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上下五千年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 于海娣編著
- 1558字
- 2019-01-03 14:21:33
白登被圍
秦王朝時期,蒙恬率10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地區黃河以南的土地,并修筑萬里長城防御匈奴南下入寇。秦末農民大起義以來,中原地區戰亂連年,原秦朝流放到邊地的戍守人員相繼離開邊境,于是匈奴的勢力逐漸南下,渡過黃河,來到南岸與秦王朝以前的中國邊塞為界。當漢軍與楚軍于滎陽相持不下的時候,匈奴卻在首領冒頓單于的率領下,統一了北方草原大地,設官分職,勢力逐漸強大,擁有能夠彎弓射箭的戰士30多萬人。
漢高祖做了皇帝后,匈奴的冒頓單于帶領了40萬人馬向漢朝攻來,并包圍了韓王信(原韓國貴族,和韓信是兩個人)的封地馬邑(今山西朔縣)。韓王信抵擋不了,便向冒頓求和。漢高祖得知這個消息,派使者責備韓王信。韓王信害怕漢高祖辦他的罪,就投降了匈奴。
冒頓占領了馬邑,又繼續向南進攻。漢高祖親自帶兵趕到晉陽,和匈奴對峙。
公元前200年的冬天,寒風刺骨。中原的士兵沒碰到過這樣冷的天氣,凍得受不了,戰斗力明顯減弱。但是,漢朝的軍隊和匈奴兵一交戰,匈奴兵就敗走。一連打了幾回,匈奴兵都敗下陣去。后來,聽說冒頓單于逃到代谷(今山西代縣西北)。
漢高祖進晉陽后,派出兵士偵察,回來的人都說冒頓的部下全是一些老弱殘兵,連他們的馬都是瘦得皮包骨頭,如果趁勢打過去,準能打贏。漢高祖擔心這些兵士的偵察不可靠,又派劉敬到匈奴營地看看虛實。
劉敬回來說:“我們看到的匈奴的確都是些老弱殘兵,但我認為冒頓一定把精兵埋伏起來了,陛下千萬不能上他們的當。”

青銅羊飾 匈奴
匈奴是北方強大的游牧民族,其制軍政合一,整個民族都是一支組織嚴密的軍隊。單于是匈奴的最高軍事統帥,下設有左賢王、右賢王。匈奴最盛時,軍隊由20個部族組成,總計有30萬騎兵。講究腰帶飾是北方民族的共同特征,匈奴飾品多以草原的動物為圖案,具有濃郁的草原風格。此飾以羊為主題,生動可愛。
漢高祖聽罷大怒,說:“你膽敢胡說八道,是想阻攔我進軍嗎?”說完,命令士兵把劉敬關押起來。
漢高祖率領一隊人馬剛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就被四下里涌出的匈奴兵包圍起來。這些匈奴兵個個身強體壯,原來的老弱殘兵全不見了。漢高祖在部下的掩護下,拼命殺出一條血路,退到平城東北面的白登山。
冒頓單于的40萬精兵,把漢高祖圍困在白登山。周圍的漢軍無法救援,漢高祖的一部分人馬在白登,整整被圍困了7天,脫不了身。
后來,高祖身邊的謀士陳平打發了一個使者帶著黃金、珠寶去見冒頓的閼氏(就是匈奴的王后),請她在單于面前說些好話。閼氏一見漢朝使者給她送來這么多貴重禮物,心里挺高興。
當天晚上,閼氏便向冒頓進言說:“兩個國家的君主,不應當相互圍困逼迫。如今得到漢朝的土地,單于歸終也不能居住在那里;況且漢王也有神靈庇佑,望單于明察定奪。”冒頓與韓王信的部將王黃、趙利約定會合日期,然而王、趙的軍隊未能按期到來。冒頓懷疑他們與漢軍有什么密謀,便聽信了閼氏的話,將包圍圈解開一角。于是,漢高祖命令士兵全部拉滿弓,搭上箭,面朝外,從解圍的一角沖了出去,與外面的漢朝大軍會合。冒頓率領40萬精銳騎兵離去,漢高祖也率領大軍撤回。漢王朝建國后同匈奴大軍的第一次全面的交鋒,便以漢高祖的白登被圍和用計脫險而告終。
經過這一次險情,漢高祖知道漢朝沒有力量再去征服匈奴,只好回到長安。以后,匈奴一直侵犯北方,使漢高祖大傷腦筋。他問劉敬該怎么辦,劉敬說:“最好采用‘和親’的辦法,大家講和,結為親戚,彼此可以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漢高祖同意了劉敬的建議,派劉敬到匈奴去說親,冒頓當即同意了。漢高祖挑了一個宮女所生的少女,假稱做大公主,送到匈奴去,冒頓把她立為閼氏。
從那時候起,漢朝開始采用“和親”的政策,跟匈奴的關系暫時緩和了下來。武帝以前的惠帝、高后、文帝、景帝期間,在同匈奴的關系上,一直是奉行劉敬為漢高祖所制定的“和親”政策,以妥協的方式來減緩匈奴在北部邊境上所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