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
一般說來,嚴厲苛刻的人比寬厚隨和的人危險性更小,最近才被提拔的人比長期盤踞高位的人危險性更小,出身卑微的人比出身高貴的人危險性更小。
野心就像身體中的膽汁,當它分泌順暢的時候,可以使人熱情敏捷,使人振奮并且心情愉悅;但是當它一旦受到阻力,沒有辦法分泌的時候,便會造成體內淤積,肝氣不順,使人心情煩躁,易動怒引惡。野心勃勃的人通常就是這樣,當他們發現自己的仕途非常順利,并覺得還有升遷的空間時,他們不但沒有危險,還對公務保持一種勤勉的態度。但是當他們的欲望無法實現的時候,他們就會變得滿腹牢騷,待人接物都不懷好意,幸災樂禍,這些無論對于一個國家的君王、大臣還是一般的公務人員,都是一種極端惡劣的品質。因此,如果君王要任用那些野心勃勃的人,就必須讓他們不斷高升而沒有被貶黜。可是,這樣的做法勢必引起麻煩,所以對這類野心家還是避而遠之為好。這樣的人如果不能一直升遷,他們就會想方設法讓手中的職權隨著他們一起墮落。但是,既然我說過最好不要任用這種人,那就說明還有需要任用他們的例外,因此我們可以談談在什么時候任用他們。
戰爭時期必須選擇善戰的將才任用,而不要管他們的野心如何,因為使用他們的長處可以彌補他們的短處,而且沒有野心的軍人就相當于沒有皮鞭的戰馬。當君王遭到嫉妒或者遇到危險時,可以拿有野心的人作為擋箭牌;因為這樣的人就像一只瞎眼的鴿子,不顧事態的變化而只管往前沖去,這樣的人最適合充當擋箭牌的角色。正如當年提比略用馬克羅除掉塞雅努斯一樣,君王還可以利用有野心的人除掉身邊位高權重的具有潛在威脅性的大臣。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鑒于上述情況的存在,任用有野心的人是非常必要的,那我們現在就有必要談談如何控制這種人,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他們的危險性。這種人的危險性隨著不同的人而變化,一般說來,嚴厲苛刻的人比寬厚隨和的人危險性更小,最近才被提拔的人比長期盤踞高位的人危險性更小,出身卑微的人比出身高貴的人危險性更小。有的人把君王培養心腹之人看作是一種缺點,其實這是應付野心家們的最好策略。因為親信的人掌控著所有討好或者惹怒君王的通道,那么任何人都不可能變得位高權重。限制野心家們還有一個辦法,就是使得另外一些心高氣傲的人與他們的勢力相當,但是最好國家還應該有一股中間力量來保持事態的穩定,因為沒有壓艙物,行船就會非常顛簸。此外,君王還可以鼓勵一些出身卑微的人與那些野心家們作對。另外要使有野心的人時刻感到處于危險的境地,這對那些生性懦弱的人也許是不錯的建議。但是對那些膽大的人卻會適得其反,使得他們加快圖謀不軌的行為。如果說情勢已經到了需要君王對野心家們一并鏟除的時刻,但是一時半會兒又沒有好的手段可以實施,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對這些野心家們賞罰并行、恩威并施,使得他們仿佛置身于茂密的樹林而不知道該往哪條路上走。
就野心本身而論,那些只是在大事上占先的野心比無論何時都想顯擺的野心危害更小,因為后者可以引起混亂,阻礙公務的執行;但是與那種八面玲瓏,各種事務都要插手干預,甚至想直接號令天下的野心家相比,這種擾亂公務的野心其危害性較小。那種企圖在一切優秀的人中間出類拔萃的人,雖說他們的野心一般很難實現,但是對于公眾的利益永遠都是具有危害性的;而那種試圖在平庸之輩中大展身手的野心卻會導致整個時代的衰退。總是想要得到高位的人,其實懷有三種動機:一是想要取得參與政事的條件,二是想要謀求攀附權貴的機遇,三是想要謀求財富的時運。懷有第一種動機的人,他做了高官以后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忠臣,而有能力辨別這三種動機的君王可謂是有道賢明。一般說來,君王和政府選拔官員的時候,應該排除那些只注重其職位的人,而應該挑選那些更注重其自身職責的人;應該提拔任用那些出于良心而熱愛公務的人,而不是那些為了炫耀其名譽而從事公務的人。總之,一定要分清楚盡忠報國的赤誠之心和好管閑事的城府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