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2評論第1章 前言
每一句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任何一句成語的形成,必然要經過漫長歷史時光的打磨,以及千萬人民群眾的篩選。只要能夠流傳下來的,必定言簡意賅、深刻雋永、余味悠長。可以說,成語,凝聚著中國文化的精髓;通過成語,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中國文化跳動的脈搏。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隨時隨地都可能用到成語,比如“紙上談兵”、“大器晚成”、“畫蛇添足”、“害群之馬”、“自相矛盾”,等等。每個人或多或少都使用過成語。熟練地運用成語,不僅可以簡潔、生動、傳神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且,能否恰到好處地使用成語,也是衡量一個人文化素養的重要指標。
成語所涉及的內容博大精深,囊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人文等諸多領域。可以說,閱讀成語故事,就是探索歷史,并進而理解現在。對于青少年而言,對成語的了解,更是學習中國文化的捷徑。
這里需要對“成語故事”與“寓言故事”之區別做一個簡短說明。成語故事,多是歷史上發生過的真事;在功能上,不要求具有特定的寓意。而寓言故事,大部分是為了講述一個道理而編造的,并沒有史實作為根據。不過,兩者之間多有交叉。比如,歷史本身蘊涵著令人深思的道理,所以成語也往往有教育意義。很多成語本身也是寓言。
此外,還要注意,學習和運用成語,既要理解并掌握它的本義,又要理解并掌握它的引申義或比喻義,不能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分清褒義和貶義的區別,恰當地使用成語來表達自己的喜愛或者憎惡的感情。
本書所選的成語故事,具有極強的知識性、趣味性。文字上力求通俗易懂,便于讀者理解與記憶。書中把與成語有關的人物、情節和成語出現的背景以及成語的本義、引申義或比喻義,寫成通俗易懂的故事,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閱讀興趣,并通過它豐富自己的知識,陶冶自己的情操,進一步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增強自己的自豪感。由于水平所限,書中差錯在所難免,請廣大讀者給予批評指正。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成語作為古人智慧的結晶、漢語言中的精華,以其言近旨遠、形象生動的獨有特點,傳承了中華幾千年豐富的歷史文化。每個成語的形成一般都有一個典故,一個生動的故事或者一段生動的歷史史實,這些片段構成了一個個成語故事。在為本書設計封面時,編輯和設計師力求用一幅以廣大讀者熟知的成語故事為題材的圖片,以期生動、形象的表現成語故事豐富的人文內涵,最終,我們選擇了著名畫家、河北美術家協會會員、唐山市美術家協會理事李安生先生的著名作品《三顧茅廬》,這幅圖畫以《三國演義》中“三顧茅廬”的故事為背景,描繪出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生動物形象,給人以感悟與啟迪。在此,謹代表出版社向李安生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