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學點歷史智慧大全集
- 宋偉
- 1147字
- 2019-01-03 12:19:54
“馬上”與“馬下”
秦朝一統天下,又短命而亡,原因何在?消滅文化、消滅思想,在社會上只能引起暴力反抗,在宮廷內部,則只能導致絕對的專權,使封建統治集團內部聽取別人所謂“民主生活”也完全喪失了。那么,其必然的結果就是皇帝喪失“群眾基礎”,極易出現大臣一人專權或是叛亂的情況,具體表現在秦王朝的宮廷上,就是兩次宮廷政變,由秦始皇這個“龍種”退化到秦二世這只“跳蚤”。還是要吸取秦朝的教訓吧!思想和文化不是導致滅亡的原因,消滅思想和文化才是覆亡的根本。其實前人已早替我們總結出來了:“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p>
在傳統社會中,開國帝王絕大多數起于草莽,他們開始并不懂得文治的道理,往往是在經過了一段時間后才明白了文治的重要性。漢朝建立初年,陸賈勸說劉邦之實行文治的例子就很有典型意義。
陸賈勸說劉邦之實行文治,可謂是冒了殺頭的風險的,因為這位皇帝不僅不尊重儒生,甚至經常侮辱乃至迫害儒生,他就曾經當面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
陸賈在皇帝面前時常談論《詩經》、《尚書》等儒家經典,劉邦聽到這些,很不高興,對他大罵說:“老子的天下是靠騎在馬上打出來的,哪里用得著《詩經》、《尚書》這些東西!”陸賈回答說:“您在馬上取得天下,難道您也可以在馬上治理天下嗎?商湯和周武王都是以武力征服天下,然而,他們都順應形勢,以文治天下,文治武功并用,這才是使國家長治久安的最好辦法??!從前,吳王夫差、晉國的智伯都是因過分炫耀武功而使國家滅亡;秦王朝也是一味使用嚴酷刑罰而不知文治的功效,最后導致了自己的滅亡。如果秦朝統一天下之后,實行仁義之道,效法先圣,重視文治,那么,您又怎么能取得天下呢?”劉邦聽完之后,十分不快,但臉上露出了慚愧之色,對陸賈說:“那就請您試著總結一下秦朝失去天下的教訓,我們得到天下的原因,看看問題究竟在哪里,并探究古代各個朝代成功和失敗的原因所在?!?/p>
這樣,陸賈就奉旨著述,論述古代國家興亡成敗的經驗教訓,一共寫了12篇,這部書稱為《新語》。
陸賈在中國歷史上所以名垂青史,倒不是因為他有多大的學問和建樹,而是因為他曾經勸說過漢高祖劉邦,讓他實行文治,并寫下了闡述這一宗旨的著述《新語》12篇,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皇帝,他統一了中國,也想統一“思想”,因而“焚書坑儒”, “以吏為師”,任用酷吏,施行血腥的法律,企圖把人民置于武力的統治之下。其實,讀書并非亡秦的根源,不讓人讀書才是使秦國滅亡的根本。
秦始皇企圖讓人們整齊劃一,都按絕對的規矩尺寸去生活,表面上好像是安定了,但由于消滅思想,消滅文化,其結果是使社會失去了正確的導向,由此而引發的直接社會后果是從上到下實行嚴酷的“法治”,又由“法治”而導致了慘無人道的統治,這樣,農民大起義就勢不可免了。
——見《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