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1884~1885年柏林會議

歐州列強進一步瓜分非洲

19世紀70~80年代,西方列強在非洲沿海和內地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殖民地的活動,在非洲中部剛果河流域的斗爭尤為激烈。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在1876年發起成立了“國際非洲協會”,自任會長。該協會在剛果河流域展開殖民活動,建立了許多據點。1882年法國宣布建立“法屬剛果”殖民地,限制利奧波德二世向北擴張;葡、英等國也反對利奧波德二世的活動。但利奧波德二世利用各國的矛盾,也爭得了一些國家對其在剛果權益的有條件的承認。

在相互僵持不下的情況下,俾斯麥出面倡議,于1884年11月15日~1885年2月26日召開了柏林會議。參加會議的有英、法、德、比、荷、葡、意、奧匈、西、俄、丹麥、瑞典、挪威、美國和土耳其共15國的代表(有的書說荷蘭沒有參加)。會上斗爭非常激烈。德、英、美等國在剛果未占有地盤,力主在該地區實行“自由貿易”,法、葡等極力反對。經過很長時間的爭吵,于1885年2月26日締結《柏林條約》。一致確認“剛果自由邦”(今扎伊爾)為“獨立國家”,包括剛果河河口地帶,由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以個人名義占有;各國在此享有自由貿易和免稅、自由航行的權利。劃定了剛果自由邦與法國、葡萄牙屬地的邊界;同時確定了列強進一步瓜分非洲的原則,即所謂“實際有效占領”的原則,規定列強在非洲占領土地,須通知其他國家簽字。還明確禁止奴隸貿易,規定了英、法應分別“保證”尼日爾河下游和上游的航行自由等。

柏林會議是列強瓜分非洲的新起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水县| 深圳市| 布尔津县| 区。| 永宁县| 金沙县| 遂平县| 花垣县| 潢川县| 从江县| 伊春市| 普宁市| 北安市| 南涧| 敦煌市| 霞浦县| 江川县| 乌鲁木齐县| 呼和浩特市| 陵川县| 阳春市| 邓州市| 香港| 东乡族自治县| 杂多县| 宁阳县| 共和县| 讷河市| 茂名市| 赤水市| 永靖县| 舒兰市| 长岛县| 红河县| 庐江县| 荆门市| 桓仁| 和龙市| 平安县| 盐亭县| 东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