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如同吃自助:扶墻進,扶墻出
四人打牌,有人可能會抱怨自己的牌爛,但對于那些在旁邊觀看的看客來說,有牌打總比沒牌打好多了。
人很多時候是很貪心的,就像很多人形容的那樣:吃自助的最高境界是扶墻進、扶墻出。進去扶墻是因為餓得發(fā)昏,四肢無力,而扶墻出則是因為撐得路都走不了了。人愿意活受罪是因為怕吃虧。而有些時候,人總是對自己不滿,還是因為太貪心,什么都想得到。
很多人常常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夠完美:覺得自己的個子不夠高,身材不夠好,自己的房子不夠大,自己的工資不夠高,自己的老婆不夠漂亮,自己在公司工作好幾年了卻始終沒有升職……總之,對于自己擁有的一切都感到不滿,覺得自己不幸福。真正不快樂的原因是:不知足。一個不知足的人,即使有金屋銀屋擺在面前也不會快樂;一個知足的人,即使住在茅草屋中也會快樂的。一個人擁有總比沒有好多了。
劍橋大學教授安德魯·克羅斯比常說“:真正的快樂是內(nèi)心充滿喜悅,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生命的熱愛?!辈还芡饨绲沫h(huán)境和遭遇如何變化,都能保持快樂的心情,這就需要一種知足的心態(tài)。
知足者常樂。因為對生活知足,所以他會感激上天的贈予,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生活,而不是總抱怨生活不夠照顧自己。
有一個村莊,里面住著一個獨眼的瞎爺。
瞎爺9歲那年一場高燒后,左眼就看不見東西了。他的爹娘頓時淚流滿面,獨生兒子瞎了一只眼睛可怎么辦呀?不料他卻說,自己左眼瞎了,右眼還能看得見呢!總比兩只眼都瞎了要好!比起世界上的那些雙目失明的人,不是要強多了嗎?兒子的一番話,讓爹娘停止了流淚。
他的家境不好,爹娘無力供他讀書,只好讓他去私塾里旁聽。他的爹娘為此十分傷心,瞎爺勸道:“我如今也已識了些字,雖然不多,但總比那些一天書沒念、一個字不識的孩子強多了吧?”爹娘一聽也覺得安然了許多。
瞎爺娶了個嘴巴很大的媳婦。爹娘又覺得對不住兒子,瞎爺卻說,和世界上的許多光棍漢比起來,自己是好到天上去了!這個媳婦勤快、能干,可脾氣不好,常把婆婆氣得心口疼。瞎爺勸道:天底下比她差得多的媳婦還有不少。媳婦脾氣雖是暴躁了些,不過很勤快,又不罵人。爹娘一聽真有些道理,慪的氣也少了。
瞎爺?shù)暮⒆佣际情|女,于是媳婦總覺得對不起他們家。瞎爺說,世界上有好多結了婚的女人,壓根兒就沒有孩子,等日后老了,5個女兒女婿一起孝敬他們多好!比起那些雖有兒子幾個,卻妯娌不和、婆媳之間爭得不得安寧要強得多!
可是,瞎爺家確實貧寒得很,妻子實在熬不下去了,便不斷抱怨。瞎爺說,比起那些拖兒帶女四處討飯的人家,飽一頓饑一頓,還要睡在別人的屋檐下,弄不好還會被狗咬一口,就會覺得日子還真是不賴。雖然沒有饃吃,可是還有稀飯可以喝;雖然買不起新衣服,可總還有舊的衣裳穿;房子雖然有些漏雨的地方,可總還是住在屋子里邊。和那些討飯維持生活的人相比,可算是很好了。
瞎爺老了,想在合眼前把棺材做好,然后安安心心地走??勺龅墓撞膶儆诜浅:岬哪且环N,妻子愧疚不已。瞎爺卻說,這棺材比起富豪大家們的上等柏木是差遠了,可是比起那些窮得連棺材都買不起,尸體用草席卷的人,不是要強多了嗎?
瞎爺活到72歲,無疾而終。在他臨死之前,對哭泣的老伴說:“有啥好哭的,我已經(jīng)活到72歲了,與那些活到八九十歲的人比不算高壽,可是比起那些四五十歲就死了的人,我不是好多了嗎?”
瞎爺死的時候,神態(tài)安詳,臉上還留有笑容……
瞎爺?shù)娜松^,正是一種樂天知足的人生觀,永遠不和那些比自己強的人攀比,用自己的擁有與那些沒有擁有的人進行比較,并以此找到了快樂的人生哲學。
很多時候,我們就缺少瞎爺?shù)倪@種心境,當我們抱怨自己的衣服都不是名牌的時候,是否想到還有很多人連一套像樣的衣服都沒有;當我們抱怨自己的孩子沒有拿第一的時候,是否想到那些根本上不起學的孩子;當我們抱怨工作太累的時候,可否想到那些在街上擺小攤的小販們,他們每天起早貪黑,根本沒有工夫去抱怨……其實,我們已經(jīng)過得很好了,我們能夠在偌大的城市擁有自己的房子,哪怕只是租的;我們不用為吃飯發(fā)愁;我們擁有體貼疼愛自己的妻子;我們有可愛的孩子;有對自己牽腸掛肚的父母……實際上我們已經(jīng)擁有得夠多了,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呢?快樂也是在知足中獲得。
生活就好比打牌,即使你手中的牌再爛,你總是有牌可打,相對于那些只能在旁邊看的看客來說,你比他們好多了。人生因知足而趣味無窮,珍惜擁有的一切,讓人生沒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