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婦產科疾病護理要點解析
- 涂紅星 胡珍主編
- 1418字
- 2019-01-03 20:11:17
第三節 多胎妊娠
一次妊娠宮腔內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胎兒時稱為多胎妊娠,以雙胎妊娠多見。多胎妊娠易引起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貧血、胎膜早破、早產、胎兒發育異常等并發癥。
【病因和發病機制】
近年輔助生殖技術廣泛開展,多胎妊娠發生率明顯增高。
(1)兩個卵子分別受精形成的雙胎妊娠稱為雙卵雙胎;雙卵雙胎占雙胎妊娠的70%,與應用促排卵藥物、多胚胎宮腔內移植及遺傳因素有關。
(2)由一個受精卵分裂形成的雙胎妊娠,稱為單卵雙胎;雙羊膜囊雙絨毛膜單卵雙胎占單卵雙胎的30%左右;雙羊膜囊單絨毛膜單卵雙胎占單卵雙胎的68%;單羊膜囊單絨毛膜單卵雙胎占單卵雙胎的1%~2%;聯體雙胎發生率占單卵雙胎的1/1500。
【臨床表現與診斷】
臨床表現:多有家族史,雙胎妊娠通常惡心、嘔吐等早孕反應重。妊娠中晚期后體重增加迅速,腹部增大明顯,下肢水腫、靜脈曲張等壓迫癥狀出現早且明顯,妊娠晚期常有呼吸困難,活動不便。
【診斷和實驗室檢查】
診斷:子宮大于停經周數,B型超聲檢查宮腔內可見兩個妊娠囊,妊娠早期絨毛膜性判斷尤為重要。
【治療】
(1)妊娠期處理:補充營養,進食高蛋白質、高維生素及必需脂肪酸的食物,補充鐵、鈣及葉酸;防治早產,一旦出現宮縮或陰道流液,應住院治療;及時防治妊娠期并發癥;監護胎兒生長發育情況及胎位變化。
(2)終止妊娠的指征:急性羊水過多,胎兒畸形,母親有嚴重并發癥,已到預產期尚未臨產,胎盤功能減退者。
(3)分娩期處理:產婦有良好體力,嚴密觀察胎心變化,注意宮縮及產程進展,第二產程必要時行會陰后-側切開,減輕胎頭受壓。雙胎妊娠考慮剖腹產的情況如(第一胎兒為肩先露、臀先露;宮縮乏力;胎兒窘迫;聯體雙胎孕周>26周;嚴重妊娠并發癥等)。臨產時備血,胎兒娩出前建立靜脈通道,胎兒娩出后立即使用宮縮劑,并使其維持到2小時以上。
(4)單絨毛膜雙胎及其特有并發癥的處理:根據病情如晚發現的雙胎輸血綜合征合并羊水過多,可采用羊水減量術、選擇性減胎術,嚴密監護下可至32~34周分娩。
【護理問題】
(1)貧血:與鐵及葉酸缺乏有關。
(2)有產時受傷的危險:與雙胎妊娠引起早產有關
(3)潛在并發癥:早產、胎膜早破、臍帶脫垂或胎盤早剝等。
(4)有胎兒畸形的風險:與雙胎妊娠有關,如聯體嬰、無心畸形等。
(5)產后出血:與子宮過度膨脹、產后宮縮乏力及胎盤附著面積大有關。
【護理措施】
(1)增加產前檢查的次數,注意多休息,臥床時最好取左側臥位,鼓勵孕婦少量多餐,加強營養,注意補充鐵、鈣、葉酸等。
(2)及時預防妊娠期并發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3)如為早產,加強對早產兒的觀察和護理。
(4)加強對胎兒生長發育及胎位變化監測,包括胎兒生長發育情況、體重估測相差、羊水情況、多普勒血流評估。
(5)幫助雙胎妊娠的孕婦完成兩次角色的轉換,告知雙胎妊娠雖屬于高危妊娠,但孕婦不必過分擔心母兒的安危,說明保持心情愉快,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性。
(6)注意產兆,如臨產,密切觀察產程及胎心、胎位變化,做好輸液、輸血、搶救新生兒準備。
【健康教育】
(1)護士應指導孕婦注意休息,加強營養,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鐵劑、葉酸、鈣劑,預防貧血及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2)產后注意陰道流血量和子宮復舊情況,及早發現產后出血、感染等異常情況的發生。
(3)注意新生兒的監測,加強喂養及保暖,注意生命體征、大小便情況。
(4)指導產婦正確進行母乳喂養,選擇有效的避孕措施。
(5)對早產兒及低體重新生兒,指導預防接種注意事項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