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經歷了那些回不去的時光,我們才能成長為現在獨一無二的自己。
序
是這樣想過的,等到我行將就木的時候,能隨我一起走的有什么呢?錢財首當其沖不在其列,且不說尚沒有富裕到能將錢財帶到另一個世界,即便帶去了,也未必能夠流通,所以這個想法必然要作罷,還是留給子孫妥帖些。那么,愛情呢?屆時,與我相伴的英俊少年也必是老態龍鐘、氣喘不均,傷心是一定的,但未必隨我去了,因為這世上還有他的不舍,至少兒孫會是他的牽念。即便隨我去了,也不過是燒過的灰燼,你一堆,我一堆,誰也不認識誰。
能隨我去的,大概就只有我的經歷,曾經如何風塵仆仆,如何瘋癲頑劣,又如何怡然自得,如何安靜如水,一點一滴只有自己最知道,這是任何人都剝奪不去的。
從小到大,我總是特別喜歡聽父親母親講述他們過去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聞所未聞。我有時做出驚訝的表情,說:“真的?怎么會那樣啊?”父親或母親便說:“唉,你沒經過,你哪知道?”然后又接著說:“那個時候的人啊……”或是好,或是壞,他們再將一些事例拿出來以佐證。聽了父親或母親的事,我常常仍舊無法理解他們的心思,對他們的觀點也不能持百分之百的贊同。
就像兒子問我:“媽媽,你愛我嗎?”
“愛呀。”
“為什么?”
“不為什么!”
“那你為什么愛我?”
“……等你長大就知道了。”
我怎么可能跟他解釋得清呢?他還沒有自己的孩子,沒有眼見著一個小人兒的哭哭鬧鬧、跑跑跳跳,沒有感受到他所帶給我的溫暖和感動,沒有這些,他如何能了解父母的愛從何而來?只有等他長大,等他經歷,他才會明白。
我時常覺得,人一輩子經歷無數大大小小的事情,每一件事都如同一篇文章,有歡笑,有眼淚,有平淡清澈,也有混沌不堪。但不管讀的過程如何,不把文章讀完,就無法完全了解它要說的是什么。
所以,有些事,只有經歷過才能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