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磨刀不誤砍柴功——學會職業能力的選擇(2)

如果你不了解這一點,沒有把自己的所長利用起來,你所從事的行業需要的素質和才能正是你所缺乏的,那么,你將會自我埋沒。

反之,如果你有自知之明,善于設計自己,從事你最擅長的工作,你就會獲得成功。

4.勇敢地選擇一些冷門的行業,它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功

在泰國有個養鱷大王叫楊海泉,他出生于一個貧苦的華僑家庭。父親楊水青早年前往泰國謀生,為人傭工,母親做挑擔小販,養育九子三女,楊海泉排行第四。由于家境困難,他只斷斷續續上過一年小學,從10歲起就做童工,先后做過照相館傭工、客棧的店小二、金鋪的伙計,還做過小生意。他總結出了一條經營之道,即在激烈的競爭中必須獨辟蹊徑,大膽開創他人都不涉足的冷門生意,才有可能獨占鰲頭,立于不敗之地。

可是,冷門在哪里呢?

一天,楊海泉遇到了一個以獵殺鱷魚為生的舊相識,兩人在一起談鱷魚談出了興趣。那人介紹道:“鱷魚的全身都是寶,捕殺鱷魚的人都發了大財。但是現在鱷魚越來越難捕了,就連小鱷魚也在捕殺之列。”

楊海泉靈機一動,立即想到:如果這樣濫獵濫捕,即使是一座金山也會被挖空的,何況是動物呢?如果把鱷魚的幼仔飼養起來,就像養羊養豬那樣,長大了再殺,不就可以“無窮無盡”了嗎?

到了20世紀70年代初,楊海泉的“北欖鱷湖”已經是舉世矚目的最大規模的人工養鱷湖了,率先進入了專業化養鱷的行業。

1973年,國際保護鱷魚大會在泰國曼谷舉行,會場就是楊海泉的“北欖鱷湖”,這是對楊海泉事業的高度評價,是宣傳楊海泉先進經驗的絕好機會。

泰國人對楊海泉的成就大加贊頌,有一本雜志這樣寫道:“楊海泉的事業成就充分表現出了泰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就是他這樣一個窮人的孩子,幾乎沒有上過什么正規的學堂,現在居然走進了世界最權威的鱷魚專家的行列,創造了一個神奇的“鱷魚王國”,成為了泰國的巨富,這簡直就是一個神話。

楊海泉的可貴之處就在于不“滿足”。他知道,要保持世界唯一最大的人工養鱷湖的美譽,還必須做出更大的努力,還必須不斷前進……

從楊海泉的故事中可以發現成功的一個方法:走冷門,燒冷灶,大膽創新,勇于堅持,人棄我取,才能創造奇跡。

人爭我棄,人棄我取,是一種特殊的戰術戰略,可用于軍事上,亦可用于商戰中。在心理學上,它叫創新思維、超前思維或逆向思維,這種思維能幫助人們改革創新,甚至可以創造奇跡。人們做生意都喜歡選擇熱門,但是真正能發財的沒幾個,有的甚至賠得血本無歸,因為做這類行當競爭太激烈了;而選擇做冷門生意成功概率就很高,因為從事此類生意的人很少,市場對手不是很多,競爭現象基本不用考慮,所以風險就小,成功概率就大。冷門看似冷其實不冷,要記住“物以稀為貴”這句話。

因此,在創業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運用一下自己的逆向思維,勇敢地選擇一些冷門的行業,它會給我們帶來一種新創意,更能獲得他人意想不到的成功!

5.如何選擇有前途的專業

選定科系差不多就是選定職業。現在,一般高中一年級甚至更早便開始分科訓練,準備高中畢業后迎接高考。

你選擇什么學科呢?以什么作根據來選擇呢?現在的學生大多不免短見,“戴著近視眼鏡”看自己的前途和未來,嚴重地傾向功利主義。他只看現在社會上時髦什么職業,什么職業容易賺錢,什么職業容易找到工作,便選與這種職業相關的學科,卻不考慮自己的性情、興趣、優勢和能力。這于他的前途和未來極為不利,簡直是對他的人生意義和價值的自我放棄。

薩特曾經說:“生命的意義要靠你去給予。人生價值不是別的,而是你所選擇的那種意義。”

很多朋友,也許是由于太年輕,沒有能力決定自己的前途,也許是因為沒有什么特殊的愛好和突出的優勢,在選擇科目時不知所措,不知道該選擇什么。此時,就要多與老師、同學、家長、長輩們交流意見,坦誠地、準確地向他們描述自己,讓他們來出些主意。但你必須記住,所有別人的主意,僅供參考,最終的選擇還需要自己做出——根據自己的客觀實際,綜合各人所見,謹慎而果斷地做出合理的選擇。

一個人,如果有強烈的自主能力、突出的愛好和興趣,自信在某些學科有明顯的優勢存在,那在選擇科目時最正確的策略便是:隨著自己的興趣走,愛什么就選擇什么,哪方面有優勢就選擇哪方面。此時,別人的意見一律不要理睬,要力排眾議,我行我素。

胡適考取官費留學后,他的哥哥為他出國送行時說:“我們的家早已破產中落,你出國要學些有用之學,幫助復興家業,重整門楣。你去學開礦或造鐵路吧,這些學科比較容易找到工作,千萬不要學與此沒有用的文學、哲學之類沒飯吃的東西。”當時胡適回答哥哥:“好的。”開船后,胡適在船上想,自己對開礦沒興趣,對造鐵路也不感興趣,干脆采取一個折中的辦法,學有用的農學吧,也許這將來對國家社會能有些貢獻。胡適學了一年農學,雖然每門課成績還不錯,但他對這些沒有興趣,于是決定轉系重新選課。這時他又犯難了,選課用什么做標準呢?聽哥哥的話?看國家的需要?還是憑自己的愛好?最后,他還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性情所好,選擇了文學和哲學。后來,胡適終于以文學和哲學成為著名大家。若當初他違心地聽了哥哥的話,選擇了當時容易找到工作的開礦和造鐵路,也許胡適將終生默默無聞。

胡適認為,選擇科系時只有兩個標準,一個是“我”,一個是“社會”,看看社會需要什么,國家需要什么,中國現代需要什么。但這個標準——社會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現在可以說三千六百行,從諾貝爾得獎人到修理馬桶的,社會都需要,所以社會的標準并不重要。因此,在拿定主意的時候,要依著自我的興趣走——服從性之所近、力之所能。

胡適還打了一個比方:譬如一個有做詩天才的人,不進中文系學做詩,偏要去醫學院學外科,那么,文學院便失去了一個一流的詩人,而醫學界卻添了一個三四流甚至五流的飯桶外科醫生,這是國家的損失,也是他自己的損失。

伽利略的父親是個著名數學家,他父親叫他不要學數學這一行,說這行沒飯吃,要他學醫。可是伽利略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最后還是選擇了學數學。由于濃厚的興趣與天才,他創造了新的天文學、新的物理學,終于成為了近代科學的開山大師。若伽利略從父之言學醫,我們可能根本聽不到伽利略這個偉大的名字,也許整個近代科學的進程都將緩慢幾步。

當然,我們更加清楚,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許多許多無可奈何,尤其在一個人口急劇增長升學就業機會十分艱難的環境里,在選擇職業、報考專業時,一般人往往沒有選擇的自由而只能被選擇。比如,大專學校計劃招收的專業、各專業計劃招收的學生數量有限,有的專業只定點招生,這一切都由不得你自己選擇,而你在選擇科目時,也無法不考慮這些非自己所能左右的因素。如果你所感興趣的那門學科當年沒有招生計劃或者不在你所在的學校招生,這時你便處在無可奈何的境地,只能改變初衷,重新設計自己。

人的興趣也常常會因實際處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尤其作為青年學生。終生專一其志,始終不變初衷而又獲得成功者(這當然是幸運的),在當今瞬息萬變的社會是少之又少。現在知識更新迅速,不斷更新的世界在不時地向你招手。

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本酷愛文學,魯迅稱他發表的小說寫得“有關東大漢的氣派”,他也希望自己能成為文學家。可是因為家里窮,讀不起高中,寫小說無法謀生,他被迫到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當練習生。此后不久,他就愛上了這一行,迷上了植物學,在大森林里干得愉快開心。最后,他成為了中國亞熱帶植物學研究的權威,享譽中外。

所以,在選擇科目時,即使處在無可奈何的境地,你也大可不必喪氣,也許一個更加吸引你的領域在等待著你去大顯身手呢!

6.認識你的職業優勢,構建你的職業模型

有一句很著名的話:“人,你要認識自己。”它一直在啟示著人類、警示著人類。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在當今這個工作繁復、關系復雜、競爭激烈、日異月新的社會當中,要想自己不被淘汰,首先要做到“知己”,認識自己很重要。

(1)自信。

許多成功人士認為,人生的“第一桶金”是建立自信心。沒有自信心的人總覺得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這會在工作上造成很大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優缺點,缺點不容忽視,但要是只看見不好的一面,甚至讓它覆蓋了優秀的一面,就會成為人的絆腳石。奧里森·馬登說:“如果分析一下那些卓越人物的性格,就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在開始做事之前,總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深信所從事的事業必能成功,因此他們在工作時就能付出全部精力,排除一切艱難險阻,直到勝利。”

(2)找準適合自己的位置。

陳景潤,數學天才,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名氣,但如此出類拔萃的數學家,在日常生活中卻經常鬧出笑話,顯得很笨拙。如果他走的不是數學這條路,充其量不過是個平凡人。無獨有偶,少年的愛迪生生活顛沛流離,他嘗試過許多工作,不但毫無建樹,而且工資微薄,難以糊口。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自己的特長——動手能力強,改裝舊機器非常在行,從此,他走上了創造發明的道路。上帝創造人類,把人放在不同的地方,是因為全部擠在一起,什么也干不了。人有10個手指,每個手指都有其特殊功能,如果互換過來,操作就會不靈,用無名指和小指抓筷子能方便嗎?

A君是位優秀的教師,學校重視,學生尊敬,他也認為自己適合教師工作。一個偶然機會,他遇到已下海多年的同學B君,后者現已賺得個盆滿缽滿。他覺得教師這份工作,鋨不死,也撐不死,長此下去,做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B君讀書沒他多,腦筋也不見得比他好用,他能,為什么自己不能?于是,他停薪留職做生意去了。在商海中摸爬滾打好幾年,不僅虧了老本,還欠了一屁股債,A君終于認識到教師做得好,不代表生意也能做好,只好“金盆洗手”,重操舊業。

是的,同一個人在一個崗位上處處碰壁,而在另一個崗位上卻事事順利,關鍵原因在于所在的位置是否適合自己。“人最怕人錯行”大概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了。所謂人才,就是找準了自己的位置的人。

(3)工作熱情。

要有充足的征服自然、挑戰自我的激情。“沒什么細節、小事不值得你去揮汗,也沒什么大事大到盡了力還不能辦到。”對工作敷衍馬虎、得過且過,是難有成績的,艱苦奮斗,盡力而行,不屈不撓,才能取得成功。容易的事情為你積累經驗,艱難的事情挑戰你的能力。熱情好比一把火,面對熱情,哪怕是冰山也終有融化的一天。縱觀各行各業的成功者,他們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都抱有極大的興趣和熱情。沒有熱情,何來干勁;沒有干勁,又怎樣攻克堡壘呢?

(4)“不可能”與“丟臉”。

現實中有許多“不可能”,但其中許多無不是自己設置的。人們總是容易被對挫折、失敗的想象所嚇住,并且害怕這種經歷讓自己蒙羞,似乎不去干就能保住自己男子漢大丈夫的顏面。其實不然,當你把“不可能”的圈子劃得很大,“可能”的邊界就會越來越小。

不敢挑戰“不可能”,不敢面對挫折、失敗,你的工作將會停步不前或滑坡倒退。如果將成功分解因式,它只是無數個失敗的相加所發生的質變而已。失敗是一個寶藏,它能讓你更清楚地看到生活的艱辛、自我的缺陷,只有清楚地了解這些,你才會反省、思過、改進,你的工作才會精益求精。

D君就是這方面的一個好例子。D君想成為一名出色的電腦軟件工程師,但他只有中專學歷,而且對電腦的接觸也不是太多。他去過許多家電腦公司應聘,都未能成功,但他不愿放棄,一方面努力進修電腦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認真地總結面試失敗的原因。皇天不負苦心人,他終于被一家十分有名的電腦公司破例錄用了。他工作十分勤奮,積極開拓進取,后來還開發了好幾個大受歡迎的軟件程序,令人大為驚嘆。可能與不可能在他的人生中轉化了,如果當初的他總被“丟臉”的枷鎖所束縛,哪還有什么“可能”可言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口县| 闵行区| 巫溪县| 二连浩特市| 静宁县| 特克斯县| 宁国市| 吉木乃县| 澜沧| 南郑县| 阿图什市| 石屏县| 渑池县| 抚远县| 凤庆县| 革吉县| 盐亭县| 临澧县| 罗源县| 苗栗市| 应城市| 盐城市| 福泉市| 芦溪县| 南木林县| 东平县| 四平市| 明溪县| 九龙坡区| 铜山县| 临清市| 分宜县| 尤溪县| 浦江县| 资源县| 景洪市| 平和县| 安达市| 柘荣县| 济源市| 象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