人一見到絞刑架,雙腿直哆嗦,再也走不動了。士兵們把他拉上了絞刑架。

照例,在執行絞刑之前,一位軍官當眾宣讀了犯人的罪狀:

“大公爵諭,立即用絞刑處死大騙子奧斯卡·倫菲爾德。該犯自稱發現了制造黃金的偉大秘密,向我騙取大量金錢進行實驗,煉得類似黃金的小塊金屬。經檢驗,該犯制得所謂黃金全是假的。經將倫菲爾德逮捕并用火刑審問,該犯對詐騙行為供認不諱,為此判處該犯絞刑!”

當劊子手一腳踢開犯人腳下的木桶時,犯人便懸掛在空中了,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黃金,以燦爛奪目的光芒,很早就引起人們的注意。黃金那么漂亮,不銹不爛,人們喜歡它,而黃金在大自然中又那么稀少,“物以稀為貴”,于是黃金便成了非常寶貴的東西,成了貨幣,成了財富的象征。

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在《雅典的泰門》中,用這樣生動的語言,勾畫出黃金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

“金子!黃黃的、發光的、寶貴的金子!……只這一點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尊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這黃色的奴隸可以使異教聯盟,同宗分裂;它可以使咒詛的人得福,使害著灰白色的癩病的人為眾人所敬愛;它可以使竊賊得到高爵顯位,和元老們分庭抗議;它可以使雞皮黃臉的寡婦重做新娘……”

黃金如此可貴,有人就想“點石成金”。

有這么一個神話:

據說,有一位國王,雖然已經從老百姓那里搜刮了許多黃金,可是他的心像無底洞似的,永遠也填不滿。他貪得無厭,想得到更多的黃金。他問神仙祈求,結果神仙給他一個“點金石”的手指頭。他用這個手指頭摸什么東西,什么東西便變成黃金。

他摸一下椅子,椅子變成了金椅子;

他摸一下柱子,柱子變成了金柱子;

他摸一下花,花變成了金花;

……

他高興極了,王宮里到處金燦燦的。這時候,他的心愛的小女兒朝他跑來,他興高采烈地抱起女兒。誰知那“點石成金”的手指頭一碰到女兒,女兒便成了金人,一動也不動了。

直到這時,國王才明白,他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也成了世界上最冷漠的人!

神話當然只是神話,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點石成金”的手指頭。

可是,自古以來,不論中外,卻有許許多多的人在尋找“點金石”(也有的叫“哲人石”)。

他們做著“點石成金”的美夢。有人在探索著種種“點石成金”的方法。

也許使你吃驚,在古代,“化學”一詞的含義,便是“煉金術”!

據人們考證:“化學”一詞最早見于公元296年古羅馬皇帝戴克里先關于嚴禁制造假金銀的告示之中,他把制造假金銀的技術,稱為“化學”(Chemeia)。又據考證,英語中的Chemistry,法語中的Chimie,德語中的Chemie(以上均為“化學”),源于歐洲詞語Alchemy。而Alchemy則來自阿拉伯語中的“煉金術”一詞——al-k↑m↑ya。

煉金術士們為了制造黃金,用水銀、鉛之類作為原料,進行了許許多多化學實驗。

據說,英王亨利六世為了能夠得到大批黃金,竟然招募了三千名煉金術士來“煉金”。

唉,帝王們做著可笑的黃金夢!

長生夢

帝王們不僅做黃金夢,而且做著長生夢。

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聲史顯赫的皇帝。然而,就在他們創立了豐功偉績之后,卻做起了長生夢。

秦始皇在統一了六國之后,專門派人遠度重洋,去尋找“仙人不死之藥”。結果呢?什么長生不老之藥,都沒有找到。

漢武帝呢?他聽說露水是“仙露”,能夠使人“長生不老”,于是,便下令在長安的建章宮里,豎立起所謂“承露盤”。那盤是用青銅鑄造的,高高地安置在20丈高的石柱上。夜間,露水凝結在盤里,成了“仙露”。這“仙露”被侍從送呈漢武帝,跟美玉碎屑一起服用,以求長生不老。因為據說“服玉者壽如玉”。

其實,那青銅盤經日曬雨淋,長滿銅綠,而美玉碎屑,人體無法消化、吸收,還會阻塞消化器官,使人得病呢。

命運最悲慘的,要算是唐太宗了。

唐太宗的威名,曾使也的敵人心驚膽戰。然而,他卻在52歲時過早地離開了人世。使唐太宗喪命的,不是他的敵人所下的毒藥,而是他自己要吃的“長生藥”!

原來,他希圖長生。在648年(貞觀22年),他的部隊打敗帝那伏帝國,從俘虜中發現一個名叫那羅邇娑娑的和尚,據說會制造“長生藥”。唐太宗待他如上賓,叫他在金飆門制造“長生藥”。第二年,當唐太宗吃下了那個和尚給他配制的“長生藥”后,竟然中毒而亡!

唉,長生不成,反而喪生!

唐太宗吃了“長生藥”死不還不算,唐憲宗、唐穆宗、唐武宗、唐宣宗,也都是因為吃“長生藥”而斷送了性命!

那“長生藥”究竟是什么東西呢?

1970年,我國考古學家在唐代京都長安——現在的西安,發掘到兩壇唐代窖藏的寶物。據查證,那是唐明皇的堂兄分王李守禮埋在地下的東西。藥方上開列著珠砂、密陀僧、琥珀、珊瑚、乳石、石英等。

珠砂是什么?這種紅色的礦物的化學成分是硫化汞,是一種劇毒的化合物。

那些皇帝們用了劇毒的“生長藥”,怎能不嗚呼哀哉?!

你知道嗎,這些“長生藥”也跟化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哩。在古代,化學又被稱為“煉丹術”。這“丹”,便是指“長生丹”,也不是“長生藥”。

許許多多煉丹家們,如同那些煉金術士們一樣,做著各式各樣的化學實驗。盡管黃金夢、長生夢的荒謬的,但是,煉丹家們、煉金術士們畢竟在種種化學實驗室中,懂得并積累了一些化學知識。

比如,8世紀阿拉伯煉金術士賈博,在煉金時制成了硫酸、硝酸、硝酸銀等,還懂得用鹽酸和硝酸配制成“王水”。

漢朝未年的魏伯陽,被人們稱為“中國煉丹術始祖”。他所下的煉丹著作《周易參同契》中,大部分內容非常荒誕,但是也有一些關于汞、鉛的化學知識。

談到煉金術、煉丹術,使人們不由得記起這么一個故事:

有一個年老的農民快要死了,他擔心在他死后,三個懶惰的兒子不愿種田,就故意對他們說,葡萄園里埋著黃金。老農死后,三個兒子天天拿鋤頭到葡萄里去挖,雖然挖不到什么黃金,但是土地被翻松了,葡萄長得茂盛,第二年豐收了。

如果說,煉金術、煉丹術對于化學的發展起過什么作用的話,它們就是那位老農所說的那些并不存在的黃金罷了。

化學的發展,走過了十分曲折的道路。

“短衫醫師”

當你走過理發店,常常可以看到特殊的標志——在圓柱形的玻璃燈里,紅、白、藍三條傾斜的色帶,在不停地旋轉著。

你知道嗎,這特殊的標志是什么意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关岭| 荆门市| 北流市| 咸丰县| 桃园县| 漳浦县| 合川市| 漯河市| 巴塘县| 奈曼旗| 鹿邑县| 仁化县| 巧家县| 六枝特区| 长白| 牡丹江市| 中西区| 临泽县| 九龙县| 金沙县| 东源县| 邛崃市| 潍坊市| 余姚市| 松江区| 东乌| 保山市| 潮州市| 平乡县| 鹤峰县| 东丽区| 石阡县| 梁河县| 宝清县| 台中市| 寻乌县| 阜康市| 新田县| 高尔夫| 八宿县| 曲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