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波羅是否來過中國
馬可·波羅是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人物,是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圣人,他的《馬可·波羅游記》在人類旅游史上享有盛譽,在《游記》中他講述了自己神奇的中國之旅以及他返回意大利的經過,并詳細地描繪了中國的繁華與富饒。
馬可·波羅于1254年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市一個商人家庭,是有史可載訪問中國的第一個西方人。馬可·波羅17歲時,他的父親帶他一起去中國,于是,雀躍萬分的馬可·波羅跟隨他的父親、叔叔出發了,他們由古絲綢之路東行,經過敘利亞、兩河流域和中亞細亞,越過帕米爾高原,三年跋涉后,于1275年到達元朝皇帝避暑行宮所在地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多倫),拜見了元世祖忽必烈。他們在中國居留了17年,游歷了中國的許多地方,他的觀察力和記憶力相當驚人,他對不同地區的物產的觀察非常細致;他很關注各個地方的商業活動、經濟水平、風土民情、宗教信仰等;對所到之處的地形和交通狀況的記載也很詳細。不過,馬可·波羅也愛夸大其詞,喜歡吹噓自己。1292年馬可·波羅離開中國并于1295年回到威尼斯。不久后,發生了意大利西部城市熱那亞的海戰,威尼斯艦隊戰敗,馬可·波羅被俘入獄。在獄中,他口述東方見聞,由獄友庇隆人魯思梯切諾記錄成書,這本書就是著名的《馬可·波羅游記》。
但是,對于馬可·波羅在《游記》中談到的中國之行,歷來遭到人們的懷疑和諷刺。有人認為馬可·波羅根本沒有到過中國,《游記》不過是為傳教士和商人利益編出來的傳奇故事,是道聽途說或抄襲一些阿拉伯人著作而來的;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馬可·波羅確實在中國旅居過,只不過是他的一些故事和當時的一些歷史事件相符而已。
為什么《游記》中沒提到茶葉、女人的纏足、印刷書籍以及長城等這些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占有極大地位的事物呢?為什么沒提及漢字和筷子的使用呢?為什么浩如煙海的中國文獻沒有記載馬可·波羅的活動呢?此外,還有許多學者補充了《游記》的不確之處:記錄成吉思汗死亡以及其子孫世系的關系有諸多失誤之處;攻陷襄陽城、襄陽獻新炮法的情況有可疑之處;馬可·波羅在揚州做官三年也不足信;等等。

征稅圖
此圖選自意大利馬可·波羅(1254~1324)所著的《世界奇觀》,描繪的是忽必烈的稅吏征稅的情景。蒙古統治者征收的最重的稅種有鹽稅、糖稅和煤稅。
但是,幾乎中國所有的元史和蒙古史研究者都認為馬可·波羅到過中國,在這方面研究貢獻最大的是楊志玖教授,他在《永樂大典·站赤》里發現了一篇十分重要的元代公文,記載了西亞蒙古伊利汗國的使團準備從泉州下海歸國的事情,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史籍中波斯使臣的名字和返回時間與《游記》中馬可·波羅所記錄的完全一致。雖然公文里面沒有提到馬可·波羅的名字,但很有可能是當時馬可·波羅在元朝的職位不太高。至于《游記》中沒有提到筷子、茶葉、長城等,則是因為:第一,馬可·波羅的口述不可能面面俱到,他沒受過高等教育,著書環境是監獄,而且又是獄友記錄的,難免會有漏處;第二,馬可·波羅不提茶,很有可能是當時的蒙古人和色目人也不喝茶,而是喝馬奶、葡萄酒和果子露;第三,馬可·波羅很少接觸漢族人,他也不識漢字,所以文中并沒有提到漢字書法和印刷術。
究竟哪種觀點最可信,馬可·波羅到底有沒有來過中國,看來還將成為一個長期存在的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