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結核藥物不良反應的處理與防范
- 艾義明 徐喆主編
- 503字
- 2019-01-03 20:22:57
前言
據文獻報道,結核病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平均為12.6%。2010年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15歲及以上人群肺結核的患病率459/10萬,估算有近450萬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如均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則不良反應的人數達到50萬。
結核病的化學療法是當前控制結核病流行的重要方法,有效抗結核藥物的應用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抗結核藥物與其他藥物一樣,具有治療作用和不良反應的兩重性,在解除患者痛苦的同時有可能產生用藥目的的不相符,給患者帶來另外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的不良反應。
我們結合30余年應用抗結核藥物治療結核病的臨床工作經驗,編寫了《抗結核藥物不良反應的處理與防范》,為從事結核病防治專業醫師及相關醫務人員提供借鑒與參考,其目的是對抗結核藥品不良反應的及時識別及處理,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從而達到治療效果,控制結核病的流行。
全書分為十二章,重點闡述了各種抗結核藥品抗菌作用及機制、藥代動力學和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機制與臨床表現及處理與防范,以及對老年、兒童、妊娠期哺乳期、HIV/AIDS、糖尿病、慢性肝病、腎功能不全合并結核病抗結核治療不良反應防范的提示。
由于專業知識及寫作水平有限,本書難免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敬請讀者批評、指正、賜教。
編者
201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