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花草
菊花

【花草名片】
◎學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
◎別名:金蕊、帝女花、九華、黃華。
◎科屬:菊科菊屬,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原產地:最初產自中國。
◎習性:喜歡陽光充足、清涼、潮濕且通風順暢的環境,比較能忍受極度的寒冷和霜凍。
◎花期:10~12月,也有夏天、冬天和全年開花等不一樣的品種類型。
◎花色:紅、黃、紫、綠、白、粉紅、復色及間色等。
選盆
栽種菊花多選用淡色的淺口石盆,其石質為大理石、漢白玉等,這樣看起來較為美觀。
擇土
菊花喜歡土層較厚、腐殖質豐富、土質松散、有肥力且排水通暢的沙質土壤,在微酸性至微堿性土壤上也可以生長。
栽培
?在花盆底部鋪上瓦片等物品,做成一個排水層,花盆底部應有比較大的排水孔,并需施進適量的底肥,然后置入土壤。?將菊花幼苗植到盆中,輕輕壓實土壤,并澆足水。?把盆花擺放在背陰、涼爽的地方,待幼苗稍長高一點兒后即可移至朝陽處。
溫度
菊花喜歡清涼,怕較高的溫度和炎熱,比較能忍受寒冷,生長適宜溫度是18℃~25℃。
病蟲防治
菊花的病害主要是葉斑病、銹病和蟲害,蟲害主要為蚜蟲與紅蜘蛛危害。?菊花患上葉斑病后,一定要及時摘下并毀掉病葉,同時噴施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來處理。?植株發生銹病時,噴施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即可。?發生蚜蟲危害時,可以噴施25%亞銨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500~3000倍液進行殺滅。?發生紅蜘蛛危害時,可以噴施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進行殺滅。
施肥
栽植菊花時不能施用太多底肥,在其生長后期主要是施用豆餅的腐熟液和化學肥料等追肥。在形成花蕾期間,要增加磷肥的施用量,注意勿使肥液沾污葉面,此后可以每周施肥一次,并適量澆水,能使花朵碩大、經常開放。
新手提示:為了抵御寒冷,進入冬天之前需施用少量肥料,過冬期間還需施用1~2次肥料。
繁殖
菊花可以采用播種法、扦插法、分株法、壓條法及嫁接法進行繁殖,其中以扦插繁殖與分株繁殖最為常用。
光照
菊花喜歡充足的光照,略能忍受蔭蔽。它在每日接受14.5個小時的長日照情況下可進行營養生長,在每日接受不多于10個小時的日照條件下才可以萌生花蕾并開花。
澆水
?菊花比較能忍受干旱,怕水澇,因此要以“見干則澆,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為澆水原則,澆水不宜太多。?夏天每日要澆2次水,以在早晚進行為宜;冬天則需嚴格控制澆水。?花朵將要開放時,需加大澆水量。?花朵凋謝后,需適度減少澆水量。
新手提示:當植株處于幼苗階段時,皆需控制澆水量,然后隨植株長大漸漸加大澆水量。
修剪
栽植菊花需留意及時進行摘心、除芽和除蕾處理。?摘心能夠促使植株萌生側枝,掌控植株的高度。通常于菊苗定植后保留4~5枚葉片進行摘心,待側枝生出4~5枚葉片時,每個側枝保留2~3枚葉片再次進行摘心。?除芽與除蕾能夠掌控開花的多少,盆栽獨本菊通常僅保留頂芽,葉腋生出的小芽需盡早抹去,以促進頂端形成粗大壯實的花蕾;頂端除了挑選并留存花蕾之外,剩下的都需去掉。
凈化功能
菊花可以將地毯、絕緣材料、膠合板等釋放出的甲醛、氟化氫分解掉,也可以將壁紙、印刷油墨溶劑里的二甲苯和染色劑、洗滌劑里的甲苯分解掉。菊花吸收氯氣、氯化氫、一氧化碳、過氧化氮、乙醚、乙烯、汞蒸氣及鉛蒸氣等有害氣體的能力也比較強,可以把氮氧化物轉化成植物細胞蛋白質。另外,菊花所含有的揮發性芬芳物質,有清除內熱、疏散風邪、平肝明目的功用,經常聞菊花香可以治療頭暈、頭痛、感冒及視物模糊等病癥。
擺放建議
盆栽菊花一般擺放在陽臺、客廳、書房的向陽處,也可擺放在案幾、電腦臺和窗臺上供人欣賞。

桂花

【花草名片】
◎學名:Osmanthus fragrans
◎別名:月桂、金桂、巖桂、木樨。
◎科屬:木樨科木樨屬,為常綠闊葉灌木或小喬木。
◎原產地:最初產自中國西南地區,廣西、廣東、云南、四川及湖北等省區都有野生,印度、尼泊爾、柬埔寨亦有分布。
◎習性:為陽性樹,喜歡陽光,在幼苗階段具一定的忍受蔭蔽的能力。喜歡溫暖、通風流暢的環境,具一定的抵御寒冷的能力。
◎花期:9~10月。
◎花色:深黃、檸檬黃、淺黃、黃白、橙、橘紅等色。
選盆
栽種桂花宜選用較深的紫砂陶盆或釉陶盆,盡量不用塑料盆。
擇土
桂花對土壤沒有嚴格的要求,但適宜生長在土層較厚、有肥力、排水通暢、腐殖質豐富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質土壤中,在堿性土壤中會生長不良。
新手提示:如果土壤的酸性太強,則植株會長得很慢,葉片會變得干枯、發黃;如果使用堿性土壤,2~3個月后便會造成葉片干枯、萎蔫或死亡。
栽培
?先在花盆底部鋪上一層河沙或蛭石,以利通氣排水,然后再鋪上一層厚約2厘米的泥炭土或細泥,高達盆深的1/3。?將桂花的幼苗放進盆中(根部要帶土坨),填入土壤,輕輕壓實。?栽好后要澆透水分,然后放置蔭蔽處約10天,即可逐漸恢復生長。
修剪
?在冬天應及時剪掉纖弱枝、重疊枝、徒長枝及病蟲枝等,以改善通風透光效果。?樹冠太寬、生長勢旺盛的植株,可以把上部的強枝剪掉,留下弱枝。?枝條太稠密、生長勢中等的植株,則需仔細疏剪、適當保留枝梢。
施肥
桂花嗜肥,有發2次芽、開2次花的特性,需要大量肥料。定植后的幼苗階段應以“薄肥勤施”為施肥原則,主要施用速效氮肥。
繁殖
桂花可采用播種法、扦插法、壓條法及嫁接法來繁殖。
澆水
?桂花不能忍受干旱,可是也怕積聚太多水,因此在栽植期間應格外留意澆水的量及次數,通常以“不干不澆”為澆水原則。?在新枝梢萌生前澆水宜少,在雨季及冬天澆水也宜少。?在夏天和秋天氣候干燥時,則澆水宜多一些。?剛種植的桂花應澆足水,并以常向植株的樹冠噴灑水為宜,以維持特定的空氣相對濕度。?在植株開花期間應適度控制澆水量,但是不宜讓土壤過于干燥,不然易使花朵凋落。
新手提示:平日澆水時,令土壤的含水量約維持在50%就可以。
光照
桂花喜歡陽光,可是在幼苗階段也具一定的忍受蔭蔽的能力。盆栽植株在幼苗階段時,可以把其置于室內有散射光且光線充足的地方;成齡植株則需置于光照充足的地方。
溫度
桂花喜歡溫暖,具一定的抵御寒冷的能力,然而不能忍受極度的寒冷。它的生長適宜溫度是15℃~28℃,冬天要搬進房間里過冬,室內溫度最好控制在0℃~5℃。
病蟲防治
桂花的病害主要為炭疽病和紅蜘蛛蟲害。?當桂花患上炭疽病時,葉片會漸漸干枯、發黃,然后變為褐色。此時應馬上把病葉摘下并燒掉,同時加施鉀肥和腐殖肥,以增強植株抵抗病害的能力。?紅蜘蛛蟲害在溫度較高、氣候干燥的環境中經常發生,被害植株的葉片會卷皺,嚴重時則會干枯、凋落,每周噴施40%氧化樂果乳油2000~2500倍液一次,連續噴施3~4次即可滅除。
凈化功能
桂花抵抗二氧化硫污染的能力非常強,對硫化氫、氯化氫、氟化氫及苯酚等污染物質也有很強的抵抗能力。
桂花所散發出來的揮發性油類有明顯的殺滅細菌的功能,可以很好地遏制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及結核桿菌的生長與繁殖,可以減少房間內不正常的氣味,凈化空氣,令人精神愉快。
桂花的葉片纖毛可以截下并吸滯空氣里的懸浮微粒與煙霧灰塵,可謂“天然的除塵器”。
擺放建議
桂花可直接栽種在庭院里觀賞,也可以盆栽擺放在陽臺、客廳、天臺等光線較好的地方,還可以制成盆景、瓶插裝點居室。

秋海棠

【花草名片】
◎學名:Begonia evansiana
◎別名:八月春、相思草、巖丸子。
◎科屬:秋海棠科秋海棠屬,為多年生常綠草本花木。
◎原產地:最初產自中國,在山東、河北、河南、江蘇、四川、陜西秦嶺及云南等地區皆有分布。
◎習性:喜歡溫暖、半蔭蔽、潮濕潤澤的環境,不能忍受寒冷,畏強光直射,怕酷熱與水澇,在有肥力、土質松散、排水通暢的沙壤土中生長最好。
◎花期:4~11月。
◎花色:紅、粉、白色等。
選盆
選擇普通花盆即可。
擇土
最好選用高溫消毒的腐葉土、培養土及細沙混合成的土壤。
栽培
?將混合好的培養土過細篩后放入盆內。?把秋海棠的種子均勻撒播在盆內,無須蓋土。?用一塊木板輕壓盆土,使種子嵌入土壤。?在盆口蓋一塊玻璃,以保持培養土的溫度。?把盆放在溫度為18℃~22℃的半陰的地方,20天左右后便可萌芽。?約2個月后,幼株可長出2~3片真葉,這時可將幼株移栽到稍大一點的花盆中。
新手提示:家庭采用播種法培育秋海棠一般選擇在4~5月或8~9月進行,因為這兩個時期是秋海棠的生長開花期,種子比較容易萌芽成活。
光照
秋海棠喜歡半蔭蔽的環境,光照時間不足容易導致葉片纖小變薄,光照時間過長或光線過強容易導致植株長不高、葉片變紫偏厚、花苞不開放。因此,夏天應注意避免陽光直射秋海棠,冬天要保證給秋海棠提供足夠的光照時間。此外,還要需經常變動花盆的擺放方向,使整個植株均勻接受光照。
施肥
在秋海棠生長季節應每半個月施用一次腐熟液肥,在開花之前需追施一次肥料,可以讓花朵更加艷麗。
澆水
?秋海棠喜歡潮濕潤澤的環境,但忌積水。?給秋海棠澆水應遵循“不干不澆,干則澆透”的原則。?春秋兩季是秋海棠生長開花期,需要的水分相對較多,這時的盆土應稍微濕潤一些,可每天澆一次水。?夏季是秋海棠的半休眠期,可適當減少澆水次數,澆水時間應選擇在早晨或傍晚。?冬季是秋海棠的休眠期,應保持盆土稍微干燥,可3~5天澆一次水,澆水時間最好選在中午前后陽光充足時。
新手提示:給秋海棠澆水可記住“二多二少”要訣,即春秋多、夏冬少。秋海棠開花前可適當增大澆水量,開花后要相對減少澆水量。
溫度
秋海棠喜歡溫暖的環境,15℃~25℃的環境最利于它生長。秋海棠怕酷暑,當環境溫度超過32℃時,秋海棠的生長會受到嚴重影響,所以夏季應將秋海棠置于半蔭蔽處養護。此外,秋海棠不耐寒冷,冬季環境溫度不能低于10℃。
病蟲防治
如栽培管理不當,秋海棠在高溫、高濕的季節容易感染葉斑病。這種病害可導致植株萎蔫、葉片大量掉落。一旦發現葉片上有病斑,應立即剪掉病葉,并加強室內通風、降低環境濕度。
新手提示:修剪病葉的剪子應事先用70%的酒精溶液消毒,避免細菌從創口侵入植株體內,造成二次感染。
修剪
為防止植株長得過高,在苗期需進行1~2次摘心,促使植株分枝。在生長期內應及時剪掉纖弱枝和雜亂枝。
繁殖
秋海棠可以采用播種法或扦插法進行繁殖。
監測功能
秋海棠能夠對二氧化硫、氟化氫和氮氧化合物進行監測。秋海棠對這些有毒氣體反應較為靈敏,一旦遭受這些氣體的侵襲,其葉脈間就會出現白色或黃褐色的斑點,葉片的頂端先變焦,之后周圍部位逐漸干枯,導致葉片枯萎脫落。
擺放建議
家庭種植秋海棠適合盆栽,小型盆栽可擺放在餐廳、客廳、書房的桌案、茶幾、花架上欣賞,大型盆栽可用于裝飾陽臺、客廳。
花言草語
根據《采蘭雜志》上記載:古時候有一位婦女非常思念她的心上人,但始終無法與其相見。于是,這位婦人經常在一面墻下悲傷啼哭。她的眼淚落進土里,日久天長竟從土里長出一棵形姿柔媚的花來。這種花的顏色頗似婦人的面龐,葉片的正面為綠色、背面為紅色,而且常在秋天盛開,被人們叫作“斷腸草”。斷腸草就是我們所說的秋海棠。

枇杷

【花草名片】
◎學名:Eriobotrya japonica
◎別名:盧橘。
◎科屬:薔薇科枇杷屬,為常綠小喬木。
◎原產地:原產我國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等地,現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習性: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喜歡陽光充足,稍耐陰,不耐寒,抗風能力弱。
◎花期:11月~次年2月。
◎花色:白色。
澆水
?枇杷的葉片較大,水分蒸騰量也很大,所以平時要多澆水,尤其是在生長期間,要特別注意水分管理。?春秋季每天要澆一次水。?夏季天氣炎熱干燥,每天早晚要各澆一次水。
擇土
枇杷的適應性較廣,對土壤的選擇性不高,在一般的土壤中都能正常生長,但以含沙或石礫較多的疏松土壤為佳。
選盆
枇杷因為苗木粗壯,葉片較大,所以對盆缽的大小有著較高的要求。一般來說,早期要用口徑稍小的紫砂盆,先控制枇杷的生長。在換盆2次后,可以換成口徑為40厘米左右的小缸。
新手提示:在盆中栽種枇杷,植株的根系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長,最后長滿花盆,影響根系對肥水的吸收,所以每2~3年要換盆一次。換盆一般在1~2月進行。
栽培
?在盆底放上幾塊碎瓦片,鋪上一層粗沙,然后填充一些營養土。?將枇杷放在盆中,整理根系,使根系充分舒展。?填充營養土,一邊填充一邊輕輕地拍打盆邊,然后將營養土壓實。?澆透水,在陰涼的地方放幾天。
新手提示:上盆的時間一般選在3月上旬。上盆時間過早,天氣太冷,栽種后不容易成活。上盆時間過遲,植株都已經開始發芽抽梢,栽種后會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
溫度
枇杷原本生活在亞熱帶地區,所以比較耐高溫,但若氣溫或地溫高于30℃,則會減緩根和枝葉的生長速度,導致生長不良。枇杷不耐寒,氣溫低于-6℃,會產生凍害。
光照
幼苗喜歡柔和的光線,最忌直射光,所以早期最好將枇杷放在光線充足且柔和的地方養護;成年后的枇杷可以接受較多的陽光。
病蟲防治
?盆栽枇杷主要的病害有灰斑病、赤銹病、紫斑病、污葉病等,可在發病初期用50%多霉清1200~1500倍液噴灑。?主要蟲害有丹蛾、桑天牛等。丹蛾專門啃食老熟葉片,將葉片啃得只剩下主脈,呈紗網狀。可用20%殺滅菊酯5000倍液或20%滅掃利3000倍液噴殺。桑天牛的幼蟲會沿著樹皮嚙食枇杷的樹枝,然后深入到樹木中,導致枝條枯死。可用棉花蘸上40%敵敵畏50倍液塞入蛀孔內,并用黃泥封堵洞口。

修剪
修剪枇杷時將主干留高20~30厘米,剪除枯枝、弱枝、密生枝條,改善整個植株的透光、通風條件。對于一些枝條少、光禿的部位,可以進行短截。
新手提示:枇杷的枝條長得特別齊整,即使不修剪,也可以形成一種美觀的圓頭型。所以除非是需要將枇杷修剪成特殊的造型,否則不必刻意為其修剪造型。
施肥
枇杷的幼樹每60天施肥一次,以有機肥為主,如腐熟的人糞尿,輔助使用復合肥。成年結果樹每年施肥4次。
繁殖
枇杷以播種繁殖為主,也可嫁接。
凈化功能
枇杷對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氯氣、酮類、醛類等有害物質有很強的吸收能力。同時,枇杷的枝葉茂密,表面粗糙多毛,有一定的吸煙滯塵的作用,能有效地凈化空氣。
擺放建議
因為株形較大,所以適合放在陽臺、天臺等寬敞且陽光充足的地方。同時也可以用于庭院栽培。

夾竹桃

【花草名片】
◎學名:Nerium indicum
◎別名:紅花夾竹桃、柳葉桃、半年紅、柳桃。
◎科屬:夾竹桃科夾竹桃屬,為常綠大灌木或小喬木。
◎原產地:最初產自印度、伊朗及阿富汗,分布在全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區域,在溫帶區域亦有少量分布。
◎習性:喜歡溫暖、潮濕和陽光充足的環境,略能抵御寒冷,具一定程度的抵抗干旱的能力,不能忍受積水,能忍受半蔭蔽。
◎花期:6~10月。
◎花色:桃紅、粉紅、白色。
擇土
夾竹桃生命力旺盛,對土壤沒有嚴格的要求,然而在土質松散、有肥力且排水通暢的土壤中長得最好。
溫度
夾竹桃喜歡溫暖,略能抵御寒冷,在我國北方家庭用花盆種植的時候,要于11月將其搬進房間里,溫度控制在5℃以上就能順利過冬,次年春天3月方可搬到室外。
新手提示:當氣溫高于15℃的時候,植株能接連開花。
栽培
?春天或夏天時,剪下長約15~20厘米的枝條作為插穗。?把枝條的基部在清澈的水里浸泡10~20天,時常更換新水以維持水質潔凈。?等到切口發黏的時候再取出來插到培養土中,或等到長出新根后再取出來進行扦插,皆比較容易存活。?在盆土里施入充足的底肥,以促使植株健壯生長。?移植后要一次澆足定根水,忌水澇。
新手提示:移植最好在春天植株剛萌動時進行,如果在秋天或冬天移植則要帶著土坨,并要修剪掉一些枝葉,以便于存活。
選盆
選用透氣性好、排水良好的泥盆,盆體稍深為好,花盆口徑為25~34厘米。
病蟲防治
夾竹桃的病蟲害比較少,常見的為介殼蟲及蚜蟲危害,平日要留意保證通風順暢,一旦發生蟲害就要馬上用刷子刷掉,并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噴施來治理。
繁殖
夾竹桃主要采用扦插法進行繁殖,也可以采用播種法和壓條法進行繁殖。

澆水
?在植株的生長季節令土壤維持潮濕狀態就可以,澆水太多或太少皆會令葉片發黃、凋落。?在夏天氣候干燥的時候,澆水可以適度勤一些,且每次可以多澆一些水,并要時常朝葉片表面噴灑清水,以降低溫度和保持一定的濕度,促使植株健壯生長,也能令葉片保持潔凈而有光澤。?冬天少澆,只要保持土壤濕潤偏干即可。
光照
夾竹桃喜歡光照充足的環境,也能忍受半蔭蔽,可以種植在室外朝陽的地方,也可以置于房間里光照充足的地方。夏天陽光比較強烈的時候要為植株適度遮蔽陽光,防止久曬。
施肥
夾竹桃比較嗜肥,在開花之前要大約每隔15天進行一次追肥。冬天要對植株施用1~2次肥料。
修剪
平日要留意疏除枝孽,盡早把干枯枝、朽爛枝、稠密枝、徒長枝、纖弱枝及病蟲枝剪掉,以改善通風透光效果,降低營養的損耗量,維持優美的植株形態。
擺放建議
南方多露地栽種在庭院里,北方則多栽種在大型花盆里裝飾客廳、陽臺,也可以瓶插擺放在桌案、書架上。
毒性解碼
夾竹桃的植株中含有很多種強心苷,整株皆有毒。它的毒性主要存在于其樹皮、葉片、根、莖、花和傷口淌出的汁液里,其中新鮮的樹皮所含有的毒性比葉片所含有的毒性強,干燥后其毒性就會變弱,花朵的毒性則比較弱,如果人們不小心誤食以上物質后就會造成中毒。人在中毒之后就會出現缺乏食欲、惡心、嘔吐、腹瀉、腹部疼痛、心悸、脈搏細弱且不齊、流涎不收、頭暈目眩、嗜睡、四肢麻木等癥狀,嚴重的則會導致瞳孔散大、抽搐、休克,甚至死亡。
凈化功能
夾竹桃抵抗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氣及氟化氫等有害氣體的能力非常強,還可以吸納、滯留煙霧和塵埃,被叫作“環保衛士”,尤其適合作為抵抗污染的樹種栽種在工礦區。盡量不要在房間里栽種夾竹桃,也不要在牧場邊、魚塘邊、井邊和飲水池周圍栽種,而適合栽種在公園中、綠地上、道路旁和草坪邊緣等地方。

五色梅

【花草名片】
◎學名:Lantana camara
◎別名:七變花、馬纓丹、如意花、紅彩花。
◎科屬:馬鞭草科馬纓丹屬,為常綠半藤本灌木。
◎原產地:最初產自美洲熱帶區域。
◎習性:喜歡溫暖、潮濕和光照充足的環境,能忍受較高的溫度及干燥炎熱的氣候,不能抵御寒冷,不能忍受冰雪,能忍受干旱。具有很強的萌生新芽的能力,長得很快。
◎花期:5~10月。
◎花色:最初開放的時候是黃色或粉紅色的,然后變成橘黃色或橘紅色的,最后則會變成紅色或白色的,在同一個花序里經常會紅黃相間。
擇土
五色梅對土壤沒有嚴格的要求,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能忍受貧瘠,然而在有肥力、土質松散且排水通暢的沙質土壤中長得最為良好。
新手提示:培養土通常用腐葉土來調配,并要施進合適量的有機肥作為底肥。
溫度
五色梅的生長適宜溫度是20℃~25℃。
新手提示:在北方種植的時候要于10月末把盆花搬到房間里朝陽的地方料理。
栽培
?5月的時候,剪下一年生的健康壯實的枝條作為插穗,使每一段含有兩節,留下上部一節的兩片葉子,并把葉子剪掉一半。?把下部一節插進素沙土里,插好后澆足水,并留意遮蔽陽光、保持溫度和一定的濕度,插后大約經過30天便可長出新根及萌生新枝。?種好后要留意及時澆水,以促使植株生長,等到存活且生長勢頭變強之后,則可以少澆一些水。?每年4月中、下旬更換一次花盆和盆土。
選盆
選用泥盆為佳,盆的大小根據植株大小來確定。
病蟲防治
?五色梅容易患灰霉病,在植株發病之初,可以每兩周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灑一次,接連噴灑2~3次就能有效治理,并留意增強通風效果,使空氣濕度下降。?五色梅經常發生的蟲害為葉枯線蟲危害,在危害期間用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朝植株的葉片表面噴灑便可治理。

繁殖
五色梅可采用播種法、扦插法及壓條法進行繁殖,而主要是采用扦插法來繁殖。
澆水
?在植株的生長季節要令盆土維持潮濕狀態,防止過度干燥,特別是在花期內,不然容易令莖葉出現萎縮現象,不利于開花。?夏天除了要每日澆水之外,還要時常朝葉片表面噴灑清水,以增加空氣濕度,促使植株健壯生長。?冬天植株進入室內后要注意掌控澆水的量和次數,令盆土維持稍干燥狀態就可以。
光照
五色梅喜歡光照充足的環境,從春天至秋天皆可放在房間外面朝陽的地方料理,在炎夏也不用遮蔽陽光,但要保證通風順暢。
新手提示:如果陽光不充足則會造成植株徒長,令莖枝纖長柔弱、開花很少。
施肥
在植株的生長季節要每隔7~10天施用餅肥水或人糞尿稀釋液一次,以令枝葉茂盛、花朵繁多、花色艷麗。在開花之前大約每15天施用以磷肥和鉀肥為主的稀釋液肥一次,能令植株開花更加繁多。
花言草語
五色梅為良好的賞花灌木,其開花時間比較長,花朵顏色豐富且鮮艷美麗。與此同時,它還有比較強的抵抗粉塵和污染的能力,在我國華南區域可以種植在公園里或庭院內做花籬、花叢,也可以作為綠化覆蓋植被種植在道路兩邊或空曠的原野上,在北方區域則通常用花盆種植,也可以制成花壇供人們觀賞。
新手提示:如果陽光不充足則會造成植株徒長,令莖枝纖長柔弱、開花很少。
修剪
當小苗生長至約10厘米時要進行摘心處理,僅留下3~5個枝條作為主枝,當主枝生長至一定長度的時候再進行摘心處理,以令主枝生長平衡。植株定型之后,要時常疏剪枝條及短截。
擺放建議
五色梅花姿柔美,可露地種植,矮性品種多作盆栽或盆景,可以擺放在書房、客廳、書房等處。但要注意避免兒童觸碰誤食。
毒性解碼
五色梅的花朵及葉片皆含有較低的毒性,不小心誤食后就會出現腹瀉、發燒等中毒癥狀。另外,有一部分人還會對五色梅產生過敏反應。
化毒攻略
五色梅花色美麗,觀花期長,嫩枝柔軟,適合制作多種形式的盆景。在栽植期間要留意進行自我保護,并防止誤食,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更要格外防備。對五色梅會產生過敏反應的人,則不適宜在家里種植這種花。

石蒜

【花草名片】
◎學名:Lycoris radiata
◎別名:蟑螂花、龍爪花、彼岸花、曼珠沙華。
◎科屬:石蒜科石蒜屬,為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產地:最初產自中國,分布在長江流域和西南各個省。
◎習性:喜歡光照充足的環境,能忍受半蔭蔽,也能忍受強烈的陽光久曬。喜歡潮濕,也能忍受干旱,略能抵御寒冷。抗逆性比較強,長得健康壯實。
◎花期:8~9月。
◎花色:鮮紅色或具白色的邊緣、白、黃色等。
擇土
石蒜對土壤沒有嚴格的要求,能忍受輕度堿性土壤,然而在有肥力、腐殖質豐富、土質松散、排水通暢的石灰質和沙質土壤中長得最為良好。
溫度
石蒜能夠忍受的最高溫度是日平均溫度為24℃。它略能抵御寒冷,冬天要搬入房中過冬。
栽培
?在春天植株的葉片剛干枯萎縮后或秋天開花之后將鱗莖掘出來,把小鱗莖分離開另外栽種就可以。?種植的時候種植深度以土壤把球頂部覆蓋住為度。?通常栽種后每隔3~4年便可再進行分球。
選盆
可使用泥盆、塑料盆、瓷盆、陶土盆,花盆口徑為16~24厘米。
病蟲防治
?石蒜常見病害有炭疽病和細菌性軟腐病,鱗莖栽植前用0.3%硫酸銅液浸泡30分鐘,用水洗凈,晾干后種植。每隔半月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發病初期用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噴灑。?石蒜常見的害蟲為斜紋夜盜蛾,主要以幼蟲危害葉子、花蕾、果實,啃食葉肉,咬蛀花葶、種子,一般在從春末到11月份危害,可用5%銳勁特懸浮劑2500倍液,萬靈1000倍液防治。
繁殖
石蒜經常采用分球法進行繁殖,在春天和秋天皆可進行。
澆水
?平日要令土壤維持潮濕狀態,要做到“見干見濕”。?夏天植株開花前如果土壤過于干燥,則要澆入足夠的水,以便于抽生出花莖。?當植株臨近休眠期的時候,則要漸漸減少澆水的量和次數。
光照
石蒜喜歡光照充足的環境,也能忍受半蔭蔽,不畏強烈的陽光久曬,可以長期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料理。
新手提示:不能長時間放在過度蔭蔽的地方,不然容易導致生長不好。
施肥
在植株的生長季節要施用2~3次濃度較低的液肥。
新手提示:在植株抽生花莖之前要施用一次追肥,在秋天嫩葉萌生出來后還要再施用一次肥料,這樣能令葉叢更齊整碧綠。
修剪
在栽植期間,要盡早把干枯焦黃的葉片剪掉,以防止影響植株的生長發育及優美的形態。
擺放建議
石蒜花型似龍爪,花色鮮艷,適合盆栽裝飾客廳、陽臺、天臺、庭院,要注意石蒜結實后避免兒童接觸鱗莖,避免引起誤食中毒。
毒性解碼
石蒜的體內含石蒜生物堿,整株皆有毒,而以花朵的毒性比較大,鱗莖次之。如果不小心誤食后,經常會出現惡心、嘔吐、心情煩躁、眩暈、下瀉、舌硬直、手腳發冷、心跳過緩、驚厥及血壓降低等癥狀,嚴重的還會造成中樞神經系統麻痹,出現語言障礙、口鼻出血、四肢乏力、虛脫等中毒癥狀,甚至死亡。
化毒攻略
石蒜的鱗莖可以用做藥物。如今,石蒜中毒大多是因誤食或藥用時服用的劑量太大而造成的。所以必須特別留意,家庭中有兒童的更要格外防備,要將石蒜的鱗莖及花朵收藏好,防止其誤食。

曼陀羅

【花草名片】
◎學名:Datura stramonium
◎別名:醉心花、風茄兒、鬧羊花。
◎科屬:茄科曼陀羅屬,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低緯度區域可以生長為亞灌木。
◎原產地:最初產自印度。
◎習性:喜歡溫暖、潮濕和光照充足的環境,不能抵御寒冷,不能忍受水澇。
◎花期:6~10月。
◎花色:最初為白色,之后漸漸變成黃色,偶爾為紫色或淺黃色。
擇土
曼陀羅具有比較強的適應能力,對土壤沒有嚴格的要求,普通土壤皆可栽植,然而在有肥力、腐殖質豐富、土質松散、排水通暢的沙質土壤中長得最好。
溫度
曼陀羅喜歡溫暖的環境,不能忍受極度的寒冷,萌芽的適宜溫度在15℃左右,霜后其地上部會干枯萎縮。
新手提示:當溫度低于2℃~3℃的時候,植株就會死掉。
栽培
?于春天3月下旬到4月中旬進行直接播種。?播完后蓋上厚約1厘米的土,略鎮壓緊實,并留意使土壤維持潮濕狀態,比較容易萌芽。?當小苗生長至8~10厘米高的時候采取間苗措施,把纖弱的小苗除去,令每盆僅留下2株。?當植株約生長至15厘米高的時候進行分盆定苗。
選盆
各種材質的花盆皆可,中型花盆為佳。
病蟲防治
?曼陀羅經常發生的病害是黑斑病。在發病之初可以噴灑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周噴灑一次,接連噴灑3~4次就能有效治理。?曼陀羅經常發生的蟲害是蚜蟲。發生蚜蟲危害時,可以用40%氧化樂果乳油2000倍液噴灑來殺除。
繁殖
曼陀羅采用播種法進行繁殖。
澆水
?曼陀羅喜歡潮濕而潤澤的環境,不能忍受積水,平日令土壤維持潮濕狀態就可以。?夏天氣候干旱的時候,可以適度加大對植株的澆水量。?在雨季要留意盡早排除積水,防止植株遭受澇害。
光照
在植株的生長季節,要使其接受足夠的陽光照射,以令其生長得健康壯實,如果陽光不充足則會導致生長不好,不利于觀賞。
施肥
在植株生長的鼎盛期,要適度施用2~3次過磷酸鈣或鉀肥。
新手提示:在植株開花之前追施一次肥料,能令花朵碩大、花色純正。
修剪
在植株的生長季節,要盡早把干枯焦黃的枝條和葉片剪掉,以降低營養的損耗量,維持優美的植株形態。
擺放建議
曼陀羅作為觀花植物可盆栽擺放在窗臺、陽臺、案幾、花架上,但應注意遠離兒童,防止其誤食中毒。
毒性解碼
曼陀羅的整株皆有毒,而以果實及種子的毒性最厲害,干葉片的毒性比新鮮葉片的毒性要輕一些。如果人們不小心誤食,會出現口舌干燥、瞳孔放大、心跳加速、周身潮紅燥熱、視線模糊不清、嗜睡、頭腦昏沉、產生幻覺及神志錯亂等中毒癥狀,情況嚴重的則會令神經中樞過于興奮而忽然逆轉成抑制作用令機體機能突然降低,造成呼吸停止而死去。
另外,外敷曼陀羅也會出現周身性的中毒癥狀。
化毒攻略
曼陀羅可供藥用,但在家庭里最好不要種植這種花。如果不小心中毒,要馬上把病人送到醫院里接受治療,在具有經驗的急診或毒物科醫師的監測及控制下使用解毒劑解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