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職業稱謂: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來由

七十二行:不用愁沒工作

“七十二行”是人們比喻社會上的各行各業的說法。據宋代周焊撰《清波雜志》所載,中國唐代的行業為“三十六行”,即:宮粉行、肉肆行、成衣行、玉石行、絲綢行、珠寶行、紙行、鮮魚行、海味行、文房用具行、竹木行、茶行、酒米行、鐵器行、針線行、顧繡行、湯店行、藥肆行、陶土行、扎作行、件作行、巫行、驛傳行、棺木行、故舊行、皮革行、醬料行、綱罟行、柴行、花紗行、彩輿行、雜耍行、鼓樂行、花果行等。

徐珂在其著作《清稗類鈔·農商類》中說:“三十六行者,種種職業也。就其工而約計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則為七十二行,十之則為三百六十行。”

由此說來,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等說法并非行業的具體數字,不過是各行各業的概稱而已。

職業記者:以采集和出賣新聞為生

16世紀的威尼斯是歐洲的經濟中心,商業活動頻繁,各國商人紛紛來到這里進行商業競爭。他們聚集在城里,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涉及切身利益的各類信息。

有些人投其所好,專門采集有關政治事件、物價、船舶起航等方面的消息,或手書成單篇新聞,或刊刻成報紙,然后公開出售。

人們根據他們工作的特點,分別稱呼他們為報告記者、新聞記者、報紙記者。這些專以采集和出賣新聞為生的人,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職業記者。

節目主持人:主要持棒之人

“節目主持人”一詞最早出現于1952年。

1952年是美國第34屆總統大選之年。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節目負責人米克爾森挑選了具有豐富經驗的沃爾特·克朗凱特報道這一年的美國兩黨代表大會。米克爾森和制片人唐·休伊特認為,為了更好地報道這次大會,應讓最有能力的記者在最后把所有的報道串接起來,然后高度概括一番。休伊特把他的這一設想比做體育運動中接力賽跑的最后一棒,他把接最后一棒的人叫做“節目主持人”, “主持人”就是主要持棒之人。于是,克朗凱特便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節目主持人,這就是“節目主持人”這一稱呼的來歷。

空中小姐:護士的建議

“空中小姐”是人們對民航飛機上女服務員的泛稱。1930年5月以前,飛機上沒有空中小姐,機上的乘客都是由副駕駛員負責兼職照料的。一天,在舊金山一家醫院里,護士埃倫·丘奇小姐與波音航空公司駐舊金山董事史蒂夫·斯廷帕森談天。當她聽說駕駛員的工作十分繁忙,除了保證飛機安全飛行之外,還要照料機上的乘客,就插話說:“您不能雇用女乘務員嗎?姑娘的天性,是可以勝任空中小姐工作的。”這位董事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采納了這個建議。于是,在不到10天的時間里,史蒂夫挑選了包括丘奇小姐在內的8名護士,登上了民航飛機,成為世界上第一批“空中小姐”。

時裝模特:沃恩的妻子

西方開始用真人做時裝模特兒,至今也不過150多年的歷史。尤其是隨著時裝業的迅速發展,時裝模特已形成了自己的行業。

時裝模特的起源與意大利和法國有著密切的關系。

1573年,意大利修道士圣·馬樂爾柯用木料和黏土制作了一個類似玩偶的人體模型,并用零碎的麻布加以裝飾。這種早期的人體模型很快傳入法國。后來,巴黎的一位女裁縫利用這種人體模型向顧客展示新式服裝,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結果,其他女裁縫爭相仿效。當時,人們稱這種穿上時裝的人體模型為“時裝模特”。

真人時裝模特發蒙者是英國時裝設計大師沃恩。據說,他20歲時來到法國巴黎,在一個新式服裝店當銷售員。1846年,他為推銷一種披肩服裝,讓店里漂亮的小姐瑪麗·韋爾納穿上招待顧客,結果取得成功,瑪麗也成為他的妻子。

從1851年起,他為瑪麗設計了許多服裝,因而贏得了大量顧客。以后在巴黎又以“沃恩”為名開了一家自己的服裝店,并雇了幾個年輕女子專做招待顧客的工作,服裝生意相當興隆,使得許多服裝商紛紛效仿。于是,女模特便很快在法國大批量出現,并迅速遍及了歐洲。據說,這就是第一位時裝模特的由來。

經理:皇帝明德,經理宇內

經理指企業中負責經營管理的人員。

“經理”一詞最早見于《荀子·正名》:“道也者,治之經理也。”《史記》稱李斯在山東芝罘刻石:“皇帝明德,經理宇內。”這里的意思是治理。《后漢書》稱漢光武帝劉秀好學不倦,和大臣經常“講論經理,夜分乃寐”。此處指經書的義理。中國古書始終將“經理”當復合詞用。直到現在,《辭海》把“經理”一詞解釋為“企業中負責經營管理的人”,經理才作為專用名詞。

商人:做買賣的商族人

商品買賣、交換活動的人叫做“商人”, “商”字緣何而來呢?

在原始社會后期,出現了以物易物的交換活動。到了夏代,在社會上便分離出一部分專門從事交換的人。公元前1600多年,黃河下游的商族首領王亥聰明多謀,很會做生意,經常率領很多奴隸,駕著牛車到黃河北岸去做買賣。

后來,到了商族后裔湯的時候,商族的手工業已相當發達,特別是紡織業,花色品種優于其他各族。湯為了削弱夏的國力,便組織婦女織布紡紗,換取夏的糧食和財富,把貿易作為政治斗爭的武器,最后滅了夏代的統治者夏桀,建立了商朝。

自從武王伐紂,殷商滅亡,商族人地位十分低下。過慣了奢侈生活的商族貴族,便紛紛重操舊業,到處去跑買賣。由于從事這些販賣活動的人大都系商代遺民,所以被世人稱之為“商人”。這就是“商人”的由來。

絲商

清代吳俊作。圖中腳工正在將廣益絲棧的蠶絲運到絲商處,進庫前還要一一過秤。

大師傅:做飯算不算行當

人們往往將做飯的稱為大師傅,將做菜的稱為二師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稱呼呢?這里面有一則民間故事。

古時有個皇上,一次來到修建宮殿的工地上,就讓各工匠說說自己的本領,誰的本事大,就封誰為師傅。眾工匠都不服氣,搶著表自己的功勞。皇上就干脆把他們都封為師傅。

工地上給工匠們做飯的是一對姐妹。姐姐見工匠們都有封號,便也湊過來討封。沒想到,那些被封為師傅的工匠們說:“做飯算什么行當?”姐姐很生氣,就決定餓他們一次。

眾工匠干完活,都跑到飯棚去吃飯,卻見灶房里沒動煙火,就來責問姐妹倆。姐姐說:“做飯不算個行當,那你們就自己做吧!”眾工匠向皇上報告此事。皇上問:“那這做飯的到底算不算個行當?”這些能工巧匠餓得肚子咕咕叫,連忙答道:“做飯算行當,太算行當了!”

于是,皇上叫人把姐妹倆找來,準備封她們為師傅。姐姐擺擺手,指著工匠們對皇上說:“他們都是師傅,卻做不了飯;給我的封號,得比他們大!”皇上說:“那就封你為大師傅吧。”姐姐樂了,指指幫助自己做菜的妹妹,問:“她呢?”皇上順口說:“你是大師傅,那她就算二師傅吧。”妹妹一聽,也很高興。

就這樣,做飯的就被稱為大師傅,助廚的就被稱為二師傅了。

導游:行軍打仗術語

導游之稱是從“向導”一詞演化而來。

“向導”在中國古代是軍隊中的一種專門名詞。《孫子兵法》中就有“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向導’者,不能得地利”之語。春秋時期,大政治家管仲從齊桓公北伐孤竹,春往冬返,由于沒有熟悉地理的向導帶路,在回家的路上迷失道路,不知所措。后來,管仲提出一個辦法,說:“老馬之智可用也。”乃縱老馬于軍前,任其所至,隨而從之,竟得道而歸。實際上,這老馬就是起了向導的作用。

在中國旅游行業中,20世紀80年代以前,還是襲用“向導”這一稱謂,也有把它稱為“旅行干事”的;還有一個帶點官氣的名字,叫做“領隊”。改革開放以來,由于旅游事業突飛猛進,方才確定了“導游”這一專門稱謂。

教師:傳道授業解惑

教師的稱謂最早見于中國西周時期的金文中,稱為“師氏”,簡稱“師”,即教國子的官員。“師”原來是商、周軍隊的組織單位。西周的統治者為培養善戰的貴族弟子,開辦了“國學”,有高級軍官“師氏”任教。

“老師”最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如《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后來把教學生的人也稱為“老師”,如金代元好問《示侄孫伯安》一詩:“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兒。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中國有悠久的尊師重道的傳統,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師”的說法。《呂氏春秋·尊師》云:“生則謹養,死則敬祭,此尊師之道也。”古人席地而坐,以西邊為尊,故尊稱家庭教師為“西席”和“西賓”。

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師教人以道者之稱也。”是說“師”就是人們對那些“教人們懂得道理的人”的稱呼。由于“師”是傳授知識的,而“教”又是傳授知識的一種重要手段,從而把“教師”一詞定為“傳道授業解惑”者的美稱。

大夫:醫官中最高級

大夫是對醫生的尊稱。為什么稱醫生為“大夫”?

大夫在古代是一種官職,讀作“dà fū”,但不是醫官。古代時,天子及諸侯都設立這種官職,分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三級。秦漢以來,有御史大夫、諫大夫、太中大夫、光祿大夫等名。到了宋朝,開始設置大夫以下的官階。

醫官中最高級是大夫,其次為郎,又稱郎中,以下便是醫效、祗侯等。后世之人,因為大夫是醫官中最高的職位,所以把大夫作為醫生的尊稱。為了區別于官名,將稱醫生為“大夫”的“大”讀成dài,而不讀dà。

護士:天使之翼

護士在醫院出現的時間并不長。

19世紀初,英國雖然設立了許多較大規模的醫院,但還沒有專門的護士,只是由仆役兼管一些護理工作。1836年,德國有一位青年宗教人士開設了一所醫院,并訓練了一批年輕的姑娘專門負責病人的護理工作,這就是最早的護士。

在1853~1856年間,俄國與英國、法國、土耳其之間在克里米亞發生戰爭,雙方傷亡慘重,大量的傷病員無人照顧。當時,英國有一位具有醫學專業知識的女士名叫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她自愿組織戰地救護隊,率領38名女救護隊員負責傷病員的護理。在她的領導下,醫院建立了管理制度,提高了護理質量,使傷病員死亡率迅速下降。1860年,她又在英國的圣多馬醫院辦起世界上第一所護士學校。每年的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這就是為了紀念近代護理學科創始人南丁格爾而設立的。

南丁格爾,第一所護士學校的校長,在19世紀極受尊敬的英雄式女性。

不久,許多國家都相繼開辦了專門的護士學校。以后由于護士教育與技術水準的提高,各大醫院都設有專科護士,也都有護士從事對病人的護理工作了。

秘書:起草文書之官

現代的秘書職務是領導的助手,其任務是收發、起草文件,辦理文書、檔案和領導交辦的事項。各級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一般都設有秘書一職。

在中國古代,秘書是掌管典籍或起草文書的官。

“秘書”一詞下綴上“令、監、丞、郎”等就是完整的官名。此外尚有“秘書省”,這是南朝梁始設的行政機構,名雖為“秘書”,卻與現代的“秘書”風馬牛不相及。

明清不設“秘書省”,也沒有“秘書”的職稱。清代各衙署設文案,一般稱“師爺”不稱“秘書”。民國時期,大多數的行政機關開始設置秘書。

秘書這個名稱,原來是指皇家秘密的藏書。東漢桓帝時開始設秘書監這個職官,相當于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年俸六百石。漢初有“長史”一職,負擔實際的秘書工作。后來,“長史”易名為“中書侍郎”、“翰林學士”等。幕僚中的“記實”、地方官府的“主簿”,都相當于秘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玉县| 政和县| 卓资县| 巴彦县| 乾安县| 华坪县| 泰宁县| 张掖市| 奉新县| 康定县| 历史| 蒙城县| 商城县| 巴青县| 旺苍县| 永福县| 沐川县| 田东县| 乃东县| 湖北省| 双牌县| 宣威市| 丹江口市| 天水市| 丹东市| 拜城县| 小金县| 来凤县| 姜堰市| 乌兰县| 迁安市| 林芝县| 东兰县| 社旗县| 贡嘎县| 霍州市| 青浦区| 印江| 武鸣县| 巴林右旗| 黄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