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瀕危物種
當一個物種處于滅絕邊緣的時候,采取相應的緊急行動有時能將之救回。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世界上有很多志愿者已經參與到這種拯救工程中來了。
1980年,地球上只剩下5只查塔姆島黑知更鳥。幸運的是,剩下的唯一一只雌黑知更鳥很善于下蛋。今天,查塔姆島黑知更鳥的數量已經回復到250只左右,至少現在這個物種已經逃離了滅絕的邊緣。沒有別的物種能夠從這么少的數量重新復興起來,倒是更多物種的數量已經下降到幾十只或者幾百只了——當一個物種的數量變得如此之少時,要將之從滅絕邊緣拯救回來,則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和照料。
最后的機會
今天,幾乎有200種鳥被歸為瀕危鳥類,鶴、朱鹮、鷹都排在瀕危動物的前幾名,但是其中最為珍稀也最為奇異的是一種被稱為“鸮鸚鵡”的鸚鵡。鸚鵡來自新西蘭,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不會飛行的鸚鵡。由于生活在地面上,幼年的鸮鸚鵡和卵都很容易成為白鼬和貓的美食。
在20世紀70年代,幾只鸮鸚鵡被圈養起來,但是沒有一只能夠存活下來。20世紀80年代,所有存活下來的鸮鸚鵡被轉移到海上的島嶼上,那里沒有引進的動物,因此這些鳥可以在不受任何威脅的環境中生活。這次的孤注一擲似乎生效了,因為之后雖然也經歷了數量上的起伏,但最終,這種鸚鵡的存活量已經達到80只左右了。但是,每個鸮鸚鵡保護工作者都知道,這種鳥類并沒有真正脫離滅絕的危險,因為一個物種只有在能夠依靠自己存活的時候才是真正安全的時候。
全球范圍的野生生物保護
大多數人都在為瀕危的哺乳動物和鳥感到擔憂,但是受到威脅的野生動物中還包括一些不是那么迷人的物種,比如說蝸牛、蠼螋和蕨類植物等。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保護工作者們正在努力保護這些動植物,他們的工作常常是默默無聞的。他們為什么要做這項工作?因為這些生物都是大自然的一個部分,就像世界上的所有物種一樣。自然資源的保存不僅是保護我們喜歡的,或者說那些在電視中看到的非常漂亮或可愛的物種,這項工作關乎整個自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