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班超

班超(公元32年~102年),東漢名將,扶風(在現在陜西省)人。他從小就敬佩張騫,立志要干一番大事業。后來,他投筆從戎,抵抗匈奴入侵。不久,奉命出使西域,在那里生活了三十多年。在平定西域、溝通漢朝同西域各國之間的友好關系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投筆從戎

東漢初年的時候,有一位很有學問的人叫班彪。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個個聰明過人。大兒子班固和小女兒班昭性情穩重,二兒子班超卻長得虎頭虎腦,性格也很豪爽,還常常舞刀弄棍地練習武藝。

有一天,父親見兄弟倆正在讀《史記》,就問他們:

“你們倆最敬佩《史記》中的哪個人呢?”

班固答道:

“我最敬佩的是司馬遷,孩兒長大后,要做一個像他那樣的人。”

父親滿意地點點頭,又轉過身問:

“超兒,你呢?”

班超挺起胸脯說:

“孩兒最敬佩的是出使西域的張騫,我以后也要像他那樣,立功西域,報效國家。”

父親聽完,高興地連連點頭:

“好,好,你們都是有志氣的孩子。”

后來,班彪去世了,班固接替父親繼續編寫《漢書》。誰知道,不久有人誣告班固,說他編寫的書中有誹謗(fěi bàng)朝廷的話,官府不問青紅皂白,把他關進了監獄。

為了替哥哥申冤,班超來到京城洛陽,求見漢明帝。班超向漢明帝詳詳細細地講述了父親和哥哥編寫《漢書》的經過,最后說:

“我哥哥編寫《漢書》,一是為了頌揚漢朝的功德,二是為了繼承先父遺愿。別人的誣告是毫無根據的,請陛下明察。”

漢明帝果真親自翻閱了《漢書》的手稿。他不但覺得這部書對朝廷沒有誹謗之詞,還對班固的才華贊嘆不已。

漢明帝立刻下令釋放班固,還把他召到洛陽,做了蘭臺令史(編寫史書的官員)。

班固被漢明帝召到京城后不久,班超也帶著母親、妹妹到了洛陽。班固掙的錢少,不夠養活一家人。他就替弟弟找了一份差事,在衙門里抄寫公文信件,掙點兒錢貼補家用。

那時候,北方的匈奴又像西漢初期那樣,經常侵犯漢朝邊境,告急的情報不斷傳來。在衙門里,班超雖然手里拿著筆抄寫公文,可腦子里整天想的都是如何馳騁疆場、擊敗匈奴的事情。

有一天,他一邊抄寫著文件,一邊想著為國立功的事,突然把筆往地上一扔,站起來自言自語說:

“大丈夫就應當像張騫那樣,報效國家,立功封侯,怎么能整天和筆墨打交道呢!”

周圍的人先是被班超的舉動弄愣了,隨后又忍不住發出一陣“哧哧”的笑聲,其中一個人說道:

“你們瞧,班超連飯都吃不飽,還說什么要立功封侯,口氣倒不小呢!”

周圍的人聽了這話,笑得更厲害了。班超鄙視地看了他們一眼,說:

“你們這些庸庸碌碌的人,怎么能理解壯士的遠大志向呢?”

不久,機會果然來了。漢明帝派大將軍竇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那年雖然四十多歲了,可還是毅然報名參了軍。

班超在竇固手下當了一名軍官,率領軍隊同匈奴作戰。他作戰勇敢,武藝高強,打了不少勝仗。

現在我們常說的“投筆從戎(róng)”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中來的。“戎”,指的是軍隊。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竇固是個很有頭腦的人。他想,要是能把西域的一些國家聯合起來,就能孤立匈奴,于是,他奏請漢明帝,派班超為假司馬(司馬是軍隊中較低的武官,假是代理的意思),帶著三十六個人出使西域。這樣,班超果真實現了他學習張騫,到西域立功的愿望。

班超他們到了一個叫鄯善的國家(在現在新疆的東南部,鄯shàn)。鄯善王也早就想聯合漢朝共同對付匈奴。可由于和漢朝很多年沒有聯系了,鄯善王又惹不起匈奴,只得向匈奴稱臣納貢。現在,他見到漢朝的使臣來了,非常高興,不但好吃好喝地熱情招待,還常常過來看望班超他們。

誰知道,剛過了十幾天,鄯善王的態度突然冷淡了下來,已經好幾天沒過來看望,就連飯菜也不如以前豐盛了。班超心里很納悶兒。這天,鄯善王又派人送飯來了,班超就問道:

“你家大王最近是不是很忙啊?”

侍者支支吾吾地說:

“大王是很忙……不,是身體有些不舒服。”說完就趕緊低著頭走開了。

班超這下更起了疑心。他問手下人說:

“你們覺出來鄯善王對咱們的態度變了嗎?”

大伙兒一聽,都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了:

“誰都看出來人家對咱們冷淡多了,可就是猜不透這是怎么一回事。”

“是不是人家嫌咱們住的時間長了?”

班超說:

“我估計可能是匈奴的使者也到了這里,鄯善王不敢得罪他們,對咱們自然也就冷淡了。不過,到底是不是這么回事,還得再打聽打聽。”

這天,侍者又來送飯了,班超出其不意地大聲問道:

“匈奴的使者到了幾天了,現在住在哪里,有多少人?”

侍者被班超這么突然一問,以為班超什么都知道了,只好老老實實地說:

“他們已經來了三天了,住在三十里以外的地方,有一百多人。”

班超怕走漏風聲,就把侍者關了起來。然后,把手下的人都召到他的帳篷里喝酒。班超看大伙兒都有了五六分醉意,就故意激怒大家,說:“你們跟我來到這遙遠的西域,為的是立功受賞。現在匈奴使者剛到這里,鄯善王就對我們如此無禮,我看咱們要是再這樣等下去,鄯善王就會把我們捆起來交給匈奴人了。那我們就只有死路一條!”

眾人聽了這番話,有的拍桌子,有的拍胸脯,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您說怎么辦就怎么辦吧,我們聽您的!”

班超說: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進到老虎的窩里,怎么能得到小老虎)。事到如今,也只有一拼了。”

然后,班超說出了自己的計劃。大家一聽,都紛紛說好。

天剛剛黑,班超帶人摸到了匈奴使者的住處。他叫十個人帶著鼓藏到帳篷后邊,叫他們只要看到火光就擂鼓吶喊。其余的人在班超率領下,帶著刀槍、弓箭埋伏在匈奴人住處的門前。

到了半夜,刮起了大風,班超立刻命人放火。大火順著風勢蔓延開來,鼓聲和喊殺聲響成一片。匈奴人從夢中驚醒,不知發生了什么事情,亂成一團,紛紛從房中跑出來。班超帶人沖上前去,很快殺死三十多個匈奴人,其余的有的舉手投降,有的被火燒死。

第二天,班超把鄯善王請來,把匈奴使臣的首級放在他的面前。鄯善王見了,臉上顯出又驚又怕的神情。班超和顏悅色地對他說:

“大王不要驚慌,我們這樣做,完全是為了我們兩國的友好,并沒有別的意思。”

鄯善王這才放下心來,表示要和漢朝友好,反對匈奴。他還讓自己的兒子跟班超到洛陽學習漢朝的文化。

于闐歸順

不久,班超又帶著三十多人第二次出使西域,來到了于闐(在現在新疆南部,闐tián)。當地百姓恨透了匈奴人,都盼著和漢朝和好。

可于闐王是個非常迷信的人,他在宮中養著個巫師,國家的大小事情都聽巫師的。于闐王聽說漢朝的使臣到了,就趕忙把巫師請來,請他拿主意。

巫師早在暗地里接受了匈奴人的賄賂,他先裝模作樣地做了一陣子法,然后裝出一副驚恐的樣子說:

“如果您要歸附漢朝,天神就會發怒的!”

“那可怎么辦呢?”于闐王這下著了慌。

那巫師說:

“漢朝使節騎的那匹馬很好,只有把它捉來殺了,才能免除災難。”

于闐王信以為真,就派人向班超要馬。班超早就看穿了巫師的鬼把戲,就痛快地對來人說:

“要馬可以,可是不知道他要哪一匹,還是請巫師自己來挑吧!”

工夫不大,巫師大搖大擺地走進了帳篷。不等他開口,班超“嗖”地抽出寶劍,一個箭步沖上前,把他的頭砍了下來。然后,班超提著巫師的頭來見于闐王,說:

“大王,漢朝是真心誠意地要和于闐和好,你的巫師卻故意破壞我們兩國的關系,我已經把他殺了。你不該再聽信壞人的話了。”

于闐王想了半天,覺得只有走和漢朝友好這條路了,就說:

“我愿聽漢朝天子的吩咐。”

班超又用好言撫慰了于闐王,還把從內地帶來的金銀財寶送給他和他的大臣們。

于闐的老百姓聽說于闐王歸附了漢朝都很高興。他們跳起舞來表示慶賀。

班超后來又同疏勒(在現在新疆西部)等國建立了友好關系,還幫助當地人民發展生產,各國老百姓對班超越來越信任和愛戴了。

不能回去

公元75年,漢明帝死了,他的兒子即位,這就是漢章帝。有的大臣對漢章帝說:

“國家把軍隊駐扎在西域,每年花那么多錢,也見不到有什么效果。不如把軍隊撤回來算了。”

漢章帝才十八歲,自個兒也沒什么主意,就下了一道詔書,命令班超回師洛陽。

正在疏勒的班超接到皇帝的命令,心中甭提有多難過了。他知道要是一旦撤回去,這幾年好不容易在西域創下的功業就會前功盡棄。但是,君命不可違,他只好默默地打點行裝,準備返回。

班超要離去的消息很快就在疏勒傳開了,當地的官員和百姓又驚恐又難過。一天早上,一位叫黎弇(yǎn)的疏勒都尉闖進班超的帳篷,流著眼淚說道:

“班大人,您千萬不能走呀。您一走就如同是拋棄了我們,咱們的關系就要中斷。失去您的保護我們就要重新受別人欺侮。我實在不忍心看見漢朝使臣離開。”

說罷拔出身上佩帶的腰刀,刎頸自殺了。班超俯在黎弇的身上痛哭了一場,可皇上叫他回去,他又有什么辦法呢?

當班超一行走到于闐的時候,道路上黑壓壓地跪滿了人。幾個老人用手死死抱著班超騎的那匹棗紅馬的四條腿,苦苦挽留。寒風卷起黃沙,撲打著人們,哭聲震野,那情景真是凄涼極了。看到這些,班超的心都要碎了。他想起自殺身死的黎弇,想起自己要效法張騫的誓言。還回不回呢?他有些猶豫了。這時候,一位隨行的人說:

“大人,常言道‘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咱們就留下吧。”

“留下吧!”其他的人也都這樣說。

幾句話堅定了班超的決心,他大聲地向跪在地上的人們說:

“各位父老兄弟,快快請起,我不回去了!”

聽他這么一說,人們的臉上又流下了淚,這回流的是喜悅的淚。

班超給漢章帝寫了一份奏折,奏折里說:西域各國把漢朝當作靠山,現在皇上要我回去,他們沒有了依靠,就會再次受匈奴的欺負,那樣,中原也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安定了。

漢章帝看到這份奏折,這才明白班超駐守西域的重要性。他不但沒有處罰班超,還派人帶著一千多兵馬增援班超。

虛懷若谷

自從班超打通了同西域各國的關系以后,不少西域國家常派使者到漢朝訪問。

有一次,烏孫使者來到了洛陽,漢章帝不但盛情款待了他們,還派了一個叫李邑(yì)的人護送烏孫使者回去。

李邑是個膽小如鼠的家伙,他聽說這一路上常常打仗,心里怕得要命,可又不敢違抗皇上的命令,只得戰戰兢兢地上路了。

當他們走到于闐的時候,偏巧碰上了龜茲(在現在新疆的西部,龜茲qiū cí)國的軍隊正在攻打疏勒國,嚇得他一步也不敢往前走了。班超聽說李邑被困住了,就把他接到了自己那里。

按理說李邑應該感激班超才對,誰知道他卻恩將仇報,給漢章帝寫了一份奏章說了班超的許多壞話。因為他怕萬一班超把真情告訴皇上,皇上要治他的罪,就來了個惡人先告狀。

他在奏章上寫道:

“班超到西域已經好幾年了,可這里還是亂糟糟的。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是因為班超什么事情也不干,整天守著老婆兒子,喝酒享受,早就把皇上交給的事忘在腦后了。”

這件事讓班超知道了,他什么話也沒說,只是一個勁兒地搖頭嘆氣。他擔心的倒不是李邑對他的誣陷,而是怕皇上真的信了李邑的話就會把他調回去,那可就糟了。他想來想去,還是決定把妻子送回洛陽,以此來表示自己的忠心。

幸虧漢章帝對班超非常信任,他見了李邑的奏章以后,非常生氣,馬上下詔把李邑狠狠地責罵了一頓,又給班超下了十道詔書,讓他來處置李邑。

班超接到詔書以后,找到李邑,說:

“皇上讓我來處理你,我打算派人把你送回洛陽去。”

李邑心里有愧,本以為班超會狠狠地整治他,沒想到班超卻這樣誠心誠意地對他,不禁臉上臊得紅一陣白一陣的。

班超的一個手下人知道了這件事,很不服氣:

“大人,李邑這小子欺人太甚,如今有皇上的詔書在此,您為什么不給他點厲害嘗嘗呢?”

班超坦然地說:

“正因為他誣蔑了我,我才把他送回京城。我問心無愧,為什么要怕別人造謠呢?我若是為了報復,把他留下,未免顯得氣量太小了,那就不是大丈夫的氣概了。”

凄涼的晚年

班超在西域,除了聯絡各國共同對付匈奴,還幫助西域人民種莊稼、修水利,天山南北呈現出一派和平景象。

冬去春來,歲月匆匆,轉眼間班超在西域已經生活了三十多個年頭了。剛來的時候,他還是個健壯的漢子,如今頭發白了,眼睛花了,就連走路也要拄著拐杖。每當想到自己年輕時候立下的效法張騫、立功西域的誓言,如今成了現實,班超心中總是感到無比的欣慰。可人一老,那種強烈的思鄉之情也就越來越緊地纏繞著他。

這陣子,他幾乎每天都要想起多年不見的親人,想起家鄉那清清的河水、碧綠的田野。他多么盼望著能在有生之年回到生他養他的家鄉啊!于是,他決定給漢和帝(漢章帝這時候已經死了)寫一封信。班超提起筆,寫道:“班超在西域已經三十多載,如今已是風燭殘年,說不定哪天就倒下起不來了,老臣不敢指望別的,只盼著在有生之年,能活著進到玉門關(在現在甘肅省西部,古時候常把它作為內地和西域的分界處)就知足了。”

寫到這里,班超已是老淚縱橫。他把這封信交給兒子班勇,讓他帶回洛陽。這幾年漢和帝只知道西域平安無事,早就把老病交加的班超忘在腦后了。他接到班超的信,也根本沒當一回事。

自從班勇到洛陽送信,班超每天望眼欲穿地盼著朝廷的信,可整整盼了三年,連個人影也沒見著,他絕望了,病情也一天天加重。

班超的妹妹班昭知道了哥哥的悲慘處境,心中又難過又生氣,就親自給漢和帝寫奏章。她先在奏章中詳細述說了班超的功績,最后寫道:

“我聽說,古代就有十五歲當兵,六十歲還家的規定。我哥哥年輕力壯的時候去為國家盡忠出力,如今朝廷難道要讓他老死在千里之外的曠野嗎?這實在是太悲慘了。”

漢和帝看了班昭的奏章,也有些過意不去,這才下令調班超回到洛陽。

102年,也就是班超七十一歲那一年,他終于回到家鄉,真是悲喜交加。由于過于激動,回到洛陽剛剛一個月,班超就去世了。

班超死后,他的兒子班勇仍然留在西域,繼續進行父親的事業。后來他還寫了一部《西域記》,詳盡地記述了西域各國的風土人情,成為研究西域史和亞洲史的重要資料。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那坡县| 建水县| 册亨县| 周口市| 左云县| 昭平县| 府谷县| 满洲里市| 茂名市| 环江| 建昌县| 寿光市| 枣阳市| 全州县| 洛浦县| 乳源| 巴彦县| 万宁市| 闽侯县| 潮州市| 博白县| 长垣县| 黄冈市| 武冈市| 普洱| 犍为县| 工布江达县| 辛集市| 宣汉县| 山东省| 金寨县| 廊坊市| 凯里市| 金溪县| 克什克腾旗| 虎林市| 阆中市| 于都县| 交口县| 都安| 城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