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思想,就有怎樣的生活
- (美)愛默生 金雨譯
- 2305字
- 2019-01-03 07:17:45
我們的想象欺騙了我們
一旦平民百姓按照獨到的見解行事,光輝就要從國王的冠冕上轉移到志士仁人的布衣上了。
人們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見解,以為讀書是高人一等的事業,可是,在我看來,讀書等于行乞和寄生。是歷史中的想象欺騙了我們。國王和貴族,權力和莊園,比起那些小門小戶的人家和日常工作中諸如約翰和愛德華的小百姓來,是一些更加堂皇的字眼,可是,生活當中的事情對二者來說卻是相同的,二者的總數是一樣的。為什么要對阿爾弗雷德、斯堪德貝和古斯塔夫等奉若神明呢?就算他們功德蓋世吧,難道他們窮盡了天下的恩德?今天,個人的得失全靠你個人的行為,就像以前要靠追隨他們的舉世矚目的腳步一樣。一旦平民百姓按照獨到的見解行事,光輝就要從國王的冠冕上轉移到志士仁人的布衣上了。
這個世界一直被國王們引導著,他們好像法力無邊的磁石,不僅吸引著我們這些平頭百姓,而且還吸引者其他國家的注意力。這個巨大的象征諄諄教導我們說:人們應當相互尊重,而國王,那高尚而偉大的業主,卻按照自己的律法在人們中間活動著,制訂著衡量事物的標準。誰做了好事,他會用榮譽表揚你,而不是用金錢獎勵你,并且以朕代法,指揮一切。對于上面的種種做法,人們往往聽之任之。他們的行為所體現出來的耿耿忠心,就像一種象形文字一樣,盡管這是一種模模糊糊的意識,大家卻用它象征著他們自己的權利和體面,以及其他每個人的權利和體面。
一旦我們追根究底,追溯自信的根源,那么,一切原始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無窮的魅力就迎刃而解了。那受信賴的人是誰?那種普遍的依賴的原始“自我”又是什么?為什么那沒有視差、沒有可測元素、使科學為之茫然的星星,把美的光芒甚至射進了最猥瑣卑劣的行為中呢,只要那里露出些微獨立的痕跡?它的性能又是什么呢?
這種環環相扣的追究使我們撥云見日,正本清源:原來,那既是天才的本質,也是美德和生命的本質之所在,通常,我們用“自發性”和“本能”來命名它們。這種基本的智慧,我們把它叫作“直覺”,爾后的教導,則都是“傳授”。在那種深邃的力量中,也就是在那無法分析的終極事實中,萬事萬物發現了它們共同的根源。因為,在靜謐的時刻里,生存感從靈魂中冉冉升起,而我們卻懵懂無知。它就是我們,我們就是它,它跟萬物,跟空間,跟光,跟時間也沒有任何區別,而且,如果說有什么區別的話,它們只不過是同一棵造化之樹上開放的不同的花朵而已。顯而易見的是,它們同根同源。
我們,這些萬物的靈長,宇宙的精華,先分享了萬物賴以存在的生命,然后把萬物看成自然界里的種種現象,而忘記了我們和它們具有同一個起源。這就是行動和思想的基點。這就是只有不信上帝者和無神論者才予以否認的賦予人智慧的靈感之肺。我們躺在無邊的智能的懷抱里,它使我們成為它的真理的接受器和它的活動的器官。當我們發現正義、發現真理時,我們不主動做任何事情,而只是讓它的光輝通過而已。要是我們問這從何而來,要是我們企圖窺探造成萬物起因的靈魂,一切哲學就都成為難解的謎團了。只有它的存在或不在才是我們的智慧能夠證實的一切。每個人都可以區別他心靈有意的行為和他無意識的知覺,而且知道一種絕對的信仰應該歸因于他那些無意識的知覺。他也許在表達那些知覺時會出差錯,可是,他知道這些東西,就像白晝和黑夜一樣,是不容爭議的。我蓄意的行動與獲得不過是在漫游罷了——毫無根據的幻想,最輕微的自然感情,駕馭著我的好奇和崇敬。
那些沒有思想的人,在陳述自己的知覺和陳述自己的見解時一樣,容易產生矛盾,或者,在前一種情況下更容易產生矛盾。因為他們區分不了知覺和觀念。他們滿以為我想看見這件事就看見這件事,想看見那件事就看見那件事。然而,知覺不是異想天開的,而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看見了一種特性,那么,我的孩子們隨后也會看到它,最后,全人類都會看到它——雖然,碰巧在我之前并沒有人看到過它。而且,這也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那不過是因為我對它的知覺如同太陽那樣,是一件明晃晃的事實罷了。
靈魂和神靈之間的關系非常的純潔,所以,不要癡心妄想,去插在他們中間幫助它們,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褻瀆了它們。正確的情況應當是這樣的:當上帝說話的時候,他傳達的應該并不是一件事情,而是所有的事情,所以,他應當使自己的聲音響徹全球,他應該從頭開始,重新創造生活,把光明、自然、時間、靈魂等從思想的中心發散出來……每當一顆純粹的心靈接受了一種神圣的智慧的時候,一切舊事物就會煙消云散:手段、導師、經文、寺廟……都將崩潰,片瓦無存;這個心靈生活在現在之中,生活在過去與未來全都為現在所包容的時刻之中。因為與他息息相關,萬物都顯得神圣、清潔,而且彼此之間不分高下。
因為一個共同的起因,萬物都被納入到了一個共同的中心之中,而且,在普遍的奇跡顯身的時候,那些微小、特殊的奇跡就消失了。因此,當一個人對你聲稱他了解上帝,并大談特談他對上帝的種種見解,而且使你淪入另一個國度的某個古老民族的陳詞濫調之時,那么我告訴你,不要理他,讓他自己對自己大放厥詞吧!
在這個世界上,最為功德圓滿的,與其說是橡樹,還不如說是橡實呢!一個人是把自己的成熟顯現在父親的身上,而不是讓它在孩子的身上體現吧?因此,為什么還要喋喋不休地說什么過去呢?為什么還要對過去頂禮膜拜呢,好像那就是你所追求的全部似的?一個個世紀過去了,在那一個個的世紀中,針對靈魂的健全與權威而進行的陰謀反對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請記住:靈魂就是光明,哪里有靈魂,哪里就有光明,它在哪里消失,哪里就必然為黑暗所淹沒,而時間和空間,不過是眼睛造成的生理顏色而已;還有,如果歷史不僅僅是關于我們的存在和形成的美好寓言的話,那么,它就是一種粗魯的行為,一種傷人的舉動,一種貽害無窮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