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虞美人
- 此生拼卻紅顏醉:納蘭容若的情與詞
- 宋默
- 955字
- 2016-09-07 11:16:48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
夕陽何事近黃昏,不道人間猶有未招魂。
銀箋別夢當時句,密綰同心苣。
為伊判作夢中人,長向畫圖清夜喚真真。
薄,指草木叢生之處。語出《楚辭·九章·思美人》:“攬大薄之芳茝兮,搴長洲之宿莽。”洪興祖補注:“薄,叢薄也。”《淮南子·俶真訓》載:
“鳥飛千仞之上,獸走叢薄之中。”高誘注:“聚木曰叢,深草曰薄。”梨花薄,謂梨花叢密之處。春情只到梨花薄,并非是說梨花因為春光消褪而凋殘變薄,而是說春到梨花盛開,來不及歡喜就風吹花落。以春光比喻相處的美好時光,用凋謝的梨花來指代心中的愛人,不寫悼亡而流露悼亡之傷,感情抒發得自然而清麗。
春天過去了,梨花如雨,夕陽又來整景,這情景實在讓人傷心。
“不道人間猶有未招魂”,猶言人間猶有未亡人,人雖然沒有死,但也跟游魂一樣了。說得好像容若在等死一樣。
“銀箋”是記載了誓言的素箋,“同心苣”是織有相連的火炬形圖案的同心結。都是愛情的信物。“長向畫圖清夜喚真真”的典故見于《太平廣記》卷二八六引《聞廳錄·畫工》:“唐進士趙顏于畫工處得一軟障,圖一婦人甚麗。顏謂畫工曰:‘世無其人也。如可令生,余愿納為妻。’畫工曰:‘余神畫也。此亦有名,曰真真。呼其名百日,晝夜不歇,即必應之。應,則以百家采灰酒灌之,必活。’顏如其言。遂呼之百日,晝夜不止。及應曰‘諾’。急以百家采灰酒灌之,遂呼之活。下步言笑,飲食如常。曰:‘謝君如妾。妾愿事箕帚。’后生一兒。年二歲,友人曰:‘此妖也,必與君為患。余有神劍可斬之。’其夕遺顏劍。劍才及顏室,真真乃泣曰:‘妾南岳地仙也。無何為人畫妾之形,君又呼妾之名。既不奪君愿,君今疑妾,妾不可住。’言訖,擁其子,卻上軟障,嘔出先所飲百家采灰酒。觀其障,唯添一孩子,皆是畫焉。”
真真是個特別的女子。愛得堅決,走得也決絕。我愛你的心是不用置疑的,而你居然懷疑了我,聽了朋友的話,帶了劍回來。我不需要聽你的任何解釋,我們之間已經結束了。絕不像普通小說中的女子,受了屈辱之后,想盡辦法去解釋,為了那男子受盡委屈,只盼有一天能夠真相大白,一洗前冤,讓情郎回心轉意。真真連回心轉意的機會都不給:任你在畫像前千呼萬喚,我也不回來了。
容若似乎幻想著像傳奇故事中那樣,只要長喚不歇,伊人就會從畫圖上走下來和自己重聚。可是,長夜過去,他從夢中醒來,畫像依然是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