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哈佛信條8珍惜:你荒廢的今天,是昨天殞身之人祈求的明天

地球不曾為誰停止過轉動,一分鐘的松懈意味著被千萬人超越。在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現在。所以,我們要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因為沒有現在,就沒有未來。

應該用心跳來計算光陰

一天過完,不會再來。

——哈佛大學勵志訓言

有人說:哈佛人是鐘表的奴隸。這句話不僅沒有一點貶義的色彩,相反倒是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了哈佛人珍惜時間的精神。對哈佛人來說,時間就是一個能看見自己夢想的通道,珍惜時間,好好地利用時間,那么宏偉的夢想就會得以實現。

時間是最公平的,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是最不公平的,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但它最不偏私的一點就是:不會為任何人停留。為什么有的人能夠取得好的成績,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步步登高,而有的人卻一生灰暗無光,自己的夢想最終成了夢幻泡影?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對時間的把握度和珍惜度不同,在于他們是否懂得如何合理利用時間。

在我們整天埋怨自己學習成績得不到提高時,卻不知道那些成績優異、出類拔萃的人卻在爭分奪秒地努力著。哈佛一直這樣教育學生:應該要用心跳來計算時間,珍惜一秒時間就有一分希望,珍惜一分時間就向理想靠近了一寸。俗話說:“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對時間的把握,就是對工夫的積累。一刻的松懈可能就意味著夢想成空,因此,我們必須要像上緊發條的時鐘一樣不斷前行。

哈佛的學生一直都十分重視對時間的運用,因為當他們踏入哈佛的校門,就開始接受了哈佛的時間理念,那就是:抓住每一秒的時間來鍛煉自己,因為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為此,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辛蒂給學生們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在美國一個偏遠的郊區,住著一個很有名的富人,他的名字叫時間。在那個廣闊而富饒的村落里,他有著數不盡的牲口和無盡的田地,他的土地整整占了這個村莊的一半。他的田里種滿了莊稼,倉庫的大箱子里裝滿了世界上所有的珍寶,他的糧倉里堆滿了幾輩子都吃不完的糧食。

有一天,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商人都聚集到時間所在的這個村落,不但如此,許多舞蹈家、歌手和演員也全部在同一時間都趕到了這里。他們的目的就是想親眼目睹一番這個叫時間的富人是不是真的擁有那么多讓人驚嘆的財富,以便將他們所看到的傳達給自己國家的百姓,告訴他們的百姓,這個富人的生活。時間十分友善地接待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并將牛、羊、衣服等送給了一些窮人。所以,所有人都贊揚時間是世界上最富有,也是最慷慨的善人,他們還告訴自己國家的百姓,這輩子如果沒有見過時間,就絕對不會懂什么是真正的生活。

這樣又過去了很多年,有一個部落派遣人員去訪問這位叫時間的富人。出發前,部落的首領告訴使者:“你們去訪問這個叫時間的富人,一定要看清楚他是怎樣生活的,看他是否真如人們所說,富有而又慷慨。”使者告別了首領后,便打點好行李出發了。經過幾天的奔波,使者終于來到了富人所在的那個國家。在郊外的村落邊,他們看到一個瘦弱的老頭,看那破爛的衣著,估計是個乞丐。于是使者走過去,問道:“你好,請問這里是不是住著一位叫時間的富人呀?如果有,可以告訴我他現在在哪兒嗎?”

老者露出滿是憂傷的神情看著使者,輕聲道:“這里確實有一位叫時間的富人,他就住在這個村子里,你們進去問一問就行,有人會告訴你們的。”于是,使者走進了村落,向村民打聽那位時間富人的下落。使者問道:“我們這次來是想拜訪時間富人的,因為他的名聲響亮,我們的首領特意讓我們來看看這位時間富人,回去后好告訴我們部落的同胞。”

這時候,迎面走過來一位臟兮兮的乞丐,直接來到了使者的面前。村里人指著那個乞丐說:“他就在那邊,他就是你們要拜訪的時間老人!”使者看到面前這個衣衫襤褸、窮困潦倒的老乞丐,臉上露出非常震驚的表情。“你們是不是弄錯了,他怎么會是那個被人稱作最富有的時間富人呢?”使者不敢置信地問道。“他們沒說錯,我就是那個時間富人,但是我現在已經不是以前的我了,現在的我成了一個倒霉的人。”老人說,“以前我的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現在我已經一無所有了。”使者一臉惋惜地看著老人說:“是啊,現實就是在不斷變化的,沒有什么能永恒不變,可是我們該怎么回去告訴自己的族人和同胞呢?”

老者低著頭思考了一會兒,然后對使者說:“你們返回部落,見到了族人,就跟他們說,時間已經回不到原來的樣子了!”

哈佛教授通過這個故事告訴學生:無論你開始具有多么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如果不珍惜時間,那么等待你的只有退化。

時間如流水,轉瞬即逝,一去不復返。地球不會因為任何事情而停止轉動,時間也不會因此而停止,它就在你不經意間悄悄溜走。那每分每秒逝去的時間,同樣是每分每秒逝去的生命。

因此,我們要有學習的緊迫感,不能隨便放松自我,一分一秒都不能錯過,向著目標勇往直前,因為贏得了時間,你就贏了一切。

將時間用在最有意義的地方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約時間。

——英國哲學家、文學家弗朗西斯·培根

俗話說:“時間就是生命,浪費時間等于浪費生命。”如此寶貴的時間卻是最具伸縮性的,它可以轉瞬即逝,也可以發揮最大的效力,關鍵看你怎樣利用它,把它用到什么事情上。如果讓每一分一秒的時間都用在最具意義的事情上,那么時間就會是你潛在的資本,并且產生最大的價值。

在哈佛大學里,幾乎每個學生都同樣地努力和勤奮,為什么會有成績的差異呢?造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們對時間的運用差異上。那些成績拔尖的同學都是將每一分鐘都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而那些成績遜色的學生大多都有許多無謂之舉。

雖然哈佛大學注重培養學生們的自制能力,但也從來不會干涉學生的自由,對時間的安排和利用是由學生自己決定的。然而,那些優秀的哈佛學子們卻能深深地體會到,能夠真正充分利用時間去做有意義的事,才能走向成功。哈佛教授經常給學生們講威爾遜的故事。

美國副總統亨利·威爾遜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在他還未長大,整天依偎在母親懷抱里的時候,貧窮便將他的溫馨家庭生活給剝奪了。威爾遜從小就是個體貼且讓人心疼的孩子,他比同齡的孩子更能體會到貧窮的可怕,因為他多次向母親伸手要一塊面包,卻換來一次次的失望。因此,威爾遜10歲的時候便告別了從小生活的家鄉,在外地做學徒,一做就做了11年。在此期間,他一年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來學習學校的課程。

11年的辛勤工作后,老板給了他1頭牛和6只綿羊作為這么多年的報酬。在獲得這份獎勵后,威爾遜便立即將這些都賣給了別人,換來了84美元。由于小時候經歷了太多艱難和貧窮,所以他深知錢來之不易,所以他絕不允許自己浪費這些錢,他手里的每一分錢都要經過仔細盤算,一分一分地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他認為這些錢一定要用在有價值的地方。威爾遜自幼喜歡讀書,就在他21歲之前,他已經讀了差不多1000本書了。這對于一個整天待在農場的孩子來說,是十分難得的。

不久,威爾遜便離開了農場,他計劃去馬薩諸塞州的內蒂克學習皮匠手藝。為了節約這來之不易的錢,他決定徒步走到相距這里100英里的馬薩諸塞州。雖然是段艱辛的旅途,但是他感覺到很快樂,因為他不但欣賞到了邦克希爾紀念碑和許多著名的歷史景物,最重要的是,這段旅途他僅僅花了1美元6美分。

威爾遜21歲后的一天,他帶領一隊人馬浩浩蕩蕩地來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大森林采伐樹木。每天早晨,太陽剛剛露出一點鮮紅色,威爾遜就已經起床去干活了,而且他總是到很晚才會從大森林里出來。通過一個月的辛苦勞作,他終于賺到了6美元的工資。

生活依舊顯得窘迫,在這樣的情境下,威爾遜決定決不讓任何事阻礙自己的發展和提升。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樣深刻地理解閑暇時光的價值。他對待時間就像對待黃金一般,緊緊抓住絲毫不放松,決不讓一分一秒的時間在指縫間白白流逝掉。

一年后,由于他在內蒂克的一個辯論俱樂部表現得十分精彩,于是很多人開始關注他了。相隔8年后,他又去馬薩諸塞州的一次會議上發表了重要的演講,他堅決反對奴隸制度,對這種落后的社會制度進行大力的抨擊,因此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

時間又輾轉了12年,威爾遜開始在政治上嶄露頭角,并順利地進入了國會,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在威爾遜的心里,他從來就沒有因為貧困和艱辛而放棄自己的夢想。由于他從小就明白成功對自己的意義,因此無論他受到多么大的打擊和挫折,他都不會放棄堅持。他之所以能獲得后來的成就,是因為他會利用時間,將時間都花在重要的事情上。

威爾遜的故事告訴我們:將時間花在最有意義的事情上,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以后的人生才能獲得質的突破。

有過這么一句話: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擠,什么時候都會有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抓緊生活中的空閑時間,不讓時光就這么空虛浪費了。

將時間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一個人的潛能,然后在人生的路上,直奔成功的大門。假如你可以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它,它便能助你成功;如果你對它不加珍惜,任其空虛游走,那你將一事無成。所以,珍惜現在吧,別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浪費時間。

生活在絕對獨立的今天

勿將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哈佛大學勵志訓言

任何事情如果沒有時間限定,就如開了一張空頭支票。只有懂得用時間給自己施加壓力,才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學習任務,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哈佛人講究“今日事今日畢”,這就告訴我們每天都要有目標,也都要有結果,做到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它要求我們在學習、工作時講求計劃性、條理性,既要有長期計劃又要有短期計劃,學期的、每周的、每天的,甚至每個課時都要有計劃并且付諸實踐。

今日計劃完成的事不能停留在書面上束之高閣或表現在口頭上高談闊論。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時間就是效率。如果把事情全都放在“明天”,那么“明天”的手忙腳亂,無疑是“今天”輕松的犧牲品。

每一個“今天”都是十分珍貴的,我們應該做的,就是盡力讓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這樣,未來的日子,我們才能走向成功的輝煌。

在1880年的一個溫暖寧靜的夜晚,威廉·奧斯勒在哈佛進行演講。望著這個到處開滿郁金香的美麗校園,他用溫和的眼光看著臺下的學生們,微笑著說道:“有一個人,曾經被四所名校聘請為教授,他還發表過一本很受歡迎的書,在人們看來,這些耀眼的光環足以證明他的智商很高了吧?但真實的情況卻不是這樣,他的朋友們并不認為他的智商比任何人高,相反,朋友們還認為他有時候反應相當遲鈍。這時候你們或許會問,那么他是怎么獲得今天這樣傲人的成就的呢?其實,這是因為他生活在‘一個絕對獨立的今天’。‘一個絕對獨立的今天’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用最短的時間來完成今天的事情,就在他來哈佛大學演講之前,他搭著一艘很大規模的海輪渡過了大西洋。他在船長的駕駛艙里看到,船長只是輕輕地按了一個按鈕,那機器就歡快地運轉了起來,整艘海輪就變成了幾個單獨的部分了——變成了幾個防水的隔艙。”

他停頓了一會兒,繼續用具有穿透力的聲音說道:“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身體構造和那艘海輪比起來顯然要更加精致,而且將要行走的路程也更遠。我想跟你們說的就是,我們無論何時都應該控制好自己的身體,只有像那艘大海輪那樣保持絕對的獨立,才能在前進的旅途中保證自身的安全。當你們走進駕駛艙時,就會明白那每一個隔艙都有自己的作用。你們一定要留意生活中那些細微的事情,不但要隔斷那些早已遠去的昨天,更要隔斷那些還未到來的明天。只有把握好今天的時間和你的一切優勢,才能在明天到來的時候獲得輝煌的成就。如果總是杞人憂天,擔心昨天又害怕明天,那么我們的今天一定會碌碌無為。所以,我希望你們從現在開始,一定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不要為明天而擔心憂慮,應該多花點時間在今天。”

奧斯勒爵士這段演講讓所有人都露出了驚訝而興奮的神情,他們都默默地看著奧斯勒。看著學生臉上揚起的微笑,奧斯勒爵士接著說道:“同學們,將你們的熱情和智慧都在今天盡情地發揮吧,讓今天見證你們全部的付出吧!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對待手中的每一件事情,只有這樣,你們的將來才能與眾不同,讓人羨慕。”

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有很多人患有極度憂慮的心理疾病。有的人沉溺于昨天的挫折中無法自拔,從此一蹶不振;有的人總喜歡杞人憂天,他們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讓自己變得焦躁不安,因而浪費了大量時間。

哈佛人告訴我們,世界上唯一的不變就是變。昨天已經隨著時間過去了,明天一切都在變化,與其浪費時間去思考昨天的失敗和明天的變化,還不如抓住清晰的現在。我們的失敗很多時候是因為庸人自擾,只有生活在“絕對獨立的今天”,我們才有機會踏上成功的路途。

也許,一個“今天”并不能夠讓你的未來發生質的變化,但是如果你今天以這個理由放棄,明天就會以其他理由放棄!松懈只是一個習慣性問題,一旦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無數的“后來者”,它不但扼殺了今天的光陰,還毀滅了明天的夢想。

我們要知道,那些成功的哈佛人士不一定有輝煌的過去,但是他們現在的輝煌一定是因為無數個“今天”的不懈努力。

長江后浪推前浪,很多對手都想要把你拍在沙灘上。所以你要把每一個今天都當成戰場上的殊死關節來對待,一旦停下來,就等于給了對手補充能量的時間,也就給了對手擊敗你的時間,以此督促自己不要有絲毫的松懈。

生活在每一個絕對獨立的今天,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它要求我們在學習上主動、熱情、嚴謹、高效,克服粗心大意、拖拖拉拉的壞毛病。經歷只是昨天的殘像,今天的努力才是明天的畫筆。人生短短幾十年,又有多少個今天可以浪費、多少個明天可以期待呢?抓住今天,才能不丟失明天。我們唯一能把握的就是今天,我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奮斗。

如何高效利用時間

試想一下:如果課桌上亂七八糟,那么我們每天要浪費很多時間找東西。如果我們沒有一個明確的學習計劃,那么做功課時就如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碰,結果什么都沒弄好。

一天只有二十四個小時,懂得時間管理的人能夠將它變成四十八個小時,不會時間管理可能會將它變成十二個小時。時間就是生命,如果不能高效地利用時間,就可能影響我們的學習成績,導致忙碌了一天,自己很疲憊卻收獲甚少。時間管理得好壞關系到人一生的成敗,我們從小就要培養進行時間管理的習慣。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在時間管理中提出,要想高效管理時間,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時間是怎么花掉的,這對我們來說非常實用。因為我們可能并沒有意識到那些浪費我們時間的小毛病。比如,我們可能會邊看電視邊做作業,也可能在做作業時,一開始就攻克了一個比較難的問題,以致時間過了很久自己身心疲憊而其他的作業還沒有開始……

具體說來,進行時間管理,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一定要做好詳細的計劃

我們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好年計劃、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對于日計劃,可以根據每天的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然后遵照計劃進行,并給自己的完成時間設定一個合適的期限。同時要注意的是,學習計劃的制訂要遵循“先重要后次要”的原則,但前提是不影響整體計劃的實施。

除此之外,課前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定一個小目標,預習好功課,準備好學習用品等,這一切都可以提高我們的效率。

2.在精力最充沛的時間做最有挑戰性的學習

一般情況下,我們白天的精神狀態好、記憶力強、思維活躍,白天一小時的學習效率相當于夜晚的一個半小時,所以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白天的學習時間。研究表明,大多數人一天中在上午八九點鐘的精神狀態最佳,所以我們一定要讓這段時間的課程效果達到最佳,這樣,晚上用在這門功課上的時間就會少一些,可以把時間安排給別的課程。

3.充分利用課堂時間

研究表明,能夠充分利用課堂的時間,就能將當天80%的知識熟練掌握,所以聽課效率是重中之重。上課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失去的時間你不會覺得怎樣,但是用來彌補的時間會更長。課堂里,老師在講解的時候,你開小差了,那么就等于拋開了老師的講課,而你一個人學習,勢必降低學習效率。

4.注重整段時間,更要利用零碎時間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抓緊零碎的一兩分鐘,長期積累下來就會有驚人的效果。靈活利用擠出來的時間,如利用課前、課后、乘車時來記幾個英語單詞,背一些英語句子,完成一些學習上的小任務,可以把大塊的時間留給課外的提高練習。

5.要統籌安排課外學習時間

分清各項學習任務的輕重緩急,防止“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可采用“ABC”時間分類法,將學習任務按輕重緩急分為A(重要)、B(次要)、C(一般)三類。重要的事情要先做,如當天的作業和課堂知識的復習與鞏固;次要的事情,包括課外閱讀或預習等,可隨后處理;一般的事情,如超前自學新的課文,可以按照所剩時間的多少來靈活處理。

做作業時要調整自己的狀態,盡量使大腦、體力、情緒處于最佳狀態,這樣才會有效率。要盡量避開情緒低落、無精打采的不利時間,在頭腦最清醒、記憶力最好的時段,安排記單詞、背課文或做一些有代表性的數學題;在情緒低落、記憶力減退和精神不集中的時段,就要安排難度不大且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如聽聽英文歌曲、看一些小故事等,或者干脆閉目養神,休息一下,等精力旺盛的時候,再坐下來認真學習。

6.尋找提高效率的做事方法

為了提高我們的做事速度,我們有必要在做事情之前規定自己的完成時間。比如,我要在什么時間內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我又要花多少時間進行鞏固復習?另外,我們要掌握一些提高速度的技巧,比如提高閱讀速度,提高計算能力等。

7.要注意勞逸結合

在學習時間安排上,有一個著名的公式:8-1>8,意思是從8小時中拿出1個小時進行體育運動、娛樂或休息,雖然表面上只學習了7個小時,但是1個小時的休息可以讓我們精力充沛,其效率遠大于連續不斷地學習8個小時。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習要注意“勞逸結合”。在感到大腦乏力,精力不能集中時,就要停下來,休息一下,做一些文體活動,這樣才能使自己的頭腦保持清醒,以充沛的精力去做下一件事情。

總之,學會了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離我們的理想也就更近一步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蔡县| 广宁县| 曲麻莱县| 兴安县| 车险| 喀什市| 玛纳斯县| 凤山市| 芒康县| 泸溪县| 杭锦后旗| 乃东县| 新邵县| 武夷山市| 湘西| 崇仁县| 青海省| 石景山区| 长岛县| 寿宁县| 汨罗市| 呈贡县| 嘉峪关市| 雷波县| 湘潭县| 荆门市| 始兴县| 司法| 华蓥市| 界首市| 永德县| 朔州市| 定襄县| 托克逊县| 永定县| 宝鸡市| 昆山市| 资兴市| 莒南县| 天峻县| 长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