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世界自有法則,適者才能生存

每個人都應該正確認識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個世界上好好地生活。荀子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是儒家學派后期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在《天論》里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意思是說,大自然的發展有其特定的規律,它不會因為堯這樣圣明的君主而存在,也不會因為桀這樣殘暴的君主而滅亡。這句話說明了自然界的運行有自己的規則,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改變不了這個世界,所以我們只能改變我們自己,我們也難以改變我們周圍的環境和身邊的人,我們只能學著去適應,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只有適者才能生存。

正視不公平的現實

有人說“世事如棋”,不同的人可能對此有不同的解讀,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的話,改為“世事如牌”似乎更為合適些。因為對雙方來說,下棋是公平的,棋子一樣多,用一個棋盤,占用同樣大的地盤,條件相同,規則一樣,機會均等,誰勝誰負全看誰的棋藝高。而打牌是不公平的,除了抓牌的數量一樣,牌的好壞有著千差萬別。人生也是這樣,我們從一生下來面對的局面就不一樣。

很多時候,我們無力去改變生活所給予我們的不公平,我們要試著去承認并且接受這些不公平,把自己的劣勢變成努力奮斗的動力,發揮自己的長處,尋找機會,終究可以扭轉局面。一味抱怨不公平沒有任何意義,它只會讓我們陷入無休止的怨恨當中,整日牢騷滿腹,而不采取任何行動去改變現狀。承認生活并不公平這一事實的一個好處便是,它能激勵我們去改變現狀,而不再自我感傷。承認生活是不公平的客觀事實,并接受這個現實,放棄抱怨、沮喪,以平常心對待生活。

歐洲有一位著名的音樂家,他30歲的時候就已經紅遍了歐洲,不僅功成名就,家庭生活也頗為美滿。有一次,他到鄰國開演唱會,演唱會結束后,他和兒子、妻子一起從劇場里走出來時,還沒上車就被觀眾圍個水泄不通。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贊美著音樂家的演唱技藝,其中不乏恭維之詞。

等大家都說完了的時候,音樂家緩緩地說:“首先,我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音樂的喜愛,但是,你們看到的只是我生活的一方面,美滿不是我生活的全部,在你們看到我被人喜歡和追捧的時候,卻并沒有注意到我身邊的兒子,這個臉上一直有笑容的孩子,是一個不會說話的聾啞人,而且,他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大女兒,是一個需要長年待在屋子里的精神分裂癥病人。”

音樂家說完之后,圍在他身邊的人幾乎都愣住了。似乎在他們的心里,這樣的事情決不會發生在這位音樂家身上。

最后,音樂家又說了一句話:“這又怎么樣呢?我們依然要生活得好好的,其實就是一個道理:上帝是不公平的,無論他給予我們什么不幸,我們都要坦然接受,否則我們只能生活在痛苦當中。”

音樂家也在承受著生活給他帶來的不公平,如果每天面對兩個殘疾的孩子,他不是抱怨就是唉聲嘆氣,且不說他不會取得事業上的成就,關鍵是他自己和他的家人都會陷入痛苦當中。生活從來沒有絕對的公平,這著實讓人不愉快,但這的確是實情。我們許多人所犯的一個錯誤便是為自己、為他人所受到的不公平感到遺憾,認為生活應該是公平的,或者認為終有一天會是公平的,于是抱怨、嘆息、等待……其實生活本來就不是絕對公平的,現在不是,將來也不是,一味地沉浸在探究生活的公平與不公平中,將會虛度時光,陷入困境。只有正視這種現實,努力生活,努力工作,才會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公平,把不公平甩在身后。

世界不公平的現實,是我們無法逃避的,我們只能接受已經存在的事實并進行自我調整,抗拒不但可能毀了自己的生活,并且可能會使自己精神崩潰。因此,人在無法改變不公時,要學會接受它、適應它,把不公平的現狀甩在身后,就會創造不一樣的生活,從而獲得成功。

公平是相對的,不公平才是真理。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承受,生活不可能時時處處都去適應你,也不可能為了適應你而發生改變。既然無法讓生活適應自己,那么你就必須學會去適應生活。

與其費力改變他人,不如改變自己

可能是人天生就有一種控制欲,所以很多人總是樂此不疲地試圖去改變別人。但是別人是我們想改變就能改變的嗎?有人說過這么一句話:“世界上有兩件最難的事,第一是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第二是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可見,想改變別人是多么難的一件事情。

俗話常說: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人的有些性格是與生俱來、難以改變的;有些性格則是后天形成的,它們是人在長時間生活中形成的思維、行為定式,這種思維、行為定式在人的頭腦中已經根深蒂固,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當我們試圖去改變別人時,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有時甚至弄巧成拙,僵化了人際關系。

王小倩和丈夫剛剛結婚兩年多,最近鬧起了離婚。其實王小倩和丈夫之間并沒有太深的矛盾,有些事情聽起來還讓人感覺非常可笑。她認為丈夫身上有很多讓自己難以忍受的惡習,比如:下班回到家,鞋不是放到鞋架上,而是鞋脫在哪兒就扔在哪兒,包也是往床上隨意一扔;每次做飯,總是放的鹽太多,飯菜不合自己的口味;每次喝完酒,總是澡也不洗、腳也不洗,連衣服都不脫,就一身酒氣地橫在床上呼呼大睡;從來不知道好好整理自己的東西,把家里搞得一團糟……

每次發生這樣的事情,王小倩都感覺不堪忍受,讓他改掉這些毛病,剛開始時丈夫還不說什么,經常陪個笑臉,但是時間長了,每當王小倩再數落時,丈夫便開始還擊,于是一場家庭大戰便不可避免了。慢慢地,丈夫總是很晚才回家,到家后也保持沉默,兩人的矛盾逐漸升級,最后發展到鬧離婚的地步。

王小倩回到娘家向媽媽痛訴老公的種種“惡行”,此時媽媽對她說:“我和你爸爸過了一輩子,我也一直試圖改變他,但是到最后我發現,這種想法只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爭執和煩惱。以后你在婚姻里要學會更多的容忍對方的缺點,婚姻中更多的需要減法而不是加法。你要試著發現他身上的優點,你想想每次只要他在家,他從來不讓你下廚,工作也很上進,一心一意對這個家,工資卡也是讓你保管,你要學會寬容他。”

王小倩想改變自己的丈夫,可最終卻讓兩個人的感情出現了裂痕,婚姻也出現了危機。在丈夫的眼里,家應該是一個可以讓自己隨心所欲的地方,舒服比什么都更為重要,如果你老要求他去達到什么樣的標準,他自然就會不耐煩。有的男人甚至寧愿換太太,也不肯“換”自己。同蓋一條被子的夫妻都難以改變對方,何況是試圖改變其他人呢?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企圖相信你可以改變一個人,你將為這個錯誤的想法付出巨大的代價。

難道我們真的不能改變其他人嗎?這里我們也不能把話說得那么絕對,畢竟我們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經常看到很多人在發生著改變,但是仔細想想,人的改變其實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在別人的壓力下被迫改變自己,一種是自覺自愿地改變自己。在別人的壓力下被迫改變自己的,有些表面上看好像是改變了,但他內心里真正的想法,你清楚嗎?說不定他正恨著你呢。只有自覺自愿地改變自己,那才是真正的改變。即使我們想要去改變別人,也應該想辦法將我們的愿望化成他內心自覺的動力。

凡事不能以我為尊,以我為標準,要求別人按照自己的意見去做,也不能一口就認定別人的做法不對,便要求別人改變他自己的做法。有時候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常常左眼看的是自己的優點,右眼看的是別人的缺點。

夫妻之間,父母子女之間,朋友情人之間,師父弟子之間,老師學生之間,最佳的對待方式是我尊重你的意愿,我尊重你的選擇,我尊重你的愛好,我尊重你的性格,求同存異,互相包容,和諧相處。

林則徐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如果我們能夠擁有大海般的胸懷,那世上還有容納不下的人和事嗎?當我們以虛懷若谷的胸懷去包容別人時,別人也將為我們開拓出一片廣闊的天地。如果我們不能改變其他人,那么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從而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別人。

命運由自己掌握

《國際歌》中有這么幾句歌詞:“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美國總統林肯也曾說過:你能夠決定自己的心靈,控制自己的思想。在這個世界上,惟一能夠搭救你的人,就是你自己。是的,我們不能凡事都依靠別人。在這個世界上,最能讓你依靠的人是你自己。我們必須要明白:成功是靠自己創造的。

小蝸牛問媽媽:“為什么我們從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說:“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這個殼來保護我們!”

小蝸牛說:“毛蟲姐姐沒有骨骼,也爬不快,為什么她卻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說:“因為毛蟲姐姐能變成蝴蝶,天空會保護它啊。”

小蝸牛說:“可是蚯蚓弟弟也沒骨骼,也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它為什么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說:“因為蚯蚓弟弟會鉆土,大地會保護它啊。”

小蝸牛哭起來:“我們好可憐,天空不保護,大地也不保護。”

蝸牛媽媽安慰小蝸牛道:“所以我們有殼啊!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靠自己。”

求人不如求己,靠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尋求別人的幫助,解決問題固然可以輕松一些,可這并不是長久之計,因為別人可能幫你一時,但幫不了你一世。況且,求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想取得成功,必須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如果把成功寄希望于別人身上,你也許永遠也品嘗不到成功的甘甜。

一個獨臂乞丐來到一戶人家,祈求主人施舍給他一些錢,因為他已經身無分文了。女主人爽快地答應了,但令人奇怪的是,女主人并沒有馬上把錢送給乞丐,而是叫這個乞丐把自己屋前的一堆磚頭搬到后院里面去。

獨臂乞丐非常惱怒,心里想:“你這不是故意為難人嗎?你難道沒看到我只有一條胳膊嗎?”聰明的女主人很快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便用一只手搬起幾塊磚頭,快步走到屋后,說:“一只手不也一樣可以嗎?”乞丐無言以對。

乞丐摸摸自己干癟的肚皮,帶著幾分不樂意開始搬那些磚頭。10分鐘、20分鐘、半個小時、1個小時,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終于,兩個多小時后,這個乞丐總算把磚頭全部搬完了。女主人立即遞給他一條毛巾,又給了他20塊錢。乞丐激動地說了聲:“謝謝!”

女主人只是淡淡一笑,說:“沒什么,這是你靠自己的勞動賺來的。”

十年后,這個獨臂乞丐成為了一家大公司的總裁。

當一個人身處困境時,自然希望能有一個救世主來解救自己,使自己從困境中解脫,這自然可以理解。有時候,我們的生活中的確出現了“貴人”,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但是,我們必須明白,如果我們自己都放棄了自己,那任何人也幫不了我們,這也就是所謂的“天助自助者”。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不救自己,別人又怎么救得了你?別人能給你的只有理解和支持,最終還得靠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才能獲得成功。我們不要時刻盼望著有什么救世主,真正的救世主是我們自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見觀音正撐傘走過。

這人說:“觀音菩薩,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程如何?”

觀音說:“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無雨,你無須我度。”

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現在我也在雨中,你該救我了吧?”

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我有傘,你被雨淋,因為你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是傘度我。你要想度,請找傘去!”說完便走了。

第二天,這人遇到了難事,便去廟里求觀音。走進廟里,他才發現觀音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

這人問:“你是觀音?”

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

這人又問:“那你為什么還自己拜自己?”

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們自身的努力才能獲得。

薩爾諾夫出生于一個猶太人家庭,9歲時隨父母移居美國。由于家庭清貧,他讀小學時不得不利用業余時間做工,掙點錢貼補家用。當他小學快畢業時,父親因積勞成疾而去世,薩爾諾夫只好輟學到社會當童工。

薩爾諾夫沒有抱怨父母沒有給他很好的物質條件,而是非常勤懇地工作,把掙來的錢供家里人糊口,并省下幾角錢買書自學。

后來,薩爾諾夫在一家郵電局找到了一份送電報的工作。那時候他就發誓要掌握電報技術,以后當電報業的老板。在今天看來,電報業已落后,但在20世紀初,電報業卻是剛問世的先進科技呢!

十多年來,他白天賣力地工作,晚上讀電工夜校,因工作努力,薩爾諾夫獲得了老板的賞識,職位逐步得到提升。

1921年,他的老板為了發展業務,開設了“美國無線電公司”,薩爾諾夫被委任為總經理。最后,薩爾諾夫終于成為美國無線電工業巨頭,取得了事業的巨大成功。

薩爾諾夫的經歷再次向我們詮釋了“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人的成長過程絕不是一帆風順的,無論經歷多大的苦難,我們要始終相信自己,不要埋怨,不要怨恨,只有采取行動,才能改變我們自己的命運。在這個世界上,能拯救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適應能力是現代社會核心技能

達爾文曾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自然法則,現在,地球上存活下來的每一種生物都是靠適應環境才生存下來的。我們改變不了這個世界,所以我們只能去適應這個世界,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頑強地生存下來。

我們的生活不可能永遠波瀾不驚,我們可能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變故;我們的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我們也會遭遇失敗和挫折。所以,聰明的人應該自己適應社會,而不是企圖去改變我們周圍的環境和他人。只有適應能力強,我們才能坦然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才能坦然應付可能襲來的厄運。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查理瓊斯原本擅長主持奧運會的田徑賽事。但是,有一天他的老板卻讓他轉播奧運會的游泳和跳水賽事。

并不擅長這類項目的他,初時感到非常驚訝,內心充滿了疑惑與不安。等他靜下來思考時才發現,這份工作或許是一種挑戰,于是他改變了之前沮喪的心態,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工作當中,讓自己以最快的速度去適應這項新工作。

老板發現了他的改變后,分配了一項能體現他個人能力與魅力的任務,查理享受著改變帶來的成功,后來他還被推選為“職業足球名人堂”的最佳播音員之一。

如果查理瓊斯一直把自己局限在自己所熟悉的工作范圍內,那么他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事業也可能達不到現在的高度。如果他當時一直畏懼新工作,不敢去適應,從而拒絕了老板的要求,那么他的事業很有可能停頓。很多人之所以能夠成功,恰恰是因為他們擁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如果我們固守在自己的那片小天地里,安分守己,不思進取,遇到挑戰就逃避,我們就會被這個社會淘汰。社會的變化日新月異,不會因任何人而停止發展,但有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一味地要求外界適應自己,從而事事不順、時時受阻、處處碰壁。

宋一海從一所名牌大學的美術系畢業后應聘到一家廣告公司工作。上班的第一天,他就向經理提出要求:對自己工作的分配安排要專業對口,而且特別提醒經理充分注意自己繪畫功底好的特長。可是,因為要考慮全公司人員的統籌安排,經理并沒有因宋一海的強調和解釋而改變想法,仍然安排他到策劃部門去工作。

經理的做法讓宋一海很是惱火,他認為自己的才能根本得不到發揮,自己以后將會被“埋沒”。帶著這種情緒,他到了策劃部門后,既不安心干活,也不虛心學習,結果給人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工作了一段時間后,宋一海根本無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適應不了自己的工作,就無法再待在那家公司了,只得主動提出了辭職要求。

宋一海的做法給很多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敲響了一個警鐘。他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太差。就工作來說,一上崗就能發揮自己特長的機會并不多。更進一步說,所謂“特長”往往也是“個人”所認可的,有時并不是所在機構立即需要的,即使需要也可能因沒有空缺崗位而使新人被暫時擱置一邊。據調查,每年走上工作崗位的大中專畢業生中,有一多半會出現“社會不適癥”。盡管他們大都對未來充滿憧憬,有“大干一場”的決心,但由于生存環境的改變,角色轉換不到位,使得這些社會新人備感失望。

剛到一個新的環境,人生地不熟,對生活和工作中的許多人和事會不大習慣,仿佛一切都與我們格格不入,這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我們不必為此而煩惱。我們需要做的是抓緊時間調整自己,讓自己去適應新的環境,從而讓自己在這個新環境中更好更快地生活。

任何人都想在社會上擁有自己的事業,但你首先必須學會適應社會。沒有適應,就不能超越。無論是面對工作崗位還是面對人際關系,碰上了與自身不合的人或事時,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舍棄”你的特長,“掩蓋”你的個性,把自己歸“零”,重新開始。要讓自己適應社會,而不要強求社會適應自己。這就需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千萬不要動氣,也不要心灰意冷。事實上,多一次經驗就等于多一次學習的機會,只有先適應社會,才能使自己成長,直到培養出讓社會適應自己、改變社會的雄厚實力,你才能真正有所作為。

適應是一種接受,適應更是一種挑戰,適應也是一種選擇、一種拼搏、一種磨煉、一種洗禮、一種千錘百煉的鍛造。因此,適應的過程必然是痛苦而艱難的。生活中,一些人面對種種變化時便會畏縮膽怯,于是他們或在厄運面前一蹶不振,或在挫折面前自暴自棄,使人生蒙上了陰影。其實他們應該明白,適應是人生別無選擇的課題,與其被動適應,不如主動適應。

正是在不斷的適應中,我們堅定了意志、磨煉了毅力、增強了自信、培養了才干、開拓了眼界、增長了見識、豐富了閱歷,從而不斷成長、不斷成熟。也正是在不斷的適應中,我們咀嚼了酸甜苦辣,嘗遍了人生百味,飽覽了人生風景,體驗了成功喜悅,從而充實了人生,豐富了生命的色彩。

所以,在這個叢林法則依然存在的社會,我們必須牢記“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話,這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法寶。

轉變思路,別和自己較勁兒

一位年青人聽說世上有一種“移山大法”,于是他就決定要學習這種大法。但他拜訪了許多名師都未能如愿,他感到十分失望。

一天,他去拜訪一位大禪師,把自己的苦惱向禪師訴說了一通。禪師聽完他的訴苦,十分輕松地告訴他:“你不用到處跑了,在這里暫住一個時期,我可以教你‘移山大法’。”

這位年青人很高興,于是就住了下來。但好多天過去了,禪師只是詢問他的生活情況,并沒有教他“移山大法”。于是,他找機會問禪師:“師父,你什么時候教我‘移山大法’?”

禪師回答:“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移山大法’,但有一種方法也能達到你所希望的目的。”

年青人激動地問:“是什么法子,請師父快告訴我。”

禪師平靜地說:“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這個世界上哪兒有什么“移山大法”,惟一能夠移動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就過去。這八個振聾發聵的字,足以讓整天抱怨“命運不濟、世道不公”的人汗顏。現實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樣,是我們無法改變的,至少是暫時無法改變的。“移山大法”的故事就是要告訴我們:如果事情無法改變,我們可以改變自己。中國有句古話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也是在告訴我們,只有改變自己,才會最終改變別人。只有先改變自己,才會最終改變這個世界。

有一位水平非常高的攝影師,年年都會被邀請去給很多大會拍照。雖然他在對焦、采光等等技術方面水平很高,但是有一個問題始終困擾著他。因為他拍攝的很多都是集體照,人數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無論再怎么強調,拍照時總是有人會閉眼。

為了統一步調,這位攝影師采取的是和其他攝影師一樣的常規做法,高聲叫道:“大家請注意,我喊一、二、三,喊三的時候,千萬不要閉眼睛!”可是不管怎么強調,咔嚓一聲照下來,總會出現有人閉眼的情況。這些人看了照片,自然不高興:我們90%以上的時間都睜著眼,你為什么偏偏在我閉眼的時候照呢?這不是出我的丑嗎?所以每次拍完照,攝影師的心情總是很郁悶,在私下里總是埋怨拍照的人不配合,怪他們太笨,連睜眼都不會。

后來經過別人的指點,這位攝影師換了一種做法,以后在每次拍照時,所有人的眼睛都是睜著的。原來,在拍照前他請所有參加拍照的人都閉上眼,聽他的口令,同樣喊一、二、三,在“三”字時一齊睜眼。果然,照片沖洗出來一看,一個閉眼的都沒有,所有人都顯得神采奕奕。

那么多人拍集體照,其實每個人都想好好配合,但是由于緊張或者本能反應等原因,自然很難做到步調一致,這是水平再高的攝影師也左右不了的。但是,作為攝影師,改變不了別人,可以改變自己,只要思維稍微轉變一下,便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無能為力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而且這些不能改變的事情在很多時候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無奈,很多時候甚至是撕心裂肺的痛苦。我們是被動地承受這些痛苦,還是改變自己的心態,讓自己做到釋然呢?

有一位女士,結婚兩年以后生了一個小孩,但是非常不幸的是這個孩子不久就生病去世了。禍不單行,她的丈夫此時還把她拋棄了。這位女士萬念俱灰,感覺自己失去了一切,認為在這個世上活著已經沒有一點兒意義了,所以她準備投海自殺。

這位女士上了一個老頭的船。船行至深海,她準備跳海。老頭這樣跟她說:“兩年前的你與今天的你有什么區別?”

女士說:“兩年前我是單身貴族,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沒有先生的嘮叨,也沒有孩子的煩惱。現在的我是一無所有。”

老頭說:“我看你現在和兩年前一樣。兩年前你沒有先生,現在也沒有;兩年前你沒有孩子,現在也沒有。而且你人也沒怎么變,還是那么年輕。”

女士幡然醒悟,微笑著說道:“我不跳海了,咱們回去吧!”

這位女士在最后關頭受到老人的點撥能夠幡然醒悟真是一件幸事,孩子去世已經是無可挽回的事情了,丈夫的變心也是木已成舟,但是“逝者長已矣,來者猶可追”,這位女士年紀輕輕,還有著很長的美好人生,只要她能改變自己的心態,就能創造美好的未來。所以說,不能改變別人,就改變自己;不能改變事情,就改變對事情的態度。否則,你就屬于與自己過不去的人,就屬于不聰明的人。

我們無法改變人生,但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觀;我們無法改變生活環境,但可以改變對環境適應的心態;我們無法改變周圍同事的行為,但可以改變自己處世的方式。如果這樣換位去思考,借改變自己而最終適應這個世界,那么我們就不會整日怨天尤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珲春市| 阳西县| 齐齐哈尔市| 鲁甸县| 沅陵县| 密山市| 涿鹿县| 苍山县| 定州市| 柘城县| 宁晋县| 当涂县| 静安区| 阳山县| 崇阳县| 德阳市| 潮安县| 新化县| 海宁市| 东源县| 友谊县| 阿城市| 玛曲县| 天水市| 惠水县| 翼城县| 曲麻莱县| 曲周县| 永寿县| 久治县| 德化县| 尉氏县| 京山县| 南城县| 海伦市| 古丈县| 玉龙| 台东市| 玉树县| 禹州市| 屯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