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史故事大全集
- 青木
- 1558字
- 2019-01-03 13:48:32
漢書
《漢書》共120卷,為東漢班固所著。起自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為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稘h書》不但包舉一代,文贍事詳,還系統地敘述了西漢的經濟制度、社會矛盾,為研究西漢歷史提供了極其重要的資料。

霸王烏江自刎
公元前202年,劉邦率軍將項羽圍困在垓下,項羽的糧草很快就要吃光了。劉邦為了瓦解楚軍的斗志,命令士兵大聲唱楚地的民歌。項羽聽到后,驚奇地說:“難道楚地已經被劉邦奪走了嗎?不然怎么會有那么多楚人???”于是叫愛妾虞姬陪他喝酒,項羽愁上心頭,淚如雨下,周圍的侍從都忍不住哭了。
項羽決定馬上突圍,他率領800多個騎兵,當天晚上就殺出重圍向南逃去。天亮后漢軍才發現項羽跑了,于是派灌嬰率領5000騎兵追趕。項羽帶領手下慌不擇路地亂跑,很多人都走散了,等渡過淮水后,身邊只剩下100多人了。項羽迷失了方向,于是向一個正在耕地的老頭問路。那老頭騙他說向左拐,項羽聽信了他的話向左走了。誰知道左邊是一片沼澤地,結果他們只好回頭。時間就這樣被耽擱了,最后他們被漢軍追上了。
項羽率領部下邊殺邊退,走到東城的時候,身邊只剩下28個人了。而漢軍有數千追兵,項羽知道自己跑不掉了,對部下說:“我起兵以來到現在已經8年了,前前后后打了70多仗,從來沒有輸過,所以才能稱霸天下?,F在落到這步田地,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打仗不行。今天肯定是要戰死了,我愿意為各位速戰一場,殺掉敵人的將領并把他們的旗幟砍倒,然后才能戰死。我要讓你們知道,不是我打仗無能,而是上天要滅亡我??!”他把部下分成4隊,擺成圓形陣勢,面朝外面。漢軍把他們圍了好幾層。項羽對手下的騎兵們說:“我現在就為你們斬殺敵人的一個將領!”于是下令4隊人從4個方向沖下山,約定在山的東面集合。項羽大聲呼喊著沖下山,漢軍紛紛敗退。項羽很快就殺入敵陣砍死一個將領。當時楊喜是一個郎騎,他死死追趕項羽,項羽回過頭來沖他大吼一聲,楊喜和他的馬都被嚇住了,趕緊掉頭逃命,一口氣跑了好幾里才敢停下來。項羽帶著人馬趕往山的東面和另外3隊騎兵會合。漢軍不知道項羽在哪一隊里面,只好分出人馬把他們圍了起來。項羽沖進敵陣,又殺死了一個都尉和幾十上百個士兵。然后把人馬集合起來,只損失了兩個騎兵。他問手下:“怎么樣?”騎兵都佩服地說“:確實像大王您說的那樣?!?/p>

⊙霸王別姬 年畫
這是楊柳青年畫中表現項羽兵敗、痛別虞姬的場面,可見“霸王別姬”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之廣。
項羽接著往東跑,來到烏江岸邊。烏江的亭長把船靠在岸邊等著他,對項羽說:“江東雖然地方小,但方圓也有千里,人口有幾十萬。希望大王趕快渡過去。現在只有我有船,漢軍就算來了他們也過不去。這樣大王還可以在江東稱王,以后還可以回來爭奪天下。”項羽仰天大笑:“這是上天要滅亡我,渡過去又有什么用?再說當初我起兵的時候從江東帶了8000子弟兵過來,現在只剩我一個人回去。就算江東的父老鄉親他們可憐我而讓我做他們的王,我還有什么臉面去見他們?即使他們不說什么,我項羽難道心里不會有愧嗎?! ”接著他又說道:“我知道您是個厚道的長者。這匹馬我騎了5年了,騎著它所向無敵,曾經一天能跑1000里路。我不忍心殺它,就把它送給您吧!”
項羽命令手下都把馬放了,步行著手持短兵器沖向敵群。26個部下都戰死了,項羽一個人殺了幾百個敵人,自己也受了十幾處傷。正在這時候,他回頭看見漢軍騎兵司馬呂馬童,對他說:“你不是我以前認識的人嗎?”呂馬童面朝項羽,對王翳說:“這就是項羽大王?!表椨鹫f道:“我聽說漢王劉邦用一千斤黃金和1萬戶的封地來買我的人頭,我就讓你去得這筆賞賜吧。”于是拔劍自刎了。王翳上前割了他的頭,其他人都瘋狂地沖上去搶奪項羽的尸體,為了搶到尸體還相互殘殺了幾十個人。最后楊喜、呂馬童、郎中呂勝和楊武各搶到項羽的一截肢體。所以劉邦把那筆賞賜分成5部分,分別賞賜給了他們5個人,5個人都因此被封為列侯。
劉邦以魯公的稱號將項羽埋葬在谷城。項羽的親戚一個都不殺掉,并且封項伯等4個人為列侯,賜他們姓劉。
賈誼英年早逝
賈誼是西漢有名的才子。他18歲的時候就因為精通詩書、文章寫得漂亮而在家鄉廣受好評。當時的河南太守吳公聽說賈誼很有才華,就把他召到自己門下。后來漢文帝當上皇帝,聽說吳公政績是全國第一,而且還是秦朝丞相李斯的同鄉和學生,精通法律,所以把他調到京城當廷尉。吳公向漢文帝推薦賈誼,說他雖然很年輕,但對諸子百家的著作卻非常精通,是個難得一見的奇才。漢文帝就召見了賈誼,讓他做了博士官。
賈誼只有二十幾歲,在所有博士當中他是最小的。每次皇帝頒布詔書,都讓博士們發表意見,那些歲數大的博士還沒開口說話,賈誼就從各方面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每個人都覺得他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所以大家都公認他最有學問。漢文帝知道這個情況后非常高興,于是破格提拔賈誼,當年就讓他做了太中大夫。
賈誼起草了一套他認為合理的禮儀規定,并向皇帝上奏。漢文帝認為現在還不是實施的時候,但各種法令的變更以及列侯們到自己的封地就任這些規定,都是賈誼最早提出來的。漢文帝很喜歡賈誼,想讓他擔任公卿的職務,但周勃、灌嬰、馮敬等人很嫉妒賈誼,他們在漢文帝面前說賈誼的壞話。久而久之,漢文帝也漸漸疏遠了賈誼,不再聽他的建議,讓他做了長沙王的太傅,把他趕出了京城。
當時長沙還是比較荒涼的地方,賈誼心情非常壓抑,他在渡湘水的時候,想起了屈原,于是寫賦來憑吊屈原。賈誼覺得自己的命運和屈原相似,雖然寫的賦是憑吊屈原的,但實際上是借以抒發自己的郁悶心情。
一年多以后,漢文帝想起了這個優秀的年輕人,把他召到京城。接見的時候漢文帝正在吃祭祀用過的肉,于是就向賈誼詢問關于人和鬼神之間關系的問題。賈誼做了全面的回答,漢文帝越聽越有興趣,漸漸從寶座上坐到了賈誼的面前。賈誼走了后,漢文帝感嘆道:“我很久沒有見到賈誼了,以為自己已經超過了他,誰知道還是不如他啊!”梁王是漢文帝的小兒子,喜歡讀書,漢文帝非常寵愛他,于是讓賈誼當他的老師。
當時漢朝剛剛安定不久,制度還不夠完善,淮南王和濟北王都因為謀反被殺了。賈誼多次上書說要改革,認為應該提倡道德,不應該亂殺大臣和諸侯。當時周勃因為被人誣告謀反被抓,后來查明并無此事,于是恢復了他的爵位和封地。賈誼拿這事來比喻,說要讓臣子們講道德,講禮節。從此以后,諸侯和大臣們有罪都讓他們自殺,而不是讓他們受死刑(古代刑不上大夫,一般不對高級官員處以刑罰,這是統治階級的一種特權)。直到漢武帝的時候才恢復對諸侯和大臣處刑的制度。
漢文帝是以代王的身份當上皇帝的,代這個地方是他原先的封地,他當上皇帝后就把這個地方封給了他的兒子劉武,還把其他兒子都封了王,封給他們許多土地。賈誼向皇帝上書,建議在各個諸侯們之間搞平衡,讓他們互相牽制,不要出現幾個諸侯特別強大的情況,這樣就不會重演戰國時代的悲劇?;实鄄杉{了他的建議。
后來漢文帝封因謀反而被貶到外地而死的淮南王的兒子為侯,賈誼擔心皇帝會進而封他們為王,于是勸阻漢文帝,告訴他要是讓他們發展起自己的勢力,到時候萬一有人要報仇的話,國家就麻煩了。但漢文帝沒有理睬。
賈誼輔佐的梁王不久之后在一次打獵中不小心從馬上摔下來死掉了。賈誼認為是自己沒有盡到太傅的責任,非常自責,一年后也郁郁而終,死的時候才33歲。
周亞夫的細柳營
周亞夫是太尉周勃的兒子,周勃死后,大兒子周勝之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并娶公主為妻。因為和公主感情不太好,再加上犯了殺人罪,他死后封國和爵位就被廢除了。過了一年時間,漢文帝覺得周勃立了那么大的功勞,他的后代沒有爵位說不過去,于是選擇封周勃兒子中比較賢能的周亞夫為列侯。
公元前158年,匈奴大舉入侵,漢文帝派了3個將軍駐守重要關口。宗正劉禮率軍駐扎在霸上,松茲侯徐厲駐扎在棘門,而周亞夫則駐扎在細柳。
有一天漢文帝決定去慰問他們,他先到霸上,霸上的軍隊見到皇帝來了,高興還來不及,紛紛跑出來迎接,皇帝的車馬在營地里走來走去,根本沒有人敢阻攔。劉禮還親自下馬迎送。漢文帝又去了棘門,得到了同樣的待遇。
可到了細柳就不一樣了。哨兵遠遠就看見有大隊人馬向細柳開過來,馬上把情況通知下去。軍官們都身著重重鎧甲,士兵拿著鋒利的武器,拉弓搭箭,弓弦拉得滿滿的,隨時都可以射出去。為漢文帝開路的前驅部隊先到,在細柳大營門口被守門的軍官攔住不讓進。前驅部隊的將領說“:天子馬上就要到了!”軍官說:“在軍隊里面只聽從將軍的軍令,將軍沒有下令,說什么都沒用。即使皇上下詔書也不能放你們進去!”前驅部隊的人一個個氣得臉都紫了。不久,漢文帝的大隊人馬到了,仍然不讓進。漢文帝也沒有辦法,只好派了一個使者拿著表示身份的符節去給周亞夫下詔令,告訴他,皇帝想進去慰勞軍隊。周亞夫這才下令打開大門讓他們進來。車馬剛進大門,守門的士兵告訴他們:“將軍有令:軍營里車馬不得奔馳?!睗h文帝只好讓車慢慢前進。好容易走到周亞夫所在的中營,周亞夫這時候全副武裝,并沒有跪下磕頭,只是對漢文帝作了一個揖,他解釋道:“穿著盔甲的人不能下拜,所以我只能向皇上行軍禮?!睗h文帝很感動,扶著車前的橫木彎了下腰,作為答禮,并派人去各軍營宣詔:“皇帝前來慰問將士們?!笔虑檗k完后就回去了。
出了細柳大營的軍門后,大家都憤憤不平,認為周亞夫竟然對皇帝如此的不尊敬,實在匪夷所思。漢文帝卻贊嘆道:“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剛才霸上和棘門的人和周亞夫比就像小孩子玩游戲一樣,如果匈奴前來偷襲的話,他們肯定會吃敗仗而被俘虜的。至于周亞夫,如果想偷襲他,你們認為能辦到嗎?”漢文帝對周亞夫贊不絕口,就這個話題說了好久。
不久,匈奴撤走了,漢文帝就把那3支軍隊撤了回來,并拜周亞夫為中尉(負責京城治安的軍事長官)。
漢文帝臨死的時候告誡太子:“如果有緊急情況發生,周亞夫是可以真正統率軍隊的人,讓他應付準錯不了?!睗h景帝牢牢記住了這話,即位后任命周亞夫為車騎將軍。
又過了幾年,吳國、楚國等7個諸侯國聯合發動叛亂。漢景帝認為將重任交給周亞夫的時機已經到了,于是將他從中尉提拔成太尉,前去剿滅叛軍。周亞夫向皇帝上書,認為叛軍現在士氣正旺,不能和他們直接交鋒,所以先讓他們攻占梁國,然后再找機會切斷他們的糧道,這樣就可以輕松獲勝。漢景帝同意了他的請求。

⊙周亞夫像
周亞夫立刻率軍出發,走到霸上的時候,一個叫趙涉的人攔住了他,向他獻計,建議攻打洛陽,從偏路進攻叛軍,殺他們一個出其不意。周亞夫聽從了他的建議。
當時叛軍正在攻打梁國,梁國快支持不住了,請求救援。周亞夫卻按兵不動。梁王派人向周亞夫求救,周亞夫仍然不理會。梁王和漢景帝是親兄弟,感情非常深厚,他向漢景帝上書,漢景帝心痛弟弟,生怕他有個三長兩短,下令周亞夫前去支援,周亞夫還是堅守不出。他派人切斷了叛軍的糧道,叛軍吃不飽肚子,想撤兵,但后路又被周亞夫堵住了。他們多次挑戰,周亞夫就是不理會。有一次周亞夫軍中突然驚亂了起來,自相殘殺,都鬧到周亞夫的帳下了。但周亞夫不為所動,仍然睡大覺。士兵們見主帥如此鎮定,過了一會就平息下來了。叛軍假裝攻打漢軍的東南,而周亞夫看出這是聲東擊西之計,于是派人去西北防守,叛軍果然派遣精銳部隊前來攻打西北,由于早有防備,叛軍攻了很久都攻不下來。叛軍糧食吃光了,只好撤退。周亞夫抓住這個機會,率軍追趕,將叛軍打得大敗。不久,叛軍首領吳王被殺,叛亂很快就平息了。
江充誣陷太子
江充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本名叫江齊,他有個妹妹善于彈琴和跳舞,被趙國太子劉丹看上,江齊得以攀龍附鳳,成為趙王宮的座上客,再加上他善于溜須拍馬,很快就獲得了趙王的信任。
過了很久,劉丹懷疑江齊把自己的陰私告訴了父親,于是和江齊鬧翻了。他派人前去逮捕江齊,但江齊事先得到消息逃跑了。劉丹很生氣,就把江齊的父親和哥哥抓起來殺掉了。江齊改名為江充,跑到長安,向朝廷告發劉丹和同父異母的姐姐還有趙王后宮的女子有不正當男女關系,而且和各地的豪強地主也有勾結,四處為非作歹,官府根本不敢管。漢武帝接到告發信后大怒,于是派人前去捉拿劉丹,然后把他關起來審訊,準備依法處死。
趙王是漢武帝同父異母的哥哥,他向漢武帝上書“:江充是趙國逃亡的一個小臣,專門干壞事造謠,讓陛下發怒,企圖利用陛下來報他的私仇,即使以后他受到下油鍋的懲罰,他都不會后悔。我愿意選取趙國的勇士,跟隨大軍前去征討匈奴,一定會竭盡全力殺敵,來替我的兒子劉丹贖罪?!睗h武帝正在氣頭上,沒有答應他的請求,還是把劉丹殺掉了。
江充這個人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漢武帝第一次見他就對他印象很好,問他一些有關政治方面的事,他的回答也讓漢武帝很滿意。
江充曾出使匈奴,獲得了成功?;貋砗蟊蝗蚊鼮閷iT查禁盜賊和越界行為的官員。當時貴族們有違反規定的行為,江充對他們舉報彈劾,沒收他們的車馬,并讓他們去禁衛軍待命,隨時準備去和匈奴作戰。漢武帝對他的請求全部批準,江充前去捉拿那些人,又下令不準他們隨便進出皇宮。消息傳出后,那些人都惶恐不安,紛紛跑到漢武帝跟前求情,愿意用錢來贖罪。漢武帝同意了,前前后后共繳納了數千萬的罰金。漢武帝通過這件事認為江充剛正不阿,敢于和權貴作斗爭,更加欣賞他了。
有一次江充遇到太子的部下駕駛車馬在道路上行駛,于是把車上的人抓了起來。太子知道這件事后派人向江充道歉“:不是我舍不得那些車馬,實在是不想讓皇上知道這事,以為我平時管教下屬不嚴格。您就寬恕一次吧?!苯涓静唤o太子面子,還是把這事報告給了漢武帝。漢武帝夸獎他說:“作為臣子,就應該這樣!”于是江充再次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從此更加任意妄為,想抓誰就抓誰。不久他被提拔為水衡都尉,他的親友們大多仰仗他的勢力為非作歹,沒過多久,江充因為犯法而被撤職。
正好這個時候,有名的大俠朱安世告發丞相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秘密從事巫蠱詛咒方面的勾當,并牽連了兩個公主進來。公孫賀父子因為這件事而被處死。后來漢武帝得了場病,江充認為漢武帝可能活不了多久了,害怕太子即位后會報復他,于是趁機搗鬼。他向漢武帝上書,說漢武帝的病是因為有人在用巫蠱詛咒他,漢武帝命令江充追查這件事。江充就帶著巫師到處搜查巫蠱詛咒用的木偶,把那些使用過巫術和晚上出來祭祀鬼神的人都抓了起來。他讓巫師假裝能看見鬼,故意把酒灑在某個想陷害的人的土地上,說是有人在這個地方施展巫術,然后就把那人抓起來,用燒紅了的鐵鉗子烙在人身上,強迫他承認罪狀,大搞嚴刑逼供。老百姓們也紛紛用巫蠱這個罪名互相誣告,當官的動不動就給人家安上大逆不道的罪名。結果因為巫蠱這種罪名被處死的前前后后多達數萬人。
漢武帝歲數大了,總是懷疑周圍的人要害他,所以被懷疑施巫蠱的人不管是不是冤枉的,都沒有人敢替他們鳴冤。江充充分了解到漢武帝的想法,上書說宮里面有人施蠱術,漢武帝下令他進宮調查。他先調查那些不受寵幸的妃子,接著就調查已經失寵的衛皇后。最后他跑到太子宮里面挖掘,居然挖出一個用桐木雕刻的木偶出來。太子根本沒想到會有這東西,但這的確是從他宮里挖出來的,他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太子很清楚,自己的母親衛皇后已經失寵,自己的地位本來就不穩固,皇帝肯定不會相信自己的。太子越想越氣,把一腔怒火全部發泄到江充的身上。他決定鋌而走險,親自帶兵去把江充抓了起來,大罵道:“你這個趙國的奴才,你陷害了你們趙國國王父子還不夠,現在又來陷害我們父子了!”說完就把江充殺掉了。
漢武帝以為太子要造反,暴跳如雷,下令把太子抓起來。太子見事情鬧大了,只好逃走。后來躲到一戶賣草鞋的人家里,不小心暴露了行蹤,官兵趕來抓他。太子見不能逃走了,上吊自殺了,他的兩個兒子也被殺死了。后來漢武帝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非常后悔和悲痛,就把江充的全家人都殺掉,并造了思子宮來懷念太子。就這樣,一個小小的奸臣把國家未來的皇帝給害死了。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董仲舒從小就對《春秋》很有興趣,漢景帝的時候他被任命為博士。他研究學問非常專心,以至于他家的后花園很多年都沒有去看過。他的日常生活和一舉一動都按照禮法的要求去做,所以很多學者都把他當作老師來尊敬。

⊙董仲舒像
漢武帝即位后,征召了100多名學者為賢良文學,參加對策。其中董仲舒前后3次上書議論朝政,提倡用儒家思想統治天下,而排斥其他的思想。他的建議引起了漢武帝的重視。對策結束后他被任命為江都相,侍奉易王。易王是漢武帝的哥哥,向來很驕橫,又喜歡武力,而董仲舒輔佐他期間用禮法和仁義的道理糾正他的錯誤,所以易王非常尊重他。
董仲舒認為上天和人之間是有感應的,所以他在治理國家期間,用《春秋》上論述災害的變化來推論天地陰陽之間的道理,從來沒有失敗過。后來遼東高廟和長陵高園的宮殿失火,董仲舒在家里用天人感應的道理推論其中的原因,剛打好草稿,被前來拜訪的主父偃瞧見了。他偷看了草稿后非常妒忌,把草稿偷走上奏給皇帝。漢武帝把儒生們召來讓他們討論。董仲舒的學生呂步舒不知道那是董仲舒的稿子,貿然發表意見說那上面的說法實在太愚蠢了。結果查出來是董仲舒寫的,于是把他抓起來審訊,判了死罪。漢武帝覺得董仲舒這么有才的人殺了太可惜了,所以下詔書把他赦免了。董仲舒逃過一死后,從此再也不敢隨便討論災害怪異的原因了。
董仲舒是個很廉潔正直的人,當時有個叫公孫弘的人也是個學者,但他對《春秋》的研究不如董仲舒。不過公孫弘辦事比較圓滑,能迎合世俗,當了公卿一類的大官。董仲舒認為他是靠阿諛奉承才爬到高位的,很看不起他。公孫弘本來就很妒嫉董仲舒,再加上董仲舒看不起他,所以兩人關系很差。漢武帝的另一個哥哥膠西王也是個驕橫跋扈的人,經常倚仗權勢迫害那些太守一級的政府官員,漢武帝對他很頭痛,但也拿哥哥沒有辦法。公孫弘對漢武帝說:“要教育膠西王,只有董仲舒才能辦到?!彼J為董仲舒的性格和膠西王肯定合不來,一定會受到羞辱。
結果董仲舒到了膠西王那兒后,膠西王知道他是個很偉大的學者,于是對他特別好,非常尊重他。但董仲舒知道膠西王本性難改,他怕時間長了還是會獲罪,就稱病辭職了。董仲舒一共輔佐過兩個驕橫的諸侯王,都得到了敬重,他始終先端正自己再領導下屬,所以他治理的地方都井井有條。董仲舒回到老家后,從來也不過問家里的產業,而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寫書和研究學問上。
雖然董仲舒已經辭官,但漢武帝并沒有忘記他。每當朝廷有什么重大的爭議,漢武帝都會派人和廷尉張湯一起去咨詢他的意見,從他的回答中得出有益的結論。漢武帝剛即位的時候,竇嬰和田蚡都很推崇儒家思想。到了董仲舒對策的時候,就把孔子擺到很高的位置,而罷黜其他諸子百家的思想。另外還確立專門管理學校教育的官員,讓地方上推薦秀才和孝廉等等,這些措施都是董仲舒提出來的。董仲舒死后,他的兒孫都通過學習當了大官。
劉向認為董仲舒是難得的輔佐帝王的人才,就連伊尹和姜子牙都不能超過他,至于管仲和晏嬰等人根本就不能和他比。而劉向的兒子則認為他父親的話有問題,他認為伊尹和姜子牙是圣人,能和他們相比的只有孔子。董仲舒處在學術非常支離破碎的時代,他能夠發憤鉆研學問,成為當時學者的首領,確實已經很了不起了,但和孔子的得意門生子游和子夏等人比還有點差距,更不用說管仲等人了。不過他還是把董仲舒看成是一位偉大的學者。
從奴隸到將軍
衛青是駙馬平陽侯曹壽家里的奴婢衛媼和一個小吏鄭季的私生子。衛媼很風流,先后和不同的男子生下了三子三女,由于是奴婢所生,所以衛青一生下來就是奴隸的身份。
衛青小時候由他父親撫養,給家里放羊。鄭季的老婆生的兒子都對衛青不好,把他當奴隸而不是當兄弟看待。曾經有個人給衛青相過面,說他是貴人,以后肯定可以封侯。衛青根本不相信,他說“:我是奴婢的兒子,能吃飽飯,不成天挨打受罵就很滿意了,哪兒還敢奢望封侯??!”
衛青成年后回到曹壽家,當了一名騎馬隨從,專門扈從曹壽的妻子平陽公主。不久,衛青同母異父的姐姐衛子夫進了宮,受到漢武帝的寵幸。當時的皇后陳皇后沒有生兒子,當她聽說衛子夫懷孕后非常嫉妒,于是派人把衛青抓了起來,想讓這個壞消息打擊衛子夫,使其流產。當時衛青在建章宮當差,皇后要抓他跟掐死一只螞蟻一樣容易,衛青被不明不白地關了起來。衛青的好朋友公孫敖找了幾個壯士跑到囚禁衛青的地方把他救了出來,這才撿回一條命。
漢武帝知道這件事后,就給衛青升了官,這樣皇后就不敢拿他怎么樣了。后來衛子夫越來越受寵,衛家從此飛黃騰達,衛青的幾個兄弟姐妹都富貴了。再后來,衛子夫作了夫人,衛青也因這個關系被提拔為太中大夫。
不久,衛青被任命為車騎將軍,帶領一支部隊和另外3個將軍分四路進軍攻打匈奴。其他3個將軍都打了敗仗,只有衛青避開了敵人的主力,偷襲敵人防守薄弱的籠城,打了勝仗,斬殺了數百個敵人。衛青的軍事才能得到了漢武帝的欣賞,被封為關內侯。
衛子夫生了兒子之后被立為皇后,衛青的地位也更加穩固了。這一年他率領3萬騎兵進攻匈奴,殺了數千敵人。第二年他又率軍出擊,俘虜數千人,還捕獲了敵人100多萬頭牲畜,奪得了大片土地。漢武帝把這片土地立為朔方郡,并封衛青為長平侯。
衛青地位越來越高,而他以前的主人曹壽卻去世了,平陽公主決定再嫁。她問隨從們:“現在哪個侯最好?”大家都推薦衛青。公主笑著說:“衛青是我家的人,以前是跟從我的騎馬隨從,我怎么能嫁給他呢?”大家都說:“衛青現在尊貴了,再說他姐姐是皇后,他現在的身份是不會辱沒公主的?!惫鞅阃饬恕K迅募扌l青的想法告訴了皇后,皇后很贊成,對漢武帝進言。漢武帝也希望自己的姐姐生活幸福,于是下詔書命令衛青娶公主為妻,衛青就這樣當上了駙馬。
公元前124年,衛青又一次率領3萬騎兵討伐匈奴,打了個大勝仗,當時匈奴右賢王以為漢軍不會來,天天飲酒作樂,醉得一塌糊涂。結果被漢軍殺了個措手不及,右賢王趕緊帶著一個愛妾和幾百個貼身侍衛殺出重圍逃了。右賢王的部隊全部被殲滅,雖然讓右賢王逃跑了,但俘虜了小王十多人和1.5萬多匈奴人。

⊙漠北之戰繪畫
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戰重創匈奴主力,使危害漢朝百余年的邊患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衛青帶領軍隊剛剛回到邊境,漢武帝就派使者捧著大將軍的印,當場拜衛青為大將軍。漢武帝為了表彰衛青的戰功,給他增封了8700戶的封邑,連他3個還在吃奶的兒子都被封侯。衛青堅決謝絕,他說“:這次能取勝全靠陛下的福氣還有將士們浴血奮戰,陛下已經格外開恩獎賞了我。而我的兒子還在吃奶,半點功勞都沒有,陛下卻也給他們封侯。這不是我帶兵打仗和激勵將士們奮戰的本意。我那3個兒子絕對不能領受封賜!”漢武帝很感動,他告訴衛青“:我并沒有忘記眾將士的功勞,本來打算這事辦好就封賞他們的?!庇谑欠饬诵l青手下10個部將為侯。
由于對匈奴作戰連連告捷,漢武帝樹立了信心,決定對匈奴發動總攻,一舉根除禍患。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衛青和他的侄子霍去病各帶5萬精兵,兩路夾擊匈奴。衛青率軍從定襄郡出發,行軍1000多里,穿越沙漠,與匈奴單于的部隊決戰。當時匈奴以逸待勞,優勢很大。衛青下令用武剛車圍繞在四周防御,自己親自率領5000騎兵前去交戰。匈奴派出1萬騎兵迎戰。這個時候天陰了下來,又刮起了大風,風沙滿天飛,雙方根本看不到對方。衛青又調騎兵從兩翼包抄,單于見漢軍人數眾多,戰斗力強,怕打下去對自己不利,趁傍晚的時候乘坐騾車帶領幾百個騎兵向西北方向逃走。這個時候天已經黑了,雙方摸黑廝殺,死傷大致相等。不久漢軍俘虜了一個匈奴人,從他口中得知匈奴單于已經逃跑了,于是派騎兵連夜追趕,大軍緊隨其后。一直追到天亮,行軍200多里,但還是讓單于跑了。這一仗殲滅匈奴主力部隊1萬多人,漢軍一直追到趙信城。
霍去病的部隊也大敗匈奴左賢王,漢軍取得全勝。這是漢朝歷史上規模最大、進軍最遠的一次征伐。從此以后,匈奴徹底喪失了大規模入侵漢朝的實力,衛青也因此成為人們敬仰的英雄。
卜式為國捐財
卜式是南方一個普通的農民,從事農牧業。他有個弟弟,等弟弟長大后,他和弟弟分了家,把全部土地、房子和錢財都分給了弟弟,自己只分走100多頭羊。卜式在山里放羊為生,他很會養羊,10多年后,羊繁殖出了1000多頭,而且他還用養羊得來的錢買了土地和房子。當時他那個弟弟已經破產了,卜式很心疼弟弟,于是連續好幾次把自己的家產重新分配給弟弟。
卜式很愛國,他聽說國家正在和匈奴打仗,于是向皇帝上書,表示愿意把自己一半財產捐給國家,用來支援前線作戰的官兵。漢武帝覺得很奇怪,派人來問他是不是想當官。卜式說:“我只是個放羊的,只會放羊,既不會也不想當官?!笔拐邌査骸澳悄闶遣皇怯惺裁丛┣?,打算上告?”卜式說:“我從來不和別人爭執,沒錢的人我借錢給他,品行不好的人我教育他,他們都很順從我,我哪兒來的冤屈???”使者覺得更奇怪了,于是問:“那你到底想要什么呢?”卜式說:“我聽說國家和匈奴在打仗,我認為賢人就應該為了國家民族而獻身,有錢的人就應該捐錢,只有這樣才能把匈奴消滅?!笔拐吆芨袆?,回去把他的話傳達給了漢武帝。漢武帝把這事跟丞相桑弘羊說了,桑弘羊說:“這不是人的真實情感,可能不懷好意,不能為了教化百姓而擾亂法制,所以最好不要答應他。”所以漢武帝沒有答復卜式,他捐財的事也不了了之。卜式回到故鄉,重新養他的羊。
一年多以后,匈奴和渾邪等國紛紛投降,為了安置他們,政府財政支出巨大,老百姓為了給投降的人騰出土地而紛紛遷移,都要政府給他們提供給養,但政府實在沒錢了。卜式聽說后立刻拿出20萬錢給太守,讓他分給那些移民,在他的帶動下,當地捐錢幫助移民的富人很多。太守將他們的名單向皇帝作了匯報。漢武帝認出了卜式的名字,說:“這就是上次那個想捐出一半財產的人??!”于是獎賞他每年12萬錢,卜式把這筆錢又全部交給了地方政府。當時有錢人都隱瞞自己的財產,只有卜式愿意捐出來,所以皇帝認為他是個始終如一的人,就任命他為中郎,賜給他10頃土地和左庶長的爵位,并號召老百姓向他學習。
卜式并不想當官,漢武帝說:“那你去上林苑替我養羊吧?!辈肥酱饝恕km然他已經是中郎了,但他還是穿著布衣和草鞋放羊。一年以后,他養的羊長得又肥又壯,繁殖也很快。漢武帝知道后表揚了他,并問他怎么做到的。卜式說“:其實治理百姓也是一樣的道理,按時作息,去除不好的,不要讓它們害了一個整體?!睗h武帝對他的話感到很驚奇,想讓他去治理老百姓試試,于是任命他當縣令。結果當地的老百姓很順從他,不久又把他遷到成皋當縣令并兼管漕運,最后考核下來他的成績是最優秀的。漢武帝認為他樸實忠厚,就讓他做齊王的太傅,不久又任命他為齊國相國。
正好當時呂嘉造反,卜式向皇帝上書說:“我聽說君主憂愁,臣子就應該以死來謝罪。大臣們用生命來保衛國家,而才能低下的人應該獻出財產來幫助軍隊,這樣才是國家強大而別人不敢來侵犯的方法。我愿意和兒子還有臨淄懂得射箭和博昌懂得駕船的人一起去從軍,不惜犧牲性命來保衛國家?!被实壅J為他很賢明,下詔書說:“我聽說以德報德,以正直去報答怨恨?,F在天下不幸有危難,天下的郡縣諸侯沒有一個挺身而出報效國家的。齊國相國卜式言行雅正,平時勤勤懇懇地耕種放牧。牲畜有多余的就分給兄弟,然后再重新繁殖,從不被利益所迷惑。以前北方有戰爭,他就上書要求把自己財產捐獻給國家;西河一帶收成不好,他又帶領齊國的人積極捐獻糧食?,F在又第一個站出來要為國家效力,雖然還沒有參戰,但他的義氣已經表現出來了。因此賜給卜式關內侯的爵位,黃金四十斤和十頃土地,并向天下宣告,讓大家都知道這件事?!?/p>
過了幾年后,漢武帝下令讓卜式取代石慶的御史大夫職位。卜式上任后就說郡國并不經營鹽鐵業,但船又要收稅,這種做法可以廢除的,反對漢武帝的鹽鐵專賣政策。這個建議讓漢武帝很不高興,從此就不喜歡他了。最后卜式享盡天年而終。
司馬遷寫《史記》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是漢朝的太史令,專門負責觀察和記錄天文星象。司馬談對歷史很感興趣,他的這個愛好深深影響了他的兒子司馬遷。司馬遷小時候在龍門山務農為生,10歲就開始學習古文。他20歲的時候出門周游全國,到過很多地方。后來他被任命為郎中,奉旨出使巴蜀以南,在那些地方了解了當地的風土人情。
就在這一年,漢武帝舉行封禪大典,本來應該協助皇帝執行封禪大典儀式的司馬談卻因為滯留在洛陽而沒能參加。因為失去了這個百年不遇的盛會,司馬談很悲憤,很快就去世了。在臨死時他囑咐司馬遷“:我們的祖先是周代的太史,后來衰落了?,F在封禪大典我卻沒能趕上,是命不好啊!我死以后,你肯定會繼承我的位子。自從孔子死后,歷史就沒人記錄了,史書也因為戰亂遺失了。我身為太史卻沒能把歷史記錄下來,你一定要完成我這個心愿啊!”司馬遷流著眼淚答應了父親。
司馬遷就任太史令后,可以任意取閱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圖書,他驚喜地發現原來那里面有那么多好書,他如饑似渴地閱讀,積累了不少材料。在公元前104年左右,他開始動筆撰寫史記。
公元前99年,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兵出擊匈奴,結果被打了個落花流水,幾乎全軍覆沒。當時有個叫李陵的都尉帶領5000步兵深入敵后,遭到匈奴騎兵的包圍。李陵和手下的士兵拼死突圍,前前后后殺了五六千匈奴騎兵,但由于寡不敵眾,最后只有400多人逃回來,多數都戰死了。李陵被俘虜后被迫投降。
當時這件事轟動一時,漢武帝下令把李陵全家都抓起來,然后召集大臣開會,討論如何給李陵定罪。許多大臣都認為李陵不該投降,要嚴懲他的家人。而司馬遷的意見則不同。他和李陵是好朋友,很了解李陵,他認為李陵帶了那么少的兵深入敵后,本身就是指揮官調度的失誤,不能怪在李陵頭上。況且以步兵對付占人數優勢的騎兵居然還能殺死那么多人,已經很不容易了。再說李陵這個人一直很愛國,這次他投降一定有特別的理由,會找機會立功回來的。

⊙《史記》書影
漢武帝大怒,他認為司馬遷是把罪名推到李廣利頭上,而李廣利又是他最寵愛的妃子的哥哥,所以司馬遷是在諷刺他,于是斥責司馬遷:“你為那種叛國的人辯護,可見你也是他一伙的,應該抓起來!”
司馬遷為朋友辯護,結果自己被抓進了大牢,漢武帝正在氣頭上,說什么也不肯饒了司馬遷,給司馬遷判了腐刑。腐刑就是閹割,對于男人來說這是最大的恥辱,很多人寧愿死也不愿受這種刑罰。司馬遷受刑后也想到了死,但他想到《史記》還沒寫完,還不能死,于是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
當時經過多年戰亂,周朝的學說衰落了,而秦朝根本不用古文,把《詩》、《書》都燒掉了,所以當時留下來的古代文獻資料很少。漢朝興起后,蕭何把律法整理了出來,韓信把兵法整理了出來,張蒼制定出了章程,叔孫通恢復了禮儀,于是逐漸恢復了文化,那些當年散失了的書籍又慢慢地流傳了出來。曹參推薦蓋公講解黃老學說,賈誼和晁錯闡述了申不害和韓非等人的法家理論,公孫弘靠研究儒家思想而得到富貴,100多年過去了,從前的歷史資料慢慢集中了起來。
司馬遷父子倆前仆后繼地整理資料,編寫史書。他把那些已經被遺忘了的往事搜集起來,將古代君王的事跡從民間挖掘出來,寫出了十二本紀。由于很多事發生時間不是一起的,為了弄清楚年代,他寫了十表。禮樂制度一直都在改變,律法和歷法也都一直變化著,兵書、山川、鬼神以及天和人之間的關系也都隨著朝代的不同而變化,司馬遷為了表明這種變化,于是寫了八書。歷史上有很多諸侯輔佐帝王,為了紀念他們,司馬遷寫了三十世家。而歷史上還有許多別的人物為歷史作出了貢獻,也留下了自己的赫赫威名,為他們寫了七十列傳。整部史記共130篇,52萬多字。但是由于書中對當時的人有所褒貶,所以等到他死后才流傳了出來一部分。漢宣帝時期,司馬遷的外孫將整部書全部公布了出來,這個時候《史記》才流傳開來。
漢昭帝明察秋毫
漢昭帝即位的時候只有8歲,漢武帝臨死的時候任命霍光和上官桀等人輔佐他,其中霍光是主要的輔政大臣。
本來霍光和上官桀的關系還是挺不錯的,霍光的大女兒是上官桀的兒媳婦,她有個女兒和漢昭帝差不多大,所以上官桀就通過蓋長公主的關系把孫女送到后宮,不久就立為了皇后。而上官桀的兒子、霍光的大女婿上官安也被封了大官。霍光休假期間,就由上官桀代替他處理政事,兩人合作一直很愉快,把西漢治理得很太平。
上官桀很感激蓋長公主的幫忙,蓋長公主的私生活不太檢點,和丁外人私通。上官桀父子就想替丁外人求封爵,這樣就可以符合列侯娶公主的慣例,讓公主名正言順地嫁給丁外人,以此來討好公主。但霍光不同意這事,上官桀退了一步,想讓丁外人擔任光祿大夫,以此來接近皇帝,這樣遲早也能封侯?;艄庥址磳Γ@事就沒能辦成。公主因為這事對霍光非常不滿意,而上官桀父子因為連續被拒絕,也覺得很沒有面子,心里想,漢武帝在位時期自己就是九卿,地位比霍光高,現在父子兩人都是將軍,自己還是皇后的親祖父,霍光也只是外祖父,他憑什么一個人獨掌朝政?燕王劉旦因為自己是昭帝的哥哥卻沒有登上皇位,心里很不舒服,認為是霍光從中作梗。而另一個輔政大臣桑弘羊因為想為親戚求個官當而遭到霍光拒絕,也很恨他。這4個人就聯合起來反對霍光,到處搜集霍光的短處。
他們打聽到霍光在檢閱羽林軍的時候有越軌的行為,而且還把一個校尉調到大將軍府,這些都是把柄。于是他就等霍光休假的時候,派了一個人冒充燕王的使者把那些材料上奏給皇帝。假稱是燕王得到的消息,派人來檢舉揭發。上官桀打算從宮里把這事交給下面的人去辦,桑弘羊負責和大臣們聯合,共同逼迫霍光下臺。但是揭發信交上去后漢昭帝并沒有就此事發表意見,也沒有讓手下人去追查這件事。
第二天霍光得到了這個消息,他非常害怕,待在殿前西邊的畫室里面不敢進去。漢昭帝問:“大將軍人呢?”上官桀回答“:大將軍因為燕王告發了他的罪行,所以不敢進來?!睗h昭帝下令叫霍光進殿。霍光戰戰兢兢地走進殿,脫掉帽子,跪在地上叩頭謝罪。漢昭帝說:“大將軍把帽子戴上吧,我知道你沒有罪,那信是別人偽造誣陷你的。”霍光很奇怪,問道:“陛下怎么知道是偽造的呢?”
漢昭帝說:“大將軍去檢閱羽林軍是最近的事,把校尉調進將軍府也不到10天。燕王離京城數千里路,他怎么可能這么快知道?就算他能知道,又怎么能這么快把告狀信送到我這里來?所以我可以肯定那信是別人偽造的。再說了,就算大將軍要謀反,調一個校尉又有什么用?”當時漢昭帝才14歲,大臣見這么年輕的皇帝居然腦子如此清楚,都感到非常驚訝。消息傳出后,那個遞交告狀信的人馬上就逃跑了。漢昭帝下令緊急追捕。上官桀他們很害怕,萬一那人被抓到后把他們供出來就什么都完了。于是對漢昭帝說“:這種小事不值得皇上派人窮追不舍?!睗h昭帝不同意他們的意見,還是下令追查。
后來只要有人在漢昭帝面前說霍光壞話的,漢昭帝就發怒:“大將軍是忠臣,先帝特地委托他來輔佐我的,以后誰再敢誹謗他,就治誰的罪!”從此上官桀他們再也不敢說霍光的壞話了。
上官桀他們害怕這事遲早會被抖摟出來,于是和蓋長公主密謀造反。他們讓蓋長公主請霍光到她家里吃飯,事先埋伏好士兵,準備趁機殺掉霍光,然后再把漢昭帝廢掉,立燕王為皇帝。結果這個消息傳了出去,讓霍光知道了。霍光把上官桀父子、桑弘羊和丁外人連同他們的家族全部抓起來殺掉了。燕王和蓋長公主也只好自殺。
漢昭帝始終非常相信霍光,他成年后應該親自執政了,可他還是委托霍光主持朝政。漢昭帝雖然非常聰明,但可惜的是他命不長,才21歲就病死了。
霍光廢昌邑王
漢昭帝很年輕就死了,沒有留下兒子。大臣們一起討論該立誰為皇帝,從血緣關系上來看,首選顯然應該是漢武帝的兒子,當時漢武帝的兒子里面還在世的只有廣陵王劉胥,但廣陵王品行不好,正是因為這樣,當年漢武帝才沒有把皇位傳給他。
有一個郎官上書說:“廣陵王不守正道,不能立為皇帝。當年周太王舍棄太伯而立王季,周文王舍棄伯邑考而立武王,都只是看誰適合當君主。也就是說即使廢除長子而立幼子也是可以的?!彼脑捵尰艄饴犃撕苁娣?,就把這個人的奏章拿給丞相們看。后來商量來商量去,覺得昌邑王劉賀是個合適的人選,于是奉皇太后的詔令,派人去迎接昌邑王劉賀為帝。
昌邑王劉賀是武帝的孫子,由于父親死得早,從小缺少管教,所以養成了一身的壞毛病。他當上皇帝后成天游手好閑,只知道和親信們作樂,根本不理政事?;艄饪匆娺@種情況心里非常著急,去問田延年,現在應該怎么辦。田延年說:“大將軍您是國家的支柱,現在既然知道現任皇帝不行,那為什么不去向太后說明情況,另立一個賢明的呢?”
霍光問:“我確實想過這么做的,但不知道古代有沒有這種先例?”田延年說:“伊尹當年做商朝相國的時候,因為商王太甲昏庸,于是把他廢掉,以安定社稷,后世都認為他辦得對。如果大將軍能夠做這事的話,那您就是當代的伊尹?。 被艄庠谔镅幽甑墓俾毶厦嬗纸o他加了個給事中的職位,讓他有進宮議事的資格。然后和車騎將軍張安世策劃好,召集大臣們到未央宮議事?;艄庹f:“昌邑王行為淫亂,我怕他會給國家帶來危害,現在應該怎么辦?”大臣們大驚,誰都不敢說話。田延年站出來手扶著劍柄說:“當年先帝把太子托付給大將軍,就是為了能讓漢室江山長久地保持下去。現在皇上昏庸無能,大將軍也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如今大將軍還在,還能夠維持下去。今后大將軍死了的話,漢室江山萬一斷送,我們拿什么臉面去見先帝呢?今天的討論不能有耽擱,誰要是贊成得晚了些,我就請求讓我殺了他!”霍光向大家謝罪道:“你們對我的責備是對的,現在事情落到這步田地,完全是我的過失?!贝蟪紓円娛乱阎链?,只好表示贊成霍光的提議。大家一起去見太后,向她控訴昌邑王的種種惡行。昌邑王在繼承皇位后,不但不能做個明君,反而罪行累累,光是私底下派人征調違禁物品就有1127次之多,更別提那些荒淫無道的勾當了。太后聽了之后非常生氣,趕到未央宮,下令守門的士兵不準放昌邑王手下的人進來。昌邑王還不知情,像平常一樣來朝見太后,他一進去,門就馬上關住,他的親信就被關在了外面。昌邑王問霍光是怎么回事,霍光解釋說這是太后的命令。昌邑王很糊涂,沒有放在心上。
霍光派車騎將軍張安世將昌邑王的親信全部抓了起來,然后派專人看守昌邑王。而昌邑王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就要被廢黜了,等到太后派人召見他時,他才感到有點害怕。尚書令當著太后和大臣的面公布了昌邑王的罪狀,并代表大臣進言,要求廢掉昌邑王。太后同意了。

⊙霍光像
昌邑王不甘心放棄皇位,他喊道:“聽說天子身邊只要有敢于進言的大臣,即使天子無道,也不會丟掉天下!”霍光反駁道:“太后已經下令把你廢黜了,現在哪兒來的天子?! ”于是走過去把他身上代表皇帝的飾物卸了下來,轉交給太后。到了這個時候,昌邑王才徹底接受了現實。霍光把昌邑王送到他當諸侯王時在首都的住宅。
昌邑王被廢后,霍光召集眾大臣商議立誰為帝,討論了半天,最終大家認為當年被漢武帝廢掉并殺害的太子有個孫子流落民間,在民間口碑很好,決定立他為皇帝,他就是漢宣帝。漢宣帝沒有辜負大臣們的期望,他帶領西漢王朝進入了又一個繁榮富強的時期。而霍光為了國家利益,毅然廢黜昏君的故事也流傳了下來。
霍氏滅門
霍光為漢室江山的鞏固立了大功,從漢昭帝開始,霍光的兒子霍禹和哥哥的孫子霍云都官拜中郎將,霍云的弟弟霍山擔任奉車都尉侍中,掌握兵權,負責統率外族投降漢朝的軍隊?;艄獾膬蓚€女婿分別擔任東宮和西宮的衛尉。此外,霍家的親戚們享受著各種優待,擔任了各種重要官職??梢哉f,霍家幾乎控制了整個朝廷。漢宣帝即位后,霍光交出了朝政大權,但漢宣帝認為霍光功勞實在太大,遇到事情他自己先不做決定,要先報告給霍光,然后再呈報給自己。霍光每次來朝見他時,漢宣帝都表現得非常謙虛,以至于別人都覺得有點過頭了。
霍光死后,漢宣帝非常悲痛,下令厚葬霍光,給予了非常高的待遇。葬禮結束后,漢宣帝又對霍光的子孫們加官晉爵。皇帝的寵愛和霍光的功勞,讓霍家人漸漸驕傲起來,開始肆無忌憚地尋歡作樂了。
首先干壞事的就是霍光的妻子顯,顯當了寡婦后,不僅不安分守己,反而與家里的管家馮子都私通。上梁不正下梁歪,霍禹和霍山也都花大錢把住宅整修了一番,許多地方都違反了國家的規定,而且經常賽馬取樂?;粼平洺T趹摮娀实鄣娜兆永镏e稱有病不去朝見,而是帶著親信們到別的地方打獵取樂,這種行為沒有人敢指責。而顯和她的女兒們經常不分晝夜地隨意進入太后居住的宮殿,一點約束都沒有。
漢宣帝在做老百姓的時候就認為霍家的權勢太重不是好事,但由于霍光的威望太高,加上又忠心耿耿,所以漢宣帝暫時沒有動他們。等霍光死后,漢宣帝開始正式處理朝政,將御史大夫魏相提拔為給事中,讓他可以在宮里面隨時應對皇帝的咨詢。顯很不服氣,她對子孫們說:“你們平時就知道胡鬧,不去繼承大將軍留下來的事業?,F在御史大夫做了給事中,萬一他在皇帝面前說我們壞話怎么辦!”后來霍家和魏家的仆人在路上爭道,霍家的仆人平時驕橫慣了,沖到魏相的府上,魏相只好給他們叩頭賠禮,這才把他們哄走。顯他們知道這事后感到非常憂慮。不久魏相被升為丞相,經常在一些非正式的場合與漢宣帝討論事情,而另外一些和霍家沒什么來往的大臣也都得到皇帝的重用。霍山當時擔任尚書的職務,但漢宣帝卻宣布大臣和百姓可以直接上書,不需要通過尚書,而大臣進見皇帝,也可以單獨進見。這樣就把霍山給架空了,對這些事,霍家又氣又怕,但一點辦法都沒有。
漢宣帝當老百姓的時候,娶了一個姓許的平民女子為妻,兩人非常恩愛。當上皇帝后,漢宣帝馬上冊封許氏為皇后。而顯很喜歡自己的小女兒霍成君,認為她最有資格當皇后。但皇帝和皇后感情很深,她的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于是顯就收買了給皇后看病的女御醫,讓她毒死了許皇后。然后顯趁機將霍成君送進宮內,讓她當了皇后。由于許皇后死得很突然,大臣們議論紛紛,控告那個醫生在看病的時候對皇后無禮,把她關了起來。顯很害怕她把自己指使她毒死皇后的事抖摟出來,于是就把這事告訴了霍光?;艄饴犃撕蠓浅3泽@,想去檢舉,又不忍心,于是還是想辦法包庇了那個醫生?;艄馑篮?,這件事漸漸地流傳了出來。漢宣帝也有所耳聞,但也不知道真假,心里卻對霍家多了一層戒備之心,于是逐步削減霍家的權力,而把大權移交給自己的親信們。
霍家見大權一天天被削減,自己卻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在一起哭,并相互埋怨。顯一著急,就把當年謀害許皇后的事情告訴了他們?;羯剿麄兟犃酥蠛艹泽@:“這種事情怎么不早點告訴我們?皇上他疏遠我們,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這樣大的事,懲罰一定小不了,怎么辦?”他們開始動起了歪心思。
結果霍家還沒來得及動手,密謀泄露了出去,皇帝下令徹底追查。霍云和霍山畏罪自殺,霍禹被腰斬,顯和霍家其他人被斬首示眾,只有霍皇后沒有被殺,但也被廢黜了。因為這件事被殺的人前前后后共有數千家。
當初漢宣帝剛即位的時候,他去祭拜漢高祖的廟?;艄夂蜐h宣帝坐在同一輛車上,漢宣帝很怕他,坐他旁邊感覺自己背上像有芒刺在扎一樣。后來張安世陪同的時候漢宣帝就非常放松,感覺安詳自在。霍光死后,霍家被滅族,人們都說“:自己的威望讓天子感到不自在的人,是不會被天子長期包容的?;艏业膽K案,其實從當年霍光陪同皇帝乘車的時候就開始了?!?/p>
名將趙充國
趙充國是騎兵出身,補選為羽林衛士,他從小就學習兵法,并通曉四方少數民族的事情。后來他跟隨李廣利攻打匈奴,大軍被匈奴人包圍,漢軍因為缺少糧食,死傷很多。趙充國帶領100多個人拼死殺開一條血路,帶領大軍沖出了包圍圈,他也因此身受20多處創傷。李廣利向朝廷匯報了情況,漢武帝下令把趙充國帶來,親自查看了他的傷勢,驚嘆不已。于是漢武帝拜他為中郎,讓他擔任車騎將軍長史一職。
漢宣帝即位后,趙充國被派到邊疆駐守,他在任期間,匈奴一直不敢前來騷擾。后來光祿大夫義渠安國出使羌族部落,羌族首領希望能渡過湟水到北岸漢族人不耕種的地方放牧。義渠安國把這事上報給了皇帝。趙充國認為此舉不妥,彈劾義渠安國玩忽職守。后來羌族人強渡湟水,在北岸放牧,當地的官員無法禁止,羌族各部落首領還聚集在一起,解除仇約,相互結盟。漢宣帝聽說這事后向趙充國詢問,趙充國回答道:“羌族人之所以好控制,是因為他們各個部落之間不團結。30多年前,西羌叛亂時,也是像今天這樣解除仇約,相互結盟,然后和朝廷對抗,朝廷花了五六年的時間才把叛亂平定下來。而且以前也發生過羌族和匈奴聯合起來對抗朝廷的事。不久前我聽說匈奴在西方碰了釘子,于是多次派人賄賂西域各國,想離間他們和漢朝的關系,但沒有成功。我懷疑匈奴現在派使者到羌族部落里面,企圖故伎重演。所以我擔心羌族人還會有新動向,我們要在事情沒發生之前做好防備?!币粋€多月后,羌族首領果然派人向匈奴借兵,準備攻打西域。朝廷派遣義渠安國再次出使羌族各部落,讓他區分一下哪些部落企圖反叛,哪些部落站在漢朝一邊。而義渠安國把羌族首領30多人召集起來后,認為他們都特別兇狠狡猾,把他們全部殺掉了,又派兵攻打那些部落的百姓,殺了1000多人。這件事激怒了羌族人,許多本來已經歸附漢朝的羌人認為漢朝不守信用,于是發動叛亂。義渠安國派兵與羌人交戰,吃了敗仗。
當時趙充國已經70多歲了,漢宣帝認為他已經老了,于是派人去詢問誰可以率兵鎮壓叛亂。趙充國說“:沒有人能超過我的了。”
趙充國抵達前線后,先出妙計渡過了黃河,然后又識破了敵人的誘兵之計。打仗的時候,他經常派出騎兵派到遠處去偵察,不做好作戰的準備絕不行動。大軍休息的時候,一定先把防御工事弄得足夠堅固,而且特別愛惜士兵,將士們都特別敬服他。敵人多次挑戰,他都堅守不出。后來抓到一個俘虜,那俘虜交待說羌人的首領們好幾次都互相埋怨:“早就告訴你們不要造反,這下好了,皇上派趙將軍前來鎮壓,聽說他已經八九十歲了,特別善于用兵打仗?,F在想和他決一死戰,有這個可能嗎?”
朝中大臣們反對趙充國的作戰計劃,漢宣帝也下詔責備他,趙充國上書辯解,他認為將領在外面領兵打仗,應該根據當時當地的形勢和利弊來制定計劃,而且應該堅守自己的主張,并再次陳述了自己的作戰計劃。不久皇帝同意了他的意見。
趙充國將軍隊開到先零羌的地盤上,先零羌防守很松懈,遠遠看到漢朝大軍就丟棄輜重逃跑。由于道路狹窄,趙充國下令大軍慢慢前進。有人建議加快行軍速度,趙充國說“:窮寇莫追,現在我們緩慢前進,他們就會忙著逃走而不會掉過頭來攻擊我們,如果我們加快速度的話,他們看到沒有逃走的希望,就會來攻打我們以求得一絲生機?!贝蠹叶纪馑目捶?。果然不出趙充國所料,敵人在渡河的時候因為過于慌亂而淹死了好幾百人,投降和被殺的有500多人,漢軍俘獲牲畜10多萬頭,車輛4000多,取得了重大勝利。漢軍乘勝進攻另一個部落,將其逼降。
就在這一年的秋天,趙充國病重,在病床上他還多次向皇帝上書,提出與少數民族和睦相處的政策主張,并建議實行屯田。后來皇帝向他咨詢誰繼承他的位置時,他指出眾人推薦的辛湯不是合適的人選。后來辛湯還是擔任了護羌校尉,結果因為酗酒得罪了羌人,導致羌人再次叛亂,最終應驗了趙充國的話。
朱云折檻
西漢的時候出現了許多敢于進諫的直臣,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朱云。
朱云身高八尺多,容貌雄壯,以勇敢力大而出名。朱云年輕的時候喜歡結交游俠,經常讓朋友們替自己報仇。但是他40歲的時候突然改掉了那些習慣,開始跟隨博士白子友學習《易經》,后來又向前將軍蕭望之學習《論語》,完成學業后,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人們都很尊敬他。
當時,西漢皇帝是漢元帝,貢禹是御史大夫。華陰縣的縣丞向皇帝推薦朱云,說他這個人忠心正直,而且有勇有謀,請皇帝試用他做御史大夫?;实壅偌蟪忌套h此事,太子太傅匡衡認為華陰縣丞只是一個小官,居然敢推薦平民擔任大臣,再說朱云以前經常觸犯法律,雖然后來他改邪歸正,但并沒有什么突出的表現,而貢禹清正廉潔,很適合擔任御史大夫,沒有必要撤換他。華陰縣丞胡亂稱贊朱云,懷疑他不懷好意,所以匡衡建議追查一下華陰縣丞。結果華陰縣丞因此而獲罪。
當時少府五鹿充宗很得漢元帝的寵愛,五鹿充宗是專門研究梁丘注的《易經》的,漢元帝也很喜歡這個版本。他想考察一下梁丘注和其他版本的異同,于是下令讓五鹿充宗和《易經》的其他學派辯論。五鹿充宗深受皇帝的寵愛,又有口才,其他學派的學者都借口生病而不敢參加辯論。有人推薦朱云,于是就把他召了進來。結果朱云把五鹿充宗駁得啞口無言,贏得了大家的贊賞,朱云也因此獲得了博士的官職。
不久,朱云擔任了杜陵的縣令,但因為故意放走犯人而差點被抓起來,幸好趕上了大赦才被赦免。他被推舉為方正,擔任了槐里縣令。當時中書令石顯掌握朝政,他和五鹿充宗是一伙的,所以人們都很怕他們,只有朱云的好朋友、御史中丞陳咸年輕而堅持正義,不和他們同流合污。朱云多次上書彈劾丞相韋玄成貪生怕死,只知道保住自己的位子。有關部門調查朱云,懷疑他指使屬下殺人。元帝向韋玄成詢問朱云治理地方政績如何。韋玄成趁機潑他污水,說他殘暴不仁。陳咸聽到了這話,告訴了朱云。朱云向皇帝上書申訴,陳咸替朱云修改奏章,讓他要求讓御史中丞審理,也就是讓自己來審理。結果這事被交給丞相審理了,丞相的手下調查說朱云確實指使屬下殺人,朱云只好逃到長安和陳咸商議。韋玄成知道后,把這事上奏元帝。元帝把朱云和陳咸抓了起來,沒有殺他們,罰他們擔任修城墻的苦工。兩人就這樣被禁錮,一直到元帝死,都沒有被起用。

⊙折檻圖軸
漢成帝即位后,張禹以皇帝老師的資格當了丞相,非常受寵。朱云上書求見皇帝,當時大臣們也都在。朱云說:“現在的大臣上不能輔佐皇上,下不能安撫百姓,都是吃飽飯不干事的人。我請求陛下賜給我寶劍,我要殺一個奸臣來殺一儆百!”漢成帝問:“你到底要殺誰呀?”朱云說:“我要殺奸臣張禹!”漢成帝勃然大怒:“你一個芝麻大小的官居然敢誹謗上司,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師,罪該萬死!”御史拉朱云下去,朱云抓住殿上的門檻,死也不下去。御史拼命地拖他,他死抓住不放,結果把門檻都拉斷了。朱云大叫:“我能夠在陰間跟從關龍逄和比干(都是因進諫而被殺的著名忠臣),就已經心滿意足了,我只是擔心我們大漢江山啊!”御史好容易才把他拉下去。左將軍辛慶忌站出來向皇帝叩頭,說:“朱云是出了名的狂妄直率。如果他說的是對的,那就不能殺他;如果他是錯的,也應該寬容對待,我愿意以死相爭!”辛慶忌說完后一直叩頭,把頭都叩破了。漢成帝火氣也消下去了,就饒了朱云。后來有人建議把門檻給修好,漢成帝說:“算了,別修了,就放在那兒,來紀念和勉勵忠直的臣子吧?!?/p>
經過這場風波后,朱云離開了官場,他把家搬到了鄉下,有的時候也乘著牛車和學生們出來游玩。不管到哪個地方,人們都很敬重他。
朱云一直活到了70多歲,在家里去世。他病重之后就不再請醫生也不吃藥,臨終時囑咐,直接穿身上的衣服入殮,棺材只要夠他躺進去就行了,而墓穴夠把棺材放進去就夠了。他死后家里人按照他的囑咐只造一個一丈五左右的小墳,把他埋在平陵的東郭之外。
尹翁歸清正嚴明
尹翁歸是平陽人,他少年時父母雙亡,和叔叔一起生活。年輕的時候當過獄卒,很熟悉法律文書方面的事。他喜歡舞刀弄劍,武藝高強,沒有人是他的對手。當時霍光執掌朝政,他對子弟管教不嚴,霍家子弟多住在平陽,家里的奴仆和門客拿著兵器在街上和人斗毆,官吏都不敢管。直到尹翁歸擔任管理街市的官員后,才沒有人敢橫行不法。尹翁歸清正廉明,從來不接受賄賂,商人們都很敬畏他。
后來尹翁歸辭掉了官職,回到家里。田延年為河東太守,他在巡視的時候到了平陽,把他過去手下的小吏們都召集了起來,共有五六十人,親自接見。田延年命令他們當中習文的人站東邊,習武的人站西邊。大家都按照他的命令站好了,只有尹翁歸跪在地上沒有動。尹翁歸告訴田延年“:我文武兼備,任憑您吩咐了。”田延年手下人認為這個人桀驁不馴,但田延年說:“這有什么關系呀?!卑阉械礁皢栐?,對他的回話感到非常驚奇,于是補選他為自己的手下。尹翁歸處理案件都能一查到底,把事情的原委弄個清清楚楚。田延年很器重他,認為自己的才能不如他,于是提升他為督郵。當時河東郡下轄28個縣,分為兩個部分,尹翁歸負責汾河以南。他揭發和檢舉官員都是依法辦事,被他檢舉的人都是罪有應得,所以他管轄的地區官員即使因為他而受到懲處,也沒有人怨恨他。不久他就因為清廉而節節高升,很快就擔任了弘農都尉。
朝廷征召他為東海太守,他就任前向廷尉于定國辭行。于定國是東海人,他想委托尹翁歸照顧同鄉的兩個孩子,就讓那兩個孩子在后堂等待引見。于定國在家里和尹翁歸談了一天,被他的氣勢所折服,一直不敢把那兩個人引見給他。尹翁歸走后,于定國對他們說“:尹翁歸是個賢良的官員,你們又沒有什么本事,我不能憑借私交求他照顧你們?!?/p>
尹翁歸在東??翁仄陂g,明察秋毫,東海一帶的官吏百姓是好是壞,包括那些作奸犯科的人的名字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每個縣的登記名冊他都親自處理,如果案子太急他會稍微緩一些。如果手下的官吏百姓稍微有所松懈,他就把他們的罪狀披露出來。他每次出巡都會收捕些壞人,殺一儆百,官吏和百姓都服從他的管理,而且因為害怕他的威嚴而紛紛改過自新。東海有個大豪強地主名叫許仲孫,為人非常奸詐狡猾,公然違反法律,東??さ娜松钍芷浜?。每次來了新太守要逮捕他,他都倚仗勢力,用狡猾的手段逃出法律的制裁,所以一直都沒有受到懲罰。尹翁歸到任后,派人將許仲孫抓了起來,在集市上將其斬首示眾,整個東??さ娜硕紴橹ε抡鄯瑳]有人敢違反他的禁令了,一時間東??け凰卫淼梅浅:?。
尹翁歸因為政績優異而被調到右扶風(接近京城的地方)。他在任期間選拔清正廉明、疾惡如仇的人擔任官吏,對他們以禮相待,和他們共同遵循同樣的好惡。凡是背叛他的人,一定會受到嚴懲。尹翁歸治理右扶風的辦法和東??ひ粯?,那些作奸犯科者的名字,每個縣都有詳細記錄。如果發現了盜賊,尹翁歸就會召見當地的長官,告訴他主犯的名字,教給他們根據蛛絲馬跡推理出盜賊所在地的方法,讓他們找出盜賊的藏身之處,結果事情往往和他事先料想的一樣,從來沒有失敗過。尹翁歸在追查貧苦老百姓的時候比較寬松,而對那些地方豪強則非常嚴厲。地方豪強如果被治罪的話,就被送到掌畜官那里,讓犯人鍘草來贖罪,而且規定要按時到達,不準找別人來代替,如果發現有不合要求的,都要受到鞭打的懲罰,有的人因為被鞭打得過于疼痛,以至于無法忍受,甚至有用鍘刀自殺的情況出現。京城的人因為畏懼他的威嚴,所以很少有人敢犯法,右扶風因為他而治理得非常好,懲治盜賊的政績在京城三輔中常常排名第一。
尹翁歸雖然喜好用刑罰,但他一向清廉自守,辦公的時候從來不涉及私事,而且為人溫良謙虛,從不因為自己的能力而看不起別人,在朝廷中的名聲非常好。他任官幾年后,因病去世,死后家中沒有剩余的財產,皇帝親自下詔書表彰他,稱贊他是個難得的清官,對他的去世非常痛心,并賜給他兒子一百斤黃金,以表彰清官。
當初和尹翁歸一起為田延年效力并被田延年提拔推薦的還有閎儒,也是個難得的好官,所以世人都稱贊田延年善于識別人才。
蓋寬饒不畏權貴
蓋寬饒名字非常有趣,“寬饒”就是寬松仁厚的意思,但他這個人的性格和名字正好相反,從他的事跡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
蓋寬饒是魏郡人,他早期因為明經而被舉為文學,又以孝廉而被舉為郎。后來又舉為方正,因為對策好而遷為諫大夫,專門負責檢舉不法之事。他彈劾過張安世的兒子張彭祖經過殿門而沒有下車,并且連帶彈劾張安世位居高位而對朝政沒有補益之處。其實張彭祖當時已經下車了,蓋寬饒于是就因為觸犯了彈劾大臣而不符合事實的條令被降職為衛司馬。
當時衛司馬在部門里上班時,見了衛尉要行拜禮,而且常被差遣去買東西。蓋寬饒就職以后,他只按照規定對衛尉和其屬官行拜禮,但衛尉如果因為私事要他去幫忙辦理的話,他就拿著有關法律條文找到官府要辭職。尚書因為這事而責問衛尉,衛官們從此以后再也不敢以私事而任意驅使屬官們了,以前那個不合理的規矩就這樣被糾正了過來。
蓋寬饒剛開始被任命為衛司馬的時候,還沒有走出殿門,就用刀把自己的衣服割斷,讓它短到離開地面,然后戴上高帽子,腰佩長劍,親自到衛士的住所去巡察,視察他們的飲食住所。有病的衛士他親自撫恤慰問,幫忙請醫生來看病送藥,對待他們非常關愛。到了年終交接的時候,皇帝親自設宴款待慰勞衛士,數千名衛士在席上叩頭請求再服役一年,以報答蓋寬饒的恩德。漢宣帝表示嘉許,并任命蓋寬饒為太中大夫,派他到各地巡視當地風俗,使命完成得讓漢宣帝很滿意。不久就升為司隸校尉,他在任期間,追查檢舉從來不回避,不管事情大小他都會舉報。他所彈劾的案件很多,廷尉依法辦理,有一半采用也有一半沒有采用。王公貴族以及各個郡國的官吏和使者來到京師,都因為害怕蓋寬饒而不敢違犯禁令,京師因為這個清靜了不少。
平恩侯許伯搬新家,朝廷大小官員包括丞相等人都趕去祝賀,只有蓋寬饒不去。許伯派人請他,他才前往,從西面的臺階上去,面朝東面而坐。許伯親自為他倒酒,說“:蓋先生來晚了哦?!鄙w寬饒告訴許伯“:不要給我倒多了,我是酒瘋子?!必┫辔汉钚Φ溃骸按喂ㄉw寬饒字次公)清醒的時候就是個瘋子,何必要等到喝了酒才發瘋呢?”當時在座的人都看著蓋寬饒,有點看不起他。宴會舉行到高潮的時候,大家都喝得挺開心,音樂聲響起,長信宮少府檀長卿站起來跳舞,學獼猴和狗打架的樣子,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蓋寬饒卻很不高興,他仰視著屋子嘆氣“:這屋子真漂亮啊!但是富貴無常,一會就會換了主人,這房子就像旅館一樣,住過的人太多了。只有謙虛謹慎才能長久保存下來,侯爺您能不警戒嗎?”說完站起身來走了?;厝ズ篑R上彈劾檀長卿以列卿的身份而學獼猴跳舞,非常失禮,是對皇帝的不敬。漢宣帝想治檀長卿的罪,許伯替檀長卿向皇帝謝罪,苦苦哀求了很久,皇帝才沒有追究下去。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蓋寬饒不把權貴放在眼中,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他確實也不通世故,為他以后的殺身之禍埋下了禍根。
蓋寬饒為人剛直不阿,一門心思都在公家的事情上。他家里很窮,每個月的幾千俸祿錢他都拿出一半來獎勵給那些向他通風報信的人。他身為司隸校尉,兒子卻連車都坐不起,經常要步行去北方邊塞服役。但蓋寬饒執法非??量?,朝中大臣們都很恨他。他上奏章的時候又喜歡在里面帶上諷刺的語氣,所以經常觸犯皇帝。漢宣帝看在他是儒家學者的份上對他非常寬容,但他也沒希望升官。當初和他一起提拔的同事有的都已經升到九卿的位置了,蓋寬饒自以為自己的品行才學都沒話說,但卻被不如自己的平庸之人超越,心里非常不滿,于是更加頻繁地向皇帝上書進諫。
漢宣帝崇尚刑罰,很信任擔任中尚書的宦官,蓋寬饒不以為然,他上奏章反對這種做法,并在奏章里引用了禪讓天下的典故。漢宣帝認為蓋寬饒是在怨謗,于是把奏章交給有關部門,讓他們給蓋寬饒定罪。當時的執金吾認為蓋寬饒是想讓漢宣帝禪位,屬于大逆不道。諫大夫鄭昌很同情蓋寬饒因為直諫而被小人陷害,于是向皇帝上書贊揚蓋寬饒敢于奉公守法,不畏權貴,并反對有關部門給蓋寬饒戴上大逆不道的帽子。漢宣帝正在氣頭上,沒有聽鄭昌的話,還是把蓋寬饒打入天牢,讓獄吏處置他。蓋寬饒在殿下聽到這個消息后,不甘受辱,拔出佩劍自刎了,在場的人沒有一個不表示憐憫他的。
王莽篡位
王莽是漢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家的勢力在西漢末年達到頂峰,幾乎個個子弟都封侯拜相,整個朝政大權都掌握在王家人手中。王皇后對自己的兄弟們很好,所以他們驕橫腐化,一個比一個墮落,成天只知道爭權奪利,吃喝玩樂。而王莽的父親死得早,還沒有被封侯,所以王莽比較貧窮,他不和堂兄弟們攀比富貴,而是一門心思投入到研讀儒家經典上。雖然他家是外戚,但王莽在求學的時候非常勤奮,穿著和普通的學生沒什么區別。王莽很孝順母親,平時在家里他盡心盡力地侍奉母親和守寡的嫂嫂,把侄子當親生兒子來撫養。同時,王莽還喜歡結交豪杰,朋友很多。王莽對叔叔伯伯們也十分尊敬,口碑非常好。后來他的伯父、掌握朝政大權的大將軍王鳳病了,王莽天天在他床前伺候,親自給伯父嘗藥,忙得連臉都顧不上洗,一連幾個月連衣服都顧不上換。王鳳很受感動,在臨死的時候把王莽托付給太后和皇帝,讓他們好好照顧這個孝順的年輕人。于是王莽被任命為黃門郎,不久升為射聲校尉。
幾年后,王莽的叔叔王商上書,請求將自己的封地分出一部分來賜給王莽。另外還有一批很有名望的人也替王莽說好話,皇帝見這么多人為王莽說好話,加上以前對他印象就不錯,認為王莽是個難得的賢人。不久,王莽被封為新都侯,有1500戶的食邑,后來又把他提拔為騎都尉兼光祿大夫侍中,王莽侍奉皇帝更加殷勤周到了,官當得越大,他就越謙虛謹慎。
其實王莽是個沽名釣譽的人,當時太后的外甥淳于長才能卓越,地位在王莽之上。王莽很妒忌他,于是暗中搜集淳于長的罪過,然后通過大司馬王根上報給了皇帝,淳于長被處死。王根后來請求退休,將大司馬一職交給王莽,王莽就任大司馬后更加注重自己的名聲,把自己得到的賞賜和收入全部用來招待士人,讓他們為自己吹噓。漢成帝去世后,漢哀帝繼承了皇位。太后命令王莽把大司馬的職位讓給哀帝的外戚。王莽只好上書請求退休,但哀帝制止了他,王莽也就沒有把大司馬的職位交出來。
漢哀帝死后,由于沒有繼承人,王莽立9歲的平帝為新皇帝,自己獨掌了朝政大權,并找借口把成帝和哀帝的皇后都逼死了。后來更是發展到順王莽者昌,逆王莽者亡的地步。他每次想做什么事的時候,先會暗示黨羽去啟奏,然后自己再痛哭流涕地反對,這樣既迷惑了太后,又讓別人誤以為他是真的淡泊名利。
漢平帝去世后,沒有兒子,本來還有幾十個合格人選的,但王莽嫌他們年齡太大,不好控制,就借口兄弟之間不能相互繼位,選了個才兩歲的孺子嬰(真名為劉嬰)為繼承人。有人建議讓王莽代理皇帝,但太后沒有同意,那些馬屁精好說歹說才讓太后下了諭旨。
一個名叫哀章的人偽造了一個銅柜,在里面裝了圖和信,上面說王莽應該當皇帝。這下一向喜歡謙讓的王莽卻不謙讓了,他馬上拜受銅柜,下令改國號為“新”。他還假惺惺地對孺子嬰說“:當年周公暫居王位,后來還是還給了周成王。我本來也想把帝位還給你的,但為天命所迫,竟然不能實現我這個心愿!”說完他還哀嘆了好久。
王莽一上臺就宣布改革,把全國的土地都劃為國家所有,稱為“王田”,嚴禁土地買賣;奴婢稱“私屬”,嚴禁買賣;土地多的人要把土地分給地少的人;廢除舊錢,改用大錢。這些措施看上去好像挺不錯的,實際上土地和奴婢買賣根本不可能禁止,很多有土地沒權勢的百姓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土地被別人搶走。至于所謂大錢,根本沒有足夠的貨幣價值,導致通貨膨脹,百姓哭聲遍野。王莽還派兵攻打四方少數民族,給人民帶來很大痛苦。最后大家實在忍不住了,發動了起義,王莽也落得個死無全尸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