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互聯網+”時代的基礎設施:云 端 網(4)

“互聯網+”開啟了一個風起“云”涌的新時代。以云計算為基礎設施的應用已經滲透于各個領域,這項技術幫助人們在成本更低的環境下創造產品+服務,實時分享、高效敏捷地處理數據。

工信部電信研究所發布的《2014年云服務白皮書》報告顯示,目前中國95.5%的企業對云服務有一定認知,38%的企業已采用云計算應用。

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互聯網+”的關系

其實,當你看完上述對于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這三個東西的描述、大致了解了它們所起的作用后,大概不難理解為什么這三個事物總是會與“互聯網+”的概念一起出現在聚光燈下。這三個東西是“互聯網+”時代的最基本的基礎設施。

如果再進一步總結它們與互聯網的關系,可以這樣來描述:

一、物聯網是互聯網大腦的“感覺神經系統”。

因為物聯網重點突出了傳感器感知的概念,同時它也具備網絡線路傳輸、信息存儲和處理、行業應用接口等功能,而且也往往與互聯網共用服務器、網絡線路和應用接口,使人與人(Human to Human,H2H)、人與物(Human to Thing,H2T)、物與物(Thing to Thing,T2T)之間的交流變成可能,最終將使人類社會和物理世界(人機物)通過信息的智能傳送而融為一體。

二、云計算是互聯網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

在互聯網虛擬大腦的架構中,中樞神經系統是將互聯網的核心硬件層、核心軟件層和互聯網信息層統一起來為互聯網各虛擬神經系統提供支持和服務。從定義上看,云計算與互聯網虛擬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特征非常吻合,在理想狀態下,物聯網的傳感器和互聯網的使用者通過網絡線路和計算機終端與云計算進行交互,向云計算提供數據,接受云計算提供的服務。

三、大數據是互聯網智慧和意識產生的基礎。

隨著博客、社交網絡以及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興起,互聯網上的數據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和累積?;ヂ摼W用戶的互動、企業和政府的信息發布、物聯網傳感器感應的實時信息每時每刻都在產生大量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這些數據分散在整個互聯網網絡體系內,體量極其巨大。這些數據中蘊含了對經濟、科技、教育等等領域非常寶貴的信息,有待于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分析,挖掘其中的寶藏。這就是互聯網大數據興起的根源和背景。

為便于理解,這里采取一個簡單到不至于發生誤會的解釋,就是在“互聯網+”的時代里,物聯網感知并傳送巨量的數據信息,這些數據信息構成了大數據,而對于大數據的處理、分析,由云計算來完成。也就是說,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互聯網,一起構成了“互聯網+”時代的基礎,就像電和電網構成了電氣化時代的基礎一樣。

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這三個“互聯網+”時代的關鍵詞所代表的產業方向,都將是信息社會中的寵兒。

4.移動互聯網

移動互聯,無縫連接的世界

移動互聯網這詞就好理解多了,因為你天天在用,走到哪兒“聯”到哪兒、隨時在線。你現在到了某個茶館、飯店坐下后的第一件事是,低頭看看手機WiFi的指示滿格了沒有,你早已被“移動互聯”了。

移動互聯網,就是將移動通信設備和互聯網二者結合起來,成為一體,是將互聯網的技術、平臺、商業模式和應用與移動通信技術結合并實踐的活動的總稱。簡單點兒說,把你以前電腦上網的功能搬到手機上,讓你隨時隨地、聯遍世界。

如果說互聯網的出現為人們的生活開啟了一片新大陸,那么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則為人們無縫連接互聯網搭建了新的橋梁,人人都成為了移動終端,每個人無時無刻、無論身在何處都在和互聯網相連。按著一般的說法是,在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基于電腦PC的互聯網已日趨飽和,而移動互聯網卻呈現井噴式發展。

2011年,全球每月移動互聯網流量約為600PBPB為存儲容量的大小單位。1PB=1024TB,1TB=1024GB,1GB=1024MB。,2014年這一數字上升至3200PB。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是移動互聯網流量增長的最大動力。2014年全球智能手機移動的互聯網流量為2011年流量的7倍有余,2012~2014年,智能手機上網流量都保持每年2倍及以上的速度增長。與智能手機相比,移動電腦、路由器和平板電腦的流量增長速度較緩,但2014年的月移動互聯網流量也超過了1000PB大關。

如果上面這些數據還不夠直觀,那么我們來看,截至2015年1月,全球接入互聯網的移動設備總數超過70億臺,幾乎平均全球人手一臺。作為最主要的移動終端設備,智能手機在2014年全球出貨量達12.86億部,同比增長28.0%。平板電腦增速則較前兩年顯著下降,全球出貨量為2.34億臺,同比增長7.2%。近三年,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43.3%和27.0%。

按照中國工信部2015年8月的統計數據,2015年的1~7月,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凈增超過6220.6萬戶,總數規模達到9.37億戶,同比增長7.5%。其中,手機上網用戶總數達到8.9億戶。可以說,中國已步入了移動互聯網社會。

又據艾瑞咨詢(iResearch)的統計數據,從PC網頁端與移動APP月度使用時長來看,2014年1月到2014年11月,移動APP的月度有效瀏覽時長份額繼續穩定增長。如2014年11月,移動APP月度使用時長份額為61.3%,PC網頁端月度使用時長份額為38.7%,移動APP月度時長占比已經超過六成。這說明,人們的使用習慣正在進一步向移動網絡終端轉移。

手機不僅是一個資訊平臺,還是一個社交平臺、綜合服務平臺?!皹渑菜溃伺不睢保叩侥幕ヂ摰侥?,這本身是人們社會屬性的需要。社交,從始至終都是人們生活和工作的焦點:沒有社交,生活將變得沒有色彩;沒有社交,工作將無法順利進行。移動互聯網的出現,是“互聯網+”時代的新技術條件下給人們滿足上述需要帶來了空前的便利。社交軟件的出現,不僅模糊了工作和生活之間的間隙,也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無處不在。

移動世界里的互聯經濟

根據《2015年度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白皮書》的數據,2014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的總規模突破千億元,達到2134.8億元,同比增長115.5%,為2011年市場規模的7倍多。一方面,智能手機和其他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和應用,奠定了移動互聯網的硬件基礎;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所衍生出的互聯網金融、交通旅行、在線教育的應用服務愈發完善,并加速推向市場,成為市場規??焖僭鲩L的主要原因。

從用戶特征來看,用戶不斷年輕化,新生代用戶持續崛起,80后人群已經成為中流砥柱,90后和95后人群作為移動互聯用戶的新生力量迅速增加。2014年,90后人群已經占據了移動用戶總數逾70%,是當前移動互聯網的絕對主力,80后和85后人群占移動互聯網用戶的24.4%。

另據數碼投資銀行DigiCapital的研究數據,2014年世界移動互聯網在交通旅游業、移動電商、社交網絡、即時通信、游戲和效率工具這六個行業創造了近2300億美元的價值,成為移動互聯網巨頭公司的主營業務領域,其產生的價值占移動互聯網市場總價值的89%。

據DigiCapital預測,2015年全球移動互聯網收入將達到4000億美元,比2014年增長約1000億美元。到2017年,移動互聯網產業年營收將達到7000億美元,移動商務、移動廣告、應用內購物、應用即服務模式等將是移動互聯業務的重要增長點。其中,移動電商收入將達到5160億美元,個人移動應用規模為740億美元,企業移動應用為530億美元,移動廣告則為420億美元,而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則為110億美元。

當新的社交形式與商業發生交叉的時候,總會誕生新的業態。無論是以前的博客、微博,還是現在的微信、手機QQ,又或是地圖軟件、新聞客戶端、打車軟件等等,這些以前與社交或有或無關系的APP都在與社交進行交叉,進而催生社交商業時代的到來。

基于微信朋友圈、QQ空間、微博等社交平臺而誕生的“微商”在2014~2015年間迅速崛起,1000多萬的微商成為社交商業時代的領潮人。圍繞朋友圈產生的社交眾籌商業模式,成為新時代的產物?!段饔斡浿笫w來》獲得來自網絡780萬人民幣的眾籌資金,讓人們看到了社交商業的力量。Facebook、Twitter等國際著名的社交網站上也在不斷激發著各式各樣的社交商業模式。

社交和商業的邊界模糊促使著消費者心智和理念升級,從而倒逼企業在營銷推廣上進行創新?!扒楦袪I銷”時代的到來,讓人們看到了社交在商業上的重要性。傳統式被動的客戶關系管理已經變得十分脆弱,而通過社交建立的強關系不僅能夠牢牢把握每一個客戶,最終還能將客戶變成企業品牌的一部分。社交商業時代的來臨,進一步發揮了社交工具的優勢,讓工作和生活從此無邊界。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商業創新還體現在商業規則上。相對于傳統經濟時代交易雙方的信息極不對稱,在移動互聯時代,買賣雙方掌握的信息空前透明。如果說“免費”是互聯網時代的創新,那么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負價格”出現了。負價格也就是消費補貼。以前是第三方付費,現在卻是資本來埋單。補貼消費成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常態:打車不僅免費,還會給你錢;去餐廳吃飯,除了半價,更能得到大量的代金券;就連你要洗的衣服,也有人上門收取、花錢替你消費,等等。而那些宣稱不賺錢的手機廠商,都是通過其他周邊產品獲取利潤的典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且末县| 东源县| 曲松县| 嘉善县| 师宗县| 高尔夫| 郧西县| 区。| 淮安市| 遂溪县| 犍为县| 日喀则市| 台北市| 余姚市| 乐安县| 名山县| 习水县| 屏山县| 潜江市| 柘荣县| 鄂尔多斯市| 金乡县| 仙桃市| 平凉市| 宜阳县| 朝阳县| 友谊县| 包头市| 邵阳市| 天等县| 武安市| 崇仁县| 桓台县| 永寿县| 疏勒县| 土默特右旗| 舞钢市| 井研县| 鄂尔多斯市| 金阳县|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