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4 組織學習理論

“組織學習”作為組織適應環境變化和輔助組織決策的方法,由Cyert和March于1963年首次提出。之后,1978年Argyris在著作中提出“組織學習”的單環和雙環理論,為組織學習的研究和實踐活動奠定了理論基礎,并使之逐漸成為西方學術界的研究熱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作為組織學習研究的倡導者于1990年成立組織學習研究中心,通過與福特、通用等國際大公司合作,推動組織學習的實踐,并逐步驗證組織學習的諸多理論研究成果。

2.4.1 組織學習的本質

專家學者由于自身的專業視角不同,因而對組織學習本質的認識有不同的表述。其中較為有代表性的是以下觀點。David(2004)把組織學習看作是一種活動,并認為該項活動包括系統地解決問題、試誤、從自己的過去與經驗中學習、向他人學習以及促進組織內的知識擴散等5項內容。Barnat把組織學習看作一個系統的早期倡導者(王偉,2007)。Hayek(1945)把組織學習看做是經濟組織面對變化的環境,協調使用各種由特定行為主體擁有的環境知識的能力。一些知識創新學的學者認為組織學習是企業對競爭優勢的保持和對企業創新能力的促進(Nonaka,1995;Cohen et al.,1990)。他們把組織學習看做是企業促進知識創新或知識獲得并使之傳播于全組織,體現在產品、服務和體系中的能力。事實上學者們都是從不同側面、不同層次、或多或少、或深或淺地闡述了組織學習多方面的本質屬性。總的來看,組織學習有3個方面重要的內涵:

(1)組織學習是圍繞信息和知識的獲取而展開的。從Argyris和Schon(1978)、Nonaka(1995)、David(2004)等的觀點來看,幾乎每個定義都不同程度地強調了知識和信息在組織學習中的重要性。

(2)組織學習的真正行為者是組織中的個體成員,組織有學習能力是因為其內部的成員有學習能力。組織學習不是指個人孤立的學習,也不是組織中個人學習的簡單累加,它還受到組織中各種規則、制度和慣例的影響。組織學習必須經過個體、團體和組織層面(Crossan et al.,1995),個體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互動積累知識、共享知識。

(3)組織學習是以提升組織能力、形成核心競爭力為目標的。組織學習的結果表現為組織所屬知識基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因此組織學習的目標就是要形成組織的核心競爭力,改進組織的行為績效,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世界。

2.4.2 組織學習的流程

任何一個組織要進行學習,都必須為自己設計學習的步驟與程序,使組織能夠系統地收集、分析、儲存、傳輸和使用與組織績效及組織成員有關的信息。這就是組織學習過程。學者們基于對組織學習內涵的不同理解,對組織學習流程進行了不同的分類。其中,從知識信息視角劃分組織學習過程的思想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Huber(1991)從“知識”的角度劃分組織學習流程,認為組織學習有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獲取知識,指獲得知識的過程;第二階段是分配知識,指組織內部分享不同來源的信息,并形成新的知識;第三階段是理解知識,指組織成員共同理解這些知識;第四階段是組織記憶,指組織將知識儲存起來以供將來使用。

Helleloid和Simonin(1994)認為完整有效的組織學習過程應包括四個步驟:信息的獲取(acqusition)、處理(processing)、儲存(storage)及檢索(retrieval)。

Dixon(1994)將組織學習的對象從“知識”放大為“信息”,認為組織學習過程和個人學習過程相似,都是信息處理過程,只不過由于組織學習的主體是組織,其學習過程更為復雜。同時指出,組織學習過程具體包括四個階段,分別是信息獲得、信息整合、信息解析和授權行動。

Crossan(1999)提出了“4I組織學習模型”,認為組織學習包含個體、群體和組織等多個層次,將組織學習過程分為了個體直覺、知識解釋、知識整合和制度化四個階段。

綜合上述學者的觀點,可以發現,組織學習流程基本上可分為知識(信息)獲得、知識(信息)分享、知識(信息)運用和組織記憶四個階段。在這四個階段中,知識(信息)分享對于組織學習極為重要。

2.4.3 啟示

結合組織學習理論,圍繞本書的研究,可以初步得到以下啟示:

首先,組織學習理論中的一個重要研究路徑便是從知識信息的視角分析組織學習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由此也就證明了組織學習與信息行為的重要關聯性。對于RMEE信息支持而言,便可以利用組織學習的思想來架構面向用戶信息需求的支持模式。比如,在農村社區中通過營造一種很好的學習氛圍,讓社區中的每個個體都能夠為其他人提供學習支持,從而提高RMEE主體的相關能力,進而達到解決現實創業問題的目的。顯然,在我國農村社區,這種協作式學習的開展將非常容易,它同樣也是一種信息支持。

其次,組織學習不是指個人孤立的學習,也不是組織中個人學習的簡單累加,它還受到組織中各種規則、制度和慣例的影響。

由此,在農村社區開展協作式學習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農村社區網絡特征等因素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對應的,相關的信息支持策略便可以從中產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德县| 老河口市| 会昌县| 库车县| 清原| 石屏县| 贵阳市| 毕节市| 新乡县| 大田县| 沈阳市| 龙胜| 磐安县| 孟连| 三台县| 任丘市| 巢湖市| 定日县| 竹山县| 连南| 昂仁县| 西贡区| 南昌市| 咸宁市| 壤塘县| 习水县| 马关县| 富顺县| 潼关县| 景泰县| 乌兰浩特市| 石屏县| 名山县| 吴堡县| 江口县| 长泰县| 西乌珠穆沁旗| 花垣县| 云霄县| 漾濞|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