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很潮很經典的血型知識

第一節 什么是血型

是誰第一個發現了血型

1901年是一個注定被歷史銘記的年份。這年冬天經常陰云四合、天空昏暗,顯得異常寒冷。樹枝在干冷的空氣中孤單地站立著,瑟瑟發抖。風呼嘯著掠過樹梢,發出刺耳的尖嘯聲。病理學家卡爾·蘭德斯泰匆匆地從家里趕往他所供職的奧地利維也納大學。這個可敬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接下來將會發現什么以及其意義(至少在他獲得諾貝爾獎以前如此),熱愛工作的他只是靠它換取面包和衣服。

卡爾進入實驗室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這個冬天很冷,不過他的衣服很厚所以還算暖和,只是昨天的事讓他始終無法忘懷。一個年輕的女孩因膽囊炎被急速送進醫院。診斷后,醫院決定給女孩動手術。時間很緊,醫生作好準備后便開始了。前期手術很順利,醫生很快就完成了大部分步驟,只差輸血這最后一步了。手術室里的人歡欣鼓舞,準備慶賀從死神黑色的羽翼下又挽救了一條生命。但是輸血的結果卻讓他們傷心不已。輸血后的女孩很快就發起了高燒,出現了寒戰、嘔吐不止的情況。同時其頭部和腰部還出現劇痛癥狀,血壓急劇下降,隨后腎功能喪失,最終不治身亡。

卡爾嘆了口氣,取出顯微鏡開始觀察血液。這次醫療事故讓包括市政府在內的很多人不滿意。市政府甚至要求這家醫院停止繼續使用這種治療方法,很多患者更是談之色變,紛紛拒絕輸血治療。醫院方面一邊處理賠償事宜,一邊委托維也納大學查明原因。因為多年涉足于這一領域,卡爾最終成了這個項目的負責人。他不明白為什么此前既有很多人因輸血存活又有很多人因此而喪命,這些人不幸喪命的原因在哪里呢?是因為身體素質還是血液本身的原因,抑或是醫療環境或其他方面的原因?

卡爾知道,輸血作為一種醫療手段,最早出現于15世紀。當時便有人認為飲血和放血可以治療癲癇之類的疾病,甚至還認為可以改造人類的性格。羅馬教皇英諾森八世在1492年患重病需要輸血,醫生便從三個男孩身上采集血液為他輸入。沒想到輸血后教皇很快暴病身亡,而那三個作為血源的男孩也很快喪命。17世紀時,英國醫生哈維在他的著作中提出血液循環全身理論;意大利人佛林開始用最簡單的漏斗等做起了輸血實驗;稍后英國人諾威嘗試著把一只狗的血輸給了另一只;法國人戴利斯則為一個男孩輸入了采自一只羊的血液。此后的很多人也進行了類似的輸血實驗,但大都以受血者死亡而告終。從此,人們對輸血避而不談,各國也先后禁止了這種醫療手段。這種情況持續了一個半世紀后,英國人布倫達爾在19世紀初提出輸血的確可以挽救生命,但是只有同血型的人之間才能輸血。她一共進行了十次輸血實驗,不過只有五個人幸運地活了下來,另外五個則不幸去世。

顯微鏡在卡爾輕輕的旋動下不斷變換著放大度數,鏡下的血液樣本也越發清晰起來。這些血液樣本是他從自己和其他五位同事身上采集的,分離出血漿和紅細胞后再經過混合,最終分成了三十個樣本。他堅持認為觀察不同血液的融合情況肯定能獲得一些東西,而此刻顯微鏡下的情形確實讓他欣喜異常:血液樣本有的融合在了一起,有的卻凝結成一團。很明顯,如果病人體內的血液在輸血后凝成一團,血液就會因為不能流動而堵塞血管。這樣紅細胞就再也不能輸送氧氣了,病人是絕不可能生還的,而那些能融合的血液肯定能挽回病人的生命。

興奮的卡爾覺得自己正在破譯一個大謎團,他感到自己已經摸到了并即將叩開科學輸血的大門。但是另一個問題又讓他雙眉緊鎖,到底是什么東西使這些血液樣本混合或凝集呢?輕輕調整了顯微鏡后,卡爾再次觀察了樣本血液融合的過程。他發現看似相同的血液其實有著不同的抗原(凝集原,A、B型抗原具有酶活性;O型無)與抗體(凝集素),它們分布在紅細胞的表面;抗原會與外來血液血清中的抗體(抗體分離后一般會保存在血清中)發生反應。在六個人的血液的組成樣本中,其中兩人血液中的紅細胞中存在同一種抗原,另外兩人血液中的紅細胞上卻存在著另外一種抗原,而自己和剩下那位的血液中根本就沒有那兩種抗原,但是血清中卻有兩種抗體。為了方便記憶,卡爾將第一種抗原命名為A抗原,將第二種抗原命名為B抗原,將第三種無抗原有抗體的血液命名為O。他發現,如果紅細胞上存在A抗原,而血清中又存在抗A抗體時,血液便會凝結成團;當紅細胞缺乏一種抗原,或者血清中缺乏與之對應的抗體時,血液就不會凝結成團。也就是說,如果紅細胞和血清中有彼此相對應的抗原和抗體,就會死人,反之就能救人。將研究成果發表一年后,卡爾和他的同事在試驗中又發現了一種同時含有A和B兩種抗原的血液樣本,于是他們將它命名為AB型血。自此,A、B、AB、O四種血型的分類才開始出現并逐漸成熟。

1930年,鑒于卡爾在血液研究方面的巨大貢獻,諾貝爾委員會將諾貝爾生理學獎頒給了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十年后,卡爾和他的同事又發現了Rh等稀有血型;此后,其他科學家陸續又有新的發現。至今為止,一共有三十多種國際公認的血型。2004年,國際紅十字會等機構還將卡爾·蘭德斯泰的生日(6月14日)作為世界獻血日,以此來紀念這位偉大的病理學家。

什么是血型

人類付出了無數條生命和長達四個世紀的時間才識破血型的秘密,世人最應該感謝的是那些為了探求血型理論而孜孜不倦、努力工作的科學家,尤其是卡爾·蘭德斯泰。因為他卓越的發現,現代人才得以熟練地運用血型理論輸血以救治病人,挽回無數珍貴的生命。那么,血型到底是什么呢?

所謂血型,指的是血液的一種遺傳性狀,這種遺傳性狀是通過血液的不同抗原來作為表現形式的。根據血液中抗原的不同和有無,將血液分為A型、B型、AB型、O型四種常見血型。當然,血液的分類還有其他血型分類體系,例如Rh型、MNS型,一共有三十多種國際公認的血型。一般來說,“血型”一詞是針對血液中紅細胞的抗原種類來講的;但是血液中的白細胞和血小板以及別的一些血漿蛋白上的抗原種類也是有差別的。所以按照科學的說法,血型實際上應當針對血液中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各種血液蛋白不同類別的抗原來分類。

除了那些號稱“熊貓血”(這些血型實在過于稀少,物以稀為貴)的珍稀血型以外,常見的A型、B型、AB型和O型四種血型中,AB型和O型兩種血可以說比較特殊。一般情況下,因為輸入的血量總是要比病人體內的血量少得多,所以抗體進入人體后很快就被稀釋。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各種血型來維持生命,而O型的血則是“萬能血”,可以輸入到任何人的血管中。不過輸入小量異型血雖然傷不到人的生命,但大量輸入還是會傷害身體的,所以一般情況下,醫院都是輸入同一種血型的血。

正如人有不同的名字,血型近于血液的名稱;換言之,血型更像是對血液紅細胞抗原種類的區別與命名。血漿和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等)組成了人類體內循環流動的血液。眾所周知,紅細胞的職責是為身體輸送氧氣,白細胞則是身體的衛士(屬于免疫系統的一部分,職責在于抗擊包括病毒和細菌等外界微生物的入侵)。抗原分布在紅細胞的表面,抗體則在血漿中。同一個人的抗原抗體的種類是不同的,且互不干擾。

正如指紋因人而異,人類的血型也是互不相同的。它似乎是上帝賜給人類的天然身份證。一般來說,個體的一生也只會有一種血型,它是不會改變的。血型會影響到人的性格、氣質、身體素質,甚至命運。

血型是可以遺傳的(人類經常說自己的血管里流著先人的血液就是明證)。但是千萬別去滴血認親,因為科學地講這種方式并非完全準確。如果堅持認為能和自己鮮血相融的人就是親人,每個人都會發現自己的親人原來遍布天下。

血液循環全身,不斷“報告”有關身體健康的各種信息(不過除了醫生,普通人難以識別)。血性甚至被用于醫療診斷和養生。因為通過血型可知個體性格,而通過性格又可大致推知個體易患疾病的種類,所以就可以大體知道某人的健康狀況,然后再采取不同方法來“維修保養”身體。

如果以為血型只在血液科學中起作用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血液類型學在遺傳學、法醫學等學科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O型血“甘于奉獻”(可以輸給任何人); AB型血卻很“自私”(它只能接受別人的血液,且只給同樣血型的人供血)。慨嘆“不公”是無濟于事的,因為是“造物主”“創造”了不同的血型。

血型有多少種

血細胞上抗原的有無與不同將血液分成了不同的血型。如前所說,最早出現的血型分類是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病理學家卡爾·蘭德斯泰所創立的ABO型血型分類系統(A、B、AB和O四種血型)。這種血型分類系統也是當今世界最廣為人知、最流行的分類系統。

隨著醫學理論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發現不同血液內部的組成成分也是不相同的。這就使人類發現了不同性質的抗原,進而產生了不同的血型種類。單以紅細胞而論,其表面就含有四百多種抗原,可以分為二十多種血型;而白細胞上也存在著二十多種抗原;血小板上也有十多種抗原。除了上述三種主要細胞以外,其他血液蛋白也存在許多種類不同的抗原。人類身上抗原種類共有七百種左右,以此而論,血型組合起來數以億計。以紅細胞上抗原的不同為準的話,除了上面所講的ABO型血型分類法,還有Rh血型系統、MNS血型系統;如果加上白細胞上抗原不同所分的種類,還有一種HLA血液類型系統。也就是說,以ABO分類系統劃分時種類相同的個體血型,以其他血型分類標準劃分則很可能不同(當然,同卵雙胞胎除外)。

前面說過,ABO型血型分類系統是可敬的卡爾·蘭德斯泰在1901年發現并逐漸完善的。這種分類系統主要針對常見人群,它將血液根據紅細胞上抗原的有無和不同劃分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種血型。

1940年,卡爾以恒河猴為對象做實驗時,在其紅細胞中發現了另外一種抗原。他便將這種抗原以此猴英文名字的開頭字母命名,即Rh血型。關于這種血型,本書后文會有專門論述,在此就不再做進一步說明。

卡爾在做動物實驗時曾將人類的血液輸入兔子體內,隨后他在兔子血液中的紅細胞上發現了兩種新的抗原,并將它們稱為M抗原和N抗原;稍后他又發現了另外一種抗原,他將之命名為S抗原,這就是今天所說的MNS血型。這幾種抗原是獨立遺傳的,不受上述幾種抗原的影響。

HLA血型分類方法則是根據人體白細胞抗原種類的不同而發展、形成的血型分類方法。這種分類方法的出現相對較晚。1958年,法國人多賽發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種白細胞抗原MAC;而HLA則是人體白細胞抗原的英文簡稱,迄今為止一共發現了七個系列。這些抗原并不僅僅存在于白細胞上,也存在于其他細胞上。

人體白細胞抗原是一種含糖量約為9%的糖蛋白,其分子結構和免疫球蛋白比較相似。它的分子里含有兩條重鏈和兩條輕鏈,都屬于肽鏈;前者連接著兩條糖鏈。這種抗原和個體體內的免疫細胞有著緊密的聯系,受遺傳規律的影響(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人類都是從雙親基因鏈第六對染色體處分別獲得一套染色體)。除有親緣關系的人外,任何兩個人身體血液里的白細胞抗原類型都可能不同;即便是有親緣關系的人,他們身上血液里的白細胞抗原種類完全相同的概率也不會超過25%。所以和ABO血型系統一樣,HLA血型系統也可以作為鑒定親緣關系的手段之一。

什么是稀有血型

不用多說,相信每個人都明白“稀有”是什么意思。稀有血型指的是具有人數不多、少見甚至罕見等特征的血液類型。一般指的是存在于ABO血型系統里的少見血液類型(畢竟這種血型分類系統是最流行最常見的),比如某些血型的亞種。但其他血液類型中也存在(比如Rh血型系統也存在稀有血型,這種類型里的Rh陰性血便極其稀少)。現代科學已將所有稀有血型分別建立了系統,例如醫學界目前建立的稀有血型系統包括P、Rh、MNS等。

在各種血型系統中,除了前面所說的兩種血型系統,其他各種血型的人數非常少。比如有種稀有血型名叫孟買血型。這種血型最早在1952年發現于印度孟買市,其出現概率僅為萬分之一。孟買血型的紅細胞上不存在或只有少量A、B、(僅限于前兩者)和H抗原,血清中卻存在這三種抗體。

孟買血型在我國被稱為類(亞)孟買血型。其人數在我國總人口中所占比率僅為十幾萬分之一,目前僅有約30例報道(據說深圳3人,廣州、河北、甘肅、福州、山東泰安和貴陽各發現1人)。這些人體內的部分基因抑制了H基因在紅細胞上轉化為H抗原(但不影響唾液中H物質的合成)。而少量的H抗原然后又被A或B基因轉化為數量更為稀少的A或B抗原。他們血液中的紅細胞上會有少量或根本沒有A和B抗原,在做血型檢測時起初會表現為O型特征,所以一般會被誤認為是O型血。不過,若進一步做O型血抗原檢驗,在大約三小時后,其血液會出現原本抗原與相應抗體的反應。

如果血型很常見,讀者的確應該慶幸。萬一有一天需要緊急輸血時,所需的血液也不會太難找。當然,稀有血型的朋友也不用怕,國家已經建立了稀有血型血液儲備庫以備緊急調用。不過,稀有血型的朋友平時應多注意身體,條件允許的話,應該多獻血。這樣就可以為其他急需血液的稀有血型朋友救急,或許讀者所獻出的小量獻血可以挽救一條珍貴的生命。

什么是Rh血型

1940年,卡爾·蘭德斯泰用恒河猴做實驗時,在它的身上發現了一種新的抗原種類。為紀念這只猴子為醫學所做的貢獻,卡爾決定用恒河猴英文名(RhesusMacacus)的開頭字母命名這種新的抗原,這就是Rh血型。

此后卡爾在許多人身上也發現了這種抗原,為了區分,他將外顯這種抗原的血型稱為Rh陽性血,將表面上不顯現這種抗原(或根本沒有或屬隱性基因)的血液稱為Rh陰性血。RH陰性血基因屬于隱性基因,Rh陽性血基因則屬于顯性基因。也就是說,具有Rh陽性血的人很可能也帶有Rh陰性血基因,而血型是RH陰性血的人則肯定帶有RH陰性血基因。所以父母雙方都是Rh陽性血時仍有可能會生下RH陰性血的后代,而父母中若有一人是Rh陰性血時,其后代是RH陰性血的概率更大。這就是為什么父母是Rh陽性血后代卻是RH陰性血,父母有一人是RH陰性血后代卻是Rh陽性血的原因。

這種血型分類方法將ABO血型分為陰陽兩類后成了血型系統中最為復雜的血型系統。絕大多數人身上都外顯出這種Rh抗原,因此屬陽性血;Rh陰性血則比較少見。而且Rh陽性血和Rh陰性血均不存在天然抗體(此處特指Rh抗體,抗A或抗B抗體當然存在,但它們互不干擾),但是若Rh陰性血輸入Rh陽性血,便會在Rh抗原的刺激下于血清中產生抗Rh抗體。當Rh陰性血再次遇到Rh陽性血時,其血清中已有的抗Rh抗體會與輸入的Rh抗原發生凝集反應。所以具有Rh陰性血的人,是不能接受Rh陽性血的。比如一對母嬰,如果母親的血液是Rh陰性血,而胎兒卻是Rh陽性血的話,母親的陰性血就會破壞嬰兒陽性血中的紅血球,導致嚴重的黃膽癥狀,使嬰兒全身浮腫。如果在嬰兒出生時不大量輸血以換血搶救的話,嬰兒很快就會死亡。即使有機會活下來,也會有腦部損傷和后遺癥。

迄今為止,這種血型系統中已經出現了五種不同種類的抗原。人們以C、c、D、E、e作為它們的標記。其中的第三種活動表現得最為活躍,所以醫院在平常檢查中,都是以這種抗原存在與否作為判斷Rh陰陽血的標準。另外,對這種血型的研究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嬰兒溶血病的發病率,對于母嬰健康都有重大意義。

目前世界人群中,絕大部分人都是Rh陽性血。陰性血人數的所占比例在中國約為0.3%,歐美白種人約有15%。

血型的鑒定

不知讀者對血型了解多少。如果已經知道自己的血型,那么就請了解一下查驗血型的過程,有機會可以向死黨炫耀一番。或許,還可以指導他們檢測自己的血型。如果還不知道自己的血型,那就試著自己檢測一下吧。現在很多人每天都在忙,或許天天都要擠公交車去上班,甚至還要到處跑去應酬和聯系業務,不愿意也沒時間去醫院。針對這種情況,本書將為你講解正式的驗血流程和簡單的家庭驗血方法。

血型鑒定是指通過科學實驗來判定血液類型的過程。以鑒定方法的復雜程度為標準,可以分為醫用和家用兩種;以各種血型系統作為標準,可以分為ABO血型檢查、Rh血型檢查和其他血型檢查。

醫用血型鑒定方法很復雜,當然結果也更準確。這里只對這類方法做簡單介紹。醫學上所用的血型檢測方法有兩大類,它們分別是凝膠微柱法和鹽水(生理鹽水)凝結法。

凝膠微柱法是指在凝膠微柱(一種介質)中,將血液中紅細胞上存在的抗原和與之相對應的抗體混合于一處,觀察其反應狀況的方法。這種方法科學嚴謹,結果精確。

鹽水凝結法又有兩種方法,依照所用工具的不同、混和速度的快慢又可分為玻片法和試管法。前者使用吸管將血液血清分別滴在玻片上并混合在一起,再將玻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兩者的混合狀況。這種方法簡便快捷,能迅速檢驗大量血液樣本,但是血液自然融合所耗費的時間太長,檢驗過程太慢。而且,如果血液樣本抗體活躍性稍低,血紅細胞就不會凝結,可能得出錯誤結論。此法因受外界影響過大,所以并不適用于那些以抗原檢驗抗體的鑒定。相比之下,試管檢測法則不存在上述弊病。將血清和紅細胞抗原滴入試管后,實驗者可以用離心機加速試管內血清與抗原的反應速度,完全混合后再將它們滴到玻片上觀察紅細胞是否分散,分布是否均勻,有無凝結現象。依據結果,可以分為幾等:大片凝結,少數紅細胞分散;顆粒狀凝結,少數紅細胞分散;小顆粒狀凝結,一半紅細胞分散;肉眼可以觀察到的顆粒凝結;少數紅細胞凝結;沒有紅細胞凝結。

如果以血型系統作為標準,可以分為ABO血型檢查、Rh血型檢查和其他血型檢查。現在就來細說一下這幾種鑒定方法。

ABO血型檢測法,是指對于血液中紅細胞上抗原的檢測與鑒定的方法。血液共有A型、B型、O型、AB型四種血型,皆以紅細胞上抗原種類和有無為標準來命名。紅細胞上兼有A和B兩種抗原的是AB型,A和B抗原都沒有的就是O型血,發現A抗原的是A型血,發現B抗原的就是B型血。檢驗方法就是玻片法。備一張潔凈玻片,在其上滴上A和B兩種類型的血清。血液樣本采集后,將其紅細胞分離并稀釋,然后把這種稀釋液分別滴入兩種血清中。A和B血清都凝結的,是AB型血;A血清和B血清都不凝結的是O型血;A血清凝結而B血清沒凝結的是B型血;A血清沒凝結而B凝結的是A型血。因為抗原會和其相對應的抗體反應導致血液凝結,A血清中含有抗B抗體,B血清中含有抗A抗體。這種鑒定方法就叫做鹽水凝結法。實施時會通過鑒定紅細胞上的抗原與血清中的抗體來判斷,可以用已知抗體來檢測未知抗原,也可以用已知抗原來檢測未知抗體。此法常用于醫療輸血和器官移植當中,新生嬰兒溶血病檢查與鑒定和血緣關系鑒定也可用此法。

家用簡便血型鑒定法和前文的鹽水凝結鑒定法大致相似,讀者可參照前文。

Rh血型檢測法得名于人類紅細胞上另一種抗原Rh。ABO血型系統的血液外顯這種抗原的是陽性血,反之就是陰性血。這種檢測方法就是檢測紅細胞中有無Rh抗原,用Rh抗體來檢測血液樣本,凝結的便是陽性血,反之則是陰性血。

血型遺傳法則

讀這本書的朋友或許已經結婚,或許正處于如膠似漆的熱戀中;或許剛結婚,或者正打算結婚。轟轟烈烈、甜甜蜜蜜的愛情過后就是溫馨的家庭生活,而愛情的結晶很快就會或已經降臨二人世界,那么想不想知道孩子會是什么血型?孩子可能會有哪幾種血型?為什么會有這幾種血型?那么晚上回到家后,請在沙發上、床頭邊或者餐桌旁、火爐邊,拋開白天的匆忙與煩惱,與家人共同閱讀本書吧。

血型是可以遺傳的,每個人都從父母基因鏈中第六對基因繼承了決定血型的基因。眾所周知,人類的許多表現特征都是由基因決定的。基因線狀排列成了染色體,位于人體細胞的細胞核中(當然,不僅僅存在于細胞核中,只要是真核細胞線,粒體中也有;而原核生物則存在于核質區)。人類從父母體內各獲得23個染色體,受精卵不斷繁殖增多,逐漸發育成胚胎。子代顯現出的父代特性,就是遺傳。

具體到血型遺傳,其基因又分為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前者如A、B兩種血型基因,后者如O血型基因。所以O型血之人的基因只能是O基因,因為只有兩種隱性基因組合在一起才會顯示出O血型;AB型血之人的基因則是A和B兩種基因。至于A型血和B型血兩種人,則相對復雜。A型血之人的基因或許是AA也可能是AO, B型血之人的基因則可能是BB或BO。基因組合為AA和BB的個體因其一對染色體的相應位點上,具有相同的等位基因,在生物學上稱為純合子;而AO和BO則稱為雜合子。詳見下表。

父母血型和孩子血型的具體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环县| 金塔县| 清镇市| 含山县| 镇安县| 托克逊县| 安溪县| 丹巴县| 岗巴县| 高青县| 台北市| 上饶市| 北宁市| 曲松县| 元江| 正阳县| 罗甸县| 略阳县| 呼和浩特市| 盘山县| 夏津县| 丽江市| 临夏县| 河津市| 绩溪县| 湘潭市| 鸡西市| 嘉义市| 潮州市| 区。| 阿拉善左旗| 康保县| 莱州市| 普洱| 温宿县| 水富县| 南木林县| 拉孜县| 富源县| 延津县|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