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五絕奇觀

在九寨溝,翠海、疊瀑、彩林、雪峰和藏情被譽為九寨溝五絕。翠海的高海拔形成了九寨溝的雪峰。九寨溝原始森林有兩千多種植物,加上獨特的地理條件,便形成了九寨溝的彩林。

九寨溝的地下水富含大量的碳酸鈣質(zhì),湖底、湖堤、湖畔水邊都可見乳白色碳酸鈣形成的結(jié)晶體。而來自雪山、森林的活水泉又異常潔凈,加之梯形狀的湖泊層層過濾,其水色愈加透明,能見度可達20米,這就形成了九寨溝的翠海、疊瀑。

此外,居住在九寨溝的藏民族與世隔絕、風(fēng)俗獨特。山、水、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美不勝收。

(一)雪峰奇觀

九寨溝的三條溝谷,層巒疊嶂,山勢挺拔,眺望遠方,皚皚雪峰,盡收眼底,艷陽照耀之下的冰川使人目眩。登上尕爾納山,極目遠眺,天象奇觀,一覽無余。但見山巒逶迤,谷壑幽幽,云海連天,絮浪翻騰。峰巒在云海霧浪中沉浮升降,時隱時現(xiàn),似乎在天宇中游弋。

九寨溝的雪峰,在藍天的映襯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輝,像一個個英勇的武士,整個冬季守候在九寨溝的身旁。站在遠處凝望,巍巍雪峰,尖峭峻拔,白雪皚皚,銀峰玉柱直指藍天,景色極其壯美。

藏族同胞的隆達、經(jīng)幡和水轉(zhuǎn)經(jīng)也為冬日的九寨溝增添了神秘而浪漫的色彩。游人在享受九寨溝冬趣的同時,不妨到藏家去做客,喝一口香噴噴的熱奶茶,咂一口醇香清爽的青稞酒,再欣賞一下藏、羌等民族歌舞,消盡寒意,消盡憂愁。

(二)疊瀑奇觀

俗話說,“金打的九寨山,銀煉的九寨水”。水是九寨溝景觀的主角。三條溝谷,由高而低,層層梯式平臺地形,給流水提供了別具一格的表演舞臺。

九寨溝的水是充滿靈性的,它從雪山之巔輕靈而下,注入階梯形的高山湖泊中,再漫溢出來,以千軍萬馬的氣慨奔瀉而來,跌落深谷,將一匹匹華美的銀緞編織成了千萬顆珠玉,再匯聚成溪水,涓涓流去。

它穿過綠樹紅花、葦蔓澤石,柔情中再次積蓄起跌宕的力量,如此往復(fù),構(gòu)成了珠連玉串的河中湖群、斷斷續(xù)續(xù)的激流飛湍和層層疊疊的群瀑奇觀。

九寨溝是水的世界,瀑布的王國。這里幾乎所有的瀑布全都從密林里狂奔出來,就像一臺臺綠色的織布機永不停息地織造著各種規(guī)格的白色絲綢。這里有寬度居全國之冠的諾日朗瀑布,它在高高的翠巖上急瀉傾掛,仿佛巨幅品簾凌空飛落,雄渾壯麗。

有的瀑布從山巖上騰越呼嘯,幾經(jīng)跌宕,形成疊瀑,似一群銀龍竟躍,聲若滾雪,激濺起無數(shù)小水珠,化作迷茫的水霧。朝陽照射時,常常出現(xiàn)奇麗的彩虹,使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珍珠灘海拔2433米,為巨大扇形鈣華流,珍珠灘瀑布寬200米,落差最大可達40米,氣勢非凡,雄偉壯觀。瀑布沖進谷底時,吼聲如雷,卷起千層浪花,向東狂奔而去。這道激流水色碧絳泛白,是九寨溝所有激流中水色最美、水勢最猛、水聲最大的一段。激流左側(cè)棧道,是觀賞這一股碧玉狂流的最佳地點。

踏著棧道,在激流的陪伴下繼續(xù)東行,就到了珍珠灘東側(cè)。這的斜灘坡度更大,灘面更為凹凸不平,激流跳躍,景象更為壯觀。

諾日朗瀑布落差20米,寬達300米,是九寨溝眾多瀑布中最寬闊的一個。瀑布頂部平整如臺,滔滔水流自諾日朗群海而來,經(jīng)瀑布的頂部流下,騰起蒙蒙水霧。早晨陽光照耀下,常可見到一道道彩虹橫掛山谷,使得這一片飛瀑更加豐姿迷人。

冬天的九寨溝,雖沒有春天的嫵媚,夏天的清爽,秋天的妖嬈,卻另有一番情趣。撩人心魄的飛雪,飄飄灑灑、紛紛揚揚,像春天的柳絮一樣不停地飛舞著,放肆地親吻著山巒,親吻著湖水,親吻著人們的臉龐。

在冬季,由于日照及走向的不同,九寨溝的海子只有長海和熊貓海有冰凍現(xiàn)象,人們可以在冰面上活動。火花海、雙龍海和箭竹海部分結(jié)冰。

冬季的九寨溝,藍色的湖水上呈現(xiàn)出各種形狀、厚薄不一的潔白的冰塊和冰花,有的像絲錦,有的像哈達,有的像流云,有的像青紗,真是妙趣天成。

冬季的九寨溝,銀瀑不再飛瀉。諾日朗瀑布收起了氣勢磅薄的陽剛之氣,變成了一幅巨大的天然冰雕,有的像飛禽,有的像走獸。有的像牛群在放牧,有的像仙女在梳妝,奇異多姿,令人目不暇接。

這時候,珍珠灘和樹正的冰瀑在陽光的照射下,冰凌閃亮,流水如絲;熊貓海的冰瀑也變成了巨大的冰柱、晶瑩的冰簾和千姿百態(tài)的冰幔、冰掛,好似一派璀璨耀眼的冰晶世界。

(三)彩林奇觀

九寨溝的彩林覆蓋了景區(qū)一半以上的面積,兩千多種植物在這里爭奇斗艷。金秋時節(jié),林濤樹海換上了富麗的盛裝。深橙的黃櫨,金黃的樺葉,絳紅的楓樹,殷紅的野果,深淺相間,錯落有致,令人眼花潦亂。每一片彩林,都猶如天然的巨幅油畫。水上水下,光怪陸離、動靜交錯,使人目眩。

林中奇花異草,色彩絢麗。沐浴在朦朧的霧靄中的孓遺植物,濃綠陰森,神秘莫測;林地上積滿了厚厚的苔蘚,散落著鳥獸的翎毛。

這一切,都充滿著原始氣息的森林風(fēng)貌,使人產(chǎn)生出一種浩渺幽遠的世外桃源之感。

入冬以后,積雪使九寨溝變成了銀白色的世界,莽莽林海,似玉樹瓊花,冰瀑、冰幔,晶瑩潔白。銀裝素裹的九寨溝,顯得潔白、高雅,仿佛置身于白色玉盤中的藍寶石,顯得更加璀燦。

(四)翠海奇觀

九寨溝的海子,湖水終年碧藍澄澈,明麗見底。而且,隨著光照的變化和季節(jié)的推移,湖水呈現(xiàn)出不同的色調(diào)與韻律。秀美的,玲瓏剔透;雄渾的,碧波不傾。每當風(fēng)平浪靜時分,藍天、白云、遠山、近樹,倒映湖中,“魚游云端,鳥翔海底”,水上水下,虛實難辯,夢里夢外,如幻如真。

恬靜的鏡湖、俊美的翠湖、秀麗的芳草湖、迷人的臥龍海、神奇的五彩池、奇異的五花海、雄偉的珍珠灘和壯闊的諾日朗瀑布……九寨溝的水如銀鏈、似彩虹,將山林溝谷描抹得風(fēng)姿綽約,妖嬈迷人。

九寨溝的彩池是陽光、水藻和湖底沉積物的合作成果。一湖之中由鵝黃、黛綠、赤褐、絳紅、翠碧等色彩組成不規(guī)則的幾何圖形,相互浸染,斑駁陸離,如同抖開的一匹五色錦緞。

隨著視角的移動,彩池的色彩也跟著變化,一步一態(tài),變幻無窮。有的湖泊,隨風(fēng)泛波之時,微波細浪,陽光照射下,璀燦成花,遠視儼如燃燒的海洋;有的湖泊,湖底靜伏著鈣化礁堤,朦朧中仿佛蛟龍流動。

整個溝內(nèi)的彩池,交替錯落,令人目不暇接。百余個湖泊,個個古樹環(huán)繞,奇花簇擁,宛若鑲上了美麗的花邊。湖泊都是由激流的瀑布連接,猶如用銀鏈和白涓串連起來的一塊塊翡翠,變幻無窮。

火花海海拔2187米,深9米,面積3.6萬平方米,水色湛藍,波光粼粼。每當晨霧初散,陽光照耀,水面似有朵朵火花燃燒,星星點點,跳躍閃動。那掩映在叢叢翠綠中的海子,像一個晶瑩無比的翡翠盤,滿盛著瑰麗輝煌的金銀珠寶。

五花海海拔2472米,深5米,同一水域常常呈現(xiàn)出鵝黃、墨綠、深藍和藏青等色,斑駁迷離,色彩繽紛。從老虎嘴俯瞰它的全貌,儼然是一只羽毛豐滿的開屏孔雀。陽光照耀下,海子更為迷離恍惚,絢麗多姿,一片光怪陸離,使人進入了童話境地。

透過清澈的水面,可見湖底有泉水上涌,令人眼花繚亂。山風(fēng)徐來,各種色彩相互滲透、鑲嵌、錯雜和浸染,五花海便充滿了生命,活躍、跳動起來。夏季,海邊野花盛開,團團簇簇,姹紫嫣紅,花上露珠,晶瑩剔透,閃閃發(fā)光,與海中火花相映成趣,韻味無窮。

犀牛海是一座長約兩公里的海子,水深18米,海拔為2400米,是樹正溝最大的海子。

犀牛海的南端有一座棧橋通過對岸。每天清晨,云霧飄渺時,云霧倒影,亦幻亦真,讓人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湖岸四周的彩葉也是亮麗多姿,艷冠群芳。

犀牛海水域開闊,北岸的盡頭是生意盎然的蘆葦叢,南岸的出口既有樹林,又有銀瀑,中間一大片是藍得醉人的湖面。犀牛海的這一片山光水色,讓游客流連忘返。

傳說古時候,有一位身患重病、奄奄一息的藏族老喇嘛,騎著犀牛來到這里。當他飲用了這里的湖水后,病癥竟然奇跡般的康復(fù)了。于時老喇嘛日夜飲這里的湖水,舍不得離開,最后更騎著犀牛進入海中,永久定居于此,后來,這個海子便被稱為犀牛海。

小巧玲瓏的臥龍海是藍色湖泊的典型代表,極其濃重的藍色沁人心脾。湖面水波不興,寧靜祥和,猶如一塊光滑平整、晶瑩剔透的藍寶石。

臥龍海底有一條乳黃色的碳酸鈣沉淀物,外形像一條沉臥水中的巨龍。相傳,在古代,九寨溝附近黑水河中的黑龍,每年都要九寨溝百姓供奉99天,才肯降水。白龍江的白龍很同情九寨溝的百姓,想給他們送去白龍江水,不料,卻遭到黑龍的阻擋。

于是,二龍爭斗起來,最后,白龍體力不支,沉入湖中。正在危急時刻,萬山之神趕來降服了黑龍。然而白龍再也無力返回白龍江,日久便化為長臥湖底的一條黃龍。人們?yōu)榱思o念它,就把這個海子叫作臥龍海。

下季節(jié)海鑲嵌在花繁草茂的山坳里,上季節(jié)海毗鄰五彩池,湖水隨季節(jié)變化,時盈時涸。秋日雨季,湖水上漲,湖色湛藍,夏日水淺呈翠綠色,初冬以后,湖水干涸,湖床上長滿了青草,海子又變成了放牧草灘,草灘上生長著聯(lián)合國公布的世界一類保護植物若希維奇。

樹正群海景區(qū)是九寨溝秀麗風(fēng)景的大門。樹正群海溝全長13.8公里,共有各種湖泊40個,約占九寨溝景區(qū)全部湖泊的40%。40個湖泊,猶如40面晶瑩的寶鏡,順溝疊延五六公里。水光瀲滟,碧波蕩漾,鳥雀鳴唱,蘆葦搖曵。

最令人叫絕的是樹正群海下端的水晶宮,千畝水面,深度可達四五十米,遠眺闊水茫茫,近看積水空明。距水面約十米的湖心深處,也有一條乳黃色的碳酸鈣堤埂,仿佛一條長龍橫亙湖底。山風(fēng)掠過湖面,波光粼粼,臥龍仿佛在卷曲蠕動。風(fēng)逐水波,臥龍又像是在搖頭擺尾,呼之欲出。

蘆葦海海拔2140米,是一個半沼澤湖泊。海中蘆葦叢生,水鳥飛翔,清溪碧流,漾綠搖翠,蜿蜒空行,好一派澤國風(fēng)光。蘆葦海中,蕩蕩蘆葦,一片青蔥,微風(fēng)徐來,綠浪起伏。颯颯之聲,委婉抒情,使人心曠神怡。

花開時節(jié)又是另一番景象,鵝絨絨的蘆花,搔首弄姿,扭捏作態(tài),掀起層層絮潮,引來隊隊鷺鷥,雙雙野鴨。于是整個蘆葦海中,充滿了生機。

湖中有一條彩河,傳說女神色嫫在這里沐浴時,恰巧男神達戈經(jīng)過,女神驚慌中將腰帶遺失在這里,便化作彩河。據(jù)說,在對面的山上,還可以看見女神嬌羞的臉龐。

(五)藏情奇觀

九寨溝主要是藏族聚居地,神秘凝重、地域特色鮮明的藏族文化,與奇異的山水風(fēng)光溶為一體,相得益彰。據(jù)考證,九寨溝內(nèi)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甘肅瑪曲一帶的俄洛部落,原屬黨項羌彌藥支,后來被吐蕃征服。

唐朝初年吐蕃東征時,松贊干布以俄洛部落為先鋒,到達了松州,即現(xiàn)在的松潘。后來,松贊干布允許俄洛部落在九寨溝一帶定居下來。其中,居于白河畔的俄洛部與白馬部結(jié)成聯(lián)盟,他們的后代就是九寨溝中九個寨子的藏胞。

從地域上看,九寨溝處于藏族、漢族、羌族、回族等多民族文化的交匯點,因而,九寨溝的藏族文化也帶上了與其它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印記。

以溝內(nèi)的藏寨建筑為例,它們與西部藏區(qū)居民明顯不同的是,在藏式村寨及宅院布局的基礎(chǔ)上,普遍使用了漢式的披項、垂花柱、柱角花、翹屋角和圓洞門等傳統(tǒng)建筑方法。此外,這些建筑普遍建在以白石為基礎(chǔ)的女兒墻轉(zhuǎn)角處或門楣、窗楣上,這些特征,與四川省茂縣、汶川和理縣等地羌族民居的“白石崇拜”不謀而合。

九寨溝的藏民族信奉苯教,藏語稱苯波,原是藏族古代盛行的一種原始宗教,俗稱黑教。他們崇奉天地、山林、水澤等大自然的神鬼精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宽城| 南岸区| 延津县| 平阳县| 杭锦后旗| 新郑市| 林州市| 民县| 松原市| 棋牌| 吴堡县| 通江县| 石屏县| 社旗县| 蛟河市| 镇巴县| 开化县| 清镇市| 栾川县| 安康市| 澄迈县| 武乡县| 威远县| 商洛市| 乡宁县| 炎陵县| 北川| 含山县| 抚宁县| 西华县| 丹棱县| 房山区| 定远县| 长寿区| 合作市| 越西县| 贡山| 镶黄旗| 榆社县| 河西区| 凤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