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古代文明到古典文明的過渡——公元前1500年游牧民族入侵歐亞
- 震驚中外的歷史大事件(話說世界)
- 林之滿 蕭楓主編
- 2874字
- 2016-11-17 21:34:28
公元前兩千紀的歐亞大陸正處于一個騷動時期,游牧民族駕駛著戰車闖入歐亞文明中心,摧毀了幾大古老的文明帝國,建立起了外來游牧民族的統治。公元前兩千紀,成為從古代文明到古典文明的過渡時期。
1.戰車——令人生畏的武器
來自歐亞大陸南部沙漠地帶的閃米特人在大約公元前2300年的時候發明了戰車,可謂軍事史上的一大革新。然而戰車真正被應用到戰場并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則是和人類的另外兩項重大發明分不開的,那就是馬的馴養和冶鐵技術的發明和傳播。正是這兩項發明與戰車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極大的提高了游牧民族的戰斗能力,使得他們成功地占據了歐亞大陸核心文明區。
據目前所知,在公元前5000年前后中東是最早馴養和乘騎動物的地方。但那時乘騎的主要對象是牛和野驢,而且速度太慢。后來這種馴養動物的做法向北方產有野馬的地方傳播開來,公元前2500年,馬已在當地得到馴養,而且這種馬個頭大,體格壯,速度快,很快受到了游牧民族的偏愛。他們采取擇優繁殖的方法,使馬的個頭越來越大,承載能力也越來越強。游牧民族還發明了駕馭馬的馬勒、馬嚼子、角狀馬鞍和馬鐙等一系列用具。最初游牧民族利用馬打仗時把馬套到輕便的車上。這種車輪裝有輪輻,因而比起美索不達米亞的笨重的實心車輪有了很大的改進。這樣,這種令人生畏的武器——戰車便誕生了。而冶鐵技術的發明又為游牧民族提供了大量優良的兵器,從而使之得到了更高的戰斗力。冶鐵技術在公元前兩千紀的中葉在小亞細亞東部發展起來。公元前1200年赫梯帝國滅亡之后,隨著當地鐵匠的分散而得以廣泛流傳。最初的鐵不易鑄造,耗燃料多,且鋒刃極易失去,后來經過了一系列的改進,發明了淬火、與木炭接觸使其變硬等工序,再加上鐵礦分布較之銅和錫更為廣泛而降低了成本,鐵器這才流行開來,從而使游牧民族得到了大量更加優良也更為便宜的新武器。當游牧民族駕駛著戰車掀起入侵浪潮之時,一人馭馬,其他的人彎弓射箭,如雨的箭陣加上密集的戰車,古老文明帝國的步兵根本無法抵御。
對于游牧民族來說,歐亞大陸猶如一塊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的磁鐵,那豐富的農作物,那令人眼花繚亂的奢侈品,以及那井井有條的城市建筑布局,都強烈的吸引著游牧民族前來掠奪。然而直到公元前兩千紀的時候,游牧民族才真正威脅到歐亞大陸諸文明的生存。公元前2000年,歐亞大陸諸文明帝國已處于內部虛弱不振的境地。在強勢兵器的武裝下,游牧民族開始發起大規模的入侵浪潮。這些游牧民族主要是來自南部沙漠地帶的閃米特部落牧民,歐亞大草原西部的印歐人和大草原東部的蒙古突厥各族。公元前兩千多年,游牧民族發起了兩次大規模的入侵,第一次約在公元前17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間,以青銅武器為主,第二次約在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1100年,這次則是使用鐵制武器。
約公元前2000年,印歐語系中的一支赫梯人越過高加索山脈進入小亞細亞,建立了一個包括敘利亞大部分和整個小亞細亞的赫梯帝國,一直存在到約公元前1230年。另一支印歐部落喀希特人則占領了古老的都城巴比倫,建立了第三巴比倫王朝,統治達五個世紀之久。還有一支來自亞美尼亞高地的胡里安人,在亞述地區建立了米坦尼帝國,至公元前1500年時達到極盛。胡里安人還將大量的美索不達米亞文化傳到周圍諸民族中去。在埃及,喜克索人以尼羅河三角洲為根據地,從公元前1720年至公元前1570年統治整個埃及。
至公元前1500年左右,第一次入侵浪潮平息下來,而土著民族則展開了驅逐侵略者的斗爭。埃及人推翻了喜克索人的統治,建立了第十八王朝,進入新王國時期,實力甚至擴展到幼發拉底河。亞述人也成功推翻了米坦尼帝國,統治了美索不達米亞流域。這樣,在中東就形成了三大帝國——北方的赫梯帝國,南方的埃及帝國和東方的亞述帝國。
三大帝國的均勢一直到三個世紀以后,游牧民族掀起第二次入侵才被打破。赫梯帝國和埃及帝國由于常年征戰,國力枯竭,不得不退出敘利亞—巴勒斯坦走廊,而由三個閃米特民族填充了空白: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重要的工商業中心,阿拉米人定居在敘利亞、巴勒斯坦和美索不達米亞北部,以大馬士革為中心,控制著陸上商道,而影響最為深遠的是希伯來人來到這里定居,對于以后具有重大意義的猶太教的誕生以及日后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問題的復雜演變過程來說,這是最初的第一步。
當第二次入侵接近尾聲的時候,約公元前1100年,一個新的權力中心——第二亞述帝國形成了,并通過訓練有素的軍隊、攻擊力強大的武器和有效的官僚機構而穩步地擴展統治。到公元前7世紀,已經統治了整個美索不達米亞、伊朗高原的部分地區、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向南遠至埃及。這種無節制的擴張帶來的后果就是公元前612年,梅德人和加勒底人聯合西徐亞人一起,結束了亞述人在歷史上的作用。繼起的波斯帝國在國王居魯士的帶領下,推翻了梅德人的統治,繼而蹂躪了加勒底帝國,征服了埃及和印度的旁遮普,成為截至當時最大的帝國,直到這時,游牧民族的入侵才得到有效的抑制。
2.對邊緣文明的入侵
公元前2000年以前的世界,中東、美索不達米亞和尼羅河流域可以說是文明的核心區,而希臘地區、印度河流域和中國則是文明的邊緣地帶。公元前兩千紀,游牧民族同樣也對這些文明發起了攻擊。
公元前三千紀初葉,克里特島上的米諾斯文明發展起來。公元前20世紀的時候,印歐語系的一支亞該亞人不斷地侵入希臘,到公元前1600年的時候,他們已經大量地吸收了米諾斯文明因素,在伯羅奔尼撒半島南端建立了許多小王國。另一支入侵者邁錫尼人仿效克里特人,建立了一支可怕的海上力量,進行劫掠和經商,瓦解了先前克里特島在地中海的經濟霸權,并在公元前15世紀的時候洗劫了克里特島。公元前1200年前后,邁錫尼人又重復了同樣的命運,他們被裝備著以鐵制武器的多里安人擊敗。希臘的行政制度被瓦解,農業人口銳減,希臘又回到農業和畜牧經濟的狀態,這被認為是希臘文明史上的黑暗時期,一直持續到公元前800年城邦崛起。這一段時期在《荷馬史詩》中有生動的反映,因此又被稱為荷馬時代。
在印度河流域,約公元前1500年,印歐語系中的雅利安人一小群一小群地滲透進已經盛極而衰的文明,在肥沃的大河流域定居下來以后逐漸轉向農業,并形成村莊和氏族部落。
在中國,與上述文明相反,公元前1500年,手執青銅武器的戰車兵對黃河流域的入侵并沒有造成文明上的中斷。繼夏王朝統治中原的商文明是一種原生本土文明,而異族入侵只是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3.克里特——神秘環繞的島嶼
克里特島是愛琴海最大的島,這座美麗的島嶼幾千年來一直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而其中流傳最廣的便是米諾斯迷宮的故事:傳說克里特島的國王米諾斯曾命人修建了一所迷宮,來囚禁他的妻子出軌生下的一個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諾陶。米諾斯征服了雅典,并命令雅典每隔9年進貢童男童女各7名,供米諾陶食用。雅典王子特修斯決定到米諾斯去除掉怪物。在美麗的米諾斯公主阿麗阿德涅的幫助下,用一把魔劍和一個線團進入迷宮殺死了怪物。當他成功返航時,卻忘記了曾與父親約定:事成則掛白帆,敗則掛黑帆,結果他的父親埃該斯看到黑帆,絕望中跳海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