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揭開埃及艷后的面紗

美國好萊塢有一部電影《埃及艷后》(伊麗莎白·泰勒主演),曾經在當時轟動全世界。在這部耗資巨大的史詩影片中,對觀眾影響最深刻的,莫過于那位風華絕代、經歷曲折的埃及女王——克麗奧帕特拉七世了。幾千年以來,每當人們提到克麗奧帕特拉,首先就會聯想到她的美貌和富有傳奇色彩的愛情。無論是莎士比亞、但丁還是蕭伯納,眾多的文學大師都曾不吝筆墨地描繪過她的一生,或贊嘆,或貶斥……如今,她已成為古埃及文明具有象征性的歷史角色之一,而她的故事,也成為全世界經久不衰的話題。

一個女人和兩個男人的愛情

當安東尼看到美艷而又典雅的克麗奧帕特拉時,便將一切拋到了九霄云外,完全沉湎于她的似水柔情中。

克麗奧帕特拉七世,托勒密王朝的后裔。該王朝是由亞歷山大的部下托勒密在埃及建立的,也正是古埃及歷史上的“希臘化時期”。公元前51年,克麗奧帕特拉18歲時,其父托勒密十二世去世,遺囑中指定讓長子托勒密十三世和克麗奧帕特拉共同執政,統治埃及。3年以后,年輕的托勒密支持者將克麗奧帕特拉驅逐流放。就在此時,羅馬獨裁者愷撒為追擊他的對手龐培帶兵來到埃及。當時的羅馬勢力正如日中天,而愷撒已成為這個強大國家的實際獨裁者。作為國力并不強大的埃及國王,托勒密十三世和克麗奧帕特拉當然都希望能夠讓愷撒作為自己的靠山,以此來鞏固自己的統治。于是,姐弟二人為此各自展開了活動。托勒密十三世為取悅于愷撒,將逃亡的龐培的人頭作為見面禮送給他。而克麗奧帕特拉的故事更具有傳奇色彩。傳說一個傍晚,一名埃及仆人進來向愷撒報告說,埃及女王有一份禮物要送給他,只見埃及仆人扛著一卷鑲有金箔的地毯放在愷撒腳下后,突然從地毯卷里站起一位美艷無比的少女,這就是克麗奧帕特拉。據有關記載說,時年已54歲的愷撒馬上就被她征服了,從此充滿熱情地與克麗奧帕特拉走到了一起。憑借著愷撒的武力支持,克麗奧帕特拉打敗了托勒密十三世,成功地登上埃及王位,與其弟弟托勒密十四世共同執政(兄妹共同執政是托勒密王朝的慣例),史稱克麗奧帕特拉七世。

愷撒在埃及逗留了相當一段時間,期間與克麗奧帕特拉共同生活在一起,后者還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名愷撒里昂(小愷撒)。后來,當愷撒打敗所有的政敵返回羅馬時,克麗奧帕特拉帶著他們的孩子隨同前往羅馬,住進了愷撒在羅馬郊外的別墅,據說當時羅馬城為他們舉行了盛大的凱旋儀式。然而好景不長,公元前44年,在羅馬的一次政治陰謀中,愷撒被其部下暗殺,頓然失去靠山的克麗奧帕特拉只能重返埃及。不久,托勒密十四世突然辭世,有人認為是克麗奧帕特拉對他下了毒手。她隨即指定兒子小愷撒和她共同執政,開始了托勒密·愷撒的統治。

愷撒被暗殺后,他的部將安東尼與愷撒的繼承人屋大維等一同控制了羅馬的局勢。安東尼等上臺后,曾傳訊克麗奧帕特拉,試圖剝奪她的王位,讓埃及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這使托勒密王朝再一次陷入危機之中。然而,克麗奧帕特拉再一次以一人之力改變了歷史。當安東尼帶兵前來埃及追剿刺殺愷撒的兇手時,與這位傳奇女王不期而遇了。于是世界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段愛情故事發生了——安東尼立即墜入情網,很快就成為了克麗奧帕特拉的俘虜。身負羅馬軍國重任的安東尼從此幾乎成為了一個埃及公民,他與克麗奧帕特拉形影不離,沉湎酒色。公元前37年,安東尼更是做出了令人震驚的決定,他致書羅馬元老院,宣布休棄自己原來的妻子(屋大維的妹妹),正式與克麗奧帕特拉結婚,并宣布將羅馬東部的部分領土贈給埃及女王和她的兒子。這一決定,不僅在羅馬元老院引起了極大的憤怒,同時也使安東尼與屋大維的政治聯盟正式決裂,雙方兵戎相見勢在難免。

公元前32年,在地中海的亞克興,安東尼所率領的軍隊和屋大維的羅馬海軍展開了決戰。結果安東尼莫名其妙地臨陣退卻,在戰爭中一敗涂地,他本人也選擇了自殺。克麗奧帕特拉聽到這一消息后,悲痛地用國王之禮埋葬了安東尼。為了保全自己的王位和埃及的獨立,她傳話給屋大維,希望能夠得到接見,但遭到了后者的拒絕。同時克麗奧帕特拉又聽說屋大維準備將她作為戰利品帶回羅馬游街。于是她給屋大維寫了一封信,懇求將她和安東尼埋在同一個墳墓中,然后就用一條眼鏡蛇自殺了。

幾千年來,安東尼與克麗奧帕特拉的愛情故事在西方廣為流傳,并成為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典型例子。對于克麗奧帕特拉與古羅馬最偉大的兩位英雄之間的愛情故事,人們基本上是持批判的態度。在許多文學家的筆下,埃及艷后克麗奧帕特拉的形象多是一個美艷風流、愛勾引男人的妖媚女子。大詩人但丁在他的《神曲》里將她投到了地獄之中;莎士比亞在其名作《尤利烏斯·愷撒》里將她描述成“曠世不遇的肉欲妖婦”;20世紀的文學大師蕭伯納也稱她為“一個任性而不專情的女性”。

美與丑:關于埃及艷后真實形象的爭論

長久以來,無論是在各種文學作品中,還是銀幕上,傳說中的埃及艷后都擁有無比美麗的容貌。甚至有一種說法,將她與希臘傳說中的海倫和中國唐代的楊貴妃并列為世界古代三大美女。《震驚世界的女人》一書是這樣描述克麗奧帕特拉的:“她有像青春少女那樣的苗條體態;有一雙烏黑發亮的大眼睛,高高隆起的鼻子比普通婦女更顯得高貴,一頭烏黑發亮的長發,襯托出細膩白皙的肌膚,使裸露的肢體如脂似玉;微微翹起的嘴唇,似笑非笑,蘊藏著一種高深莫測的神秘。可以說她既具有東方美女的嫵媚,又具有西方美人的豐韻,可謂天姿國色。”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甚至在其《思想錄》中寫道:“假如克麗奧帕特拉的鼻子長得短一些,整個世界的面貌就會改變。”而美國著名影星伊麗莎白·泰勒在好萊塢巨片《埃及艷后》中所扮演的克麗奧帕特拉,更是引起人們無盡的遐想。

在大多數人心目中,克麗奧帕特拉美艷絕倫,藝術家根據自己的想象描繪出這位風華絕代的埃及女王。

然而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盡管在野史、傳說和文學作品處處有關于埃及艷后的說法,但有關她本人真實的文獻資料卻是非常罕見。所以,到底歷史上真實的克麗奧帕特拉是什么樣的,也成為了困擾人們的話題。

要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最好的辦法莫過于在克麗奧帕特拉那個年代流傳至今的雕像中尋找。可是,要找尋保存至今的2000多年前的雕像實在不是一件易事,其中能夠保存完好的就更是鳳毛麟角了。在德國柏林博物館有一尊據稱是全世界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埃及艷后的肖像。遺憾的是,如果這尊肖像確系埃及艷后本人的,那就令人大失所望了。因為從肖像看上去,克麗奧帕特拉只是一個平平常常的女人:頭發簡簡單單地打個髻,風格樸實,她的鼻子應該屬于鷹鉤鼻,而且她的嘴也并不性感。她甚至沒有佩戴任何珠寶,包括耳環和項鏈。

不久前,有些考古學家根據出土的古埃及雕像證實,真實的克麗奧帕特拉其實相貌平平甚至有些丑陋。據報道,英國國家博物館曾推出了這位埃及女王的展覽,展品中有11尊女王的雕像。從雕像來看,女王的個頭矮小短粗,身高只有1.5米左右,體型明顯偏胖,甚至脖子上還有很明顯的贅肉,牙齒長得也毫無美感;她的衣著相當樸素,長相很一般,臉上輪廓比較分明,看起來有些嚴厲。這難道就是真實的埃及艷后嗎?有專家分析,托勒密王室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正,曾實行近親婚配的制度,所以克麗奧帕特拉就有可能在某方面還會有缺陷。英國《泰晤士報》根據這些雕像,采用電腦技術繪制出克麗奧帕特拉的肖像,結果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古代埃及艷后,原來竟是個又矮又胖的丑女人!但人們不禁要問,如果這是真的,那她有什么特殊的魅力使得愷撒和安東尼都對她如此著迷?

對此,英國方面的專家解釋說,實際上只是在克麗奧帕特拉死后,她與愷撒及安東尼的浪漫情史才開始讓后人產生興趣,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各種藝術加工和民間的渲染,到最后就將克麗奧帕特拉塑造成了美艷妖冶、風情萬種的女王。

英國媒體對克麗奧帕特拉形象的“更正”則立刻遭到了埃及人的同聲譴責。為了維護他們心目中至高無上的“女神”,埃及各方人士與“英國佬”展開了一場舌戰。埃及大學文物學院前院長布魯非蘇爾說:“克麗奧帕特拉臉部的細膩光華和神韻是無可辯駁的,她挺拔的鼻子和端莊的五官在古今世界女王中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埃及吉薩文物局長扎西哈瓦斯博士也指出:“英國人說克麗奧帕特拉丑陋和肥胖是毫無根據的,他們應該到埃及盧克索神廟去看一看,這座神廟里有保存完好的克麗奧帕特拉的浮雕;如果克麗奧帕特拉像英國學者描述的那樣丑陋,那么為什么身邊絕對不缺美女的羅馬帝國的兩位蓋世英豪會不顧一切地拜倒在她面前?” 還有人批評說,《泰晤士報》采用電腦技術繪制出來克麗奧帕特拉的肖像只不過是想多賣幾份報紙而已。更有甚者,一些比較情緒化的埃及人甚至把這件事和幾年前的戴安娜之死拉扯到一起。他們聲稱:英國人可能故意制造了那次車禍來阻止英國前王妃戴安娜和埃及人多迪談戀愛,因為英國人害怕戴安娜這位“英國美人”嫁給一個埃及人。此次英國人無端攻擊埃及艷后也同樣是“不懷好心”。

不過爭論歸爭論,到目前為止,克麗奧帕特拉到底是什么樣的容貌這個問題還無法找到答案。

新發現:埃及艷后原來是位才女

由于受傳說的影響,后人往往會有一種錯覺,即認為克麗奧帕特拉只是憑借其美貌而獲得愷撒等人的歡心,由此得以維護自己對埃及的統治。不過近些年來,新的考古發現證實,這位埃及艷后其實是一位非常聰明、智慧非凡的女王。有關研究者也一致認為,不論克麗奧帕特拉到底相貌如何,單憑她使埃及得以在強大的羅馬帝國虎視眈眈之下暫時保全,就表明她必定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女人。作為古埃及王國的統治者,一方面要應付國內的奪權斗爭,另一方面又要應付外來的危機,這僅僅依靠美麗顯然是不夠的,所以克麗奧帕特拉無疑應有很敏銳的政治頭腦。不久前,考古學家找到了克麗奧帕特拉當年親筆簽署的政令和她曾經居住的古城,這些都足以證明這位女王遠非只靠美貌,而是靠智慧來治國安邦的。

克麗奧帕特拉統治時期發行的金幣

金幣上雕刻著克麗奧帕特拉的頭像。她梳著一個簡單的希臘式發型。

發現克麗奧帕特拉親筆簽名的政令純屬偶然。在德國的柏林博物館里保存著一具再普通不過的古埃及木乃伊,以至于在被收藏入館的100多年間,從來沒有引起考古學家或者研究人員的注意,誰也不會想到它的身上居然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后來,比利時的紙草考古學家簡·比根獲得批準對這具木乃伊進行全面研究。有一天,他突然發現木乃伊的布片里夾著一張古老發黃的草紙,憑他的第一感覺,這絕對是古埃及某個時代的文件。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從木乃伊身上一點點剔出了那片16開大小的草紙,結果他發現,紙草上竟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古埃及文字!如獲至寶的比根馬上對這張紙片進行了特別鑒定。借助于普通放大鏡,比根識別出,這是一份古埃及某個王朝的正式公文,上面還附有收件日期,他斷定這是埃及某個農民與某位先生之間的普通合同。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比根沒有再做進一步的研究就急不可待地把其成果發表在考古權威月刊上。隨后,一名荷蘭歷史學家萬·明尼看到這篇研究論文后,立即察覺到可疑之處,他認為僅從發表的圖片看,這份文件絕非私人間的合同,而極有可能是地地道道的古埃及政府文件。明尼當即向出版社要來了文件的放大照片,當他把這張照片輸入電腦后,明尼當即就斷定這確實是埃及王宮的文件。當古埃及歷史學家將文件抬頭的年份換算了出來后,公元前33年2月23日的結果讓研究者們大吃一驚。公元前33年,這不正是克麗奧帕特拉七世統治下的托勒密王朝嗎?接下來的發現更讓人吃驚。文件的內容顯然是手寫的,從筆力來看,似乎出自一名男性官員之手。文件的具體內容,是埃及國王答應給羅馬帝國大將軍卡尼迪斯以優惠的商品進出口關稅——允許他每年免稅向埃及出口1萬袋小麥,進口5000安普耳的上好埃及美酒。在這份文件的末尾,有一個娟秀的單詞,這個單詞的字體顯然跟文件內容的字體完全不一樣,并且帶有很明顯的女性筆跡的特征。當那個單詞在40倍的專業放大鏡下顯現清楚以后,明尼失聲驚叫了起來:genestho,這不就是古埃及國王簽署法令時的希臘用語“同意”的意思嗎?埃及國王、公元前33年、羅馬帝國大將軍,加上女性簽字——這毫無疑問就是克麗奧帕特拉的親筆簽名。

發現克麗奧帕特拉親筆簽署的政令的消息傳出后,世界考古學界為之振奮。大英博物館的考古專家們對荷蘭歷史學家明尼的學術水平深感佩服,他們深信,明尼發現的手稿絕對是克麗奧帕特拉親筆簽署的,因為作為一名嚴謹的學者,明尼的研究從來沒有錯過。大英博物館希臘與羅馬古董館副館長蘇珊·沃爾克十分肯定地說:“這肯定是克麗奧帕特拉親筆簽名,因為文件的內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3年,正是克麗奧帕特拉七世統治時期,這是埃及艷后留下的唯一筆跡。”沃爾克進一步分析認為,這份手寫文件不僅僅是一份政府公文,更具體體現了克麗奧帕特拉的政治手腕。古希臘著名的歷史學家普魯塔克在其名著《希臘羅馬名人傳》中曾有過這樣的記錄:“埃及艷后克麗奧帕特拉在愷撒死后,急欲求得安東尼的庇護,但卻碰了一個軟釘子。于是,克麗奧帕特拉馬上把主攻方向轉向安東尼手下最得力的大將卡尼迪斯,以賄賂的手段最后買通了這位影響力非凡的羅馬大將。卡尼迪斯后來說服了安東尼,讓他同意庇護克麗奧帕特拉,而安東尼也從此陷入埃及艷后的溫柔陷阱中不可自拔。”盡管普魯塔克把一切描寫得繪聲繪色,但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卻從來沒有發現過可以證明這些史實的確鑿證據。而這次發現的克麗奧帕特拉的親筆簽名文件,無疑是“埃及艷后”收買羅馬帝國大將的鐵證。另一位埃及遠古史學家阿蘭鮑曼表示:“這份文獻的發現,說明‘埃及艷后’絕非只憑美色來保家衛國、捍衛自己王位的。她運用的技巧跟我們現在處理國際關系時的做法并沒有什么兩樣。這才是‘埃及艷后’美麗與智慧的真正體現。”

不久后,美國考古學家戈迪奧和他的埃及同事在亞歷山大城遺跡的發現,更進一步的證明了埃及艷后克麗奧帕特拉的非凡政績。他們潛入亞歷山大港外海海底的時候,看到了一條又一條的街區、一座又一座的雕像,那就是埃及艷后克麗奧帕特拉和她的最后一個情人安東尼共筑的愛巢——亞歷山大城。這次考古發掘證明了在克麗奧帕特拉統治時代,古埃及仍保持著極度的繁榮,同時也證明了“埃及艷后”不僅美麗,而且還有著杰出的才干,否則不可能將埃及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條。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埃及古物學者奧卡薩·艾爾·達利在一批以前從未被發現過的中世紀阿拉伯文獻中也發現了一個驚人內幕:埃及艷后克麗奧帕特拉可能還是一個富有才華的古代數學家、化學家和哲學家。在對這份中世紀阿拉伯文獻進行翻譯后,艾爾·達利驚訝地發現,這份幾近失傳的文獻,記載的許多內容都與早期埃及的歷史有關,而文獻中描寫的埃及艷后克麗奧帕特拉,竟是一個富有才華的數學家、化學家和哲學家!文獻記載道:克麗奧帕特拉精通多種語言,她的第一語言是希臘語,同時會說拉丁語、希伯來語、亞拉姆語和埃及語;她曾經寫過好幾本科學書籍,而且每周都要和一組科學專家開會討論科學難題。艾爾·達利相信,寫下這批文獻的古代阿拉伯作者肯定獲得了有關克麗奧帕特拉的第一手資料,甚至可能親眼看到過她自己撰寫的科學書籍,可惜這些書籍現在早就失傳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埃及玄術博物館館長利莎·斯奇瓦帕奇認為,由于在千百年前,古埃及著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曾被人縱火焚毀過,所以許多古埃及書籍,包括克麗奧帕特拉自己撰寫的科學書也許都在這場大火中被付之一炬。不過,一些中世紀的阿拉伯作家,像艾爾·巴克里、亞庫特等人都曾在文章中談到過克麗奧帕特拉。在他們筆下,克麗奧帕特拉當年在亞歷山大城設計的建筑計劃是“史無前例地龐大”,并開鑿運河把尼羅河河水引入亞歷山大。

艾爾·達利還認為,人們之所以將埃及艷后看作是一個愛勾引男人的風流女王,完全是因為后人對她的認知全部來自于她的敵人——羅馬人。在古埃及錢幣上鑄刻的克麗奧帕特拉,不過是一個很普通的女人,絕非人們印象中的殺人于無形的美人。她的敵人之所以將她形容成一個性感尤物,只是想讓世人以為,她不是靠自己的才華,而只是靠風流手段才令羅馬的兩大統帥對她俯首稱臣的。

自殺還是謀殺:克麗奧帕特拉死亡之謎

據有關歷史記載和各種傳說,克麗奧帕特拉當時是用毒蛇自殺的,加之希臘歷史學家普魯塔克的敘述,后世基本上接受了這一觀點。但是,幾千年后,人們開始對這一說法產生了懷疑。一方面,普魯塔克出生在克麗奧帕特拉死后75年,他的說法本身就值得懷疑。另外,現代的法理學家和犯罪專家根據現代科學理論,認為普魯塔克筆下的克麗奧帕特拉之死有多個疑點。

首先,就是那條在行兇后“消失”的眼鏡蛇。在古埃及,眼鏡蛇象征著尊貴和榮耀。它是一種體型龐大的爬行動物,平均長度達到2.5米。按照普魯塔克的說法,女仆將這條眼鏡蛇藏在一個裝滿無花果的竹籃中以逃過衛兵的眼睛——那這個竹籃需要多大體積?衛兵看到這樣的竹籃難道就不起疑心嗎?按照普魯塔克的記載,克麗奧帕特拉寫了一封信,告訴屋大維她準備自殺,然后她取出那條眼鏡蛇,讓它咬了自己一口,隨后她把這條蛇遞給了女仆埃拉斯和沙爾米恩,兩個仆人也像主人那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當衛兵聞訊趕到的時候,兩個人已經死了,另外一個也已經是奄奄一息,那條蛇也不見了。

克麗奧帕特拉之死

亞克興角海戰的失利和安東尼的死,使埃及艷后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她望著安東尼的尸體,悲痛欲絕。是否此時她死志已決呢?

牛津大學熱帶醫學和傳染病教授戴維·沃勒爾認為,克麗奧帕特拉和兩個女仆死得似乎有些太快了。盡管曾經有人在遭到眼鏡蛇襲擊后15~20分鐘之內死亡,但通常來說,毒發身亡的時間要相對長一些,他所見過的最短的死亡時間是兩個小時。而屋大維的衛兵僅僅在幾分鐘之內就趕到了現場,3個人卻已經相繼死去——這3個人同時創造了毒發身亡的最快紀錄,是不是有點兒太巧了呢?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事實:毒蛇并不是在每一次咬人的時候都會釋放毒液。沃勒爾說,當人被毒蛇咬到時,中毒的平均幾率只有50%,而3個人一個挨一個都中毒的概率簡直是微乎其微。

其次,克麗奧帕特拉自殺有悖常理。現代犯罪調查專家帕特·布朗認為,普魯塔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且不說克麗奧帕特拉會不會選擇以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假定她確系自殺身亡,但她臨死之前的行為——派人交給屋大維一份“遺書”卻讓人感到奇怪,決意自殺的人是不會有這種表現的。一般情況下,自殺者往往會把遺書隨身攜帶或放在自殺現場,以便人們能夠及時發現。如果一個人已經決定自殺,他會事先把遺書送給某個可能來救他的人嗎?再者,對于屋大維來說,戰敗的將軍自殺在羅馬人的傳統中是一種“體面的結束”,但埃及人將自殺看作是一種罪孽,作為埃及統治者的克麗奧帕特拉為何會選擇這種方法來結束生命呢?布朗認為,人們對于自己的本性必定是忠實的,“沒有人會去做自己都認為愚蠢的事情,克麗奧帕特拉是埃及女王,是一個堅強的女人,如果有反擊的理由,她就會不遺余力地這樣做”。在克麗奧帕特拉生命的最后幾年中,其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將兒子養育成人,繼而掌管天下。在兒子命運未卜的情況下,她怎么可能會自殺身亡呢?雖然這只是人們的推斷,但卻增加了普魯塔克故事的可疑性。

再次,用眼鏡蛇自殺不符合人性本能。一般而言,人類對蛇的恐懼是與生俱來的,對于一個平常人來說,即使伸手觸摸一條無毒的小蛇也是一種挑戰,更不用說抓住一只有毒巨蟒并讓它在自己身上咬上一口,那該需要多大的勇氣啊!作為一個高貴的統治者,經歷過無數風雨,對克麗奧帕特拉來說,死亡也許已經不算什么了,但她的兩位女仆呢?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當時的場景,在看到克麗奧帕特拉被蛇咬后痛苦尖叫的樣子后,那兩位女仆怎么能夠還有勇氣接過眼鏡蛇并讓它咬一口呢?布朗還分析說,當有人自殺時,通常在現場必須看到兩樣東西:尸體和完成自殺所借助的工具。因為人已經死去,所以不可能自己把工具轉移到其他地方,唯一能將工具轉移的,就是在這個人死后到過自殺現場的人。而在這個“案件”中,人們只找到了克麗奧帕特拉和她兩個女仆的尸體,除此以外現場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沒有蛇,沒有毒藥,沒有匕首,沒有任何能夠顯示是自殺的證據。

最后,研究者認為,屋大維在克麗奧帕特拉之死上有重大嫌疑。布朗認為,屋大維有殺死克麗奧帕特拉的動機、方法和可能性。

第一,屋大維是克麗奧帕特拉死后最大的受益者。對于屋大維而言,安東尼、克麗奧帕特拉以及克麗奧帕特拉的兒子,無疑都是威脅他政治生涯的對手。事實上,當克麗奧帕特拉死后,他還殺了愷撒里昂。克麗奧帕特拉死前,屋大維一直將其軟禁著,他控制著她的人,掌管她的飲食。第二,對屋大維來說,假造克麗奧帕特拉自殺的消息簡直易如反掌。蛇和遺書的故事不但使他完全洗脫了嫌疑,而且他派人前去救克麗奧帕特拉的“義舉”顯示了他的仁慈。另外,在埃及歷史上,并沒有仆人陪葬的傳統,那么克麗奧帕特拉的兩個女仆為何在能夠敲門求助的情況下選擇恐怖地死去呢?答案很簡單,因為她們見證了謀殺,那么她們就必須保持“絕對沉默”。布朗進一步分析到,安東尼的男仆也隨主人自殺身亡,他是不是也目擊到了一場謀殺呢?安東尼腹部的致命傷究竟是不是自己造成的呢?有沒有可能安東尼也是被屋大維派遣的殺手刺殺,然后被帶到克麗奧帕特拉跟前“示威”?

總之,克麗奧帕特拉之死究竟是自殺還是他殺迄今為止也沒有最終結論。普魯塔克對埃及艷后之死的記載雖然讓世人頗有微詞,但他在書中曾寫的“真相無人知曉”又似乎頗意味深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尧县| 清河县| 新昌县| 阿巴嘎旗| 诸暨市| 建阳市| 东源县| 京山县| 丹寨县| 布尔津县| 东海县| 龙川县| 肃北| 海安县| 阿城市| 隆回县| 赤水市| 江川县| 都安| 长春市| 东丰县| 襄樊市| 响水县| 洪洞县| 兴海县| 恭城| 太康县| 东明县| 阿克陶县| 景洪市| 旺苍县| 临漳县| 奉化市| 虎林市| 新密市| 平遥县| 治县。| 寿阳县| 吴江市| 小金县| 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