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諜戰和著名間諜大揭秘
- 楚淑慧
- 4445字
- 2018-11-08 19:44:04
雙面間諜武爾夫·施密特
武爾夫·施密特可謂是諜報史上的一個天才人物。作為一名雙重間諜,他一面為二戰時的美英兩國搜集最重要的政治、軍事情報,從而為真正的正義而戰;另一方面,他又以虛假情報成功地欺騙了納粹德國,甚至直到戰爭結束,德國人仍將他視為忠誠于納粹的間諜。他精彩的諜報生涯至今仍被人們傳為美談。
出師不利
武爾夫·施密特于1914年出生于德國。他的父親是德國人,曾在德國空軍某部隊服役。而他的母親是一位丹麥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為了躲避戰禍,他跟隨母親回到了丹麥,并一直居住在丹麥的邊境地區。年輕時的武爾夫非常喜歡閱讀希特勒的文章,尤其欣賞《我的奮斗》中的哲學思想,因此他成為了一個地道的納粹追隨者。他在呂貝克大學法律系學習的時候,更是深受納粹所謂瓦格納浪漫主義的影響,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他開始熱衷于投身維護祖國的狂熱行動,并在后來順利地加入了納粹黨。
二戰爆發后,納粹德國開始秘密招聘間諜人員。而忠于希特勒的武爾夫,憑借樂于冒險的性格和長期在丹麥生活的經歷,成為納粹德國秘密間諜人員的招募對象。在間諜培訓期間,熱情好學、領悟力高的武爾夫深得他的上司尼古勞斯·里特少校的欣賞。在少校心中,武爾夫就是他派往英國的最佳人選。接受了全面的訓練后,武爾夫的才智最終贏得了上司阿布威的信任。他被安排作為納粹德國阿布威的間諜,并計劃盡快前往英國。
但是,武爾夫卻遭遇了出師不利的困境。1940年9月,與武爾夫同屬于“利納隊”的間諜克洛里登上了前往英國的飛機,卻在空投降落后立即被英國警方逮捕。原來,德國的這一計劃早已敗露,但驕傲自大的德國方面并沒有意識到。克洛里被捕后,經不住嚴厲的拷問,他將德國近日將派武爾夫出動的計劃和盤托出。這時的英國正處在一個特殊時期,英國秘密情報局在德國的秘密組織已經所剩無幾,情報的搜集工作顯得十分吃力。因此他們計劃說服或收買一個德國的間諜并將他培養成忠于英國的雙面間諜。這個計劃也得到了當時首相丘吉爾的支持。于是,即將到來的德國間諜武爾夫,成了他們培養的首個目標。所以,英國方面在武爾夫出發前就早已對他布下了天羅地網。
1940年9月19日夜間,武爾夫·施密特登上一架德國軍用飛機,朝英國飛去。躊躇滿志的他對自己的危險處境全然不知,還在飛機上認真地反復思考著下一步的計劃。終于,到了他跳傘的時候了。正在武爾夫跨出機艙,打開降落傘持續降落時,他突然發現自己飄移的方向發生了變化,他正在逐漸靠近一個飛機場盡頭的高射炮群。出人意料的是,炮兵好像毫無覺察,一點兒反應也沒有。顯然,由于天氣原因,他的著陸地點發生了偏離,所以英國方面無法立即對他進行逮捕。避開高射炮群后,他的降落傘碰上了一棵樹,并順勢被掛在了樹上。割破降落傘的傘帶著陸后,他不小心扭傷了足踝。但他強忍著傷痛埋藏了降落傘,并收好了無線電收發報機,然后一瘸一拐地向一個附近的村莊走去。走過村口時,他決定去用涼水沖沖腳以減輕痛苦,于是他走向了村中的抽水機。這時,一個國民巡邏兵走了過來,要求對他進行例行檢查。武爾夫的外地口音和偽造的英國身份證,使這位巡邏兵有所警覺。于是,這個巡邏兵開始對武爾夫進行了一系列的盤問。
武爾夫顯然并不知道在他空降前夕就被出賣。英國軍情五處的官員早已將他的準確降落地點通知了陸軍和警察當局。一名陸軍軍官和一名下士已經在附近的一個谷倉等待他了。正當他們不緊不忙地觀察時,卻差點兒被國民軍巡邏兵捷足先登。他們深知,要把這個德國人弄到軍情五處,他們只能立即插手。因為一旦武爾夫在公開場合被抓,就不再可能成為雙重間諜了。于是,他們直接打斷了巡邏兵的盤問,在簡單溝通之后,將武爾夫帶上了吉普車。
雙面間諜武爾夫的誕生
武爾夫被帶到了軍情五處。軍情五處的軍官們見到他時,為了緩解他的情緒,并使他對英國情報部門留下一個好印象,這些軍官們都在用德語和他對話。一開始,武爾夫還以為這些都是來迎接他的德國間諜人員。當他終于意識到自己已經被俘時,武爾夫感到十分震驚。當然,令武爾夫更為震驚的是他受到了彬彬有禮的接待。接連對他的審問也顯得十分友好,專門負責此事的兩名軍官和哈羅德·迪爾登博士選擇了和平的談判方式。他們并沒有嚴刑拷問,而是不斷地對他進行暗示和引誘。但是,不斷的審問和利誘,都沒有生效。武爾夫雖然對英國有很好的印象,但是他堅持不肯出賣自己的國家。
軍情五處意識到余下的時間不多了。他們估計,武爾夫的上司也許要求他在著陸的3天之內,要通過無線電收發報機向他匯報情況,否則德國方面就會認為他的計劃失敗了。電訊聯系的任何延誤,都可能引起德國人的懷疑。若是錯失了良機,武爾夫也就很難成為雙面間諜了。經過交談,審問官們感到武爾夫具有優秀的膽識,并非像普通人那樣容易被嚇倒。他不僅受過良好的教育,而且性格倔強,意志堅強。而這些因素恰恰使武爾夫對他們來說更具有價值。審問官認為,軍情五處至少有一點占了上風:一旦武爾夫明白軍情五處已掌握了他的全部情況,就會從內心里垮下來。
于是,經過他們的不斷暗示,武爾夫逐漸猜到他的間諜朋友出賣了他。而且他漸漸意識到,如果不合作,等待他的將會是絞刑架。于是,出于為自己的安全考慮,武爾夫終于招認了他到英國來的任務。之后,他的主審官告訴他:他的朋友加頓菲爾德已經被捕,并且什么都說了。加頓菲爾德正是武爾夫空投時乘坐的飛機的駕駛員的名字。這句話無疑是給武爾夫的心理防線上來了致命的一擊。于是,武爾夫終于放棄了表面的抵抗,擺出一副愿意為英國效勞的樣子。接著下來發生的一件事,終于讓武爾夫開始甘心為英國服務。這件事就是先前被捕的克洛里逃跑事件。
克洛里本來也接受了英國的合作要求,并在英國的監視下為英國工作了一陣子。但是他是個倔強的納粹支持者。克洛里表面上順從英國的安排,卻一直計劃著出逃。終于,當英國對他逐漸放松警惕的時候,他突然將門衛打昏,然后駕駛門衛的摩托車呼嘯而去。但是克洛里并沒有成功,他在逃亡的路上被英國警方追了回來。也終于讓英國方面松了一口氣。
當晚,作為相關人員的武爾夫被提審,并被告知了克洛里逃跑未遂的事。在證明武爾夫先前并不知情之后,武爾夫問:“你們會將克洛里處死嗎?”哈羅德博士嚴肅地說:“很有可能,武爾夫。你不要以為你了解的希特勒就是真理。歷史將審判納粹黨對世界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果你再頑固不化,那么等待你的也會是絞刑架。”
這一夜,武爾夫徹夜未眠,他認真思索了哈羅德博士對他說的話,并不斷地權衡利弊。終于,在黎明時分,他找到哈羅德博士說出了自己的決定:“我愿意做學生。”哈羅德博士滿意地點頭。
于是,武爾夫就成為英國諜報機關控制下的雙重間諜,并被起了“塔特”的代號。
武爾夫的豐功偉績
同意合作后,武爾夫被要求立即發一份無線電報給漢堡。武爾夫在軍情五處的嚴密監控下,準確地發出了他雙面間諜身份的第一份電報。為了證明武爾夫已經完全站到了英國這邊,軍情五處要求他在電報中加上了一項要求:向德國方面索取活動經費和一個收發報機電子管,并表示希望這些東西能由另一個德國間諜親手轉交。于是,毫不知情的德國方面在回復電中說:近日,將派間諜里希特攜帶相關經費和一個電子管傘降英國。這位名叫里希特的間諜是武爾夫的老同事,納粹黨衛沖鋒隊的大隊長。
順理成章的,德國間諜里希特也是一著陸就立即被逮捕了。但他并沒有武爾夫那么幸運,在經過了嚴刑拷問之后,就直接被送到倫敦中央刑事法庭,并最終在沃茲沃斯監獄被絞死。與此同時,軍情五處的官員也終于確信,不惜出賣老朋友的武爾夫,已經不會對他的新主人英國耍花招了。
當然,軍情五處明白,要想使武爾夫保持長久的雙重間諜身份,避免其發生叛變,就必須給他像普通間諜一樣的自由身份。譬如讓他對英國生活進行親自觀察,包括對兵工廠、飛機生產等方面的充分了解,以及在英國過大城市里自在的生活,等等。這樣做的好處很多:武爾夫可以建議什么樣的情報對德國最有價值,從而達到欺騙德國人、保護英國的目的。也正是這個機會,武爾夫感受到了英國自由、開放、祥和的氣氛,并深深被這種氛圍所吸引,更加堅定了他為英國效力的決心。
而在德國,阿布威方面始終確信武爾夫是他們在英國最好的間諜,向他布置了任務,諸如:調查在福克斯通、利明和奧爾常通等地區有無足以阻礙空降的任何建筑物或機械裝置;調查在切斯特以西德哈瓦登是否已建成一家維克斯地下工廠等。而接受任務的“塔特”武爾夫都選擇了和英國軍情五處合作,提供給德國虛假的情況。
這樣一些騙敵手法,說來容易做來難。但是在軍情五處的配合下,武爾夫的假報告里也得以摻進一些真實可信的東西。這樣看上去,武爾夫似乎也能時常給德國人提供某些真實的情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武爾夫被允許泄露關于空襲迪埃普的確切情報,希望以此使德國人相信武爾夫以后提供的在英美聯軍將在北非登陸而不是諾曼底的虛假情報。
軍情五處的約翰·馬斯特曼將軍把武爾夫視為他提出的雙重間諜計劃的杰作。他贊譽武爾夫說:“他成了我們最可信賴的無線電諜報員之一,而且已經保持了很長距離通訊記錄,從1940年10月到1945年5月,他始終為我們從漢堡收報或發報。他的工作具有巨大的價值。最初是為了達到反間諜的目的,后來甚至可以是欺騙和迷惑敵人。他幫助我們從德國人那里搞來了大筆金錢。直到最后,他仍被德國人視為間諜中的‘明珠’。他可謂是最出色的雙面間諜。”
而在德國阿布威方面,在武爾夫檔案里的描述是這樣的:“武爾夫作為我方間諜,在抵達后不久就積極為我方勤奮地工作。除按時發給我們氣象預報以外,他還發來了關于機場及其他戰略目標的情報。所有這一切,柏林主管當局均予高度評價,認為他是極有價值的。”甚至,在戰爭結束前很久,阿布威方面的里特少校就已提議授予武爾夫一級鐵十字勛章。
但是,只身在英國工作,使武爾夫時常想起家人。哈羅德博士對他十分關心,并時常來看望這位自己的“學生”。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武爾夫和博士一起去農場游玩的時候,他無意間邂逅了一位年輕貌美的農場女工,兩人幾乎是一見鐘情。沒過多久,他們就結婚了,并在3年后喜得貴子。這使得武爾夫更加享受在英國的生活。
如果說,在長達5年的諜報生涯中,武爾夫從來不曾被德國懷疑,也不完全符合事實。有一次,德國質問武爾夫既然身在英國為什么沒有被募征服兵役?這一點是英國的疏忽,但是機智的武爾夫立刻辯解道:“英國的農場工人是不用服兵役的。我正是為了躲避兵役才暫時在農場工作的。”可見,武爾夫的雙重間諜生涯充滿了危險。
戰爭結束后,武爾夫絲毫沒有回德國的意愿。經申請,他獲準留居英國,他的身份也一直被英國軍情五處保密。不過,他曾有幾次去德國看望他的家屬。后來他一直生活在倫敦附近的郊區里,過著相當體面的生活。
后來,約翰·馬斯特曼爵士說,當時克洛里如果逃跑成功的話,軍情五處的一切策劃都可能毀掉,英國雙重間諜計劃將完全落空。德國也可能因此全面改變間諜方案,武爾夫的情報將會被質疑,英國的空軍基地、海軍基地乃至布雷海域范圍將會完全落入德國的目標之中……如果這樣,戰爭的進程、方式都可能發生種種變化。
武爾夫,注定是一個會被歷史銘記的優秀雙面間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