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上下五千年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 于海娣編著
- 1623字
- 2019-01-03 14:21:22
中原爭霸
在王權式微的東周時代,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成為爭霸與兼并的主要時期。在大大小小的諸侯國之間,先后并起了“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它們之間進行了最為慘烈的戰爭。這同時也是一個思想急劇變革的時代,“百家爭鳴”的出現,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思想基礎。最終,經過商鞅變法強大起來的秦國統一了中國,建立起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齊桓公稱霸
周王朝遷都到洛邑以后的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周王室幾經衰落后,周天子名義上是各國共同的君主,而實際上,他的地位只等同于一個中等國的諸侯。一些比較強大的諸侯國家經常使用武力兼并小國,大國之間也互相征伐,爭奪土地。強盛的大國諸侯,可以號令其他諸侯,成為諸侯國的霸主。
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是齊國(都城臨淄,在今山東淄博)。齊國原是姜尚的封地。
公元前686年,齊國發生了內亂。在這次內亂中,國君齊襄公死于非命。襄公有兩個兄弟,一個叫公子糾,當時在魯國(都城在今山東曲阜);一個叫公子小白,當時在莒國(都城在今山東莒縣)。兩個人身邊都有輔佐的能人,輔佐公子糾的叫管仲,輔佐公子小白的叫鮑叔牙。兩個公子聽到齊襄公被殺的消息,都準備回齊國爭奪君位。
魯國國君莊公決定親自把公子糾送回齊國。管仲對魯莊公說:“公子小白在莒國,離齊國很近。萬一回到齊國去,事情就不好辦了。讓我先帶一路人馬在路上截住他。”
正如管仲所預料的那樣,公子小白在莒國的護送下眼看快要趕到齊國了,管仲在路上截住了他。管仲拈弓搭箭,向小白射去。小白中箭倒在車里。
管仲以為小白真的死了,就不慌不忙地護送公子糾向齊國去。可是,管仲卻不知他射中的不過是公子小白衣帶的鉤子,公子小白大叫倒下,原來是假裝的。等到公子糾和管仲進入齊國國境,小白和鮑叔牙早已趕到了國都臨淄,小白自然做了齊國國君,這就是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以后,為報一箭之仇,立即發兵攻打魯國,并且逼迫魯莊公殺掉公子糾,把管仲送回齊國治罪。魯莊公無可奈何,只好照辦。
管仲被關在囚車里押送到了齊國。鮑叔牙立即向齊桓公推薦管仲,說他是個很有才干的人,可以幫助齊桓公干一番大事業。
齊桓公也是個豁達大度的人,聽了鮑叔牙的話,不僅沒有治管仲的罪,還任命管仲為相,讓他管理國政。
管仲相齊后,盡心輔佐齊桓公的霸業,對齊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國、野分治的參國伍鄙之制;在經濟上,實行租稅改革,采取了一些有利于農業、手工業發展的政策;在管理上,他號召禮法并用,知禮可以使民眾懂得廉恥,明法可以讓民眾遵守規矩,兩者結合起來,便可以使國力大增。在國內政治經濟形勢得到改善和穩定的基礎上,管仲積極促使齊桓公采取尊王攘夷、爭取領國的手段,以建立霸權。管仲的這些政策為齊國稱霸準備了物質條件。
齊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是齊桓公霸業的開始之年。此前,齊國曾幾度與鄰近的魯國交戰,結果都沒有取得多少勝利。這使齊桓公與管仲看到,僅靠齊國自己的力量,是不能稱霸于天下的。于是,他們想到了利用周天子。
齊桓公首先與周室結親,他迎娶周莊王之女共姬,向全國諸侯表明自己與周天子的親近關系。在拉攏到周天子之后,齊桓公又以尊崇周天子為口號,取得各國諸侯的支持。
管鮑之交
管仲出身于沒落貴族,后來家道中落,也就成了一名寒士,幾次求仕,都不成功。管仲有一好友,名叫鮑叔牙,經常接濟他,但管仲并不感謝他。鮑叔牙非常理解管仲,他常說:“管仲是為了年邁的母親,才不惜遭人嘲笑,保全性命。管仲之所以茍且偷生,不為公子糾死節,是因為他有更遠大的志向,為了富民強國他會成就一番大業。”他知道管仲有經世治國的大志,所以才不拘小節。正是因為鮑叔牙的推薦,管仲才得到齊桓公重用,成為春秋第一名相。
管仲曾感慨地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管鮑之交成為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
公元前681年,齊桓公奉周王之命,通知各國諸侯到齊國西南邊境上的北杏(今山東東阿縣北)開會。這時候,齊桓公在諸侯中的威望并不高。通知發出以后,只有宋、陳、蔡、邾四個國家來了。還有幾個接到通知的諸侯國,像魯、衛、曹、鄭(都城在今河南新鄭)等國,采取觀望的態度,沒有來。齊桓公便以此為突破口,殺雞駭猴,制伏了魯國,隨后,齊桓公又軟硬兼施,把衛國和鄭國拉入同盟。
齊桓公七年(公元前679年),在齊國的幫助下,原先國內政局很混亂的宋國和鄭國也實現了初步的穩定。齊桓公的霸主地位終于被各諸侯國認可,齊國開始稱霸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