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應當正視影響非公經濟發展的四個問題

陳新生

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后,始終存在兩大基本規律,即“生產力發展規律和社會財產增長規律”。有史以來,生產力總是沿著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軌跡不斷向前發展著;社會財富也是在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變化中不斷累積增加著。這兩大規律是人所共知的。在此基礎上,實際上還存在著第三條規律,這就是“社會財富趨散規律”,即在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財富增長條件下,存在著一條占有社會財富人數比例呈逐漸上升變化的曲線。換句話說,就是隨著生產力不斷發展和社會財富不斷增長,社會總人數中占有社會財富的人數不斷增加,比例不斷上升,存在社會財富從集中到分散的變化趨勢。這條規律表明:社會財富在人群中的集中度越分散,社會越進步,文明程度越高。

在迄今為止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經歷了奴隸主所有制、封建主所有制、資本家所有制等得到比較一致認同的所有制變化形式。從這三種所有制形式社會財富的占有狀況來看,與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財富增長同步的是社會財富占有人數逐步增多、占有人數比例逐步升高,社會財富在人群中的集中度越來越分散化。就社會財富集中度而言,奴隸社會最高、封建社會次之、資本主義社會最低;就社會財富占有人數比例而言,奴隸社會最低、封建社會次之、資本主義社會最高。社會主義國家社會財富集中度應該比資本主義國家低,社會財富占有人數比例應該比資本主義國家高。這是客觀規律的要求和社會進步的標志。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是所有中國人必須考慮的問題。而可行的現實路徑之一,就是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允許多種所有制經濟并存,特別是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實行發展模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這是我黨現階段對實事求是精髓的科學把握和生動實踐的結果。從20世紀80年代初出現個體工商戶、80年代末出現私營企業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翻天覆地變化的歷史時期。截至2008年,我國經濟總量名列全球第三位,成為世界第二大進出口貿易國。這與我國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分不開的。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非公有制企業數量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0%以上,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占 GDP的65%左右,上繳稅收接近國家稅收的40%,解決了75%的城鎮就業和提供了90%以上的新增就業崗位,完成了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75%的技術創新和65%的發明專利。非公有制經濟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了應有貢獻。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仍有四大問題影響著非公經濟的健康發展,應引起高度重視。

一是“原罪”問題。一些部門和一些人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總有許多疑惑,尤其對一些發展起來的非公有制企業的過去抱有一種不可名狀的懷疑態度。現實中仍時不時地會想到一些追究非公有制企業所謂“原罪”問題的事件。2008年,某省級公安機關和稅務部門聯合查處一家非公有制企業,徹查這家企業創業以來十幾年的經營記錄,兩次抓人,開出高達7000萬余元的稅款罰單。后在檢察院系統的甄別下,所有違規犯罪事實均不成立,才使這家企業逃過了滅頂之災。類似這種認為非公有制企業的歷史都是不干凈的,無論你現在“功勞”多么大,只要查你就能查出問題的人和事至今仍有一定市場。

二是規模問題。這些年來,在市場經濟激烈競爭的條件下,依靠靈活的經營理念、科學的管理模式和敢于拼搏的奮斗精神,迅速成長出一批有影響、有實力、有規模的非公有制企業。大企業多了應該是好事,但是每年都有非公有制大企業出事的報道。以至于許多發展到一定規模的非公有制企業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不敢進一步發展壯大。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允許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沒有問題,但是否允許非公有制企業做強做大,社會上不少人都心存疑慮。

三是比例問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在一些人的頭腦里被片面地理解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比例是受限的,是不能超過一定比例的。他們認為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超過 GDP的50%,還能叫公有制為主體嗎?因此,在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到一定比例的時候,在“抓國有經濟比抓非公有制經濟保險”思想的支配下,就會出現一些地方在進一步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問題上縮頭縮腳的情況。

四是壟斷問題。有些領域,非公有制經濟是進不去的。即使政策允許,也會出現“玻璃門”、“彈簧門”的現象。一個時期以來,在某些競爭領域里,國有企業強勢進入,民營經濟被逐步擠出。在國有經濟實力日益強大的情況下,許多涉及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產業,國有壟斷現象進一步加強。長期以來,在理論界和企業界所爭論的打破國有企業壟斷問題在操作層面上仍然沒有實質性變化。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可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參與到創造價值、擁有價值的行列中來,可讓更多的價值創造者和擁有者涌現出來。通過體制機制的推動,人們的智慧和潛能就會得到充分挖掘,創業、創優、創新的精神就會得到充分迸發,社會財富就會不斷涌流。民富則國富,民安則國安。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進程中,當絕大數人憑自己的雙手成為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和擁有者的時候,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目標就會指日可待,真正意義上的和諧社會就一定會到來。

作者系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理事,新疆自治區工商聯副秘書長

此文刊發于2010年4月28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莞市| 和顺县| 绥滨县| 个旧市| 金华市| 黄山市| 深水埗区| 西昌市| 中江县| 呼伦贝尔市| 宜兰县| 孝感市| 延寿县| 六枝特区| 阿鲁科尔沁旗| 奉化市| 托里县| 南安市| 拉孜县| 鸡西市| 平舆县| 岑巩县| 庐江县| 琼结县| 泸水县| 桐城市| 志丹县| 阿城市| 彰武县| 将乐县| 通渭县| 德兴市| 扶绥县| 华容县| 济阳县| 宁夏| 平凉市| 陇西县| 连云港市| 怀远县| 南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