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教育與社會和個人的發展

考點聚焦

考點導視

移動講堂

掃描二維碼,聽本章名師串講。

名師課堂

第一節 教育與社會的發展

掃描二維碼,即刻觀看本節名師串講。本視頻免費觀看,觀看視頻將消耗流量,建議考生在Wi-Fi環境下觀看。


一、教育與社會生產力 ★★★

(一)生產力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教育受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決定和制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發展對教育的需求是促進教育發展的動力

(2)經濟發展水平決定和制約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內部結構

(3)經濟發展水平決定和制約教育目的

(4)經濟發展水平決定和制約學校的課程設置與內容

(5)經濟發展水平對教學手段和教學組織形式有著重要的制約作用。

(二)教育的經濟功能

1.教育是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手段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不管是科學文化知識的掌握,還是生產技能的形成,都離不開教育的系統訓練,而且勞動經驗的傳遞也要靠教育。教育作為人類自身生產的社會實踐,當之無愧地成為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學知識再生產的手段

? 科學包含在生產力中,科學知識在未用于生產之前,是一種意識形態的潛在的生產力,要把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人類能掌握并運用于生產的現實生產力,必須依靠教育。

? 通過教育使前人所積累的科學知識得以繼承和發揚,并且通過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擴大科學知識的再生產,使科學知識得到普及,先進的生產經驗得到推廣,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三)人力資本理論

20世紀60年代,以美國舒爾茨為代表的一些西方經濟學家提出了人力資本理論。這一理論認為:

(1)人力資源是一切資源中最主要的資源。

(2)在經濟增長中,人力資本的作用大于物質資本的作用。人力資本投資與國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質資源增長速度快。

(3)人力資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質量,教育投資是人力投資的主要部分。

(4)教育投資應以市場供求關系為依據,以人力價格的浮動為衡量符號。


二、教育與政治制度 ★★★

(一)政治制度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1.政治制度制約著教育的性質和目的

一定的教育具有什么樣的性質是由當時社會的政治制度的性質決定的,而且教育的發展變革也受制于政治制度的發展變革。教育目的是一個社會的政治制度對教育所提出的主觀要求的集中體現,它直接反映著統治階級的利益和發展。

2.政治制度制約著教育的領導權

在人類社會中,誰掌握了生產資料,誰掌握了政權,誰就支配著精神生產的資料,掌握著教育的領導權。

真題云搜索

(2015·陜西)[雙選]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作用表現在( )。

A.教育的領導權、受教育權

B.教育的目的、教育內容

C.教育的規模和速度

D.教育結構、教育觀念

答案】AB

3.政治制度制約著受教育權

在一個社會里,讓哪些人受教育,達到什么程度,受什么樣的教育,教育的結果如何,都是由社會的政治制度決定的。

4.政治制度制約著教育內容和教育制度

統治階級會利用教育這一工具來傳播其政治思想觀念,從思想上統治被統治階級,所以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教育內容也隨之不同。

不同的政治制度也必然會具備與之相適應的教育制度,并且政治體制改革會推動教育體制改革。如比較流行的學校教育制度主要有西歐的雙軌制、美國的單軌制以及蘇聯型學制。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過傳播一定社會的政治意識形態,完成年輕一代的政治社會化;

2.教育通過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進政治體制的變革與完善;

3.教育通過提高全民文化素質,推動國家的民主政治建設;

4.教育還是形成社會輿論、影響政治時局的重要力量。

學霸修煉秘籍

政治社會化是指引導人們接受一定社會的政治意識形態,形成適應于一定社會政治制度的政治態度和政治認同感,以及積極參與政治、監督政治的政治習慣與能力的過程。


三、教育與社會文化 ★

(一)文化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1.社會文化影響教育內容

教育文化必然是對一定社會文化的選擇。學校教育中多種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各種倫理道德規范的內容和滲入其中的價值觀都是社會文化本身。因此,社會文化是教育內容的重要來源,社會文化制約著教育內容的選擇。

2.社會文化影響著人的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是人們頭腦中對教育的看法,它表現為具體的人才觀、育才觀、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等。它的形成直接受到社會文化的制約,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文化觀念制約和影響著人們對教育的態度和行為;二是文化觀念深深影響著人們的教育思想。

3.社會文化還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社會文化能通過電視、廣播、網絡、藝術等非正式的形式對人的態度、觀念、行為、道德品質起到影響教育的作用。不過社會文化對人的影響中既有積極的因素也有消極的因素。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傳遞文化;

2.教育傳播文化;

3.教育選擇文化;

4.教育創造和更新文化。

(三)學校文化

1.學校文化的概念

學校文化是指學校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習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

2.學校文化的分類

學校文化按照不同的層次和標準,可以再細分成學校物質文化、學校組織和制度文化、學校精神文化以及學校領導者亞文化、教師亞文化學生亞文化、學校職工亞文化以及課程亞文化和活動亞文化等等。其中學校的精神或觀念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

學校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空間物態形式,是學校精神文化的物質載體。包括環境文化和設施文化。

學校組織制度文化有三種表達方式:組織形態、規章制度和角色規范。

學校精神文化包括辦學指導思想、教育觀、道德觀等。可分解為四種成分: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價值成分、理想成分。

校風是學校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統一體,是經過長期實踐形成的。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傳,具有不易消散的特點,是學校文化的縮影

(四)學生文化

1.學生文化的成因

(1)學生個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體的影響;(3)師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會經濟地位;(5)社區的影響。

2.學生文化的特征

(1)具有過渡性;(2)具有非正式性;(3)具有多樣性;(4)具有互補性。


四、教育與社會人口

(一)人口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1.人口的數量和增長速度制約著教育事業的規模和發展速度

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是確定該國教育規模的基礎因素。人口增長過快,教育投資跟不上,就會影響教育規模的擴大,導致入學率和升學率降低、文盲率提高;人口數量過多,還會導致教育質量下降、人均教育投資減少、教育普及規格降低。

2.人口的質量制約著教育的質量

人口的質量對教育質量的影響表現為直接和間接兩方面。直接影響是指入學者已有的水平(個體發展的重要內部條件)對教育質量的總影響;間接影響是指年長一代的人口質量影響新生一代的人口質量,從而影響以新生一代為對象的學校教育質量。另外,全社會人口的各方面素質,尤其是人口的文化結構,作為大的背景對學校教育起著間接的作用和影響。

3.人口的遷移和分布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人口的遷移和分布,也直接制約著地方教育的規模、結構和層次。不同階級和階層的人口、不同行業和職業的人口,對教育的要求是多種多樣的,需要有不同類型、層次的教育體制與之相適應。

(二)教育優化人口的功能

1.教育是控制人口數量的重要手段

研究表明,教育和人口出生率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即一般人口出生率與教育水平成反比關系。其原因是教育程度的提高會改變人們的諸如“多子多福”“重男輕女”等觀念,能起到控制生育率的作用;同時,教育程度的提高也有助于加深人們對控制人口數量意義的認識,從而提高節育的自覺性。

2.教育是提高人口質量的重要手段(核心作用)

通過教育,使總體人口的思想覺悟、道德修養、文化水平和身體素質得以提高。

3.教育是使人口的社會結構趨于合理化的重要手段

人口的社會結構主要指人口的階級文化職業地域民族等方面。通過教育可以改變人口的文化結構與職業結構,使勞動者在不同的勞動部門或工作類別合理分布,以適應社會分工及社會職業結構的需求。


五、教育的相對獨立性 ★

(一)教育相對獨立性的含義

所謂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是指作為社會一個子系統的教育,具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性,對政治制度和生產力具有能動的作用。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是教育的基本屬性之一。

(二)教育相對獨立性的表現形式

1.教育對社會具有能動作用

教育并不是消極、被動地被社會所決定,一定社會的教育不僅受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的制約,同時也能動地反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促進或阻礙它們的發展。教育不僅被社會所制約和規定,同時也改變、引導和教化著社會。

2.教育具有自身的質的規定性

教育具有自身的質的規定性,即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與其他社會現象的根本區別。人的發展規律與社會發展的規律并不是同質的,而是有著自身的特殊性,這也使得教育具有特殊的規律。

3.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

教育的歷史繼承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教育內容的繼承;教育方式的繼承;教育理論與教育經驗的繼承。

4.教育與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的發展與社會存在的發展并不完全是同步的。教育的發展依存于社會存在的發展,這是從根源上和發展的總趨勢上說的,是從主導方面講的。但在一定階段,教育發展的某些方面或某些環節,會表現出與社會生產力和政治制度發展不平衡的現象。

學霸修煉秘籍

第一次工業革命后,普及了初等教育;

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普及了中等教育;

第三次工業革命后,普及了高級中等教育;

信息革命后,普及了高等教育。

但一定不能把教育的相對獨立性理解為絕對獨立性。原因如下:

(1)教育歸根到底是受生產力的發展和政治制度制約的。

(2)每個時代的教育從以往教育中繼承什么,也與當時的生產力發展和政治制度分不開。

(3)在新的政治制度下,與舊政治制度相適應的教育思想和內容,絕不會長期存在,遲早要改變。

(4)新的教育思想、只能在新的政治制度下才能真正得到普遍的實施和發展。

第二節 教育與個體的發展

掃描二維碼,即刻觀看本節名師串講。本視頻免費觀看,觀看視頻將消耗流量,建議考生在Wi-Fi環境下觀看。


一、人的發展概述

(一)人的發展的內涵 ★

個人身心發展是指作為復雜整體的個體在從生命開始到生命結束的全部人生過程中,不斷發生的變化過程,特別是指個體的身心特點向積極方面變化的過程。

促進人的身心發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人的身心發展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生理的發展,包括身高體重的增加,骨骼構造的變化,神經組織的變化等。

二是心理的發展,包括認知和意向兩方面的發展,認知的發展指感知、記憶、思維等方面的發展;意向的發展指需要、興趣、情感、意志等的發展。

(二)關于人的發展的基本理論 ★★

真題云搜索

(2015·陜西)[判斷]一兩的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 )

答案】×


(2015·江西)[單選]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動人的發展的潛在的、無意識的、最根本的動因,這是一種( )的觀點。

A.內發論

B.外鑠論

C.多因素論

D.綜合論

答案】A


二、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主要因素

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概括起來主要包括遺傳環境學校教育人的主觀能動性

(一)遺傳 ★★

1.遺傳的概念

遺傳是指從上代繼承下來的解剖生理上的特點,這些生理特點也叫遺傳素質。遺傳素質是個體發展的物質基礎。

學霸修煉秘籍

“遺傳決定論”的觀點是錯誤的,遺傳為個體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和生理前提,但不能決定人的發展。

學霸修煉秘籍

“環境決定論”的觀點是錯誤的,環境對人的發展有多方面的影響,但環境不能決定人的發展。環境對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對于人的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

真題云搜索

(2015·陜西)[單選]在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的因素中,起主導作用的是( )。

A.遺傳素質

B.個 體 的 主 觀 能動性

C.環境

D.教育

答案】D

題目解析

2.遺傳的作用

遺傳素質為人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生理前提

遺傳素質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征。(格賽爾“雙生子爬樓實驗”)

人的遺傳素質是有差異的,遺傳素質的差異性對人的身心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遺傳素質具有可塑性。

(二)環境 ★★

1.環境的概念

環境泛指個體生活其中,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物質環境精神環境兩方面。人的發展離不開環境的影響。

2.環境對人的作用

環境為個體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包括機遇、條件和對象。

環境是推動人發展的動力,對個體發展的影響有積極和消極之分。

人在接受環境影響和作用時要發揮主觀能動性。

(三)學校教育 ★★★

1.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1)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人的活動。

(2)學校教育是通過專門訓練的教師來進行的,相對而言效果較好。

(3)學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響學生發展的各種因素。

2.學校教育在影響人的發展上的獨特功能

(1)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做出社會性規范。

(2)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3)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

(4)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四)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

從活動水平角度看,個體主觀能動性由三個層次構成:第一個層次是人作為生命體進行的生理活動,第二個層次是個體的心理活動,最高層次社會實踐活動。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在人的活動中產生和表現出來的。

個體在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現出來的個體主觀能動性,是促進個體發展從潛在的可能狀態轉向現實狀態的決定性因素。


三、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與教育

個體的身心發展遵循著某些共同的規律,這些規律制約著我們的教育工作。遵循這些規律,利用這些規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則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挫傷學生。

下表是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觀點與相應的教育對策。

學霸修煉秘籍

發展關鍵期

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的機能和能力最適宜于形成的時期即為發展關鍵期。在這一時期內,對個體某一方面的訓練可以獲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發揮個體在這一方面的潛力。錯過了關鍵期,訓練的效果就會降低,甚至永遠無法補償。

心理學研究指出: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最佳期;4—5歲是開始學習書面語言的最佳期;學習外語應從10歲以前就開始;學習樂器在5歲左右開始為最佳。


真題云搜索

(2015·河北)[單選]一般來說,進入初中階段,學生生理、心理發展都比較急劇,因此教育者應該( )。

A.因材施教

B.循序漸進

C.有針對性

D.抓住關鍵期

答案】D

題目解析

章后強化訓練

一、單項選擇題

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反映了( )對人的發展的影響。

A.環境

B.遺傳

C.教育

D.社會活動

題目解析

2. 宋代朱熹在《論語》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這是“因材施教”一詞的來源。“因材施教”體現了人的身心發展的( )。

A.順序性

B.互補性

C.個別差異性

D.階段性

3. 關于個體身心發展的成因,“白板說”觀點屬于( )。

A.內發論

B.外鑠論

C.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D.能動論

4.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學”揭示了( )。

A.教育與政治的關系

B.教育與經濟的關系

C.教育與文化的關系

D.教育與科技的關系

題目解析

二、多項選擇題

5. 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有( )。

A.互補性

B.階段性

C.順序性

D.不均衡性

E.個別差異性

6. 對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持外鑠論觀點的代表人物有( )。

A.荀子

B.華生

C.孟子

D.弗洛伊德

E.洛克

7. 教育的文化功能有( )。

A.傳遞文化

B.傳播文化

C.選擇文化

D.創造和更新文化

三、填空題

8. 影響人的發展的因素很多,其中____是生理前提和物質基礎。

9.____的雙生子爬樓實驗,強調____對人的發展的決定作用。

四、簡答題

10.“孟母三遷”的典故體現了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哪種因素?這種因素在人的發展中有什么作用?

11.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有哪些表現形式?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 A [解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人的身心發展受到后天環境的影響,接觸的不同環境和不同的人對人的身心發展產生的影響會有很大的差異。歷史上的“孟母三遷”也反映了環境對人的影響之大。

2. C [解析]因材施教是指針對不同的學生施加不同的教育,反映了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

3. B [解析]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環境刺激、他人影響和學校教育等,這是外鑠論的基本觀點。英國哲學家洛克的“白板說”是此觀點的典型代表。

4. A [解析]“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學”出自《學記》,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的意思是古時候的君主,建設國家、管理人民,都是將教育作為最優先、最重要的工作;“化民成俗,其必由學”的意思是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風俗習慣,一定要從教育入手。可見,這兩句話把教育作為統治國家和教化人民的工具,揭示了教育與政治的關系。

二、多項選擇題

5. ABCDE [解析]個體的身心發展遵循著某些共同的規律,這些規律制約著我們的教育工作。這些規律包括順序性、階段性、互補性、個別差異性和不均衡性。

6. ABE [解析]孟子和弗洛伊德都是內發論者。

7. ABCD [解析]略。

三、填空題

8. 遺傳素質

9. 格賽爾 成熟機制

四、簡答題

10.[參考答案]“孟母三遷”的典故體現了環境對人身心發展的影響。個體身心的發展離不開外界環境的影響。

外界社會環境是個體身心發展、成熟的客觀條件,對人一生的發展都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它將遺傳素質給人的發展提供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

11.[參考答案](1)教育對社會的作用具有能動性;(2)教育具有自身的質的規定性;(3)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4)教育與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性。

移動練堂

· 掃描二維碼,本章海量試題,免費任做!

· 掃描書后二維碼,加入QQ群,更可在線互動解疑!

推薦閱讀
  1. 2019年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綜合能力(中級)》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
  2. 2019年河北省教師招聘考試《中學教育綜合知識》專用教材(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詳解)
  3. 2020年廣東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4. 綜合素質知識點精講梳理(幼兒園)
  5. 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社區)任職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2017升級版)
  6. 2020年重慶市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專業科目》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7. 2020年安徽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專項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8. 2020年重慶市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9. 2019年全國職稱英語等級考試(理工類A級)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0. 經濟師《金融專業知識與實務(初級)》教材精編(2016)
  11. 2020年寧夏回族自治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2. 2020年山西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試》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3. 2020年湖南省公安招警考試《招警專業科目》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4.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四級)過關必做習題集(含歷年真題)(2016)
  15. 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幼兒園)》專用教材(20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藏| 烟台市| 谷城县| 中卫市| 庆城县| 米林县| 南漳县| 南京市| 五河县| 吴旗县| 万盛区| 泰来县| 饶平县| 德惠市| 额尔古纳市| 阿城市| 炎陵县| 布尔津县| 威海市| 桃源县| 尼玛县| 广河县| 项城市| 聂荣县| 高淳县| 清水县| 朝阳区| 丘北县| 名山县| 通城县| 苏尼特右旗| 清水河县| 延长县| 乐平市| 济阳县| 绥化市| 石景山区| 阿拉善左旗| 南宁市| 泽州县| 苗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