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話說“用藥如用兵”

健康和長壽是大眾的共同愿望,人們要實現這一愿望,就要維護身體健康和抵御疾病的來襲。在維護身體健康和戰勝疾病的過程中,藥物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藥物是跟疾病進行斗爭的正規軍,這支隊伍勇敢善戰,捍衛了人體的健康,從而使人們益壽延年。

常言道:“用藥如用兵”,面對入侵之敵,必須根據來犯者的兵力和兵種來調兵遣將,以利盡快地消滅敵人,奪取勝利。用藥也是如此,必須根據侵襲人體的病原體和各種“病邪”來擬方遣藥,以利盡快消滅病菌,驅除病邪,恢復健康。用藥兵法歸納起來有六大舉措。

1.師出有名,投藥有據

“師出有名”乃謂出兵必有正當的理由,借此也比喻行事有理。我們用藥,也必須有投用藥物的根據。目前用于治病的方法有多種,有藥物療法,也有非藥物療法。不少疾病的早期或小傷小病,往往用非藥物療法就能夠解決;有些慢性病,先采用非藥物療法,未能取效時才動用藥物。比如輕度高血壓,輕度的2型糖尿病等,通過飲食控制、戒煙戒酒、運動和調養,往往能夠使病情得到控制,無顯效時再行用藥。

2.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治病講究“辯證施治”,明確診斷后再根據病癥對癥下藥。軍事上有“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格言。要做到“知己知彼”,就必須采取相應的“軍事行動”。比如,通過化驗、心電圖、超聲波、CT等等收集“軍事情報”來判斷“我方”的抵抗力和“敵方”(疾病)的殺傷力。有時還要像從戰場上抓舌頭(俘虜)來刺探情報一樣,從病人身上摘取活組織(活檢)來明辨病患的性質。只有正確的診斷,才能有的放矢地擬方投藥。

3.按照療程,策謀戰役

打仗講戰役,用藥講療程。在戰場上,面對入侵之敵,必須根據來犯者兵力的大小和“精銳”程度來進行布陣,設置相應的戰役,通過策謀戰役開展包圍戰或阻擊戰,從而一舉將其殲滅。對于小股敵人,通常可以一戰而勝;就是說對待小傷小病,往往可以藥到病除。然而,對于強敵、頑敵,則要認真對付,常常需要經過一個戰役或幾個戰役才能將其徹底殲滅;也就是說對于嚴重、頑固的疾病,往往需要通過一個或幾個療程的用藥,才能康復痊愈。

4.聯合作戰,增強藥力

現代戰爭是“立體戰爭”,往往海陸空三軍共同作戰。用藥治病,門診病人或一般性的疾病,多數是單一藥物治療即可解除病痛。然而,有些疾病,不論是門診還是住院病人,不論是使用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則需要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聯用,以求取得預期的效果。住院病人通常采取綜合性的治療,既有病因治療(如細菌性感染使用抗生素,或兩種抗生素聯用;腫瘤采用抗腫瘤藥物等),還有對癥治療以解除患者的癥狀(如止咳、止瀉、利尿、鎮痛等藥物),以及基礎治療以改善患者的全身狀況。聯合用藥頗有講究,聯合的目的,多數是為了增效,也有的是為了減輕主要藥物的毒副作用。

5.把握戰機,攻守適時

進攻戰和防御戰都十分重視把握戰機,假若坐失戰機,往往會放走敵軍,讓敵人有喘息機會,甚至轉而對我方反攻。治病用藥從整體而言是必須早期用藥,以免致病菌大量繁殖使病情加重,延時用藥就會使治療變得復雜和困難。用藥時機還要參照人體生物鐘來調整服藥時間,有些藥物適于白天使用(日戰),有的藥物則以睡前服用更佳(夜戰)。“用藥要及時,停藥要適時”,應作為“藥-菌戰爭”的要領。長期用藥者,對某些藥物(如激素、抗癲癇藥等)切忌“急剎車”,因為這樣會導致“反跳現象”而使病情加重。

6.遠交近攻,選擇用法

“遠交近攻”是《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中的第二十三計。打仗有遠距離作戰,也有近距離交鋒。現代戰爭有洲際導彈襲擊對方,頃刻之間就抵達幾十萬里之外的敵國都城,孫悟空一個跟斗十萬八千里的神話已經望塵莫及。治病用藥,也有全身用藥和局部用藥之分。靜脈注射使藥物隨急流到達患病器官,經口服用使藥物隨胃腸吸收進入血液,舌下含藥“抄近路”解除急癥,局部用藥“聚焦”患處發揮“功力”。不同的藥物采用不同的方法,各有其長,各得其所。用藥的患者根據藥物的特點選用相應的用藥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上述六項,乃以敵我戰爭比喻藥-病戰爭,以軍事比喻藥事,的確甚為相似。其實,“用藥如用兵”的例子甚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這里有必要說說“帶兵的人”。人盡皆知,“帶兵的人”當然應該是醫生,不管什么藥,按醫生的處方和醫囑使用既有效又安全。不過,病人也可以充當非處方藥(OTC)的帶兵者,但是,由于病人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因此,還要參考藥品說明書來“指揮”藥品,讓它進入體內能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楚雄市| 洱源县| 资兴市| 长汀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宜昌市| 甘泉县| 泰来县| 扎赉特旗| 威远县| 德江县| 云和县| 涪陵区| 长丰县| 麟游县| 庆城县| 铁岭县| 邢台县| 长海县| 工布江达县| 绵竹市| SHOW| 上思县| 玉树县| 九台市| 永城市| 池州市| 包头市| 拉萨市| 砀山县| 丰都县| 柳林县| 乐山市| 义乌市| 汉阴县| 东乌| 和龙市| 新宁县| 乌海市| 利津县| 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