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弗恨厥學墜 祇憐“吾道窮”——孔子傳(2)

季桓子有個寵臣叫仲梁懷。他與桓子的另一個家臣陽虎有些不睦。陽虎想把仲梁懷趕出國去,被同伴公山不狃勸止了。這年秋天,仲梁懷益發(fā)驕橫,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陽虎氣壞了,終于派人把他抓了起來。季桓子一看陽虎竟然如此大膽,敢抓他的寵臣,就想把陽虎殺了。陽虎預(yù)先知道了消息,先下手為強,把季桓子干脆也抓了起來。后來桓子答應(yīng)不追究陽虎這件事,兩人結(jié)盟發(fā)誓,陽虎才釋放季桓子。經(jīng)過這次沖突,季桓子威信大跌,陽虎更加看不起季桓子。但是季桓子雖然在手下人這里栽了跟斗,對他的主子魯定公卻沒有好顏色,魯國的國政幾乎掌握在季桓子手里。于是在魯國形成這樣一種怪現(xiàn)象:國君被大夫控制,大夫被家臣控制,國政實際上掌握在陽虎這伙人手里。孔子一向主張要有上下尊卑次序的,對魯國這種貴賤易位的現(xiàn)象很看不慣,所以辭去了魯君給他的官位,閑居在家繼續(xù)研究他的詩書禮樂。不過他的名氣隨著學問的增長也越來越大了,天下好學的人都跑來向他請教,他的弟子益發(fā)多了起來。

魯定公八年,季氏的家臣公山不狃由于得不到季氏的賞識,決定發(fā)動叛亂。公山不狃和陽虎的關(guān)系比較好,就和陽虎合謀一同起事。陽虎的力量很大,也看不慣季桓子。于是就發(fā)兵將季桓子抓了起來,要挾季桓子廢掉現(xiàn)在的“太子”,改立另一個與陽虎關(guān)系較好的兒子為繼承人。季桓子想,如果不答應(yīng),恐怕性命就保不住了,只好假裝答應(yīng)。陽虎一伙信以為真,就放了他。哪知季桓子回去立刻發(fā)兵,反攻陽虎。總算季桓子力量還未盡失,把陽虎打得大敗。陽虎一看大勢已去,于是逃到齊國去了。齊國人不怎么愿接納他,他只好又改逃宋國,也遭到同樣待遇。最后改逃晉國,怕這次又不接納,預(yù)先準備了一份厚禮,送給晉國權(quán)臣趙簡子。趙簡子貪圖這筆厚禮,才接納了他。孔子聽到這個消息,說:“連陽虎這樣的亂臣都收留,趙氏以后要出亂子的。”

在陽虎叛亂這一年,孔子已經(jīng)50歲了。他本想當官,在魯國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只是因為沒機會,他也覺得魯國太亂,有些猶豫。比如前兩年陽虎派人送了一頭蒸熟的小豬給孔子,想等孔子拜謝時勸孔子出仕。那時候陽虎正囚禁季桓子,孔子很不滿意他,但出于禮節(jié)又不能不答謝。于是探聽到陽虎外出時去拜訪,可是不巧在路上碰到陽虎的車了。陽虎說:“懷里藏著治國安邦之策,看著國家頹敗而不出來拯救,這是智者應(yīng)有的行為嗎?這能算是仁義嗎?”孔子老老實實說:“不是。”陽虎又說:“喜歡為國家做事而又屢次拋棄機會,這能算是聰明嗎?”孔子只好又說:“不是。”陽虎嘆口氣,說:“歲月一眨眼就過去了,它可是不等人的呀!”孔子想了想:“好吧,我還是出來做官吧。”

孔子雖然答應(yīng)了陽虎,但最后還是沒有出仕。不過,他想干事業(yè)的急切之心由此可見一斑。所以在公山不狃叛亂時,派人邀請孔子去治理費這個地方,孔子就很想去試試自己的才能。他對弟子說:“我還是去費吧。當年周文王武王在豐鎬之間稱王的時候,地方也不過百里。費這地方雖小,大概也差不多可以了吧。”他的弟子子路不高興了,叫孔子不要去。孔子一向?qū)ψ勇泛芷髦兀吐爮牧恕5€有些不甘心,說:“公山不狃叫我去,難道是一句空話嗎?如果能用我,我可以把周文王武王之道在費地興起來。”心下很有些躊躇。

不過這年孔子終于出仕了。魯定公任命孔子為中都宰,過了一年,孔子把中都這個地方治理得蒸蒸日上。四方小縣都開始效法中都的做法。由于這項政績,孔子官開始越做越大,由中都宰升為小司空,旋即又升為大司寇。

魯定公七年的春天,魯國和齊國講和。夏天,齊國大夫黎對齊景公說:“魯國重用孔丘,這對齊國可不是什么好事。孔丘這人很有才能,魯國強大必然對齊國有威脅。”于是齊國邀請魯國在夾谷相會。想在會上顯示力量,壓服魯國,使魯國無條件成為自己的附庸。魯定公決定去。孔子這時以大司寇身份兼攝相禮一職,對魯定公說:“我聽說有文事時必有武備,有武事時必有文備。古時諸侯出國境,必帶兵前往。這次也不應(yīng)例外。”魯定公答應(yīng)了。齊國在會上果然氣焰囂張。開始齊國的官員假惺惺地提出奏四方之樂,刀槍劍戟,旄羽祓鼓噪而至,以圖在混亂中劫持魯君。孔子一見,立即登上臨時筑成的盟壇土階,眼睛直視景公,一甩袖子怒斥道:“我們兩國國君在此作友好會盟,夷狄音樂,到這里來干什么?請管事的快快斥退。”齊景公有些慚愧,就揮手把他們斥退。過一會兒,齊國官員又提出奏宮中之樂。這回是一伙倡優(yōu)侏儒喧呼而戲。孔子又登上土階,說:“這些人惑亂諸侯,應(yīng)該誅殺。”兵士一擁而上,將倡優(yōu)一伙斬手斷足。齊景公忐忑不安,自知失理,回去后對隨從人員說:“這是寡人之過啊。人家孔子引導(dǎo)他的國君遵循古人禮義。你們卻引導(dǎo)我學夷狄的陋俗,這是為什么呢?”有個官員說:“君子有過錯則備禮為謝。如果大王對這事耿耿于懷,請備份禮物去謝過吧。”于是齊景公把以前侵占魯國的鄆、汶陽、龜陰三地歸還給魯國,當作謝過的禮物。孔子的名氣更大了。

魯定公十三年夏天,孔子對定公說;“臣子不應(yīng)該私藏甲兵,大夫不應(yīng)該有太大的城池。我建議大王拆毀季氏、孟孫氏、叔孫氏三家的城堡。”孔子當時說這話正投合魯定公心意。因為魯國從前幾代君主開始,權(quán)力已經(jīng)被季、孟、叔三家掌握。三家號稱三桓。是魯國先君桓公的3個兒子的后裔。孔子對三桓擅權(quán)、三桓之權(quán)又被家臣壟斷很不滿意,認為違反“忠君尊王”之道。他感到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強公室,抑三桓,貶家臣。魯定公也早就為自己無權(quán)苦惱,兩人一拍即合。折毀三家城堡這時正碰上好時機。因為三城平時被三桓的家臣盤踞,三桓也對此不滿。加上以前陽虎據(jù)費反叛季孫氏,候犯據(jù)郈反叛叔孫氏,使他們都很狼狽。孔子便趁機建議把他們家臣據(jù)以叛亂的三城拆毀。三家立刻同意。于是第一步比較順利,拆了叔孫氏的郈都,第二步拆季孫氏的費都時,卻遭到費的長官公山不狃的強烈反對,并先發(fā)制人地以費邑兵力襲擊曲阜,幸賴孔子指揮曲阜兵力反擊,大敗公山不狃,使他逃奔齊國,終于拆毀了費都。第三步拆毀成邑時,卻遇上了麻煩。成邑長官公斂處父一貫忠于孟孫氏,從無叛意。他看出拆成對孟孫氏不利,就對孟孫氏說:“拆了成邑,齊國人很容易入魯國。況且成邑是孟孫氏的保障。沒有成邑,就等于沒有孟孫氏啊!”孟孫氏一聽有理,就暗中支持公斂處父全力反抗,抵制拆城。孟孫氏的態(tài)度也使季孫氏、叔孫氏醒悟過來,感到原來孔子主張拆三城是為了削弱三桓,加強公室,也都改變態(tài)度,支持公斂處父。魯定公本來就沒掌握多少兵馬,三桓不合作,他是沒有力量進攻公斂處父的。拆毀三城的計劃就這樣失敗了。這次失敗使孔子和三桓的關(guān)系陡然緊張起來。這時又出現(xiàn)了另外一件事。

原來齊國聽說孔子當了司寇,國家治理得越來越好,都感到恐懼,競相說:“孔子掌管國政,魯國必定成為霸主,那樣的話,我國最靠近他,最可能被他先吞并。不如把以前侵占他的地還給他,表示和好。”黎說:“還是先試著敗壞他的國政吧。如果不行,再還地給他。那也不算晚呀!”于是挑選齊國美貌少女八十人,都穿著精美的繡衣,能歌善舞,坐著華麗的馬車送到魯國。在曲阜城南邊表演舞蹈。季桓子偷偷跑去看了三次,決定收下。然后和魯定公天天觀舞聽樂,不理朝政。子路對孔子說:“看樣子,老師可以走了。”孔子還是猶豫,還是有幻想,希望季桓子悔悟過來。所以對子路說:“魯國即將舉行郊祭,如果仍將祭祀用的烤肉按禮送我一份,那么我還可以留下來。”結(jié)果,孔子參加陪祭后回到家中,又沒見送來祭肉,于是忍無可忍,加上以前折毀三城失敗造成的不愉快,只好匆匆棄官離開魯國。這年是魯定公十四年,孔子56歲。季桓子對孔子還是比較尊敬的。聽到孔子走了,喟然嘆道:“夫子是因為婦人的原因而怪罪我呀!”

三、鳳兮鳳兮

衛(wèi)國是周武王的弟弟姬封始建的國家。姬封和魯國的始祖姬旦是兄弟。在中原諸國中,衛(wèi)國當時還是比較富庶的。孔子又久聞衛(wèi)靈公是個賢君,廣招賢才,非常迫切。衛(wèi)靈公據(jù)說也是個傳奇人物。當年他母親懷孕時,夢見衛(wèi)國始祖對她說要把衛(wèi)國交給她兒子,并給她兒子取名叫姬元。他母親把這個夢告訴丈夫衛(wèi)襄公,襄公大驚,說:“此真是天意啊!”最后果真立姬元為太子。本來衛(wèi)靈公的母親身份低,是不配有這樣的好事的。

孔子在衛(wèi)國,住在子路妻子的哥哥顏濁鄒家里。顏濁鄒是衛(wèi)國的賢大夫,就把孔子推薦給衛(wèi)靈公。衛(wèi)靈公也早聞孔子大名,立即召見,問孔子:“你在魯國得多少俸祿呀?”孔子說:“奉粟六萬。”衛(wèi)靈公說:“我也給你六萬。”孔子到衛(wèi)國不久,就有人在衛(wèi)靈公面前說孔子的壞話。孔子在衛(wèi)國待了10個月,也沒見衛(wèi)靈公請他治理國家,覺得沒多大意思,也就怏怏地離開衛(wèi)國,準備到其他國家去碰碰運氣。

下一站準備去陳國。路過匡這個地方,顏回為孔子駕車,舉著馬鞭子往前一指,說:“當年我到匡的時候,是從這個城缺口進的。”匡地方的人聽到了這句話,再看看孔子,以為是陽虎來了。因為陽虎曾經(jīng)欺負過匡人。匡人一看,正是報仇的好機會,立刻發(fā)兵圍住孔子一伙。一連圍了五天,孔了最寵愛的弟子顏回后來趕到。孔子說:“我還以為你死了呢!”心下大是欣慰。顏回說:“夫子在,我哪里敢死呢。”匡人逼迫孔子一伙越來越急,弟子們都很害怕。孔子說:“天如果要滅亡文武大道,我就不知道要怎么樣了。天如果不想滅亡文武大道,匡人能把我怎么樣呢?”后來通過復(fù)雜的解釋,說孔子不是陽虎,只不過和陽虎長得像而已。才總算解了圍。

但是經(jīng)過這個變故,陳國沒去成,又無可奈何返回衛(wèi)國。衛(wèi)靈公樂呵呵地到郊外來迎接,說:“我雖然不是個賢主,但是夫子也不應(yīng)該說走就走呀!”孔子本來一肚子不高興,看到衛(wèi)靈公這么懂禮貌,覺得還不錯,就又在衛(wèi)國住了下來。

衛(wèi)靈公的夫人南子,是個有名的美人。她也早聞孔子大名,想見他一面。就派人對孔子說:“四方的君子愿意來衛(wèi)輔佐我們國君的,一定要來拜訪我們的國君夫人。我們夫人想見見你。”孔子本來不想去,后來想既然這是衛(wèi)國的禮節(jié),他不應(yīng)該例外,就去了。南子坐在帷幕里面,孔子恭敬地稽首,南子也在帷中回拜。孔子只看見帷幕中有個窈窕的身影,行動時身上玉珮叮當,發(fā)出清脆的響聲。孔子說:“我以前不曾按禮節(jié)來拜望,現(xiàn)在算是補償吧。”兩人的見面還算愉快。可是子路聽說這件事,不高興了。子路是個魯莽的人,當初曾經(jīng)看不起孔子,還侮辱他。后來發(fā)現(xiàn)孔子確實了不起,才請求做他的弟子。但子路脾氣一點沒變,覺得孔子見南子不對頭,馬上指出,毫不留情。孔子只好發(fā)誓說沒有別的意思。過了一個月,衛(wèi)靈公一伙出宮,自己和夫人同坐一輛車,還讓宦官雍集也坐在他們旁邊,卻讓孔子坐另外一輛車跟在他們后面,招搖過市。孔子大覺恥辱,說:“我從來沒見過好德像好色一樣的人。”意指衛(wèi)靈公好色勝過好德。于是再次離開衛(wèi)國。這年,魯定公死了。

孔子一行路過曹國,在宋國都城外大樹下歇息,同時演習禮節(jié)。宋國權(quán)臣司馬桓魋聽說孔子來了,大怒,立刻發(fā)兵想去殺孔子。因為司馬桓魋剛做了一個石槨,花了3年時間才完工,孔子覺得浪費民力,看不慣,就罵了司馬桓魋一句,所以遭此忌恨。孔子幸好風聞司馬桓魋要來殺他,趕快化裝逃跑。臨走時自我安慰道:“上天已經(jīng)降下厚德在我身上,小小的司馬桓魋能把我怎么樣。”這句話后來倒成了名言,成了一些人大言自壯的有效話頭。

他奔向鄭國,鄭國不接待他,弄得很狼狽,和弟子們也失散了,孤孤單單一個人站在鄭都東門下。鄭國的人看著好笑,就對孔子另一個得意門生子貢說:“東門有一個人,額頭像堯帝,肩膀像子產(chǎn),但從腰以下還短禹三寸,累累似喪家之犬。”子貢后來找到孔子,把這句話復(fù)述了一遍。孔子欣然笑道:“說我像喪家之犬。確實不錯!確實不錯!”其實這句話引發(fā)了自己久不得志、明主難遇的悲傷之情。

最后到了陳國,住在陳國賢大夫司城貞子家,也通過他向陳湣公推薦獲得了一個職位,但仍是有名無實。住了一年,吳王夫差攻打陳國,奪取了陳國3個城邑才罷兵。楚國這時又圍攻陳國附近的蔡國。吳兵來救蔡,最后把蔡國民眾遷往吳國境內(nèi)。同年,吳兵又敗越兵于會稽。陳國周圍一片亂糟糟的景象。

有群老鷹掉在陳國宮廷院內(nèi)死了。它們身上都插著箭。箭頭是石頭磨成的。箭身長一尺八寸。陳湣公看到這事,摸不著頭腦,想起孔子在陳國,就派人去問他。孔子說:“這群鷹來的地方可遠了,那些箭是北方肅慎國射的。當年武王克商,征服了九夷百蠻,叫他們各以其地所有的財賄來賀。肅慎國貢進的是石箭頭的長箭,也是長一尺八寸。先王想顯示他的美德,把這些箭賜給大姬,也就是陳國始祖的妻子。她應(yīng)該把這些箭帶到陳國來了。”陳湣公趕忙打開內(nèi)府,果然發(fā)現(xiàn)了這些箭。于是對孔子的博學嗟嘆不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福县| 武宁县| 深泽县| 宝鸡市| 苍南县| 新宁县| 八宿县| 姚安县| 兴城市| 清水河县| 贵溪市| 陕西省| 那坡县| 高台县| 镇赉县| 灵川县| 彰武县| 观塘区| 稷山县| 辽宁省| 靖宇县| 潮州市| 阿图什市| 山阳县| 肥城市| 沙坪坝区| 尉犁县| 庄浪县| 息烽县| 中西区| 安徽省| 汝南县| 巴里| 乌鲁木齐县| 平舆县| 凤山市| 策勒县| 友谊县| 教育| 芜湖县| 雅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