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血型性格大解密

第一節 血型真的會影響性格嗎

血型是組成性格的材料

1901年,奧地利病理學家卡爾·蘭德斯泰根據人類血液紅細胞上含有抗原種類的不同與有無命名四種血液種類(A型血、B型血、AB型血、O型血),創立ABO血型學說,隨著科學的發展,又出現了許多其他血型分類體系,比如Rh分類方法等。我國的中醫理論向來反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主張將人的身體看做一個整體,綜合治療。血液在全身運行,就會反映出身體各個部分的情況。血液的類型會受到體內遺傳物質的影響,進而影響到人類的行為和性格,表現在具體某個人的身上,就會形成不同的體質和氣質。可以說它關系著人類身體的各個方面,比如樣貌、體形、稟賦、心理等。

這就是說,血型是組成人類性格的原材料。就好像無磚難以砌墻,無墻難以造屋一樣;沒有血型,性格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建筑師將渙散的、不成形的黃土摻水和勻成泥,經過磚范整形成坯,再經過入窯高溫加工,就成了建造摩天大樓所需要的磚塊;人類的血型與性格的發展也經歷了同樣的過程,在悠久的發展歷程中,四種血型相繼產生,不同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決定了各自的心理素質與氣質稟賦。這些不同的進化步驟和存在細小差別的氣質,其實就是“黃土”。生存環境將這些差異強化放大,并規范成種種“氣質磚塊”,進而形成身體的“性格大廈”。在鑒賞一座大樓時會用材料如何、建筑工藝怎樣作為評判標準。鑒于上述原因,在鑒定某個個體時就可以用氣質個體性格怎樣、外部機遇如何來作為評價標準。

當然,現代人類性格的形成更加復雜。畢竟,相對于祖先來說,現在生存環境變化之大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現代人類的家庭背景、生活環境、親友影響、學校教育、工作經歷、本身努力程度都會對性格施加影響。由此也可以知道,不論是血型等先天因素和教育等后天因素都和性格有緊密的聯系,并沒有從屬、輕重之分。

總之,血型是性格的組成部分,它和后天環境一起決定了性格的形成。

為什么相同血型的人性格不一樣

很多人對現實中有人和自己血型相同卻性格不同感到迷惑不解。其實這很好解釋。

假如給讀者和另外一個人一堆相同種類、相同體積的黃土和水,兩人能和出一樣的泥嗎(即使提供量具)?能造出同樣的磚嗎?能建造出兩所一摸一樣的房子嗎?埋怨別人不能“心有靈犀一點通”?好吧,即便有兩次機會,恐怕也很難做到。同樣道理,即便是相同血型的兩個人,性格也會有很大不同。

首先,先天與后天因素共同決定性格的形成。相似的歷史進化機遇與生存環境給了相同的血型,但是后天成長環境的差異又使性格在大體類似中有明顯的不同。

后天的教育背景、父母親友影響著人們的性格。父母的教育方法與人格榜樣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后代的性格。

再者,人類的血型從ABO血型分類系統角度看是相同的,從其他血型分類方法看未必就會相同。早在本書開頭就提到過,血型是以血液中抗原的不同和有無分類的,依據主要血液細胞抗原種類劃分仍可分為大概三十多種血型。但是單單是紅細胞表面上就含有四百多種抗原;白細胞上也存在著二十多種抗原;血小板上有十多種抗原,還有其他血液蛋白也存在許多種類不同的抗原,人類身上抗原種類共有七百種左右,血型組合起來恐怕也數以億計,百萬人口中只有8個人的血型是近似的。另外,父母的遺傳基因共同決定孩子的血型,每個人都含有兩種基因鏈,DNA結構的不同決定了他們血型的微小差別,所以血型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具有相同血型的人受后天或先天因素的影響,可能在本質上會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在細節方面會透露出很多不同之處。

具體到各種血型,血型會隨時間、地點、處境的變化而變化。ABO四種血型在幼時、少年、成年、老年會有不同表現。B型血的人(夜貓子,晚上勁頭很足)與AB型血的人在外沉默寡言,回家則會喋喋不休;A型血的人(慢熱型,進入狀態較慢)在外善忍,私下卻非常固執;O型血的人(面對新環境會急速收斂本性直到完全熟悉為止)在外外向,回家則內向。而且,O型血的人的情緒一般很穩定,A型血的人在緊急狀況下會很鎮定, B與AB型血的人則善變。

血型將打開人類科學的大門

2004年,河北驚現孟買血型。這是繼孟買血型于1952年在印度出現以后首次出現于國內,據說全國此血型的人數不足30人。此次發現對我國血型研究可以說是意義重大。

自《山海經》有“梟陽人”的記載以后,我國歷代都有野人的記錄(屈原的《山鬼》)。20世紀初,目擊事件更是層出不窮,20世紀七八十年代更是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研究;而對外星人,人類更是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就開始研究。反觀人類對自己隱藏無數秘密的身體的態度,目前仍沒有一種完備的科學理論對人的生活狀態和行為進行過系統的研究。

血型對于人類來說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可以減少在輸血時發生溶血病的概率,而且可以用來鑒別親子關系。除此以外,血型學說對于研究古人類生存環境的探索與人類起源遷徙等發展的研究都是至關重要的。對各位讀者而言,恐怕最直接的意義就是血型與性格之間的關系。只要了解了各血型的性格,就可以用它指導自己揚長避短,調節人際關系。所以說,血型學說對于人類而言無疑是一把打開人類科學大門的鑰匙。

重視血型的日本人在血型科學的研究一直走在最前沿。他們一直在試圖建立人類生態學以研究性格。目前世界上研究血型所使用的方法,也多是由日本人發明的。比如日本血型學說專家就率先采用了問卷調查。這種調查方法的優勢在于調查樣本數量非常多,能避免以偏概全的情況出現,結果比較全面可信。但是這種調查方法的缺點在于,調查對象會經常以不嚴肅的心態回答問題,主觀性和隨意性非常強,容易誤導實驗結果。

為了避免這種缺點,專家又采用了行業血型分布差別對比法。這種調查方法同樣是以大量的調查樣本為基礎的,不過是以不同行業作為對比對象,避免了上述問題,結果更為精確,對根據個體的血型研究其行為有重大幫助,同時也有利于區分氣質類型。

專家又采取第三種方法輔助前兩種方法以確保試驗的準確度,這就是試驗觀察法。通過對各種行業人的血型與其行為的觀察分析,來研究二者之間的聯系和探明各血型之間的微小差別。

血型學并非占卜算命

很多人將血型與性格的相關學說與占卜算命混為一談,其實兩者不是一回事。

發源于西方的血型與性格學、星座學的確在某些方面和我國的十二生肖與干支紀年法有異曲同工之處(二者都是計時之法),而不同季節的時令也會對血型性格有影響。但是算命、星相與占卜則多數是信口開河、無稽之談,其對命運的解釋本質上是一種猜測,根本沒有半分證據。

原始社會的落后使人對大自然產生了盲目的崇拜,從而產生了巫師這個溝通天界與人間的角色。悠久的民族傳統慣性、長期艱難的生存經歷和不盡如人意的現實使人類篤信冥冥之中有只無形之手在擺布自己,所以會被算命半仙的三寸不爛之舌和滿嘴鬼話蠱惑;于是乎,越算命越艱難。而走南闖北的半仙則通過搖簽測字的方式,打著“治病行醫”、“驅鬼除魔”的幌子招搖撞騙,腰包越來越鼓。

血型學說是一門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嚴謹科學,占卜算命則是一種根據算命道具的各種情狀以推測人命運的“莫須有理論”(姑且稱為理論)。雖然它們在某些時候會涉及相同的領域,但完全是兩回事。血型學說以外在行為研究性格,占卜算命之以卦象面相和手相來判斷人的命途(命運如果可以這樣預測,未免過于天方夜譚了),從來沒有涉及性格。不過這兩年,算命先生開始緊跟時代,他們使出了科學算命與電腦高科技算命的法寶,開始向血型性格靠攏。這的確迷惑了不少人,也值得警惕。

至于高科技算命,即使給算命先生提供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天河”,他也未必能算出一個人的命運。更何況大多半仙用的不過是一臺老掉牙的大腦袋“老爺機”。網絡算命也不過是建立一套軟件,輸入諸如星座屬相和生辰八字之類的東西而出現一個結果而已,本質上還是算命書里的東西,和算命先生掐手指并無不同。當然,通過計算機計算DNA、基因等生命遺傳信息也能算出個體遺傳傾向,但是,某些個體獨特性還是無法預測的。

占卜算命這種“自動進化”的傾向也使很多正規的血型研究大受阻撓,而現代社會許多人也對血型理論不屑一顧,將血型與算命混為一談。讀者應當清醒地意識到這一點。

為何O型血最為短缺

讀者可能很難相信,全國血型最為短缺的不是稀有血型,而是O型血。下面是近幾年關于O型血“血荒”的證據。

2002年,貴州省出現O型血供應不足狀況;2005年廣州O型血供應告急;2006年,煙臺市、重慶市出現O型血供應危機,庫存量僅占庫存血量的8.9%;2007年,青海、貴州省O型血告急;2008年,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中南醫院、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蘭德醫院O型血液庫存已出現嚴重短缺;2009年,南昌市、無錫市和蘭溪市O型血告急,供應短缺;2010年武漢市、河南平頂山市、河北石家莊、山東濰坊和江西桂林同時出現O型血供應不足的緊急狀況。O型血供應不足,已經延誤了許多人的治療。

與此同時,B型血卻出現了供應過多的脹庫現象,而且,人數最少的AB型血也并未出現大面積的血荒問題。而先前也提到過,我國的血型組成是,A型血約占28%, B型血約占24%, O型血約占41%, AB型血約占7%,可以看出O型血的人口占了中國總人口的絕大部分。既然如此,O型血又為何會經常出現短缺呢?

首先,O型血的人口的確數量眾多。可以想象,一百個人里面有將近一半的人是O型血。那么O型血的人顯然就有更高的可能性發生意外或者患上疾病,O型血肯定會供應緊張。

其次,O型血長期認為是萬能血,被用于各種血型之人的緊急輸血。當然,O型血并不是真正的萬能血,小量輸入還可以救急,大量輸入仍有可能會發生溶血病。需要大量輸血時,最好選用同血型的血液。不過,臨時救急的角色也讓O 型血消耗不少。

再次,我國血庫的儲備血液來自于街頭流動采血點。每年冬夏兩季,獻血的主力軍——學生都會放假離校;而寒冷或者炎熱的天氣也會使市民和學生獻血的積極性降低。另外,節假日,由于往來應酬的增多,發病率會明顯升高,導致各血型尤其是O型血需求量大增。

最后,血型性格問題。B型血的人性格散漫隨和,很容易去獻血;A型血的人內向認真、細致謹慎、更富有奉獻精神也比較容易去獻血;AB型血的人繼承前兩者的優點,也有較大的可能性會去獻血;O型血的人獻血的人數雖然也很多,但在其總體比例方面并不是很大,因為O型血的人有較強烈的自我意識,自信而固執且缺乏耐性,所以獻血概率就會較低。而且血型與體質、性格等都有密不可分的聯系,B型血的人善忍,有很強的適應性,性格散漫隨和、心胸開闊,身體健康狀況就較好,不大容易患上重大疾病;O型血的人天性勇敢、尚武好斗,容易激動,情緒起伏較大,很容易發生意外或者患上重病,這些都會導致O型血的緊缺。

古老的證據——體液說與血型學

學過心理學的朋友都清楚,最早通過血液研究人類性格的是古老的體液學說——現代心理學的遠祖之一。實際上,那時心理學就已經和血液理論結合在一起了。

最早的體液學說發源于古代印度醫學。古印度的醫生一開始是由僧侶兼任的。人們認為他們是人與神的溝通者,最有資格解決人間疾苦。后來逐漸出現了一批專職的醫生,不過他們的地位僅僅比奴隸略高一點。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積累,醫生們逐漸形成了完整的理論。他們認為三體液是氣、膽及痰,三者均衡人體就會健康,否則就會得病。

而四體液說最早在古希臘出現。古希臘傳統的理論是四元素說。其醫學理論一開始認為人有三種體液(血液、膽汁和黏液),但為了配合四元素說,大約2500年前他們又將膽汁分為黃膽汁和黑膽汁。四體液說經希波克拉底和蓋侖完善后,統治西方醫學界約2000年。直到17世紀文藝復興爆發,瑞士人帕拉西沙和意大利人維薩留斯開始質疑其理論。19世紀中期,著名的“醫學教皇”渥寇發表著作《細胞病理學》,有兩千年歷史的體液學說才慢慢被細胞理論所取代。不過20世紀中期,抗體、神經傳遞物和內分泌的發現使體液說再次煥發生機,進而被世界接受。

體液學說兩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以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為巔峰。這位醫生認為人人都有血液、粘液、黃膽汁和黑膽汁四種體液,他們調和與否直接關系著人類的健康,四種體液的組成比例也決定了人們的行為方式。他認為膽汁質的人情緒激動易暴躁,情緒變化大且難于平息,熱情豪爽、精力充沛,動作迅速勇猛;而多血質的人頭腦比較靈活,溫和親切,富于同情心,感情變化較大,活潑、敏捷而富于表情;粘液質人群則會將情感隱藏在心底,態度冷漠,言行緩慢,沉著冷靜;抑郁質人群內向,軟弱怯懦,謹慎誠信,動作遲鈍。體液決定了氣質與性格。雖然希波克拉底關于人類氣質的成因的解釋并不完全正確,但他對氣質類型的名稱及劃分,卻一直沿用至今。20世紀中期德國心理學家哥溫博士將“體液說”整理完善,仍將人的性格分為膽汁質、多血質、抑郁質、粘液質,基本上與O型、B型、A型、AB相對應。因此可以說,體液學說是血型理論最古老的證據。

東西方都曾經花費過大量精力研究血液,這種過程早在血型發現之前就已經開始了。血型運行于人類全身,不僅會反映身體各個部位的狀況,而且還負責為各部位運輸營養物質,稱之為生命根本,真是恰如其分。因為日常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很大一部分融化進了血液之中。然后血液攜帶著氧氣和生命體新陳代謝必需的基本營養物質沿著血管循環各處。所以,可以通過打針吃藥輸液等手段將藥物成分融入血液進行治療。另外一個例子就是,游牧民族要比農耕民族更具有攻擊型也更善于戰爭,究其原因,是其多食肉的飲食習慣將肉類的能量轉化進血液里提供給全身使用,進而造成了他們的性格。

而現代遺傳學的發展也提供了許多血液影響性格的證據。比如O型血的人熱情豪放、大膽勇猛、尚武好勝,而人類科學則在這些相同血型的人群之中發現了相似的基因,這足以證明血型和基因之間的確有緊密的聯系。另外,同卵雙胞胎由于基因相同,即使從小被分離,長大后仍然會有相似的性格也是典型的證據。

“對號入座”難免有失偏差

本書口若懸河地大談血型與性格之間的聯系,讀者可別對著這本書里描寫的性格來推測自己的血型。言之鑿鑿的闊論長談并不能掩蓋人與人性格的差異性,對號入座難免會有偏差。

血型性格雖和占卜算命之類的迷信思想有重大區別,但一直被人誤解。這使血型理論學術地位低下,發展極其緩慢;而且在發展過程中,血型理論更是遭受各方面的懷疑與口誅筆伐。在這一點上,大眾長期以來接受的應試教育難辭其咎。因為這種教育模式導致了在認識事物的方法上的局限性。

眾所周知,人類的大腦有左右兩半,左腦分管理性、邏輯,右腦分管感性、語言。上述教育模式的確為我國的快速發展提供了人才基礎與技術,但對右腦的忽視也造成了感性的丟失、精神世界的荒蕪和創造力的不足。在面對事物時,眾人習慣于運用數理式的固定理性思維方式去對待,限制了抽象、演繹和人文精神的發展,進而阻隔了血型科學的發展傳播。在接觸血型性格學術理論時,大眾總是習慣性地去仔細比對考察,忘記了血型性格的復雜性,于是就會出現偏差。

再者,血型性格是指同一種血型血之人群的大致相同點,并不否認個體獨特性的存在。如果說世界60億人口中只有四種性格,誰會相信。而且在前文也說過性格受內外兩種因素的影響,血液物質、基因和后天環境共同決定了性格。偶然性的存在就決定了性格對號入座的偏差性。

至于血型理論本身也存在若干問題。例如理論的完備性與繼續發展方面。血型性格發展的排頭兵無疑是日本。即使是日本,自從能見正比古和鈴木芳正血型說專家以后,也是后繼乏人。因為科學分工較細,而后人精力有限,知識、眼界變得日益狹隘,只能不斷在兩位大師的基礎之上修修補補,很難獲得質的突破。現存的研究方法中也有很多應該隨著時代的進展加以改進的地方,否則很容易陷入狹隘血型學的泥潭。

另外,血型理論的發展也有教條化的傾向,思維方法中感性思維也在迅速消退,這就迫切要求我們轉變思維方式,正確看待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謹慎對待偏差性問題。

內向、外向和神經質

性格就像一個萬花筒一樣,從這一個角度看是一個樣子,從另一個角度看又是另外一個樣子,令人眼花繚亂。性格不是直接顯露出來,它總是通過各種不斷變化的外在行為體現出來。于是人類自作聰明地將它們貼上各種標簽,就比如內外向與神經質。殊不知,這些性狀從來都沒有固定地只在一種血型的人群身上出現過;它們總是走馬燈似地不斷變換。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可能會出現雙重或多重性格,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帶有神經質。比如O型血的人的浪漫性格中又含有濃烈的現實主義;而A型血的人雖然自律隨和、溫和善忍,脾氣卻暴躁異常;B型血的人多愁善感,散漫隨和,比較重視人際關系,為人行事卻異常的清醒理智和現實;性格矛盾的AB型血的人一向以合理而冷靜的思維方式著稱,卻又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喜歡幻想。

內、外向最早是由榮格在1913年提出來的,他認為人類在與周圍世界發生聯系時,心理會有兩種指向(或定勢),一種指向個體內部世界,稱為內向;一種指向外部環境,稱為外向。內向的特點是安靜、想象力豐富、善思考,但懦弱含羞,對人的警惕性很高且不善交際;外向人群則善于交際,喜歡四處游玩,為人豪爽直接,樂于助人,容易與人接近,善于適應環境。但大部分人是復合型,純粹內向或者外向的人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近代社會科學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這種內外向不僅會共同存在于個體,而且會隨著年齡和職業的變化而發生顯著的變化。不同血型血之人群的外向性和內向性發生的變化更為明顯。比如四大血型中,除了O型血的人以外,性格都比較低調,表現得也較復雜;獨有O型血的人“肆無忌憚”,性格出奇鮮明,坦率直接得令其他血型血之人群都自愧不如。不僅如此,O型血的人少時和成年時變化之大超出了每個人的想象,他們年幼時往往老實聽話,成年后則會盡顯本色。

即便是同一時期,同一個人,O型血的人的變化也會令人驚訝。在公共場合,O型血的人交際廣泛,性格豪放勇敢;但在私下里,O型血的人卻經常會沉默寡言。A型血的人在外像個彌勒佛,有求必應,回家則固執任性;B型血的人在外經常會以沉默示人,面對親友則會口若懸河。

而“神經質”一詞則產生于古希臘。嚴格來說,這個詞并不能恰當地形容性格,而只能顯示個體的某一個方面會與眾不同,比如服裝和飲食。對任何方面都神經質的人是絕對不存在的。

B型血的人因其散漫隨和的特點,神經質的狀況出現得較少;但是他們對自由的熱愛,使他們遭遇困難時并不擅長于調控自己的情緒,常常會深陷沮喪之中不能自拔。

O型血的人有較強的自我意識,經常會有潔癖和恐高癥,對各方面都比較敏感。他們對于別人的任何意見或建議,雖然不會采納卻經常會認為別人在反對自己。

A型血的人內向沉默、追求完美,對任何事物都非常敏感,對事物的發展與未來有很強的悲觀看法,神經質色彩比較濃厚。由于A型血的人的不善交流與重視合作,使得他們對別人評價極為在意。

AB型血的人因其自身的矛盾性格,神經質表現得更為明顯。他們表面溫文爾雅、交際游刃有余,私下里卻又牢騷滿腹、厭惡人情往來;他們看起來非常自信,同時又對自己的能力和影響頗多懷疑。

同一品質在不同血型之間的微妙差異

任何人的性格都不是單一不變、毫無遮攔的,而是復雜多變甚至會有多重矛盾性格。

但是,地球上的現存物種,追根究底都是由原始生命物質進化而來。生命基因與遺傳物質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盡管個體的性格與血型存在著諸多差異,都是人類生命特殊性的表現,但是相同性還是占主導地位的,人與人之間性格的關聯性還是很強的。我們需要在相同的前提下把握差異,切忌鉆牛角尖、走極端。

以下是各種血型之間具體差異的圖表:

血型與氣質的遺傳

關于血型與氣質理論目前出現的還不多,比較典型的是日本心理學家古川竹二等人根據人的血型差異提出的氣質類型理論。他認為A型血的人順從聽話,B型血的人活潑,O型血的人意志堅強,但因為他的論斷過于絕對化,缺少變通,因此無法解釋某些特殊情況,飽受質疑。后來目黑和鈴木芳正的學說逐漸克服了這一缺點。

許多人都關心血型、性格與氣質,也有人對血型不感興趣。但是由于血型性格和氣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個體的社交與人際關系,進而影響了個體的成功與失敗,所以大部分人對它們還是比較關心的。但是也因為這個緣故,社會上便出現了很多奇談怪論,許多人更是刻意隱瞞自己的血型甚至不惜撒謊,唯恐別人憑此判定自己的性格。

血型最初是從血液中發現的。但是血液運行于人類周身,積極參加能量轉化,因此人類身體體液、細胞、內臟器官,乃至骨頭、指甲、牙齒、頭發中都或多或少地含有血液基因。而氣質是個體總體上的、具有穩定性的精神面貌。它是人體本身的產物,身體的任何部分和整體體質特點都會反映出人的氣質特征。氣質隱藏于身體的內部,通過具體的行為表現出來。可以說血型是分析和判斷性格和氣質的鑰匙。性格是先天遺傳與后天環境、教育、經歷等共同形成的。血型形成性格,氣質在性格的基礎上形成。它們相輔相成、相互作用與影響,共同決定著人的種種內外特征。

血型由父母基因按遺傳法則共同決定的特點決定了氣質與性格也在很多方面有遺傳的可能性。血型由先天形成,很少受后天的影響,也不會發生任何變化,有很強的穩定性;而按照遺傳法則,人類目前的四種主要血型中,有六種不同的基因組合方式(即AA、AB、AO、BO、BB、OO)。氣質性格和血型的特征對應則特別明顯,不同血型的人會有不同的性格氣質。從某種意義上講,遺傳基因決定了不同血型的人的氣質與性格。

對于不同血型的人,一般會有固定的印象。比如A型血的人性情溫和老實而沉穩、內向孤僻害羞,習慣于順從,比較受人尊敬,卻生性多疑且傾向于依賴他人、情緒變化大、消極保守;B型血的人直覺敏銳、敏感散漫、沉穩鎮靜;AB型血的人兼具A、B血型特點,具有矛盾性;O型血的人則意志堅定、直奔目標、爭強好勝、個性鮮明、控制欲與支配欲特強,氣魄與膽識非凡。仔細看一下上述描述,就能發現這些特點中既有性格又有氣質,甚至某些特點即是性格又是氣質,二者很難分清。這就表明,遺傳基因不僅決定了血型,也決定了氣質與性格。

四種血型的六種可能性人群之間雖然會由于遺傳性保持某些共同點,但是他們仍然會因為父母基因的影響而表現出復合(AO、BO、AB)或重合(OO、AA、BB)的性格氣質。比如AA和BB型血的人群就具有極為強烈、與眾不同的特點。這點在下文會有相關論述。

另外,雖然氣質與性格會受遺傳影響,也不能忽視后天環境的影響。畢竟,不同環境的反復刺激必然會使相似氣質、相同血型的人形成不同的性格,而自身修養、工作與教育經歷無疑也會對性格氣質施加影響。

血型氣質強之人并非總是強者

血型是沒有優劣之分的,但是由血型產生的氣質和性格卻有強弱之分。有些人就像一口深井,表面不動聲色有時還顯得內向怯懦,暗里卻深不可測;有些人卻像一鍋煮沸的滾油,聲勢驚人、肆意張揚。前者給人的印象就是收縮性的,氣質上屬于弱者;后者則是典型的擴張型性格,屬于氣質上的強者。

但是本書也說過,血型氣質與性格雖然因為遺傳而有穩定性,但仍然會因為影響因素的復雜性而表現出矛盾性和復合性。換句話說,血型氣質的強弱也不是絕對固定的,也會隨著各種因素的變化而變化。比如有的人脾氣暴烈、頤指氣使,可在另外一些人面前卻溫順有加、低眉順眼:有些人經常口若懸河,面對另外一種人時卻語無倫次。因此判斷一個人氣質的強弱并不是固定不變的。

首先,來分析一下血型氣質強弱。簡單地說,氣質強弱只不過是心理上的一種擴與收的傾向而已,是一種支配與服從、輕松與緊張、主動與被動的關系。所謂強勢血型氣質,是指在交往接觸的過程中,能在氣質上占優勢,能自覺敏捷地把握住對方的心理,積極地采取對策的氣質;所謂弱勢氣質,指在接觸過程中下意識地去隨和對方,經常會產生緊張感或依賴感的氣質。各種血型氣質的強弱關系并不穩定,一種血型在面對另一血型可能是強者;而在面對另一種血型則可能又成了弱者。強與弱的對比,可能因為對比對象的不同而發生變化,也就是說強弱關系只是相對而言,是不斷流轉變化的。比如A型氣質弱于B型氣質卻強于O型和AB型氣質;O型氣質弱于A型和AB型氣質卻強于B型氣質;B型氣質弱于O型和AB型氣質卻強于A型氣質;AB型氣質弱于A型卻強于B型和O型。相處和諧時,強勢氣質會決定弱勢氣質很可靠,后者會覺得前者成熟而有氣魄;失和時前者會對后者感到不耐煩,后者則會覺得前者霸道欺人。比如O型血的人意志堅定,支配控制欲較強,其下屬會感到誠惶誠恐、膽顫心驚,喪失抵抗的能力和勇氣。

再者,即便是固定的兩種血型,強勢氣質也未必能在各方面都處于優勢。弱勢氣質只要能發揮自身優勢,利用外部條件同樣能擊敗強勢氣質。比如,O型血的人意志堅定但缺乏耐心,容易魯莽沖動;A型血的人和B型血的人卻善于忍耐且同樣意志堅定,只要能掌握O型血的人的缺點,同樣能夠取勝。

最后,強勢氣質自身的特點會隨場合的變化而變化,且大多數人都屬于復合型血之人群。比如前面所說的A型血的人人前溫和人后固執,O型血的人人前活躍,人后沉默等。

總之,血型氣質與性格受遺傳基因影響,會在微小差異的前提下大致保持穩定。血型強弱之分也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強者本身在面對不同對象時都可能處于不同的地位,另外雖然強者憑著自己的心理優勢能獲得弱者的敬仰臣服,但過于重視自身優點卻對自身缺點和弱者優點視而不見會讓強者很快轉變為弱者。

各血型之人的性格對比一覽表

下面將各血型之人的性格集中列表,以作詳細對比。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列各血型性格都是典型性格。也就是說,一種性格只是在某種血型血之人群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并不是說其他血型血之人群就不具備這種性格。只不過他們表現得更為隱晦,被各自身上具有的其他典型性格所掩蓋,比如睡眠特征,四種血型的人都能徹夜不眠;但O型血的人表現得更加活躍,很少失眠。再如精力方面,四種血型的人都有精力旺盛的時候,但是O型血的人更典型。凡此種種,不一而論。

當然,表中所列性格也并不是絕對精確的,在參考表格內容時仍需要根據現實(比如生活環境和傳統習慣),從各方面和多角度去觀察和分析具體某個人的性格,不能片面地斷定。

各血型之人氣質的長處和短處

知道了各血型之人的性格,再來看一下他們的氣質。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寨沟县| 武山县| 容城县| 邛崃市| 新营市| 深州市| 城步| 安国市| 阿图什市| 曲阳县| 沙田区| 尼勒克县| 镇康县| 锦屏县| 湘西| 兴山县| 九台市| 彰武县| 沁源县| 剑河县| 启东市| 昌江| 淮北市| 岑巩县| 奈曼旗| 澄江县| 洪湖市| 铁岭县| 章丘市| 甘德县| 金坛市| 平乐县| 阳曲县| 金华市| 繁昌县| 绍兴县| 同德县| 启东市| 绥化市| 铜陵市| 石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