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道德與命運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條不成文的法律,就是長子繼承制。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完全是為了維護當時的封建秩序而形成的習慣,根本不是從治國治民的角度去考慮的。哪個皇帝又敢確定自己的大兒子就是賢明的呢?

中國的絕大多數皇帝都是因血緣的天命關系而被推上皇帝寶座。就他們個人的意愿來講,其實不一定愿意當皇帝;就他們個人的秉賦素質來講,更不一定適合當皇帝;只是由于他是上一代皇帝的長子或其他原因,他們才不得不當皇帝。因此,他們就不是經過自然淘汰出來的,他們的質量也就失去了保證。中國的歷史機制就這樣一批又一批地造就了無數的昏君。

歷史上英明的君主,看到自己的兒子出落得很有才干,必然會愛他,贊賞他,這是人之常情。漢代、唐代有三位皇帝就是如此。

在劉邦即位之后,呂雉的皇后地位受到了戚姬的威脅,尤其是戚姬要求劉邦更換太子,這使得呂雉的地位乃至生命岌岌可危。戚姬年紀既輕,又長得十分漂亮,善于舞蹈,還能彈會唱,粗通文墨,又會體貼奉迎,以至劉邦溺愛成癖。戚姬既得專寵,為了自己的未來,便乞求劉邦立她生的兒子如意為太子,尤其太子劉盈生性軟弱,劉邦素來不喜,而如意卻聰慧剛毅,劉邦覺得很像自己,十分愛惜。劉邦也想趁早廢了劉盈,立如意為太子。

但呂后請張良替她出謀劃策,請來了“商山四皓”。太子劉盈待四人極為尊重,四皓只好留住都城。一日,劉邦置酒于宮中,令召太子前來侍宴。劉盈奉旨進宮,劉邦見太子身后跟著4位老人,年紀都在80歲以上,須眉皓白,衣冠楚楚,不同凡俗,心里覺得奇怪,問道:“四老為何人?”四皓不待劉盈介紹,依次向前施禮,各自通報了姓名。劉邦聽后,大吃一驚,十分不解地問道:“我請公等數年,公等避而不見,今天為何來到長安,反而跟從我的兒子?”四皓回答說:“陛下輕士愛罵,我們不愿受辱,才不來見您。現太子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賢者都愿為太子引頸去死,臣等所以前來輔佐太子。”劉邦聽了這番話,長嘆道:“公等肯屈身輔佐我兒,我還有何言可說?還望始終扶持,造福天下!”宴罷,四皓隨劉盈離去。劉邦急忙喚來戚姬,指著四皓遠去的背影說:“我本想改立太子,但太子已得四皓相佐,羽翼已成,再難動搖了!”

商山四皓

到漢宣帝時期,漢宣帝看到兒子淮陽王劉欽日漸長大,喜愛攻讀經書,學習法律,聰明而有才能,常常贊不絕口:“真是我的好兒子呀!”也想立他為太子。不過,由于太子是漢宣帝流落民間時生的,又很小就失去了母親,所以宣帝不忍心廢他。他的這種“仁慈”給漢朝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太子即位后成為漢元帝,是個優柔寡斷的君主,大權旁落,被宦官們把持朝政,漢朝從此日趨衰落,一蹶不振。劉欽則被陷害而死。

唐代又重演了這一幕歷史悲劇。唐太宗李世民覺得兒子吳王李恪英武果斷,很與自己相似,也曾有意讓他取代太子,但鑒于歷史上廢長立幼帶來的麻煩,沒有如愿。李世民去世后,太子李治當了皇帝,這就是唐高宗。李恪被長孫無忌所害,唐高宗李治則平庸懦弱,受制于專權的武后。最終使武則天大肆殺害李氏宗親,改唐為周,自己做起了女皇!

由此可見,這三位太子后來確實都不能鞏固自己的皇權,不能繼承父皇的事業。當時欲廢除他們繼承權的想法不是沒有道理的。漢高祖、漢宣帝、唐太宗都是為了國家,從他們兒子的才干來考慮問題的,并不是專指長相而言。

唐代大臣明崇伊曾說英王李哲(后來的唐中宗)長得很像唐太宗,張說也指出唐太宗的畫像與忠王李亨(后來的唐肅宗)相似,他們都是單純從相貌上判斷取舍的。如果以才干相比,唐肅宗和唐太宗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

漢成帝所寵愛的嬪妃曹宮生下一個兒子后,曾別有用心地說:“我兒子額頭上毛發旺盛,多像孝元皇帝啊!”假使他真的就是漢元帝,那也不足掛齒,何況只是個小毛孩呢!

中國歷史上庸君、昏君、暴君太多,其根本原因就在這里。儒家最講圣王的理想,意思是普天之下,誰的道德學問最好,誰就當王,當皇帝。但這長子繼承制,卻恰恰與此相反。

——見洪邁《容齋隨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乐县| 枣强县| 南川市| 民丰县| 荥阳市| 交城县| 高台县| 会泽县| 鹤壁市| 太康县| 安平县| 新邵县| 永福县| 雷州市| 莆田市| 肇东市| 涟水县| 福安市| 霍州市| 锡林浩特市| 永安市| 广州市| 资兴市| 平罗县| 许昌市| 成安县| 哈巴河县| 会东县| 杭锦后旗| 安陆市| 安岳县| 年辖:市辖区| 华宁县| 宽甸| 泽普县| 枣庄市| 寿宁县| 凉城县| 通化县| 商丘市|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