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學點歷史智慧大全集
- 宋偉
- 1008字
- 2019-01-03 12:20:03
重耳的遭遇
三國時期的周瑜在對付諸葛亮時總是以失敗而告終,尤其是以“美人計”來籠絡劉備,可謂貽笑千古,才有了“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說法。實際上,周瑜的計策是十分高明的,只是遇上了諸葛亮和劉備這樣的特殊對象才告失敗罷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就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如果沒有他的妻子和臣下的強制,也許他到老也不過一介流落他鄉的寓公而已。
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寵妾驪姬為使自己親生兒子奚齊被立為太子,就誣陷太子申生企圖用毒藥毒死國君,并說公子重耳是申生的同謀。結果,申生在自己的封地曲沃自殺,重耳逃出晉國,在外國過著流亡生活。
重耳一行來到齊國,齊桓公熱情接待他,并為他娶妻姜氏,送了他80匹馬。在此之前,重耳曾在狄國、衛國等地流亡10多年,遇到過有禮和無禮的待遇,挨過餓,向鄉下人討過飯,吃了許多苦。來到齊國,受到這樣好的招待,使重耳迷戀上了安逸的生活,從此,不思進取和回國復位。跟隨重耳流亡的大臣們都是晉國的貴族,他們不安于流亡生活,時時都想著回到晉國,恢復往日的地位。他們跟隨重耳,是因為他們看到重耳有志向、有抱負、有作為,希望有一天輔佐他登上晉君之位,自己也好得到應有的待遇。如今,他們看到重耳變成這個樣子,心里很著急。于是他們在桑園里聚集,商量著怎樣使公子重耳離開齊國。
不料,姜氏家中一個養蠶的侍女正在桑樹上采桑葉,重耳的隨從們在樹下所說的話全都被她聽到了。這個侍女連忙回到家里,就將這件事告訴了姜氏。姜氏是一個十分有志向的人,正對重耳意志消沉、不思進取十分擔心,她也希望丈夫將來有所作為。為了不走露風聲,她把那個侍女殺掉,然后對重耳說:“您是一個有遠大志向的人,難道您不想回國了嗎?”重耳不知她的意思,以為是在考察他,就急忙表示愿意與姜氏長期廝守。姜氏說:“您的隨從們一天也沒忘記回國,剛才他們還聚在一起商議著如何幫您離開齊國呢!”重耳大驚,忙問:“你聽誰說的?”

晉重耳周游列國
姜氏笑了笑,說:“我聽采桑侍女說的。別怕,知道消息的人我已經把她殺掉了。”重耳搖了搖頭,說:“沒有的事。”姜氏又勸道:“快走吧。男子漢應該有遠大志向。留戀妻子,貪圖安逸,確實不是有出息的人所為。”重耳還是不肯。
重耳手下有個謀臣,叫子犯,是重耳的舅舅,十分有決斷。姜氏就和他商量。二人定計,將重耳灌醉,然后把他抬上車,由眾隨從護送,乘著夜色,離開了齊國。等到重耳酒醒時,一行人早已出了齊國邊境,于是歷史上才有了晉文公。
——見《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