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非凡的實用技術——1621年超冷科學的運用
- 創造生活的科技文明(話說世界)
- 林之滿 蕭楓主編
- 1156字
- 2016-09-24 23:33:15
在加利福尼亞的一個實驗室里,10個男女躺在像巨大的瓶子一樣的密封容器中。他們被注入防凍劑,包上鋁箔,浸在溫度為-196℃度的液氮里。這些人已死去多年,但也許將來會獲得新生。他們選擇這種奇特的埋葬方式,是希望在將來當醫學科學的發展遠超過今天的水平時,他們能從低溫快速冷凍狀態中解凍,并治愈致他們于死的疾病。
這些人生前是人體冷凍學的倡導者。人體冷凍的生存實踐給他們帶來了未來再生的希望。人體冷凍學是低溫學這一生產和使用極低溫度的科學的分支。18世紀以來,這個物理學的分支取得了穩定的發展。也許有一天,它能使人類登上遙遠的星球,并找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廉價能源。
首例已知的低溫學實驗是在1626年,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把一只雞塞滿了雪,以便觀察保鮮效果。不幸的是,他取雪時著了涼,不久就去世了。
19世紀和20世紀初,科學家發現氣體在低溫下會變成液體。如果把過冷的液體潑到金屬上,金屬就會變脆,在榔頭的擊打下會碎成粉末。在這種狀態下,金屬的導電性能更好。
這個發現許多年來沒有得到運用。隨著太空時代的到來,人類的太空旅行對火箭攜帶的燃料提出了要求。低溫學解決了這個問題。氫、氧和氮在液態時都可以作為火箭的燃料。不僅如此,人們在試驗中還發現它們有更多的用途。
1.接近絕對零度
意義最為深遠的發現是,用液態氣體把金屬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273℃)這個目前已知的宇宙中最低溫度。在這種狀態下,所有分子的活動都停止了。
低溫冷凍在食品工業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使用液氮來使鮮魚進入冷凍狀況,遠快于常規的冷藏方法,而且味道保持得更好。如今,肉、水產品和糧食都是用這種方法保鮮的。血液也是如此。在低溫狀態下,血液可以無限期保存。如果先把防凍劑注入血液,然后快速冷凍到-196℃,血細胞是不會受到破壞的。
2.凝凍的人體
隨著冷凍血液、精液和皮膚組織方面取得的進展,人們開始研究如何冷凍人體以使其再生的問題。于是就有了上面所說的十具尸體躺在加利福尼亞的液氮床上這件事。其中有的早在1974年就躺在那里了。他們也許要在那里躺上幾百年,直到人類能為他們所患的絕癥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
除了相信將來的醫生能治愈癌病和心臟病以外,低溫學的追隨者們還相信返老還童和控制生命節奏的可能性。他們認為,雖說目前這方面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未來的科學家們可能會使之成為現實。正是在這種希望支配下,一些尸體被停在人鬼交界的狀況下,直到他們將來不僅被治愈而且還能再次變年輕。為這個目的所花的錢是不小的。將身體置于冷凍懸浮狀態,要一次性支付23000美元,然后每年再交2900美元的維持費。
科學家說,這些人逃避死亡的機會微乎其微。這是因為,要使關鍵的細胞不受破壞,就要使人腦和其他組織瞬時冷凍,而低溫學還做不到這一點。雖說如此,科學家還是會去努力攻克這個難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