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植物王國尋趣(4)
- 綠葉的秘密(中國青少年科普分級閱讀書系)
- 葉永烈主編
- 4948字
- 2016-10-11 09:53:37
蟲眉蘭的“絕招”
◎孔德蘭
一個發育完全的花一般都有花瓣、萼片、花蕊、子房等。花蕊又有雄、雌之分。雌蕊里有胚珠,而雄蕊則能產生花粉。
花只有經過授粉才能結出種子。授粉也叫傳粉,它是成熟的花粉由雄蕊傳到雌蕊的全過程。
傳粉是受精作用的先決條件。花粉落到雌蕊的頂端,便會長出細長的花粉管,一直通向下面,使里面的精子與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從而結出種子。
許多花受粉都是借助外部因素的。有的依靠風來傳粉,如玉米。這類植物的花大都有個特點——都沒什么香味,顏色不艷,但很輕。這類花便叫風媒花。也有的依靠水來傳粉,如苦草,它們被稱為水媒花。也有的靠小鳥來傳粉,如銀樺,它們被稱作鳥媒植物。還有的靠昆蟲來傳粉,這便是蟲媒花。這類植物很多,蟲眉蘭便是其中的一種。
可蟲眉蘭在傳粉時卻有著自己的“絕招”。它不像別的蟲媒花那樣僅靠芳香艷色來招引昆蟲,它是靠自己的“長相”來引來昆蟲的,采用“騙術”使昆蟲上當而達到傳播花粉的目的。
在地中海沿岸的一座山上,長著一片蟲眉蘭。它開花了,可并沒有招來多少蝴蝶,卻引來了許多雄蜂。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雄蜂飛來呢?原來,這些雄蜂來這里的目的并不是采集花蜜,是它們上了蟲眉蘭的當了。
蟲眉蘭的花看上去同雌蜂沒什么兩樣:幾個花瓣形如兩對翅膀;遠遠看去還有個頭,頭上有一對眼睛,甚至還有觸角。雄蜂把它當成了雌蜂,便飛來交配。而“雌蜂”倒很乖巧,一動不動。雄蜂飛上去停下來時,才發現自己上了當,懊喪地飛走了。
雄蜂這一停,便帶走了花粉,它再一次在別處上當時,便將花粉傳給了別的蟲眉蘭。蟲眉蘭就這樣達到了傳粉的目的。
雄蜂被蟲眉蘭欺騙了,可它在這一過程中卻不知不覺做了好事——為蟲眉蘭傳遞了花粉。
蟲眉蘭的“騙術”還算高明吧!
“嬌氣”的含羞草
◎王榮飛
小松鼠正在森林中尋找食物,不小心碰到了身旁的一株草。
“哎呀!”這株草突然叫了一聲,把小松鼠嚇了一跳。小松鼠扭頭一看,這株草像受傷了一樣,身上的葉子全都合攏了,低低的下垂著。
小松鼠以為自己把這株草撞傷了,趕緊道歉:“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沒等這株草開口,旁邊的一棵小楊樹說話了:“小松鼠,沒事的。她可是森林里有名的嬌氣鬼——含羞草,一下都不能碰,一碰就會把葉子卷起來,還‘哎呀,哎呀’的叫個不停……”
含羞草聽了,委屈地低下了頭。
一天上午,陣陣微風吹過。小楊樹舒服地攤開樹葉,讓它們自由自在地翻飛,和著微風的拍子跳舞。這時,一聲“哎呀”又傳進小楊樹的耳朵里。
小楊樹很掃興,不高興地對含羞草說:“你個嬌氣鬼,害羞鬼,膽小鬼,連風都怕,跟你做鄰居真沒勁!”
“不是的,小楊樹,我怕有暴風雨來,你也快做好準備吧。”含羞草著急地說。
“哼,我才不怕暴風雨呢,哪像你這么嬌氣。”小楊樹不屑地說。
含羞草正要說話,突然,一陣大風氣勢洶洶地吹來,含羞草趕緊低下腦袋,小楊樹也害怕地把眼睛閉上。“呼——呼——呼——”,大風吹得花草樹木東倒西歪,天空也被厚厚的烏云遮得嚴嚴實實。一會兒,大雨“嘩啦啦”下起來了。
不知過了多久,暴風雨終于停了。小楊樹睜開眼睛一看,頭頂的樹葉全沒啦,成了一個小光頭。而含羞草只掉了一兩片葉子,這會正安靜地舒展葉片呢。
小楊樹很奇怪,就問她為什么沒有被風雨打倒。含羞草笑笑說:“我這么弱小,如果不‘嬌氣’點,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所以我一覺得有危險就趕緊把葉子卷起來,這樣才能把傷害減小。如果剛才沒有把葉子卷起來的話,恐怕我早已被連根拔起了。”
“原來是卷起葉子才保護了你,我以前還以為你很嬌氣,對不起,我誤會你了。”小楊樹不好意思地說,“可是為什么你的葉子能卷起來,我的卻不能呢?”
“這個嘛,當然是我的‘特異功能’了。我的每個葉柄下面都有一個薄壁細胞組織,叫做葉褥,里面充滿水分。只要一有東西觸動我的葉子,葉褥下部的水分就會立刻向上部和兩側流去。所以,葉褥下部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扁下去,上部卻像充足氣的皮球鼓起來,葉柄自然就下垂、合攏了。”
“謝謝你告訴我這么多,我今天才真正認識了你。”小楊樹激動地說。
從此以后,森林里經常傳出一串串歡快的笑聲,不用說,一定是小楊樹和含羞草這對好朋友在聊天了。
并不寂寞的小夜蛾
◎陳秋影
花園里有一棵老柳樹,一只小夜蛾正躲在陰暗的樹洞里偷偷地哭泣。他哭得好傷心呀,灰褐色雙翅微微抖動著,好半天也止不住這一陣悲哀的戰栗。
他為什么這樣難過?原來,夏天來了,他看到花園里一片蓬蓬勃勃的綠色。綠色的小草伸展著腰肢;綠色的樹葉仰起了面孔;就連藏在樹葉間的那些未成熟的果實也在探頭探腦,大家都愿意享受一下那金色的陽光。
他還看到牽牛花的一支支紫紅色的喇叭,合歡樹粉紅色的花朵像馬脖子上系的紅纓,啊,難怪人們稱合歡樹為馬纓樹呢。一平如鏡的湖面,紅色、黃色和白色的睡蓮正在開放,空氣中溢滿了沁人心脾的芳香。
他還聽到在花間采蜜的蜜蜂嗡嗡嚶嚶的聲音,他們穿著黃黑相間的緊身衣,扇動著透明的翅膀。而那些穿著漂亮的彩裙,舞動著帶斑點和彩紋的雙翅的蝴蝶也在花中翩躚起舞。他們唱著歡快的歌:“夏日多美好,天空多明朗,美麗的花朵等待我們去造訪!”
“他們多開心!他們多幸福!誰也沒有辜負這金色的陽光。啊,外面的太陽多么明媚,樹葉多么綠,花兒開得多么艷,鳥兒叫得那么動聽。可是我卻不能像蜜蜂、蝴蝶一樣,想飛到哪兒就飛到哪兒,不得不遵循夜蛾家族傳下來的規矩,不能白天出去。”想著,想著,可憐的小夜蛾忍不住又哭泣起來。他越來越感到一種難言的寂寞。
漫長的白天終于過去了。月亮高高地掛在空中,向大地灑下一片皎潔的光芒。忙碌了一天的蜜蜂和蝴蝶們早已回家休息去了。
這時,小夜蛾抖抖翅膀,從洞里飛了出來。他度過了一個孤獨寂寞的白天后,實在悶壞了,真想找個朋友痛快地玩一玩。
小夜蛾飛呀飛,看到一朵白色的睡蓮還沒睡覺,便招呼道:“睡蓮姐姐,陪我玩一會兒,好嗎?”
“真對不起!小夜蛾,我要睡覺了。我的花蕊很嬌嫩,受不住夜間的寒氣。所以,晚上必須收起所有的花瓣,來保護花蕊,你還是去找牽牛花玩吧。”
于是,小夜蛾飛到纏繞著籬笆的牽牛花藤蔓上,輕輕問:“牽牛花姐姐,跟我玩一會兒,好嗎?”
“不行呀!小夜蛾,舊的花今天早晨已經開過,現在枯萎了,新的花要到明天凌晨才能開。你看,我的藤葉間星星點點的白色是我的花苞。要知道,我們牽牛花喜歡晚上睡覺。所以呀,你還是去找合歡樹玩吧。”
誰知合歡樹立刻接茬說道:“小夜蛾弟弟,雖然今夜月光很好,但我也不能陪你玩。我的葉片已經成雙成對地合在一起了,每天夜里,我都是這樣睡覺的。所以,人們給我起名叫‘合歡’。如果你想和我一起玩,最好等到明天早晨,到那時,我的葉片就會展開了!現在,你還是去找紅三葉草和含羞草吧。”
于是,小夜蛾又去邀請紅三葉草和含羞草玩,可她們也都要睡覺。小夜蛾真的是徹底失望了。他感到在這四周寂靜無聲、月光籠罩的花園里,自己是那樣的孤單寂寞。
“難道真的沒有人愿意理我嗎?”小夜蛾傷心地喊道。
“誰說沒有人?’”一個聲音從花圃里傳來。小夜蛾趕忙飛向花圃,仔細一看,發現這里的花兒真多呀!潔白的晚香玉、美麗的月光花、淡黃的夜來香和雜色的紫茉莉……在月光下競相開放,散發著幽香。晚香玉就像是白玉雕成的美人兒,姿態高貴而優雅;月光花很大方,臉盤圓圓的。所有的花都熱情地向小夜蛾微笑著。
月光花開口道:“小夜蛾,我們早就在等你了。看,為了使夜間活動的昆蟲看清我們,大家特地穿上了淺色的衣裳。”
“是啊!”一朵紫茉莉搶著說,“我們拼命放出香氣,目的就是要想讓你們能順著香氣找到我們。”
夜來香也點頭道:“不錯。我們和白天開放的花一樣,也儲備了香甜的蜜汁來招待你們。不過,凡是來做客的,都要幫我們一個忙。”
“什么忙?”小夜蛾急切地問。
“很簡單,只要在你伸出細長的口器吸食花蜜的同時,順便為我們花兒傳傳花粉,以保證我們在秋天能夠結出籽實,繁衍后代。”
“行!行!我一定幫你們的忙。”小夜蛾一下子受到這么熱情的歡迎,找到這么多可愛的伙伴,心里可高興了。他在花朵上爬來爬去,吃飽了花蜜,并為花兒們傳了花粉。他甚至還給花園里葫蘆藤上的小白花傳了花粉。
葫蘆花感動地說:“過幾天,我一定結出小小的瓢果來報答你。”
晚香玉也感激地說:“真是太謝謝你了!小夜蛾,歡迎你明晚再來,我們還要開著花等待你!”
小夜蛾多開心呀,他在這寧靜的夏夜里,歡快地在花兒中起舞。
“原來并不是只有白天才可愛。”小夜蛾心想,“幽靜的夜晚是月光花、夜來香、晚香玉等好多花的節日。我再也不會寂寞孤獨了,因為我有這么多在晚間開花的朋友需要我,歡迎我,我應該為他們做好多事。啊,這美好的夏夜也屬于我!”
植物“旅行”的辦法
◎呂明
看到這個標題,你一定感到奇怪:植物沒有腿腳,與動物完全不同,它也能旅行嗎?
是的,植物沒有腿腳,不可能像動物那樣任意跑動,但它可以借助別的東西來達到“旅行”的目的。這就像我們人類一樣,我們可以乘車船、坐飛機去旅行,不一定非得用雙腳走著去。
當然,植物的“旅行”和我們人類的旅行是截然不同的。植物不是為了觀光,不可能主動要求到什么地方去玩一玩,它“旅行”的目的是為了繁殖后代,為“孩子們”找到更適宜生存的地方。
你可能發現過這樣的情況:一塊荒地上多年寸草未生,從來沒有人去栽種某種植物,可是有一天,你驚奇地發現,這里突然來了好幾位不速之客,它們綠得可愛,亭亭玉立,很討人喜歡。
那這幾位是從哪兒來的?是誰帶它們來的?是自己跑來的嗎?它們沒有腿腳,自己當然沒那本事跑來。那是怎么來的呢?
這就有好幾種可能了:風、動物、流水……都可能是它們“旅行”到這里的“交通工具”。
大家都知道,達爾文是世界著名的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他就曾觀察過植物是如何利用小鳥這一“交通工具”來旅行的。
有一段時間,他仔細地觀察了一只在野外活動的小鳥,將它的糞便收集起來,然后進行認真分析,發現這只小鳥的糞便中竟含有12種植物的種子,這些種子中,有許多具有重新發芽、生長的能力。植物便這樣達到了“旅行”的目的——傳播種子。
植物“旅行”的工具很多。有的靠人和動物去吃它,而將它帶到別處,像一些水果便是這樣。人和動物吃掉了果肉,將種子扔了,它便達到了“旅行”的目的。有的是靠水流來“旅行”的,如椰樹。有的是靠風來“旅行”的,如蒲公英。有的是靠掛住動物的皮毛來“旅行”的,如一些種子帶有尖刺或毛的植物。
有不少植物“旅行”的“工具”不是單一的。西瓜便是這樣的。人或動物吃了西瓜,將瓜子吐到別處,便給了它在別處“安家”的機會。風、流水也可能成為它的“旅行工具”。
這里講一個西瓜在非洲沙漠中“旅行”的故事。
我們知道,西瓜最早生長在非洲南部的沙漠中。沙漠中常起大風,到了雨季,還會發大水。這給了果實長成圓形的西瓜提供了便利的“旅行”條件。
西瓜成熟后,大風一起,它便順風滾動。如果遇上洪水,它便隨水漂流,一直到遠處“安營扎寨”。如果遇上干旱,也影響不了子粒的發芽、生長。因為它的皮、瓤腐爛后便有許多汁液,這些汁液滋潤了種子,使種子能順利地發芽、生長。即使西瓜被動物吃了也沒什么,流下來的汁液和殘渣中,有時也會有種子,落在適當的地方也會發芽、生長。
看來西瓜旅行的辦法真不少。
實際上,在自然界中,有許多植物都有不少“旅行”的辦法,只要我們去留心觀察,一定能發現不少秘密和有趣的故事。
小果樹搬了家
◎陸若冰 唐南萍 童慧
萬木復蘇的春天來到了。蘋果樹苗和核桃樹苗手拉著手,結伴兒來到山腳下的果園里安了家。
春姑娘用銀鈴般的歌聲,召喚春風、春雨小姐妹倆,輕柔地撫摸著小樹苗嬌弱的軀干;太陽公公把金色的陽光撒在小樹苗的身上;土地媽媽深情地敞開寬大的胸懷,讓樹苗盡情地吮吸著自己香甜、濃稠的乳汁。大家都盼望著小樹苗們茁壯成長。
小樹苗們也高興極了。它們比著勁地挺直了腰桿往上躥。
時間老人敲響了季節的鐘聲……
溫柔的春姑娘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人間。熱情似火的夏姐姐惦記著剛安家不久的小苗們,急匆匆地來到果園里。
咦!這是怎么啦?
果園里靜悄悄的。
小蘋果樹一個個耷拉著腦袋,站在園子里,身體瘦弱、精神萎靡。這模樣,看了真叫人心痛!
夏姐姐關切地問:“小蘋果樹,你們是怎么了?”
小蘋果樹愁眉苦臉地呻吟著:“我們每天吃得飽,喝得足,可就是覺得渾身痛呀!”
性急的小核桃樹一聽就嚷嚷起來:“哎呀,八成是可惡的果樹蟲鉆到你身上來啦,快請樹醫生來看看吧!”
夏姐姐急如火燎地奔出果園,到茂密的大森林里去請樹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