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可能不知道的血型常識

血型能改變嗎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人類特定的遺傳基因決定了個體的血型種類(血型是由父母的基因決定的),一般來說,后天環境是不會改變血型的。

當然,人類的血型并不是絕對不可改變的。首先,可以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有意識地將抽出來的血液改變其血型。其次,血型也會因為后天的疾病或手術發生短期改變甚至徹底改變。比如患了白血病之類的造血功能性疾病。在這類病的中晚期時,身體造血器官會發生功能性障礙,不產生或者只產生少量紅細胞進入血液。因此紅細胞膜上的抗原物質就會減少甚至消失,血型就會改變。說得詳細一點,病人由于體內的骨髓造血干細胞慢慢消失導致紅細胞減少、消失,進而產生功能性造血障礙,就需要移植他人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病人的血型就可能會發生改變。因為病人本身的造血干細胞功能會在骨髓移植完成后逐漸退化最后喪失造血功能,這些新移植過來的干細胞就會發揮造血功能。而由于受到這些新骨髓的供血,病人的血型便會逐漸轉變。如果病人自身骨髓的造血功能恢復并占主導地位,血型就會發生短期或不徹底的改變;倘若新移植進來的造血骨髓完全或大部分取代病人的造血骨髓干細胞,血型的改變就會是長期甚至是永久的。這屬于移植了骨髓干細胞后血液血型改變的情況。另外一種是暫時的血型改變。這種情況有很多,像未發育成熟的嬰幼兒、患病后接受輸血、服藥以及因為癌癥而接受放射性治療的人等,都可以在短期內改變或表面上改變血型。因為紅細胞抗原和基因會由于腫瘤本身以及放射線大劑量的使用而發生變化,因此在檢測時病人的血型就會發生改變。但這類血型改變只是暫時而不是本質上的,病人的血型可能會在醫生控制病情后再次變回原來的血型。

O型血是萬能的嗎

很多人時常羨慕那些O型“萬能血”的幸運兒。因為從理論上講,他們的血可以輸入到任何一個人的血管里。

由于A抗原和B抗原在O型血的紅細胞上都不存在,所以O型血輸入AB型、A型和B型血的人體后,不會和他們血液中的抗A或抗B抗體發生凝結。這些紅細胞仍然能良好地發揮其攜帶氧氣和排除二氧化碳的功能,因此人們稱O型血的人為“萬能輸血者”或“萬能供血者”。不過,這種說法并不完全正確。

從血型抗原和抗體的免疫學理論角度來講,AB型、B型、A型血的人是不宜接受O型血的(尤其是大量輸入)。原因是抗A和抗B兩種抗體都存在于O型血的血漿中。其他血型的人的體內輸入O型血后,受血者會由于自身血液與O型血凝結而患上溶血病。如果O型血輸入血量較少的話,接受輸血的人會因為全身血液的循環,將自身血漿中存在的一些能和O型血漿中抗A、抗B抗體發生凝結的A型或B型的血型物質稀釋,從而降低雙方紅細胞的相互反應發生凝結的概率。如果大量輸入O型血,抗A抗B抗體在血漿中的濃度就會很高,會有很大機會發生和其他普通輸血者一樣的輸血凝結溶血病。中國衛生部頒發的《臨床輸血技術規范》也明確規定:“含有O型血漿的紅細胞制劑在輸血前要進行交叉配血試驗。”A型、B型、AB型和O型血交叉配血時會發生不合的現象,是不能隨便輸入的。

一般來說,醫院輸血時會選擇同樣血型的血液。換句話說,O型血并不是絕對意義上的萬能血,大劑量輸血時,它也會帶來很大的風險。除非是在極特殊的緊急情況下(只有在同型血不足或缺乏時,才可以用O型血來救急),否則是不能把O型血大量輸入到其他血型的人的體內的。而且,將O型血輸入A型、B型或AB型血人群之前,一定要對O型血進行嚴格“處理”,把血液中的某些成分盡量去掉,減少溶血反應的發生概率。所以,同型血相輸才是最基本的原則。

哪種血型最好

造物主創造了不同的血型,卻又是一個偏心的“家長”。他賦予O型血萬能的奇妙特性,又讓AB型血的人成了萬能受血者。讀者是不是覺得自己很不幸?那么有沒有一種血型是最好的呢?

其實,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和其他人都不一樣,是唯一的。同樣,每種血型都有自身的優點和缺點,沒有優劣之分。

血型只是人類遺傳基因的一種表現形式。它的種類非常多,迄今為止,科學家已經在紅細胞上發現400多種不同類型的抗原,這些抗原組成了20多種血型系統;在白細胞上則發現了20種血型抗原,白細胞血型抗原與其他組織細胞還共同存在著多種抗原,達148種,人們統稱之為人類白細胞抗原;血液中血小板存在7個系統的特異性抗原,這些系統中又有10多種抗原;另外還發現了多種抗原種類和血清蛋白、血清酶,總數達600種之多。總的來說血型種類共有30多種,細分起來,人類血型的種類需要以億計。

血型可以影響人的性格和氣質。B型血的人都是充滿感情的行動家,而A型血的人則是完美主義者,O型血的人是現實浪漫主義者,AB型血的人則是充滿矛盾的自信家。

從發源歷史而言,農耕血型是A型血的遠祖血型,游牧血型是B型血的遠祖血型,狩獵血型是O型血的遠祖血型,狩獵血型O型血的歷史最為悠久。

皮特·達達莫博士——一位美國科學家,認為人類自身的進化決定了自身的血型種類。O型、A型、B型和AB型血組成了人類的4種血型,但它們出現的時間并不相同。血型是人類在具有不同氣候的地方定居并逐漸適應環境后,又經過漫長的演變過程形成的。原始的游牧部落之所以要遷往新環境,是因為先前的居住地無法提供足夠的食物。新的飲食結構使游牧原始人的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產生變化,進而產生了不同類型的血液。

O型血的出現時間是大約公元前6萬至公元前4萬年之間,是最早出現的血型。當時的原始人全是O型血,以狩獵為生。他們的食物大部分是野果和采集來的各種野草種子,偶爾也會有獸肉;穿的是野獸毛皮。將一定區域內的野獸獵殺殆盡后,他們會遷向另一個地方。那時的原始人過著四處游蕩的游獵采集生活,經歷了母系和父系氏族社會,生存地也逐漸由熱帶非洲遷徙到溫帶亞歐地帶。

A型血出現在公元前2.5萬年至公元前1.5萬年之間。歷史的不斷前進和生產力的不斷進步使農耕逐漸成了原始人的主要生產方式。他們以果實為主要食物,同時又馴養禽獸以食用,開始了定居和雜食生活。而食譜的逐漸豐富則導致了飲食結構的變化,進一步使血型發生了變異,于是誕生了A型血。

大約在公元前1.5萬年至新紀元之間,B型血開始出現在人類體內。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長使環境受到了巨大壓力,而氣候和生態環境的變化使原先的生存地再也無法提供足夠的食物,迫于環境和生存壓力,原始人開始由熱帶草原遷移到亞歐,最后遷徙到喜馬拉雅山周邊。寒冷貧瘠的氣候、地理環境和新的食物結構隨后便催生了B型血。蒙古人就是這種血型的最早種群。隨著他們不斷的遷移和征戰,其他地方也逐漸出現了B型血人群。

最晚出現的血型是AB型血,這種血型約誕生于一千年前。A型血印歐民族與B型血蒙古人的互相結合,產生了這種血型。他們具有超強的耐病能力、免疫系統,也更能抵抗細菌,卻更容易患惡性腫瘤。總之,血型并無優劣之分,它們都可以在緊急時挽救人的生命,是平等的。

A型血的人和B型血的人能生出所有血型的孩子

什么血型的夫婦可以生出四種血型的孩子?當然,一個寶寶是不可能同時具有四種血型的。本書所說的是孩子血型的可能性。不論是圍城以內的過來人,還是圍城外的觀望者,都應了解一下這個問題。

先從血型的遺傳規律說起吧。A、B、O三種基因控制著ABO血型系統中的四種血型, A抗原由A基因控制產生,B抗原由B基因控制產生,不產生A和B兩種抗原的則由O基因控制。基因鏈都是以成對的形態存在于人類體內,也就是說共有六種不同的基因組合(AA, AO, BB, BO, AB, OO)控制著ABO血型,每人體內只有一對。

ABO血型基因也分兩種,即顯性和隱性,顯性基因是A基因和B基因,隱性基因是O基因。當A基因和B基因結合時,因為它們都屬于顯性基因,這個時候人的血型則是AB型;由于O基因是隱性,所以只有兩對基因全是O基因時才能顯現出來,這時候人的血型才是O型;當一個人的一對基因為AA時,他的血型就是A血型;由此同樣可以推測BB基因組合會產生B血型;當他體內的那對基因是AO時,因為A基因是顯性基因,O基因是隱性基因,所以O基因在遺傳過程中就不能顯示,這時人的血型是A型;同樣道理,B基因遇到O基因也是如此,因為B基因屬顯性基因而O基因是隱性基因,所以人的血型就是B型。

父母將血型基因傳給后代時,基因由父母的生殖細胞(即精子和卵子)攜帶并各自提供一個并重新組成一對基因。若父母血型組合是AO(基因為AA或AO、OO),孩子的血型可能是A(基因為AA或AO)或O(基因是OO)型;若父母血型組合是BO(基因為BB或BO、OO),孩子的血型可能是B(基因為BB或BO)或O(基因是OO)型;若父母血型組合是AB、O(基因為AB、OO),孩子的血型可能是A、B(基因為AO或BO)型;若父母血型組合是AB、A或B(基因為AB、AO或AA、BO或BB),孩子的血型可能是A(基因為AA或AO)、B(基因是OO)或AB型。若父母血型組合是AB時,AO與AA基因就是控制A血型的基因鏈。基因會在人體形成精子或卵子時進入其中,最終會形成分別攜帶A、O基因的精子或卵子;而BO與BB基因鏈則控制著B血型,精卵形成時基因鏈會分離并進入其中,形成攜帶B、O基因的生殖細胞。出生時是AB型血的寶寶是由A基因和B基因精卵受精后發育成的;如果寶寶出生時是B型血,那就是由O基因和B基因的精卵受精后發育成的;如果寶寶出生時的血型是O型血,則是由同樣含有O基因的精卵受精而發育成的;如果嬰兒的血型是A型,那就是由A基因和O基因的精卵受精后發育成的。所以,結論就是,只有A型血和B型血的父母最有可能生出所有血型的孩子。

血型由腸內細菌決定

根據現代天文學理論,宇宙從大爆炸產生至今有150~200億年。地球從誕生至今已有46億年,人類從古猿出現時算起至今也不過3000萬年,而古細菌的誕生時間是在36億年前。這樣算來,細菌至少比人類早出生數十億年。這種比人類出現時間還早的物種竟然可以影響到血型,不禁讓人滿腹狐疑。

先來看一下宇宙和生命的發展史。1927年,比利時數學家勒梅特提出大爆炸理論。1929年,愛德溫·哈勃發現了紅移現象,證明了宇宙正在膨脹;1964年,阿爾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兩者都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論。

根據這種理論,150億年前,宇宙由一個在時空都無尺寸卻包含全部物質的奇點爆炸后逐漸形成。46億年前,由于氣體星塵的聚合,地球開始形成。不過彼時尚無生命,地球滿含硫磷等;其初始大氣從無到有,飽含毒氣。在火山閃電等自然力量的作用下,地球上的無機元素中產生了有機元素,進而出現了有機分子(氫聚變),經過小分子組大分子、單分子組多分子和生物單體、生物聚合物的階段最終產生原始生命——單細胞生物。此時地球大氣尚無氧氣,古細菌屬于厭氧生物。35億年前,最早的光合生物氰細菌開始出現并釋放氧氣,隨后好氧生物歷經魚類、兩棲類、爬行動物、哺乳動物直到進化成人。

而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關于細菌決定血型的說法開始出現。比如有人就認為除了基因外,寄生在人類腸內的細菌也決定了血型的種類。那這究竟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話,那么在服用抗生之類的藥片時是不是應該多加注意?長期服抗生類藥品,肯定會使細菌種類發生變化進而導致人類血型的變化。對此,科學界目前尚無定論。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是真的,這也是一個長期的變化過程,不是幾代人可以完成的。不過出于為后人考慮,大家還是應當了解一下這種理論。

這種理論認為,漫長的生命進化使細菌體內也帶有血液物質。既然O型血液出現最早、歷史最長,那么最先出現的細菌也就是帶有O型血液物質的細菌。隨著生命的進化和環境的變化,以及后來其他攜帶各種血液物質細菌的侵入,攜帶O型血液物質的細菌就不斷進化,演變出了攜帶有A型和B型兩種血型物質的細菌。這些細菌會通過各種方式進入體內,與寄主同生共死。據統計,人體腸道內生存著大約一百種、數目達到一百萬億個細菌。這些細菌互相利用以求得生存,它們幫助消化食物并轉化為能量;有的還可以保護寄主免受有害細菌侵害,防止疾病。這些細菌所攜帶的血液物質會逐漸通過這種轉化過程影響寄主的血型。

也許,隨著現代人食用食物和腸內細菌種類的變化,將來還有可能產生新的血型。

用血型做親子鑒定的利與弊

既然血型是可以遺傳并是穩定的,那么可不可以用它來檢測親子關系呢?答案顯然是肯定的。現代醫學就是采用這種方法來進行親子鑒定的。

在人類的遺傳特征中,相對來說,血型還是比較穩定的。其中ABO血型系統又是典型代表,血型鑒定便是主要檢測ABO血型。這種血型系統的遺傳規律變化較小而且非常清晰,父母血型遺傳基因各占一半,共同決定子代的血型,因此可以通過父母血液樣本和兒女血液樣本的對比得出相關結論。

本書來分別討論一下這種ABO血型系統檢測親子關系的利與弊。

先說優點。這種檢查方法結論明顯,準確度高;又因為手術成本不高,價格低廉,所以比較適合一般人。而且這種檢查方法提取血液樣本時步驟簡單易操作,對手術條件也沒有太高要求。不僅如此,它還不存在太大的生理痛苦(抽血不算很痛)。凡此種種,都是這種血型系統鑒定親生子女方法的優點。

再說缺點。這種檢測方法的缺點則是只能按照遺傳規律為親子關系做否定認定(即非親生子女)而不能作出肯定認定(即斷定某人是某人的后代)。因為若一對夫婦的血型都是B型,那么他們的孩子就不可能是A型與AB型血型;一對都是A型血的夫婦,他們的親生孩子就不可能是B型與AB型血型。同樣道理,AB型、A型、B型血的子女絕不可能是兩個全是O型血父母的親生孩子;也就是說,只要證明子女為非O型血,那么那對O型血夫婦絕不是他們生物學意義上的父母。因為O型遺傳基因是這對夫婦共有的血型遺傳基因,那么他們的親生孩子也只能攜帶O型基因,所以他們的孩子只能是O型血。

但是,對于血型與父母血型遺傳基因一樣的子女,ABO血型系統檢測親子關系卻不能絕對斷定他們就是該夫婦的親生子女。一個血型為O型孩子的父母肯定也是O型血,但這樣的孩子不一定是父方(O血型)的親生子女。因為某些具有A(基因為AO)型血或B型血(基因為BO)的男子和任何O型血男子都可能與O型血的女子生出O型血子女。這就是ABO血型鑒定親生子女方法的缺點。

所以,現在的ABO血型親子檢測結果也只能作參考而已,并不是百分百準確。各位一定要認清這點常識。

獻血者需注意什么

獻血是具有愛心的表現。從醫學角度講,成年人(特指18~55歲)一定頻率(半年一次)、適量(200~400毫升)的獻血不僅不會有傷身體的健康,還會刺激身體的造血功能,從而使身體在各方面都會受益匪淺。目前許多國家都實行了無償獻血制度。

為了消除緊張心理,獻血者獻血前應該多學習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獻血者需注意,獻血前保持身體健康(標準:女子體重90斤,男子體重100斤,脈搏跳動頻率每分鐘60~100次),保證睡眠充足;如果患感冒并有發燒和咳嗽癥狀,應該停止獻血;忌吃油膩食物(因為血脂量過高會使受血者產生輸血反應),宜清淡;勿空腹獻血;勿大量飲水(大量飲水會稀釋血液,降低血液質量,影響病人治療)。

獻血流程是填表、登記、體檢、驗血、獻血、領物品、休息、領獻血證。另外,獻血者應注意不要隱瞞病史(否則后果很嚴重)。

獻血時要保持心情愉快,否則容易因為皮膚或肌肉在針頭進入時收縮而感到劇痛。獻血者還應在清潔雙肘時報告自己的姓名、年齡、血型,防止儲存失誤。抽血時,獻血者應露出肘部血管,將手臂與心臟放平,不要亂動以保證血流通暢。如果獻血者覺得煩躁、出冷汗、心慌、氣悶、口渴,應立即告知工作人員,讓他們處理。獻血后獻血者應在附近稍事休息,防止因腦缺血而頭暈。若拔針后胳膊血流不止,獻血者應將前臂伸直,稍稍上抬,同時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壓針眼處及上方5分鐘,可以有效止血。

獻血者獻血后不要做劇烈活動;飲食需合理搭配、兼顧各種營養以增加造血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這些營養包括蛋白質、鐵、葉酸和維生素B12等。日常食物中,豬肝、牛肉等富含葉酸;奶類、瘦肉、蛋類、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質;動物肝臟、豬或羊腎、腐乳富含維生素B12;動物肝臟、海蜇、蝦、芝麻、海帶、黑木耳、紫菜、香菇、豌豆、大棗、桂園等富含鐵。

另外,出現這些疾病和情況的人群最好不要獻血。拔牙、感冒發燒、關節紅腫、皮膚病;甲狀腺、腹瀉痢疾、肝炎、麻風、布氏桿菌病、性病、瘧疾、急性胃腸炎、胸肺病、過敏性疾病(如蕁麻疹、藥物過敏和支氣管哮喘)。還有艾滋病及攜帶艾滋病病毒;肺結核、骨結核、腎結核、淋巴結核之類的結核病;急慢性腎炎、慢性胃腸炎等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疾病;貧血、白血病等血液病;低血壓、高血壓、心臟病、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靜脈炎之類的心血管疾病;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以及支氣管擴張肺功能不全等呼吸系統疾病;寄生蟲病及地方病;眼科疾病;精神病或器質性神經系統疾病;代謝障礙性或內分泌疾病;各種惡性及良性腫瘤;重要內臟器官切除;膠原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女子分娩和哺乳期未滿一年,妊娠期、流產后未滿六個月及月經前后三天。

奇妙的血型緣分

A型和A型。朋友戀人方面,他們都要求對方可靠踏實(有時這種心理甚至會變成交往障礙);陷入窘境時,他們會互相信賴、理解。工作方面較有共識,能密切合作。但是他們有相同的缺點——團結意識不強,所以若長期合作就會互相算計,最終關系惡化、耽誤工作。

A型與O型。朋友戀人方面,雙方互相吸引,有共同語言。A型血的人細心慎重,O型血的人粗心豪爽。工作中他們相輔相成;若A型血的人是上級,能調動O型血的人的積極性;O型血的人做上級,A型血的人則是好助手。生活中,O型血的人有魄力、精明強干、單純坦率,A型血的人細心、溫柔、體貼。他們相處輕松愉快、友好和諧。A型血的人與O型血的人是典型的被保護與保護的關系。不過O型血的人討厭A型血的人的苛求完美,A型血的人則厭倦對方的強勢。

A型和B型。前者謹慎沉默、樂于助人,后者散漫隨和、漫不經心。雙方言語投機,有共同話題,互有好感。但是他們性格難以統一,長期交往時若無特殊情況需要親密商議,就會逐漸疏遠。

A型和AB型。A型血的人內向,老成持重、沉默謹慎、追求完美;AB型血的人嚴謹認真。工作時,若A型血的人是上司,AB型血的人會全力輔助;他們互相欣賞,效率較高。生活交際則配合默契,所以二者穩定親密。不過感情若有變,他們會因無法容忍對方而彼此憎恨。

O型和O型。他們都有領導氣質,有共同語言,思想也相似,因此會成為朋友。生活中會彼此欣賞,地位和年齡不同時,會有保護感、信賴感、責任感。工作中上下級關系和諧。不過因為強烈的自身表現欲望和個性,因此他們會有激烈的競爭。成為戀人或夫妻的可能性則不大。

O型和B型。B型血的人自由隨和,O型血的人現實、善于表現。他們惺惺相惜,關系親密。做戀人或夫婦是絕配,容易陷入熱戀;做朋友則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會被對方吸引,配合默契。O型血的人做領導會得到B型血的人的鼎力相助;B型血的人做領導, O型血的人是最好的參謀和執行者。但是雙方會敏感于外界的壓力;只要有一人不滿意,雙方就會鬧僵。

O型和AB型。AB型血的人睿智、清高孤傲,堅持合理主義。O型血的人誠信坦率正直、狂熱大膽,有很強的表現欲望,堅持現實主義。工作方面,雙方會密切配合,創造出高效率和高業績。但是萬一話不投機,雙方就會“不相與謀”,性格差異讓他們和睦時親密無間,失和時形同水火、勢不兩立。

AB型和AB型。工作合作時間較短尚好,若長就會彼此討厭;同事之間會各行其是,很少團結。做情侶朋友則都愛議論。若不涉及私生活且有共同話題時他們可以互相理解,但相同的性格使他們互相厭棄(尤其是女子)。互相挖苦、貶低拆臺是他們常做的事。因此其建立和諧友誼或愛情關系的機會很小。

AB型與B型。AB型血的人虛懷若谷、頗有城府,B型血的人自由散漫、隨和寬忍;AB型血的人忙而有心、寬容忍耐,B型血的人待人真誠。工作時AB型血的人善于團結合作,也喜歡自由;B型血的人熱愛自由散漫,兩者個人能力都較強,但難以合作。做朋友或戀人時,因雙方都喜歡刺激挑戰、難以保持固定的生活方式和交往對象,所以很容易因無聊而分道揚鑣。

B型與B型。自我意識和個性都較強、散漫隨和;會彼此不屑,交往過程中紛爭不斷,甚至會冷戰或發生肢體沖突;不過其為人直爽,不記仇。若是老朋友則會互相理解、關系親密;即便分別已久,重逢也不會感到陌生。其個人能力強,但散漫且拙于集體協作,較難團結;若加以組織,則會有超強的合作能力。婚戀方面,因都有個性且熱愛自由,雙方初期會覺得新鮮好奇;不過長期交往則可能會厭倦。

蚊子喜歡叮什么血型的人

這個問題很有趣(至少聽起來如此),不過讀者能猜出它的答案嗎?是取決于個人還是偶然因素?

有人覺得蚊子“偏愛”自己。因為很多人坐在一起聊天時,蚊子卻像拜訪老熟人一樣連招呼都不打,直奔自己下嘴。對別人則理都不理,簡直是“目中無人”。等自己有所警覺了,早收到大“紅包”了,罪魁禍首卻已經逃之夭夭;即便躲過一劫,也因不勝蚊子騷擾而掃了談天說地之興。

很多人認為蚊子偏好某種血型,因此某些人總是會受到襲擊。而且一部分人認為蚊子喜歡O型血,還有人認為A型血比較受這些小蟲子的青睞。

印度科學家哈迪博士曾經募集了一些自愿參加的實驗者。他將這些勇敢的實驗者按照血型分組飼蚊,以此來調查印度瘧蚊的“口味”。結果證明O型血的人被叮得最慘。于是博士便宣布瘧蚊偏好O型血,他認為O型血的人的祖先是游牧民族,這類人因好動活潑比較受蚊子的“歡迎”。

但是非O型血的人群先不要忙著歡呼,這段公案并沒有到此結束。就像人有不同喜好一樣,蚊子似乎也有不同“口味”,印度瘧蚊和埃及伊蚊“喜歡”O型血,中華按蚊則“喜歡”B型血;甚至有人說蚊子最“喜歡”A型血,其次是AB型、O型和B型血。不過事實證明,各地蚊子并不是喜好不同的血型,而只是受環境和人的身體代謝情況、年齡、性別、穿著甚至化妝的影響,原因如下:

首先,生存環境決定了蚊子以氣味選擇叮咬對象。蚊子的嗅覺能力很強,它們跟蹤人類呼出并在空氣中擴散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氣味,以此來尋找并確定目標。

蚊子選擇叮咬對象時,會以人類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氣味的強烈來作為標準;而其探測范圍達到驚人的60公里,所以比較“偏愛”體溫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人。蚊子會用針狀口器先刺穿人的皮膚,然后探進血管內吸血;不過遭“襲擊”的朋友不要驚慌,因為這些小東西每次吸血只有八到十秒鐘,所需血液也只是五千分之一毫升(不過,若遭受一萬只蚊子叮咬,人的血液很快就會被吸干,好在這種情況并不多見)。下次聊天時,讀者千萬不要劇烈活動,喘氣也不要太快,否則很容易因為體溫高、二氧化碳排出多而成為蚊子“空襲”的對象。

穿著和化妝與否也會影響到蚊子的目標選擇。身穿黑色衣服的人由于衣服上吸熱較多,所以散發的熱量就比別人的要多。他們發給蚊子的信號就比別人的要強烈,因此比較容易招惹蚊子。而且蚊子怕強光,也討厭完全無光,比較喜歡弱光環境,所以著深色衣服的更容易遭到叮咬。化妝的人則因化妝品中含硬脂酸而飽受蚊蟲叮咬之苦,因為硬脂酸是蚊子需要卻不能自己生產的營養物質。

蚊子似乎喜歡整天圍著婦女和孩子轉,頗有欺負弱小之嫌。當然,它們不會如此精明,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孩子好動、新陳代謝快,出汗多、體味重;婦女尤其是孕婦則因生理原因也有體味,所以蚊子整天糾纏她們。如果一個滿頭大汗的壯漢滿身汗味,又赤腳穿鞋,肯定也會招蚊子。從這個意義上講,吸煙的人會比不吸煙的人更受蚊子“歡迎”。飲食方面,膽固醇和維生素B也是蚊子生存所必需、自己又不能產生的營養物質,體內含此種物質高的人無疑也是蚊子的目標。遺憾的是,喝酒會使血液循環加快,體表溫度升高,熱量散發增多;肉則富含膽固醇,容易在皮膚表層積聚,所以喜歡喝酒吃肉的人更容易被蚊子“相中”。

由上可知,蚊子有很多種,選擇叮咬對象時也會受各種因素影響;而且只有母蚊才吸血。不過母蚊想吃的是含糖物質而不是血,吸血只是為了使蚊卵成熟以繁殖后代而已。

總之,蚊子并不是總喜歡某一種血型,O型血和A型血的朋友可以放心了,只要依“法”行事,完全可以讓蚊子無法靠近。

A型血的人都是招風耳嗎

長著招風耳的人因其耳大而顯得異常可愛,比如美國A型血游泳王子菲爾普斯。他拿著金牌時咧嘴大笑時讓人忍俊不禁,其形象更是通過新聞媒體紅遍世界。

招風耳又稱扇風耳,是先天性耳廓畸形,屬遺傳性變異。其耳廓上部離頭側超過兩厘米,頭部與耳朵之間的夾角角度很大;耳輪、舟狀窩間凹凸不平,耳廓呈扁平狀長向外前方。多數招風耳的人其兩側耳朵的長相不同,或兩耳全是招風耳或僅有一只,原因是耳輪或耳甲軟骨在胚胎期發育不完全。

東西方對招風耳態度迥異。西方歷來忌諱招風耳。兒童若長了招風耳就會被同齡人取笑,還會有難聽的綽號,所以家長會在孩子小時候動手術矯正。東方民族則認為孩子長招風耳頭腦就會聰明,將來必定事業有成、大富大貴。

很多A型血的人都是招風耳,而招風耳的現象在A型血的人身上出現得也比較集中。那么招風耳究竟和A型血的人有什么關系呢?難道A型血的人都是招風耳嗎?

進化論的創始人——英國生物學學家達爾文告訴世人:生物通過適應自然環境形成物種(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生命的進化過程實際上是不斷適應環境的過程。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只要生命存在,這種進化歷程就不會停止。而人從古猿進化而來,那么各民族中原始A型血“招風耳”人群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幾乎所有長期生活在山區森林地帶的靈長類(比如猩猩),都出現了招風耳;人類祖先也生活在這樣的原始環境中,因此“招風耳”人群無疑是各民族長期生活在以山林為主的自然環境,并逐漸適應的結果。因為在茂密的森林中,原始人的眼睛被樹葉遮蔽,無法發揮作用,他們需要靠耳朵來覺察四周。招風耳顯然可以讓他們更清晰地聽到森林里的各種聲音,從而能夠更迅速地捕捉獵物和躲避天敵,有利于在多變的且隱藏危險的環境中生存并延續種群。而A型血的人生性多疑機警,對任何人都充滿警惕與防范,與他人也竭力保持距離以營造安全感。所以A型血的人更有可能繼承先祖的招風耳,并保持這種耳朵構造。

自然環境的變化逼迫原始人跳下大樹走出森林,學會直立行走,并走向世界。當他們因為環境的變化遷往草原以及北部的歐亞大陸時,招風耳的功能必然會隨著生存環境的變化而退化乃至消失,甚至招風耳本身也會消失。遷移到寒冷環境中的人群(比如愛斯基摩人)的雙耳就由于視野擴大、冬季氣溫低風大而脂肪加厚且向后倒,這使他們適應寒冷和大風;而既兜風又不耐寒的招風耳便很快消失了。

而溫帶草原使原始人視野開闊,食物也變得非常豐富。他們開始更多依靠眼睛來躲避危險和捕捉獵物;經過長期遺傳演變,耳朵就逐漸退居二線。雖然“招風耳”的功能逐漸退化、消失,但是環境的溫和并沒有使招風耳完全消失,它們仍然會通過基因遺傳在后人(尤其是A型血的人)身上表現出來。現代人招風耳的人數總體而言比較少,招風耳的出現與其說是病變,不如說是返祖。畢竟當初具備這種耳朵的人是適應環境的優勝者。

目前各地仍有招風耳出現,甚至在某些地區還為數眾多,比如歐洲和中國(招風耳的人數占湖南總人口的35%左右)。究其原因,除了遺傳以外,是因為很多民族依然定居在森林周邊或仍生活在熱帶雨林中。這些族群仍會因生存環境而保留招風耳。另外,血型的形成和穩定也使血型遺傳基因把這種耳形遺傳了下來,所以招風耳的構造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血型強化了,因此只能說A型血的人有較高的可能性出現招風耳,而不能說A型血的人必定都是招風耳(其他人也一樣有出現招風耳的可能性,不過概率相對較小)。

也許找不到和你完全相同的血型

人類個體是不是孤單地生存在世界上,有沒有人有相同的血型?他們的性格有哪些不同之處,又有哪些相同之處?這個問題的答案又是什么?相信大家都會對此很感興趣。

前面的文章曾說過,從遺傳物質差異來說,世界上存在著數億以上的血型。

血型的基本模式是父母共同決定孩子的血型。所以血型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因為每個人都含有兩種基因鏈,分別來自父母。其中顯性基因占優勢,隱性基因則影響較小。

ABO血型測試顯示,性格類似的兩個人血型“相同”(其實是相似)。但是實際上人類除了具有蘭德斯泰所發現的ABO等四種血型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血型。從嚴格意義上的基因差別來講,除了同卵雙胞胎會有完全一樣的血型外,其他人具有相同血型的機會非常小(百萬人口中只有8個人的血型是近似的)。原因很簡單,僅以紅細胞上的血型抗原為例,就有400多種;白細胞和其他蛋白酶更多,總數恐怕有700種左右。所以,遇到與自己血型完全相同的人,簡直就像發現外星人那樣難。

目前的血型分類方法有ABO型、路易斯型、Rh型、Duffy型、HLA型、MN型、Ss型、P型、Xg型等21種血型分類系統。其中ABO血型分類系統是最主要的血型類型系統。Rh血型分類方法的知名度僅次于ABO型,它將經常見到的四種血型分為Rh陽性、陰性兩種。99%的人都是陽性血,而陰性血就是平常所說的熊貓血。當然還有更為稀少的血型,只是它們很少進入人類的視野,不為廣大世人所知。至于各種血型分類系統誕生的時間,最早的當屬ABO式血型(1901年);路易斯式血型排在第二位,僅次于ABO血型系統。這種血型分類系統將人類的血液分為分為le(a+b-)型,le(a-b+)型,le(a-b-)型3種,分布于骨骼、牙齒、指甲、頭發、胃、十二指腸、食道、唾液、母乳、汗液、尿液。

另外,血型相似的情況雖然也會在異卵雙胞胎中出現,但是血型基因的不同決定了他們會有不同的性格和外貌。相同血型的同卵雙胞胎不論是性格上還是外貌上會比血型不同的異卵雙胞胎有著更多的相似之處。多數人在平常生活中見到的雙胞胎,性格和外貌都有很大不同,可能就是血型不同的異卵雙胞胎。所以,性格相似的兩個人可能血型很相似,但絕不會完全一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庆县| 宁远县| 罗平县| 柳州市| 收藏| 修水县| 芒康县| 阿克苏市| 汾阳市| 忻州市| 德令哈市| 横山县| 威宁| 闻喜县| 贡山| 九龙坡区| 十堰市| 遂平县| 东丰县| 敦煌市| 佛山市| 大安市| 襄垣县| 仙桃市| 敦化市| 恭城| 巴林右旗| 阳城县| 安阳县| 健康| 泰州市| 武威市| 灵丘县| 卫辉市| 新化县| 冕宁县| 临漳县| 上虞市| 舞阳县| 蒙城县| 济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