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牌之起源
占卜牌從何而來——吉普賽人的占卜牌——歐洲人的占卜牌——牌組與牌義——牌之魔力——牌之誘人魅力——不可或缺的感應力——紙牌占卜的價值占卜牌從何而來當我們隨手拿起一副普通紙牌與朋友玩上幾局時;當我們獨自一人對著單人紙牌游戲冥思苦想時;當我們看著紙牌出現在神秘的占卜儀式上時,往往認為占卜結果只是巧合,卻從來沒有仔細想過,這些表面光滑的紙牌背后,有著怎樣的歷史。
紙牌自出現至今,其實不過500年左右。許多學派都認為,紙牌起源于歐洲。但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從東方國家,特別是印度、中國、迦勒底[1]出現的紙牌來看,其用法與外觀都和后來西方國家出現的紙牌有著很大的差異。紙牌真正的起源地雖已無從考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東方那片神秘的土地上,智者們對紙牌始終沒有絲毫鄙夷之意。與早期西方社會不同的是,他們視紙牌為占卜靈物,并納入玄學的范疇。
吉普賽人的占卜牌
普遍認為,占卜牌源自吉普賽民族。吉普賽人原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印度人。他們被迫離開故土,從西亞流浪到埃及、從北非流浪到歐洲,為了生活四處漂泊、顛沛流離。任何形式的占卜問卦無疑都少不了一位極具天賦、神秘莫測的占卜師。這些人往往精通音律、善于用藥,無論掌握語言技能抑或手工制作都易如反掌。但其命運卻如孩提時的以實瑪利[2]般充滿曲折,終年漂泊流離、四處躲避,因而難以卸下內心的防備。在多年的苦難生活中,吉普賽人練就了一身生存技能,以及超強的通靈能力,而且更懂得如何利用與生俱來的神秘魔力讓迫害者聞風喪膽。
吉普賽人將古老的東方占卜術完好地秉承了下來。但這一張張源自“命運之書”的神圣占卜牌卻被歐洲人褻瀆,淪為賭桌上的玩物。吉普賽民族世代相傳著古老的占卜術。許多人一開始對此不以為然,然而一旦來到占卜師跟前,面對面地感受其神奇魔力時,無一不被震懾。的確,當生活中充滿陽光、一切安好時,我們會對所謂“占卜”置之一笑;但當暗夜降臨、幸福不再時,我們也許就會想起這些來自神秘國度的子民,會想求助于他們神賜的力量。
絕大多數人都視“占卜”的神秘力量為庸俗之物,認為不過是騙取無知者錢財的手段。但仍有一部分人將其奉為畢生信仰——與其說是迷信行為,倒不如說是更為原始、另一種意義上的基督精神。
歐洲人的占卜牌
還有一種理論將東、西方的占卜牌完全割裂開來。他們認為,西方占卜牌起源于歐洲。孰是孰非姑且不說,我們先來看看這篇15世紀的文章是如何描述的:“紙牌最早出現于1379年的維泰博[3],由撒拉遜人[4]引入。后來,撒拉遜人連同阿拉伯人、摩爾人[5]一起,將紙牌占卜的種子撒遍了整個西班牙大地。紙牌最初被稱作‘naibi’,隨之演變為‘nabi’、‘naba’、‘nabaa’(希伯來語及阿拉伯語),這些詞都有“預言”的意思。眾所周知,紙牌最初便是作占卜之用,游戲不過是后來的附屬產物?!?
塔羅牌是最早的占卜紙牌(本書將另辟章節詳述),其產生的緣由不得而知。也許是某人靈光一現,將數字與象征符相結合畫在紙牌上聊以消遣。塔羅牌最早出現在14世紀中葉至15世紀初葉。當時,在威尼斯出現了一副共78張的塔羅牌。其中包括22張圖案牌(大阿卡那牌)和56張數字牌(小阿卡那牌)。小阿卡那牌又包括四組牌,每組牌含有四張宮廷牌(國王牌、皇后牌、騎士牌、侍從牌)以及10張數字牌。后來,小阿卡那牌在簡化了一組圖案牌(共四張牌)后,逐漸演變為現今流行的52張牌。
塔羅牌傳入西班牙后,被強行去除了皇后牌組。法國則始終忠于“皇后”的名譽,保留了其尊貴地位而去除了騎士牌組。德國最初的做法與法國一樣,但皇后牌終究還是被一位叫奧伯曼的高級男仆給除去了。英國的塔羅牌由西班牙和法國傳入,當地按照各自傳入國的做法,未作更改。
牌組與牌義
在占卜牌的發展歷程中,一直保留著四個牌組的傳統。但每張牌的牌面象征符則發生了極大變化,牌義也隨之各不相同。最原始的四個牌組分別是:圣杯(象征信念)、金幣(象征施舍、寬容)、寶劍(象征正義、公正)、權杖(特指堅毅、耐力)。如今的塔羅牌以及意大利牌、西班牙牌依舊沿用這些象征符。古老的德國牌曾經出現過鈴鐺、紅心、葉子以及橡實的符號。15世紀的法國牌還出現過矛(pique)、心、棒(trefle)、鉆的象征符。
至于“矛”出現的歷史淵源,現在已經很難考究了。估計是由意大利語中“矛”這個字演變而來(在意語中,“矛”指寶劍)。但法國為何出現“矛(pique)”牌組,就不得而知了。法國人將我們的“權杖”稱作“棒”,圖案是三葉草。德國人則認為其外形更像橡實,因而稱之為Eichel[6]?!皺嗾取睋f是受意大利語bastoni[7]的影響。雖然“權杖”符號確實與bastoni相似,但對這一說法我依舊持懷疑態度?!凹t心”則無需解釋了,其出現于法國牌、德國牌以及英國牌中,對應西班牙牌和意大利牌的圣杯組。最有趣的當屬“金幣”牌組。原始牌組中的“金幣”以及德國牌組中的“鈴鐺”竟然逐步朝“格子”形狀發展,最終變成了法國的“鉆”。
十四世紀的占卜牌大都唯美華麗。不僅畫風大膽,而且極富藝術表現力。有的宮廷牌甚至繪有歷史人物的頭像。
牌之魔力
這些表面光滑的小紙牌看似簡單,可關于它們的爭論卻從未停歇。占卜牌有著蠱惑人心的魔力,令人難以抗拒,各階層男女老幼無不趨之若鶩。而對占卜術本就不屑一顧的人,則趁機掀起更為瘋狂的抵制浪潮,誓要將其徹底驅逐?,F在,依然有人絕不允許家中出現一張紙牌。還有的人,即便自己從未摸過牌,卻依舊相信古時那套說法,視其為“惡魔之書”,洪水猛獸。
現代紙牌已經淪為賭桌上的玩物,對此,我愛莫能助。對于紙牌的占卜功能,我則心懷崇敬。但我要勸誡那些心術不正或意志力薄弱的人,千萬不能沉迷于此。雖然對神秘的未知世界心懷敬畏并沒有錯,但若將占卜視為人生種種抉擇的標桿,則行之過甚了。
牌之誘人魅力
學習占卜術能夠得到許多樂趣。無可否認,有些人確實極具天賦,詮釋牌義時繪聲繪色、說服力強。而有的人面對同樣一副牌時,無論洗牌、切牌的動作如何謹慎規范,釋牌的語言卻依舊蒼白無力、難以令人信服。也有人認為,釋牌不過是信口開河說空話。可當占卜師說出種種無法解釋的“巧合”時,卻無不為之震懾,感覺命運之神仿佛就在身后,我們與未來不過一紗之隔。
不久前,神秘主義又再掀起復興浪潮。只要人們愿意相信占卜書上所寫或是占卜師所言,那么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占卜風暴必將卷土重來。在那個鄙夷盲目輕信的年代,認為占卜術不過是騙人把戲的思想本已根深蒂固。但著名女占卜師勒諾曼驚人地預測出了許多重大事件。一時間,所有名流紳士都瘋了似地涌向占卜師,其中還包括位高權重的拿破侖。占卜術風靡一時,牢牢控制著當時人們的思想。因此,20世紀的占卜師始終沿用來自卡爾迪亞王國[8]、埃及、中國這些東方神秘國度的釋牌法,卻絕口不提其歐洲師祖。
可見,紙牌占卜術流傳久遠,廣為人知。從前的占卜術融合了占星學理論。現在的占卜術則以幾位大師之術為基本法則,再依靠占卜者自身的靈性與修煉,以對牌面作全面釋義。
不可或缺的感應力
對神秘學稍有了解的人都清楚,占卜師必須對問卜者或其問卜之事具有一定的感應能力。
從理性上來說,占卜牌只是一張張小卡片,要用其預測所謂未來似乎非常荒謬。但當這些紙牌握在占卜師的手中時,占卜師卻能憑借其獨有的感應力洞悉一切,讓我們不自覺地隨其走出茫然,重回正軌。
紙牌占卜的價值
接下來,我將介紹幾種占卜法。你看過之后,定會對占卜牌有更深入的了解。若能將幾種方法融會貫通,除了可以為朋友們帶去歡樂以外,(我非常嚴肅認真地說)相信也能夠讓身處絕境的問卜者重獲希望,為深陷痛苦的問卜者帶來安慰。你必將發現,學有所值。
注釋
[1]迦勒底是古代地區名稱,屬巴比倫尼亞南部,即現今伊拉克南部及科威特。在《舊約圣經》中,迦勒底是巴比倫的同義詞。大約在公元前625年,迦勒底人奪得巴比倫尼亞的王位,建立了迦勒底王朝,亦即新巴比倫王國。(譯注)
[2]以實瑪利的故事見于創世紀第16-21章,記載夏甲是屬于撒拉的埃及女仆,由于撒拉不孕,將夏甲送給丈夫亞伯拉罕作妾,生育子女。以實瑪利喝過井里的水后就變的強大,長大后以善射聞名,在巴蘭的曠野居住,成為阿拉伯民族的祖先。(譯注)
[3]維泰博是位于意大利中部拉齊奧大區的一個城市,維泰博省首府所在地。(譯注)
[4]撒拉遜人(始于613年),指從今天的敘利亞到沙特阿拉伯之間的沙漠牧民,廣義上則指中古時代所有的阿拉伯人。這些沙漠牧民突然在第七世紀興起,并在一百五十年之間就建立了一個廣闊的帝國。其征服行動因信仰和高度的斗志所激發。在先知穆罕默德的教誨帶引之下,意圖改變全世界的宗教和政治版圖。
[5]摩爾人是中世紀時西歐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對北非穆斯林的貶稱。歷史上,他們常被作為巫師而被悲慘地處死,并被認為是邪惡的化身。(譯注)
[6]Eichel,德語,即橡樹的果實。(譯注)
[7]bastoni,意大利語,即棍棒。(譯注)
[8]卡地亞王國是古巴比倫人建立的一個王國。(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