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布式實時處理系統:原理、架構與實現
- 盧譽聲
- 424字
- 2019-01-03 10:50:25
2.2.2 幀同步
因為種種問題,我們打算將數組分組,并在物理鏈路中每次傳輸一個分組,但這樣就出現了新的問題:在物理鏈路中,數據是純粹的比特流,那我們如何確保目標節點能夠從比特流中識別出某一幀呢?換句話說,目標節點如何識別出幀的起始與結束位置呢?這就是所謂的幀同步問題。
常見的幀同步方法有字節計數法、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法、比特填充的首尾定界法及違法編碼法。目前常見的是比特填充的首尾定界法和違法編碼法(IEEE 802標準中就采用此方法)。所謂使用比特填充的首尾定界法就是在幀的起始位置和結束位置插入一組固定比特位,用以界定幀的邊界。當然既然使用了一組固定的比特位,幀內數據就要采用一定方式來避免出現界定幀邊界使用的比特位模式,我們常常填入額外的比特位來解決這個問題。
而違法編碼法則需要物理層采用特定的比特編碼方法。例如,曼徹斯特編碼法就是將1編碼成“高-低”電平對,將0編碼成“低-高”電平對,而“高-高”和“低-低”則是非法電平對。因此我們可以使用非法電平對來作為幀的分界符。
推薦閱讀
- Linux網絡管理與配置(第2版)
- Cybersecurity:Attack and Defense Strategies
- Implementing Cisco UCS Solutions
- Linux Mint Essentials
- Linux網絡操作系統與實訓(第三版)
- 精通Linux內核開發
- 循序漸進學Docker
- 計算機系統開發與優化實戰
- Linux Shell編程從入門到精通(第2版)
- 奔跑吧 Linux內核(入門篇)
- 注冊表應用完全DIY
- INSTANT Migration from Windows Server 2008 and 2008 R2 to 2012 How-to
- jQuery UI Cookbook
- 計算機系統:基于x86+Linux平臺
- Advanced TypeScript Programming Proj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