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自由與人權的先聲
- 浪漫優雅的古巴比倫文明(話說世界)
- 林之滿 蕭楓主編
- 1175字
- 2016-11-17 21:42:17
公元前3000年左右,蘇美爾另一個重要城市國家——拉伽什王國為了一塊名叫古伊甸的平原,多次和鄰國烏瑪發生戰爭。拉伽什國王留下的鷲碑和銘文,證明拉伽什曾力挫群雄,稱霸蘇美爾南部達二百多年之久。不過,使拉伽什聞名于世的,并不是這些戰功赫赫的國王,而是一位文雅而又富有作為、被人們稱為自由與人權斗士的烏魯依尼姆基那(約前2378年~前2371年在位)。據目前所知,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改革家。
拉伽什王國末年,國內矛盾十分尖銳。在烏魯依尼姆基那上臺之前20多年之內,國內便發生了4次宮廷政變,更換了4位國王,但矛盾仍未解決。以國王為首的世俗貴族侵占神廟財產,各級官吏狼狽為奸,共同欺壓百姓,搶劫平民的財產,普通百姓不得不靠乞討及富人施舍的殘湯剩飯度日。更有許多公民因為欠債或各種莫須有的罪名被投入監獄,失去了自由。在這種情況下,烏魯依尼姆基那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打著抨擊時弊、反對暴政的旗幟,博得了廣大平民的支持,最后以宮廷政變的方式廢黜了國王,自立為王。
烏魯依尼姆基那上臺后,隨即發布了幾個著名的改革詔令,這些詔令寫在3個泥圓錐體和一塊橢圓板上。這是現今已知最早的改革文書,因此,他也就成了世界歷史上第一位著名的改革家。
烏魯依尼姆基那改革的內容非常廣泛,其中最引人注目、爭議最大的主要有3點:
第一,將公民人數增加到10倍。這是前蘇聯學者斯特盧威根據拉伽什國王恩欽美那、烏魯依尼姆基那和古地亞文書中有3600人、36000人和216000人3個不同數字推測而來的。斯特盧威認為拉伽什改革前的公民人數是3600人,自由民是36000人,改革就是給了這些自由民公民權。
第二,制定法令以消除弊政。包括撤銷各種神廟管理人員、稅吏;禁止官吏豪強以強凌弱、欺壓下屬和孤寡;提高神廟人員的待遇,規定最低收入的標準;減少喪葬費用等。詔令的這一部分寫得最為感人。在列舉前王的弊政時,可謂淋漓盡致,使人潸然淚下;在宣揚自己的新政時,針鋒相對,切中時弊。詔令中提出了一條重要的立法原則,這就是建立社會公正,反對以強凌弱。它后來成為所有立法的基礎,被各個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所接受。
第三,恢復部分由于各種原因(欠債和受誣陷者)淪為奴隸的公民的“自由”。這項改革意義非常重大,它比號稱民主故鄉的雅典公元前6世紀初提出的廢除債務奴隸制的問題整整早了1800年。
烏魯依尼姆基那的這次改革范圍盡管十分有限,但他敢于直剖時弊、公開譴責統治階級的暴政并企圖通過立法來解決問題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在西方,烏魯依尼姆基那的名聲遠遠超過古代許多的政治家,因為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提出自由和人權觀念,并企圖通過立法來建立社會公正、保障公民權利和自由的政治家。他提出的這些觀念,不僅受到古代政治家的重視,而且對現代社會也仍然是非常有價值的。所以,盡管他的改革以失敗告終,但是他的歷史功績卻是不容抹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