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俄羅斯杜馬第一次會議
- 改變時局的世界會議(話說世界)
- 林之滿 蕭楓主編
- 2089字
- 2016-11-17 21:37:23
向沙皇爭奪民主權利
第一屆俄羅斯國家杜馬的選舉于1906年3~4月進行。根據1905年12月塔墨爾福斯代表會議的決議,布爾什維克宣布抵制杜馬選舉。由于選舉進行時情況發生了變化,革命開始低落,抵制沒有成功。后來列寧坦率指出:“1906年布爾什維克抵制杜馬,雖然是一個不算大的、易于糾正的錯誤,但畢竟已經是一個錯誤。”
參加杜馬第一次會議的代表有436人,第一屆杜馬解散時已達499人。其黨派組成:進步派12人,和平革新黨25人,民主改革黨14人,波蘭議團及其他民族地區代表70人,立憲民主黨161人,勞動派97人,社會民主黨17人,無黨派103人。黑幫黨派幾乎未獲席位(有些黑幫分子混跡于無黨派之中)。立憲民主黨約占一半人,由于民主改革黨、民族地區代表及多數無黨派人士追隨立憲民主黨投票,因而立憲民主黨成為第一屆杜馬的領導黨。由勞動派和社會民主黨(原與勞動派聯合,后于6月12日成為獨立黨團)組成的左翼占近1/4。這種組成成分直接影響了第一屆杜馬的活動。
1906年4月27日,在冬宮的格奧爾基廳舉行了國家杜馬和國務會議開幕儀式,尼古拉二世致辭,表示歡迎人民選舉的“杰出人士”,并保證他“賜予”人民的法令“不可動搖”。儀式結束后,代表們前往杜馬會址——塔夫里達宮的白廳,沿途受到群眾的歡迎。下午5時,國務會議副主席弗里施受沙皇委托,宣布國家杜馬第一次會議開始,杜馬選舉了穆羅姆采夫教授為主席,多爾哥魯科夫公爵、格列杰斯庫爾教授為副主席、沙霍夫斯基公爵為秘書長,他們均是立憲民主黨人。
杜馬的最初幾次會議討論了對皇帝致辭的答辭。這一討論意義重大,它將決定杜馬的任務和工作方向,實際上即是確定行動綱領。經過激烈辯論之后,5月5日,杜馬以沒有反對票的形式通過答辭。其主要內容是:根據私有土地強制國有化原則解決土地問題;以普選制為基礎改革人民代表制度;建立對杜馬負責的責任內閣,革新中央和地方行政機構,取消國務會議;停止一切非常法,政治大赦,廢除死刑;公民平等,消滅等級限制和特權;司法權獨立等。
杜馬的綱領與沙皇政府的設想格格不入。5月13日,大臣會議主席戈烈梅金在杜馬會議上作了政府聲明,公開宣稱,杜馬的要求超出了其權限范圍,政府不予考慮。政府聲明激起軒然大波。戈烈梅金剛結束發言,立憲民主黨代表納博科夫便立即跑上講臺說:“我們充滿了大失所望和不信任的感覺”,他大聲疾呼:“執行權必須從屬于立法權。”農民代表洛謝夫指出:“我不敢擔保農民能抑制住憤怒,不去起義。”杜馬最后通過了勞動派代表熱爾金的提案:“國家杜馬轉向例行事務時,向全國表示:完全不信任對人民代表機關毫不負責的內閣,認為現任內閣立即辭職,代之以得到杜馬信任的內閣,是國家安寧、人民代表機關進行享有成效的工作的必要條件。”
第一屆國家杜馬討論了人身不可侵犯、公民權利平等、廢除死刑和信仰自由等問題。土地問題是俄國社會最重要的問題,因而自然成為杜馬的中心議題。各階級對如何提出并解決這一問題拭目以待。
5月8日,杜馬開始討論土地問題。立憲民主黨提出了“四十二人草案”,要求通過贖買,將一部分地主土地收歸國有。他們希望向農民作一定讓步來保存地主土地所有制,這種“改革”實際上不過是1861年改革的翻版。勞動派針鋒相對地提出了“一百零四人草案”,堅持全部土地最終國有化,并按“勞動標準”平均交付農民使用。兩個草案成為討論土地問題的主要文件。討論持續到6月1日,在保持分歧的情況下,杜馬最后認為,“私有土地強制國有化”是解決土地問題的一項必要原則,并于6月組成土地委員會,準備據這一原則起草土地法。
沙皇政府反對杜馬提出的土地國有化原則。早在戈烈梅金所作的政府聲明中便宣稱:“根據國家杜馬提出的原則解決這一問題是絕對不容許的”。6月20日,大臣會議發布政府通報,再次重申:“在農村居民中散布這種觀念,所以……必須將一切私有地強制國有,政府認為這是完全錯誤的。”
沙皇政府這種公然蔑視人民代表機構意見的挑釁行為,使杜馬的立法工作難以進行。在6月26日的會議上,116名代表聯名向大臣會議主席提出質詢。民主改革黨成員庫茲明一卡拉瓦耶夫提議,立即發表告人民書,說明土地法準備過程的真實狀況,實際上是呼吁人民支持杜馬。7月6日,杜馬通過告人民書。
第一屆國家杜馬在土地問題及其他問題上的種種活動,使沙皇政府惴惴不安。7月9日,前去參加會議的杜馬代表發現,塔夫里達宮大門緊閉,軍警荷槍把守,戒備森嚴。同時,報刊上發表了沙皇斥責杜馬的詔書和敕令,宣稱:“人民選出的代表沒有進行建設性的立法工作,而是涉足非其所屬的領域,調查經朕決定的地方當局的行動,向朕指出唯朕之君主意志方能修改的《國家根本法》的不完善之處,并從事諸如杜馬靠人民書這類明顯的非法行為。”沙皇宣布解散第一屆國家杜馬。當日晚,近200名杜馬代表在維堡召集會議,并于次日通過了由米留柯夫起草的告民眾書,呼吁人民對政府“消極抵抗”,即拒絕納稅,拒服兵役。維堡呼吁是第一屆國家杜馬的象征性反抗,未能收到任何實效。在解散第一屆杜馬的同時,沙皇任命內務大臣斯托雷平繼任大臣會議主席,并宣布準備召集第二屆國家杜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