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模塊一 計算機基礎知識

項目一 計算機的發展歷史與分類

預備知識 發展階段 特點 分類 信息處理技術 數制與編碼

一、發展階段

計算機的發展階段主要是以計算機所使用的邏輯元件來劃分四個階段。

表1-1

二、特點

1.運算速度快。

2.計算精確度高。

3.存儲容量大,計算機的存儲器能夠存儲大量的信息。

4.邏輯判斷能力強。

5.自動化程度高。

三、計算機的主要應用領域

1.數值計算。

2.數據處理與管理。

3.過程控制。

4.輔助工程包括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教育CAI計算機輔助制造CAM計算機輔助測試CAT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CASE等。

5.人工智能AI。

6.計算機網絡通信。

7.電子商務。

8.系統仿真。

四、計算機的分類

1.按處理的對象分類

分為電子模擬計算機、電子數字計算機和混合計算機。

2.按性能規模分類

分為巨型機、大型機、中型機、小型機、微型機和工作站。

3.按功能和用途分類

分用通用計算機和專用計算機。

五、信息處理技術

信息是數據所表達的含義。信息有多種來源,不同來源的信息在計算機中都用數字形式表示。計算機可以處理的信息有:字符、數字和各種數學符號、圖形、圖像、音頻、視頻、動畫等。這些可以識別的記事或符號都稱為數據,它們的各種組合用來表達客觀世界中的各種信息。所以說,數據是信息的載體,是信息的具體表現形式。

信息技術:現代信息技術是以微電子技術為基礎,將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以及傳感技術相結合的一門新技術。

計算機中的數與字符的表示方式,常用的數據表示(ASCⅡ)數制的概念及數制之間的轉換

1.數制及轉換

對日常生活中數值的表示,人們采用十進位計數制,簡稱十進制Decimal,但是由于計算機是用電子器件表示數字信息的容易尋找或制造具有兩種不同狀態的電子元件,如電開關的接通與斷開,晶體管的導通與截止等。所以計算機內部一律采用二進制Binary,兩種不同的狀態也實現了邏輯值真與假的表示,在編程中為了書寫方便,還經常使用八進制Octal和十六進制Hexadecimal。

(1)二進制:由數碼0~1組成,基數為2,用B表示,逢二進一,例如11101011.11101B。

(2)八進制:由數碼0~7組成,基數為8,用大寫字母O或用Q表示,逢八進一,例如353.72O或53.72Q。

(3)十六進制:由數碼0~9和字母A-F組成,基數為16,用H表示,逢十六進一,例如EB.E8 H。

十進制數D二進制數B八進制數O十六進制數H

數制之間的轉換:

(1)二進制與十進制互相轉換

1)二進制→ 十進制

按照按權展開式將二進制數展開,然后求和,其結果即為對應的10進制數。

=Dn ×2n-1+Dn-1 ×2n-2+…+D3 ×22+D2 ×21+D1 ×20

如:

11111100 B= 1 ×27+1×26+1×25+1×24+1×23+1×22+0×21+0×20=252

2)十進制整數→二進制整數

十進制數轉換成二進制數,分兩種情況進行: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具體規則如下:

整數部分:除2取余,直到商為0;先取的余數在低位,后取的余數在高位。

小數部分:乘2取整,直到值為0或達到精度要求。先取的整數在高位,后取的整數在低位。

將十進制整數不斷除以2,并記下余數,直到商為零為止,將余數從下到上記下來,即為所求的二進制數。

例:因此,43.625=101011.101B或表示為(101011.101)2

二進制←→八進制←→十六進制

1)二進制←→十六進制

547=(1034)8=(223)16

以小數點為起始點,分別向左、右將二進制數以四位為一組,不足四位補零,然后,分別將每一組二進制數轉換成相應的十六進制數。

上述方法的逆過程,即為將一個十六進制數轉換為二進制數方法,即一位十六進制數對應四位二進制數。

2)二進制←→八進制

轉換原則與二進制←→十六進制相同,只是一位八進制數對應3位二進制數。

3)八進制←→十六進制

八進制←→二進制←→十六進制

(2)十進制與八進制、十六進制 互換

表1-2 十進制→二進制→十六進制、八進制

表1-3 二進制數算術運算規則

2.字符編碼

計算機中的信息包括了字母、各種控制符號、圖形、符號等,它們都必須以二進制編碼方式存入計算機并加以處理,字符編碼方案涉及世界范圍內有關信息表示交換處理和存儲的基本問題,因此都以國家或國際標準的形式頒布施行。

ASCⅡ(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國信息互換標準代碼)是基于拉丁字母的一套電腦編碼系統。

國內使用的字符主要有兩類,一是鍵盤字符,另一類是漢字字符。要讓計算機存儲和處理這些字符,首先要對字符編碼。ASC II碼是最常用的鍵盤字符編碼。常用的漢字編碼是國標碼。

標準的ASC II字符共有128個,其中包括英文大小寫字母,0~9數字,33個控制字符(即非打印字符),以及常用的各種符號。

ASC II碼有7位版本和8位版本兩種。國際上通用的標準的ASC II碼是一種7位碼。ASC II碼的新版本稱為ASC II8,它把原來的7位碼擴展成8位碼,稱擴展ASC II碼,可表示256個字符,每個字符的字節最高位并不全是0。

ASCⅡ碼只用了7位二進制代碼,但由于計算機的基本存儲單位是一個包含8個二進制位的字節Byte,所以每個ASCⅡ碼用一個字節表示最高二進制位為0。

3.位

在計算機中程序Program和數據Data都是用二進制數碼表示的,一個二進制位bit只能表示兩種狀態位,bit是計算機存儲數據的最小單位。

4.字節

在計算機中規定一個字節(Byte)等于8個二進制位(bit),字節是數據處理的基本單位,即以字節為單位解釋信息,通常1個字節可存放1個西文字符或符號,用2個字節存放1個漢字等,在計算機中存儲容量大小,以字節來度量常用的度量單位有b字節、kb千字節、Mb兆字節、Gb吉字節和Tb太字節,其中1 kb=1024b、1 Mb=1024 kb、1Gb=1024 Mb、1Tb=1024Gb,例如某臺計算機配有256兆內存,意指該臺計算機的內存容量為256 Mb。

5.字

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時一次存取加工和傳送的數據長度稱為字(Word),一個字(Word)通常由一個或多個字節組成,它決定了計算機數據處理的效率,因此是衡量計算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來說字長越長計算機性能越強。

6.漢字編碼

計算機在處理漢字信息時也要將其轉換為二進制編碼,通常漢字編碼有國標碼和機內碼兩種。

(1)國標碼(交換碼)。計算機處理漢字所用的編碼標準是我國于1980年頒布的國家標準《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GB 2312—80),簡稱國標碼。國標碼的主要用途是作為漢字信息交換碼使用,使不同系統之間的漢字信息進行相互交換。國標碼是擴展的ASCⅡ碼。

(2)機內碼。機內碼是指在計算機中表示一個漢字的編碼,它是國標碼的另一種表示形式,為避免國標碼和ASCⅡ碼的雙重定義,在編碼設計中,置最高位恒為1,以此來區別是ASCⅡ碼字符還是漢字字符。

(3)字形碼。是漢字的輸出碼,輸出漢字時都采用圖形方式。無論漢字的筆畫多少,每個漢字都可以寫在同樣大小的方塊中。通常用16×16點陣來顯示漢字。

(4)外碼(輸入碼)。是用來將漢字輸入到計算機中的一組鍵盤符號。目前常用的有拼音碼、五筆字型碼、自然碼、表形碼、認知碼、區位碼和電報碼等。

同步訓練

一、選擇練習

1.從1946年第一臺計算機誕生算起,計算機的發展至今已經歷了( )四個時代。

A.組裝機、兼容機、品牌機、原裝機

B.低檔計算機、中檔計算機、高檔計算機、手提計算機

C.型計算機、小型計算機、中型計算機、大型計算機

D.電子管計算機、晶體管計算機、集成電路計算機、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

2.1946年誕生的世界上公認的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是( )。

A.EDSAC

B.EDVAC

C.ENIAC

D.IBM-PC

3.許多企事業單位現在都使用計算機計算、管理職工工資,這屬于計算機的( )應用領域。

A.科學計算

B.數據處理

C.過程控制

D.輔助工程

4.計算機輔助設計簡稱為( )

A.CAD

B.CAT

C.CAM

D.CAI

5.軟磁盤和硬磁盤都是( )。

A.備用存儲器

B.計算機的內存儲器

C.計算機的外存儲器

D.海量存儲器

6.在計算機中,常用的數制是( )。

A.二進制

B.八進制

C.十進制

D.十六進制

7.目前普遍使用的計算機,所采用的邏輯元件是( )。

A.電子管

B.晶體管

C.小規模集成電路

D.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8.下列不屬于計算機特點的是( )。

A.存儲程序控制、工作自動化

B.不可靠、故障率高

C.處理速度快、存儲量大

D.具有邏輯與判斷能力

9.從第一代電子計算機到第四代計算機的體系結構都是相同的,都以程序存儲為特征,稱為( )體系結構。

A.艾倫·圖靈

B.羅伯特·諾依斯

C.比爾·蓋茨

D.馮·諾依曼

10.下列不屬于計算機特點的是( )。

A.存儲程序控制、工作自動化

B.不可靠、故障率高

C.處理速度快、存儲量大

D.具有邏輯與判斷能力

項目二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預備知識 計算機系統 硬件系統 軟件系統

一、計算機系統

微機系統包括硬件系統(Hardware System)和軟件系統(Software System)兩大組成部分硬件系統是計算機系統中物理裝置的總稱。即計算機的硬件系統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五大部分所組成。

計算機通過執行程序而運行,計算機工作時軟、硬件協同工作,兩者缺一不可。

二、硬件系統的組成

計算機的硬件由主機和外設組成。主機由CPU、內存儲器、主板總線系統構成;外部設備由輸入設備如鍵盤、鼠標等、存儲器 如光盤、硬盤、U盤等、輸出設備如顯示器、打印機等組成。

下面說一下計算機各部分的作用。

1.中央處理器

中央處理器(英文CentralProcessingUnit, CPU)是一臺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又稱微處理器,主要由控制器和運算器組成,通常集中在一塊芯片上,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設備。計算機以CPU為中心,輸入和輸出設備與存儲器之間的數據傳輸和處理都通過CPU來控制執行。

(1)運算器

運算器是執行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的部件。它的任務是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運算器由算術邏輯單元(ALU Arithmetic Logic Unit)、累加器、寄存器和通用寄存器等組成。算術邏輯單元是用于完成加減乘除等算術運算以及與或非異或等邏輯運算及移位比較等操作的部件;累加器用于暫存操作數和運算結果狀態;寄存器也稱為標志寄存器,用于存放程序在運行中產生的狀態信息;通用寄存器是一組運算時用于暫存操作數或數據地址的寄存器。運算速度是運算器最重要的性能指標,運算速度是指計算機完成加減乘除等運算的快慢程度,一般用每秒鐘能完成多少次運算來加以度量,當然計算機的運算速度不僅指運算器的速度,而且還與機器主頻內存儲器等的工作速度有關,寄存器的位數是影響處理器性能與速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從技術上看計算機的字長就是指操作數寄存器的長度,后來才泛指出入處理器的數據寬度。

(2)控制器

控制器(Control Unit)是計算機的神經中樞,它負責從內存儲器中取出指令確定指令類型并對指令進行譯碼,按時間的先后順序負責向其他各部件發出控制信號,保證各部件協調一致地工作,一步一步地完成各種操作。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IR)、譯碼器(ID)、程序計數器(PC或IP)操作控制器等組成。

2.存儲器

(1)內存儲器

用來存放執行中的程序和處理中的數據,常用的內存儲器有隨機存儲器和只讀存儲器兩種。內存的速度比較快,常采用半導體動態存儲器,它主要用來存放當前運行的程序、待處理的數據及運算結果,它可以直接和CPU進行數據交換。

內存一般按字節分成許多存儲單元,每個存儲單元都有一個編號稱為內存地址,CPU通過地址可以找到所需的存儲單元,當CPU從存儲器中取出數據時不會破壞其中的信息,這種操作稱為讀操作。把數據存入存儲器中稱為寫操作,讀寫操作合稱為存取或訪問。

內存按使用的功能劃分為只讀存儲器(ROM Read Only Memory)和隨機訪問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也稱為主存。通常所講的內存容量一般僅僅指RAM的容量。

1)隨機存儲器

RAM的內容可以隨機地讀出和寫入,主要用來存放用戶當前的程序和數據。當計算機斷電時RAM中的信息隨之丟失,RAM分為SRAM靜態隨機存儲器和DRAM動態隨機存儲器兩大類,DRAM集成度高,SRAM存取速度快,SRAM的存取速度比DRAM快,所以它被用作電腦的高速緩存Cache。

2)只讀存儲器

ROM的內容由計算機生產廠家一次性寫入,在微機使用過程中只能讀出不能寫入,其內容是非易失性的。ROM常常用來保存一些固定的程序,如系統監控程序檢測程序等。ROM分為PROM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PROM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電可擦可編程只讀存儲器等幾類。

由于CPU的速度比內存和硬盤的讀寫速度快得多,CPU從內存讀取數據時需要等待內存的讀寫,嚴重地降低了系統的效率。為了提高CPU讀寫程序和數據的速度,在內存和CPU之間增加了高速緩存Cache,在Cache中保存著內存常用內容的部分副本,CPU在讀寫數據時首先訪問Cache,如果Cache中有欲讀取的數據就從Cache中讀取數據,只有當Cache中沒有所需數據時CPU才去訪問內存,由于Cache的讀寫速度更快,因此CPU能迅速地完成數據的讀寫,進而提高計算機整體的工作速度。

Cache之所以能提高系統的速度是基于一種統計規律,主板上的控制系統會自動統計內存中哪些數據會被頻繁地使用,就把這些數據存在高速緩存中,CPU要訪問這些數據時,就會先到Cache中去找,從而提高整體的運行速度。一般說來,25 6k的高速緩存能使整機速度平均提高10%左右。

(2)外存儲器: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它需要通過內存才能與CPU聯系,輔助存儲器存取速度慢而容量較大。

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盤,像硬盤,U盤,磁帶,CD等,能長期保存信息,并且不依賴于電來保存信息,但是由機械部件帶動,速度與CPU相比就顯得慢的多。硬盤、光盤、U盤、磁帶都是外部存儲器。

硬磁盤(HDD):容量大、速度快、價格高。

U盤:容量大、品種多、體積小、重量輕。

光盤(CD):容量較大、價格便宜、便于攜帶。

信息的輸入和輸出要通過輸入/輸出設備來完成。

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的區別:

內存儲器速度快、價格貴,容量小,斷電后內存內數據會丟失。

外存儲器單位價格低,容量大,速度慢,斷電后數據不會丟失。

3.輸入設備

輸入設備是指向計算機輸入數據程序及各種信息的部件在微機系統中。最常用的輸入設備是鍵盤(Keyboard)和鼠標(Mouse)。

輸入設備:鍵盤、鼠標、掃描儀、數碼相機(DC)、數碼攝像機(DV)等向計算機輸入數據與指令的設備。

(1)文字輸入設備:鍵盤、磁卡閱讀機、條形碼閱讀機、紙帶閱讀機、卡片閱讀機等。

(2)圖形輸入設備:光筆、鼠標器、數字化儀、觸摸屏等。

(3)圖像輸入設備:掃描儀、數字式照相機、攝像頭等。

(4)音頻處理設備:聲卡。

4.輸出設備

輸出設備的任務是將計算機的處理結果以人們或其他機器所能識別的形式輸出在微機系統中。

輸出設備:顯示器、打印機、音箱等向操作提供輸出結果的設備。

(1)顯示設備:分辨率:如800×600像素(pixel);顯示適配器(顯卡)。

(2)打印設備:擊打式:如點陣(針式)打印機;非擊打式:如噴墨式打印機、激光打印機。

總線是連接計算機中各組成部件的一組物理信號線及相關的控制電路,總線一般都指系統總線。系統總線上有三類信號:數據信號、地址信號和控制信號。負責在部件間傳輸數據的一組信號線稱為數據總線(DB);負責指出數據存放的存儲位置的一組信號線(也可標識是哪一個I/O設備)稱為地址總線(AB);在傳輸與交換數據時起控制作用的一組控制信號線稱為控制總線(CB)。

三、軟件系統

計算機軟件是指在計算機上運行的程序及其使用和維護的文檔。根據所起的作用不同,計算機軟件可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兩大類。

1.系統軟件

系統軟件處于硬件和應用軟件之間,支持應用軟件的平臺。它包括操作系統、程序語言處理系統、編譯和解釋系統、數據庫系統、診斷和控制系統、系統實用程序等。

2.應用軟件

應用軟件是為用戶解決實際問題而開發的各種專門程序,如財務管理軟件包、統計軟件包等。

表1-4

同步訓練

一、選擇練習(單選題)

1.在微型計算機系統中,微處理器又稱為( )。

A.RAM

B.CPU

C.VGA

D.ROM

2.下列軟件中,屬于應用軟件的是( )。

A.CCDOS

B.DOS

C.WORD

D.WINDOWS

3.計算機的硬件系統由( )各部分組成。

A.控制器、運算器、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

B.CPU、主機、顯示器、打印機、硬盤、鍵盤

C.控制器、顯示器、打印機、主機、鍵盤

D.主機箱、集成塊、顯示器、電源、鍵盤

4.在計算機術語中經常用RAM表示( )。

A.動態隨機存儲器

B.可編程只讀存儲器

C.只讀存儲器

5.操作系統是( )。

A.應用軟件

B.字表處理軟件

C.計算軟件

D.隨機存取存儲器

D.系統軟件

6.微型計算機系統中的中央處理器通常是指( )。

A.內存儲器和控制器

B.內存儲器和運算器

C、控制器和運算器

D.內存儲器、控制器和運算器

7.計算機的內存儲器比外存儲器( )。

A.存儲時間快

B.更便宜

C.存儲的信息量較少

D.存儲的信息更多

8.在微型計算機系統中,鼠標是屬于( )。

A.控制器

B.輸入設備

C.輸出設備

D.存儲設備

9.下列設備中,屬于輸出設備的是( )

A.掃描儀

B.顯示器

C.鼠標

D.U盤

10.微型計算機中使用的鍵盤中,Shift鍵是( )

A.上擋鍵

B.退格鍵

C.空格鍵

D.回車鍵

項目三 信息安全 病毒防治 知識版權

一、計算機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網絡的硬件、軟件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信息服務不中斷。

信息安全是一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密碼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數學、數論、信息論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學科。

信息安全從其本質上來講就是網絡上的信息安全。從廣義來說,凡是涉及網絡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實性和可控性的相關技術和理論都是網絡安全的范疇。

二、計算機病毒的定義、特征及危害

1.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被明確定義,病毒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計算機病毒是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2.計算機病毒的特征

寄生性 傳染性 潛伏性 隱蔽性 破壞性 可觸發性

3.計算機病毒分類

(1)系統病毒 這些病毒的一般公有的特性是可以感染Windows操作系統的 *.exe和 *.dll文件,并通過這些文件進行傳播。

(2)蠕蟲病毒 這種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過網絡或者系統漏洞進行傳播,很大部分的蠕蟲病毒都有向外發送帶毒郵件,阻塞網絡的特性。

(3)木馬病毒、黑客病毒 木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過網絡或者系統漏洞進入用戶的系統并隱藏,然后向外界泄露用戶的信息,而黑客病毒則有一個可視的界面,能對用戶的電腦進行遠程控制。

(4)腳本病毒 腳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使用腳本語言編寫,通過網頁進行的傳播的病毒,如紅色代碼(Script.Redlof)。

(5)后門病毒 該類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過網絡傳播,給系統開后門,給用戶電腦帶來安全隱患。

(6)病毒種植程序病毒 這類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運行時會從體內釋放出一個或幾個新的病毒到系統目錄下,由釋放出來的新病毒產生破壞。

(7)破壞性程序病毒 這類病毒的公有特性是本身具有好看的圖標來誘惑用戶點擊,當用戶點擊這類病毒時,病毒便會直接對用戶計算機產生破壞。

4.計算機病毒的危害癥狀

(1)經常死機:病毒打開了許多文件或占用了大量內存;

(2)系統無法啟動:病毒修改了硬盤的引導信息,或刪除了某些啟動文件;

(3)文件打不開:病毒修改了文件格式;病毒修改了文件鏈接位置,或文件被病毒損壞;

(4)經常報告內存不夠:病毒非法占用了大量內存;

(5)提示硬盤空間不夠:病毒復制了大量的病毒文件占用了電腦的硬盤空間

(6)出現大量來歷不明的文件:病毒復制文件;

(7)啟動黑屏:病毒感染。

(8)數據丟失:病毒刪除了文件;

(9)鍵盤或鼠標無端地鎖死:病毒作怪,特別要留意“木馬”;

(10)系統運行速度慢:病毒占用了內存和CPU資源,在后臺運行了大量非法操作。

三、知識產權與版權保護

版權(作者權、著作權):是基于特定作品的精神權利以及全面支配該作品并享受其利益的經濟權利的合稱。

計算機軟件由程序和文檔組成。文檔可以作為文學作品受版權保護沒有爭議,所以在論及計算機軟件的版權保護問題上,主要指的是計算機程序的保護。雖然存在爭議,但用版權法保護計算機軟件已成為世界性的潮流。

版權法是保護人們思想、感情表達的法律,其保護對象側重于文化藝術領域內的智力創作成果,其價值在于獨創性;專利法則側重于保護實用性領域的智力創造成果,其價值在于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同步訓練

一、選擇練習(單項選擇題)

1.所謂的信息是指( )

A.基本素材

B.非數值數據

C.數值數據

D.處理后的數據

2.下列不屬于信息的是( )

A.報上登載舉辦商品展銷的消息

B.電視中計算機產品廣告

C.計算機

D.各班各科成績

3.數據是信息的載體。包括的不同形式有數值、文字、語言、圖形和( )

A.多媒體

B.表達式

C.函數

D.圖像

4.對于信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信息是可以處理的

B.信息是可以傳播的

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種載體而存在

5.用語言、文字、符號、場景、圖像、聲音等方式表達的內容統稱為( )

A.信息技術

B.信息社會

C.信息

D.信息處理

6.通常所說的“計算機病毒”是指( )

A.細菌感染

B.生物病毒感染

C.被損壞的程序

D.特制的具有破壞性的程序

7.對于已感染了病毒的U盤,最徹底的清除病毒的方法是( )

A.用酒精將U盤消毒

B.放在高壓鍋里煮

C.將感染病毒的程序刪除

D.對U盤進行格式化

8.計算機病毒造成的危害是( )

A.使磁盤發霉

B.破壞計算機系統

C.使計算機內存芯片損壞

D.使計算機系統突然掉電

9.計算機病毒對于操作計算機的人( )

A.只會感染,不會致病

B.會感染致病

C.不會感染

D.會有厄運

10.下列4項中,不屬于計算機病毒特征的是( )

A.潛伏性

B.傳染性

C.激發性

D.免疫性

綜合實訓

1.一般認為,世界上第一臺電子數字計算機誕生于______。

A.1946年

B.1952年

C.1959年

D.1962年

2.計算機當前已應用于各種行業、各種領域,而計算機最早的設計是針對______。

A.數據處理

B.科學計算

C.輔助設計

D.過程控制

3.計算機硬件系統的主要組成部件有五大部分,下列各項中不屬于這五大部分的是______。

A.運算器

B.軟件

C.I/O設備

D.控制器

4.計算機軟件一般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兩大類,不屬于系統軟件的是______。

A.操作系統

B.數據庫管理系統

C.客戶管理系統

D.語言處理程序

B.服務性程序

A.語言處理程序

5.計算機系統中,最貼近硬件的系統軟件是______。

C.數據庫管理系統

D.操作系統

6.計算機內部用于處理數據和指令的編碼是______。

A.十進制碼

B.二進制碼

C.ASCⅡ碼

D.漢字編碼

7.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中,可以直接被計算機識別并執行的是______。

A.機器語言

B.匯編語言

C.算法語言

D.高級語言

8.二進制數10110001相對應的十進制數應是______。

A.123

B.167

C.179

D.177

9.計算機斷電后,會使存儲的數據丟失的存儲器是______。

A.RAM

B.硬盤

C.ROM

D.軟盤

10.微型計算機中,微處理器芯片上集成的是______。

A.控制器和運算器

B.控制器和存儲器

C.CPU和控制器

D.運算器和I/O接口

11.計算機有多種技術指標,其中決定計算機的計算精度的是______。

A.運算速度

B.字長

C.存儲容量

D.進位數制

12.保持微型計算機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輸入輸出設備是______。

A.鍵盤和鼠標

B.顯示器和打印機

C.鍵盤和顯示器

D.鼠標和掃描儀

13.計算機中,信息的最小單位是______。

A.字節

B.位

C.字

D.kb

14.在微型計算機中,將數據送到軟盤上,稱為______。

A.寫盤

B.讀盤

C.輸入

D.打開

15.下列各項中,不是微型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的是______。

A.字長

B.存取周期

C.主頻

D.硬盤容量

16.自計算機問世至今已經經歷了四個時代,劃分時代的主要依據是計算機的______。

A.規模

B.功能

C.性能

D.構成元件

17.世界上第一臺電子數字計算機采用的邏輯元件是______。

A.大規模集成電路

B.集成電路

C.晶體管

D.電子管

18.早期的計算機體積大、耗能高、速度慢,其主要原因是制約于______。

A.工藝水平

B.元器件

C.設計水平

D.元材料

19.當前的計算機一般被認為是第四代計算機,它所采用的邏輯元件是______。

A.晶體管

B.集成電路

C.電子管

D.大規模集成電路

20.個人計算機屬于______。

A.微型計算機

B.小型計算機

C.中型計算機

D.小巨型計算機

21.以下不屬于數字計算機特點的是______。

A.運算快速

B.計算精度高

C.體積龐大

D.通用性強

22.計算機可以進行自動處理的基礎是______。

A.存儲程序

B.快速運算

C.能進行邏輯判斷

D.計算精度高

23.計算機進行數值計算時的高精確度主要決定于______。

A.計算速度

B.內存容量

C.外存容量

D.基本字長

24.計算機具有邏輯判斷能力,主要取決于______。

A.硬件

B.體積

C.編制的軟件

D.基本字長

25.計算機的通用性使其可以求解不同的算術和邏輯問題,這主要取決于計算機的______。

A.高速運算

B.指令系統

C.可編程性

D.存儲功能

26.計算機的應用范圍很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

A.數據處理主要應用于數值計算

B.輔助設計是用計算機進行產品設計和繪圖

C.過程控制只能應用于生產管理

D.計算機主要用于人工智能

27.當前計算機的應用領域極為廣泛,但其應用最早的領域是______。

A.數據處理

B.科學計算

C.人工智能

D.過程控制

28.最早設計計算機的目的是進行科學計算,其主要計算的問題面向于______。

A.科研

B.軍事

C.商業

D.管理

29.計算機應用中最誘人、也是難度最大且目前研究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是______。

A.人工智能

B.信息處理

C.過程控制

D.輔助設計

30.當前氣象預報已廣泛采用數值預報方法,這種預報方法會涉及計算機應用中的______。

A.科學計算和數據處理

B.科學計算與輔助設計

C.科學計算和過程控制

D.數據處理和輔助設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水市| 鹤山市| 东乡族自治县| 东乡族自治县| 长丰县| 内乡县| 尤溪县| 十堰市| 荥经县| 石门县| 宜丰县| 浙江省| 阿图什市| 巴青县| 信丰县| 循化| 囊谦县| 祁连县| 龙游县| 湖州市| 屏东市| 齐河县| 乡宁县| 福泉市| 双辽市| 犍为县| 漠河县| 勐海县| 邵武市| 曲麻莱县| 沁水县| 山东省| 临夏市| 大庆市| 台南县| 股票| 达拉特旗| 砚山县| 康平县| 怀宁县| 龙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