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中國未解之謎
  • 張榮華
  • 2224字
  • 2019-01-03 12:12:58

韓非死亡之謎

中國歷史上最早從理論上提倡“權(quán)術(shù)”論的人物恐怕就是韓非了。韓非是戰(zhàn)國時期韓國人,著名的思想家。他曾經(jīng)拜荀卿為老師,繼承和發(fā)揚荀卿的法學(xué)思想,同時又吸取法學(xué)前輩李悝、吳起等人的學(xué)說,最終成為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的“法治”思想,以及提出的“法”、“術(shù)”、“勢”等主張,對后世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因為當(dāng)時正是群雄爭霸之時,韓非的這種封建君主專制理論,是很適用于當(dāng)時情勢的。據(jù)說秦王嬴政看到他的文章后,非常急于得到韓非。但是韓非來到秦國后不但沒被重用,反而很快被投入秦國監(jiān)獄走上了不歸之路,這是因為什么?

有人認(rèn)為韓非是死于李斯的嫉妒陷害,這種說法自從王充《論衡》中闡述“韓非之死,乃李斯忌才所致”后,已經(jīng)成為史學(xué)界普遍的看法。司馬遷《史記》中也有這樣的記載。《老莊申韓列傳》中記載到,韓非出身于韓國的貴族世家,師從荀子,與后任秦國宰相的李斯為同窗學(xué)友。適值韓國日漸衰落,韓非屢次上諫韓王變法圖強(qiáng),卻不被韓王所用。于是韓非發(fā)憤著書十余萬字,來闡發(fā)自己的法治主張。這些作品后來傳到秦國被秦王嬴政看到。嬴政讀后大為嘆服,激動地說如果自己能夠得到韓非這個人,則“死不恨矣”。當(dāng)?shù)弥n非是李斯同學(xué)時,便下令攻打韓國,索要韓非。韓王本就不想用韓非的主張,現(xiàn)在自己處在秦國的攻打下,毫不吝惜地將韓非獻(xiàn)出,美名曰將韓非“派遣到秦國”。

韓非到了秦國后馬上被秦王接見。據(jù)說韓非本人有點口吃,但是他深刻的思想令秦王折服。秦王非常賞識韓非,大有相見恨晚之意。李斯看到這個情形,深知自己不如韓非,感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嚴(yán)重的威脅。于是李斯對秦王說:“韓非是韓國公子,他能真心為大王您嗎?現(xiàn)在大王想吞并諸侯,他終究會為韓國而不能為秦國,這是人之常情。不能為秦國效力,大王您現(xiàn)在又留著他甚至送他回國,這是禍患的開始。不如找個過錯用法律把他誅殺吧。”李斯這段話說得非常有技巧,句句充滿對秦王和秦國的忠誠。一向?qū)钏购苄湃蔚那赝跤X得李斯言之有理,便下令查辦韓非,將韓非囚入監(jiān)獄。李斯的目的初步達(dá)到,當(dāng)然不能允許自己的計劃落空。為了盡快鏟除了韓非這個威脅,避免因秦王后悔而生出他事,他派人送去了毒藥。韓非很想到秦王面前申訴,獄卒和李斯卻不給他這個機(jī)會。可憐的韓非,昨日還是秦王座上客,今日就成了階下囚,含冤而死。待到秦王后悔讓人赦免韓非時,發(fā)現(xiàn)韓非已經(jīng)死了。而李斯則說韓非是畏罪自殺,秦王半信半疑,但人已死了,也只有作罷。

也有人為李斯申冤,說李斯不可能殺韓非。原因有很多。若李斯是嫉賢妒能之人,他又何必把韓非的作品介紹給秦王?并且當(dāng)時秦王不過是對韓非很賞識而已,還沒有對韓非加以重用,作為當(dāng)時絕對有權(quán)的李斯來說,韓非還不足以構(gòu)成對自己的威脅吧。在這種情況下,李斯為什么要加害韓非呢?

與李斯“奸嫉賢良”版本相反的是,《戰(zhàn)國策》中所記載的韓非之死則是說韓非自取滅亡。當(dāng)時,楚國、吳國、燕國和代國四個國家打算聯(lián)合起來抵抗秦國,秦國派姚賈出使四國。姚賈用重金賄賂四國,瓦解破壞了四國計劃。姚賈回國后受到秦王重賞。韓非就攻擊姚賈拿國家的錢自己去交朋友,還指出姚賈出身的低賤。姚賈在秦王面前反駁說,以財寶來賄賂四國,出發(fā)點是為了秦國謀利,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如果是為了自己交朋友,何必又返回秦國呢?雖然自己的出身低賤,名聲不好,但是有一顆效忠君主的心,哪里像有些人,只是在那里說卻不做任何實際的事情,專門挑別人的毛病。秦王認(rèn)為姚賈的話非常有道理,更加信任姚賈,而對“挑撥是非”的韓非則冷落起來,最后殺掉了韓非。這樣看來,韓非遭到殺害,是因為他自己嫉妒別人,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李斯像

后世人還認(rèn)為,殺害韓非是秦王的主意,李斯就算是再受到秦王的寵幸,他也不敢自作主張殺死韓非。為什么說是秦王自己的主意呢?秦王嬴政是一個寡恩多忌的人,盡管他愛惜賢才,欣賞韓非的理論,但是韓非出身于韓國貴族這一事實終究不能消除秦王對韓非的戒心,始終害怕韓非會暗中為韓國出力。并且,韓非來到秦國后,只是談自己的君主集權(quán)主張,不談統(tǒng)一天下(作為韓國公子的韓非也不可能談),因此,秦王并不重用他。但是,放回韓非,必定又要給韓國增添了一個抵抗秦國的好幫手。秦王怎么可能放他回去?相反,若是殺了韓非,不但他的學(xué)說可以為自己所用,而且也為秦國鏟除了威脅,不是一箭雙雕嗎?這樣分析,秦王殺死韓非是必然的了。這還可以從《史記》中看出來,書中說秦王對韓非的死感到后悔,但是他可曾去追究李斯的擅自謀殺罪?可曾為死去的韓非正名?不過是簡單的“后悔”而已。

還有人認(rèn)為,是李斯等大臣?xì)⑺懒隧n非,但是這并不能說明韓非死亡的實質(zhì),韓非實際是死于秦國和韓國之間的政治斗爭。戰(zhàn)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極力保全自己,尤其是竭力對抗秦國這個一心消滅它國統(tǒng)一天下的大敵。韓國派韓非出使秦國,實際上就是為了保全韓國。李斯和韓非兩個人,一個忠心于秦國,一個熱愛韓國,兩個人之間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韓非必然要破壞李斯攻打韓國的計劃,而李斯站在秦國要兼并六國的立場上,必然也要揭穿韓非出訪秦國的目的。韓非與李斯、姚賈的矛盾沖突并不是如《戰(zhàn)國策》中所說的是韓非個人的嫉賢妒能,也不是李斯本人與韓非有什么個人恩怨,而是秦國與韓國政治斗爭的反映。所以說,韓非的死是當(dāng)時秦與韓尖銳的矛盾斗爭的反映。

關(guān)于韓非的死因究竟如何,韓非究竟是死于誰手,至今也沒有更確鑿的證據(jù)證明。一代大思想家死因未明是個歷史的遺憾,但是想到韓非的理論終為后世所用且影響至今,韓非本人也算是重于泰山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关县| 花垣县| 和顺县| 米泉市| 双城市| 大悟县| 博湖县| 明溪县| 永州市| 日喀则市| 和林格尔县| 临桂县| 长宁县| 涿州市| 浦东新区| 扶绥县| 定西市| 琼结县| 象州县| 禄丰县| 堆龙德庆县| 仙桃市| 淮阳县| 道孚县| 泗洪县| 乃东县| 宜都市| 大同市| 维西| 林州市| 青神县| 武邑县| 蕉岭县| 泰和县| 康乐县| 来安县| 离岛区| 新田县| 南投县| 奉贤区| 电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