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玩指南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 趙汝珍
- 607字
- 2019-09-29 14:32:13
第三節 宣爐的仿制
自宣德年間成功鑄成宣德爐之后,直到清朝乾隆年間,每時每刻都有仿制者。仿制精美的,足可以和宣德年間制作的相媲美?,F將仿制中的名器略述如下:
仿制宣德爐最早的是吳邦佐。吳邦佐為宣德時參與鑄爐的一員。宣爐停止鑄造后,吳氏就按照宣爐的制作方法,并雇用鑄造宣爐的工人自行鑄冶,所以他所鑄之爐可以與宣爐相媲美。其款字為“琴書侶”或者是直書其名。同時期的還有高氏,名字不詳,情形與吳氏相同,所鑄的宣爐也甚為佳妙。此外,還有且閑主人,姓氏不詳,與高氏同時鑄爐,也很精妙。其他仿制者也很多,但終究不能與吳邦佐相比。至于玉堂清玩主人,也就是嚴東樓,凡是嚴東樓收藏的宣爐,都是竊取無款的宣爐充為己有,并不是他親自鑄制,所以玉堂清玩之爐不能列在仿制之內。
嘉靖初年,學道仿制的宣爐也很佳妙,可惜不知其人情況。萬歷、天啟年間有施念峰,萬歷末年有金陵的甘文堂、蘇州的蔡家,都以仿制宣爐著稱。以后,吳中的徐守素、周文甫等也以鑄冶宣爐聞名于世。明末的湯子祥也是鑄爐的好手。清雍正、乾隆兩朝都極力摹制,只是都沒有珍品產出。只有巴格仿制的宣器還能與宣德年間出產的爐相比,此外的都不很出名。
宣德鑄爐總共不過五千余座,在當時深藏于宮內,平民百姓根本看不到。幸好仿制的能手廣為冶鑄,才使得人們大開眼界。仿制的偉大功績是不應該被泯滅的。如今則世態滄桑,人事迭變,不僅宣德名器無法見到,即使是仿制諸器也很難看到了。宣爐的命運竟然衰落到了這樣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