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派”的由來
元朝末年,朱元璋起義軍在黃河以北和元軍展開了拉鋸戰。這讓當地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因為不管哪方的軍隊過來,都要在門板上貼上歡迎的標語。
豫北懷慶府的人想出了一個簡便易行的辦法,在一塊木牌的一面寫上歡迎元軍的“保境安民”,在另一面寫上“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哪方軍隊來了,就翻出歡迎哪方的標語。這樣既省錢又方便。但是,沒想到這種做法為他們招來了禍患。
有一次,朱元璋的大將常遇春率軍進駐懷慶府,看到家家門口上的木牌都寫著歡迎的標語,非常高興??墒?,一陣大風刮來,木牌被風吹得翻了過來,反面全是歡迎元軍的標語。常遇春非常生氣,把掛著兩面木牌的人家全部抄斬。
后來,“兩面牌”演變成了“兩面派”,指口是心非,善于偽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