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春秋時期的古劍為何迄今仍不生銹

1965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發掘楚墓時,發現2把寒光閃閃的寶劍,其中有一把劍就是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劍身上黑色菱格子花紋仍清晰可見。為什么已埋在地下2000多年的寶劍出土時竟沒有一絲銹痕?1974年,3把劍身烏亮、寒光逼人的寶劍在陜西臨潼秦始皇陵陶俑坑中出土。同樣這幾把劍也是在五六米深的潮濕土壤中埋了2000多年,出土時不但毫無銹跡,而且能一下子劃破10多張紙張,其鋒利讓人咋舌。

古劍不銹成為人們急于探索的神秘現象。為了不損壞這些寶貴的文物,有關部門采用了多種現代儀器對寶劍的表層化學成分進行檢測。

青銅劍

檢測分析結果表明,這些寶劍的金屬成分是銅與錫的合金,即商朝時就發明的青銅。是錫這種抗銹金屬使寶劍歷經2000年都不生銹。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這些寶劍在當年被打造的時候對其表面都進行了防銹處理。

1974年出土的3把劍的表面處理,則更為先進。古人用氧化能力非常強的鉻鹽酸把劍進行氧化處理,于是劍的表層金屬就緊緊地覆蓋在劍的表面。這層僅厚0.01毫米的氧化金屬性質卻非常穩定,因而也就不會被銹蝕了。

這種精細的鉻鹽鈍化加工處理技術,國外應用時間是20世紀30年代以后,比我們的祖先晚1000年,可見我國古代文化的繁榮程度。古劍不銹的謎就此被揭開。

青銅工具制造過程示意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武县| 鸡泽县| 涡阳县| 平利县| 富顺县| 延边| 尚义县| 文水县| 分宜县| 绥江县| 治县。| 大余县| 桂阳县| 平阴县| 诏安县| 丹江口市| 福州市| 南汇区| 合作市| 吉木乃县| 绵竹市| 舞阳县| 广灵县| 烟台市| 依安县| 桑日县| 泰顺县| 十堰市| 肇庆市| 东安县| 故城县| 泗水县| 乐业县| 桂东县| 炉霍县| 上蔡县| 合川市| 丽江市| 称多县| 呼伦贝尔市| 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