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王陽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廣西戡亂(5)
- 知行合一王陽明(全集)
- 度陰山
- 4954字
- 2016-06-01 17:38:32
王陽明還是不太放心,他又寫出第三封信,信的接收人是他的弟子黃綰。他提醒黃綰,也讓黃綰提醒他在中央政府的弟子和崇拜者們,不要再拼命地推薦自己,一定要把王陽明這個人淡化,最好是讓中央政府的官員們忘記有個王陽明在廣西剿匪的事。他對黃綰說:“我現在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廣西,你們如果在中央政府總是談到我,肯定會引起某些人的不安。他們也會把注意力集中到廣西來,到那時,我就不好做事了?!?
他同時還叮囑黃綰,舉薦人一定要慎重,要多方考察。否則不但這個人會壞了事,你身為舉薦人也脫不了干系。
他又談到了一件往事,就是平定寧王后的賞賜問題。他說:“這件事過去七八年了,很多當時立下功勞的人等賞賜等得已近絕望。我一直想向中央政府提這件事,可這個時候提,有些人會認為我在要挾政府。所以,你們如果有時間有精力,應該把這件事當成重中之重?!?
最后他要弟子們放心:“廣西的叛亂頭目不過是小疾病,比當年江西南部那些造反大佬們差遠了,所以你們不必為我擔心。你們要擔心的是政府內部的政治斗爭,這才是心腹之患?!?
朝中高層的政治斗爭不是黃綰和他的另一位身居高位的弟子方獻夫能解決的,即使預防,二人都不能勝任。所以王陽明的這番訓誡,不過是證明他深邃的眼光而已。
1527年最后的一個多月,王陽明始終沒有采取任何軍事行動,原因只有一個:他之前調集的湖廣和福建、廣東的部隊沒有到達。三處的行政長官和軍事長官們給出的借口都是一樣的:正在集結軍隊,籌措軍餉。
王陽明苦笑,連連發信催促。幾支部隊終于在1528年正月抵達梧州,而王陽明仍然沒有采取軍事行動的意思。
實際上,他心中早已有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那就是招撫。按他對王受和盧蘇資料的了解,這兩人武裝暴動完全是政府官員逼出來的。而他們后來攻城略地,并沒有獨立的意思,只是想增加和政府談判的籌碼。
這是王陽明要解決的問題,他不想讓對方的籌碼變得有價值。所以剛過了元宵節,王陽明組織幾萬人的部隊進駐南寧,就在南寧郊區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這場軍事演習把王受和盧蘇驚到了,他們急忙加緊戰備,應對王陽明。
王陽明和他的指揮官們開會商議,有人說既然部隊已來了,就應該打。王陽明卻說,王受和盧蘇的實力不可小覷,田州和思恩的防御都被他們加固,短時間內根本打不下來。用軍事手段,耗費金錢不說,還會死成千上萬的人,得不償失。
有人想不到別的辦法,這緣于他們的一根筋。在他們心中,對付少數民族的叛亂就應該用鐵血手段,和他們擺事實、講道理是對牛彈琴。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沒有溝通的可行性。另外,部隊已經集結,如果不打,那在面子上也說不過去啊。
王陽明說:“除了打,還有很好的方法,即招撫?!?
廣西的地方官們強烈反對,他們舉出一個例子來說明這種想法的不切實際。在姚鏌灰頭土臉地走人之前,曾招撫過王、盧二人,可兩人開出的條件不可理喻。只要稍懂成本核算的人都知道,打比招更節省成本。
王陽明說,他們所以提出那些苛刻的條件是因為他們手中有籌碼,姚鏌和他們談判時,手上沒有軍隊,人家當然會獅子大開口??涩F在我們大軍云集,那場軍事演習就是給他們看的,目的是要讓他們明白我們的實力,提示他們,我們是先禮后兵。
與會眾人被王陽明說服,但他們口服心不服。尤其是湖廣軍隊的指揮官們,他們千里奔波來到廣西,目的是建立軍功。如果王陽明招撫,那他們就是無功而返。他們決定從中作梗,讓王陽明的招撫計劃流產。
陰謀悄無聲息地進行著。在王陽明的使者還未到達王受和盧蘇基地時,王、盧二人便收到可靠消息:王陽明的招撫不可信,王陽明是想通過這一方式向你等索賄,而且數額巨大。如果你們不能滿足王陽明,后果可想而知。
王、盧二人對此深信不疑。因為兩人的前輩們都曾遇到過前來剿匪的巡撫向他們索賄的經歷,兩人趕出了王陽明的使者,拒絕去見王陽明。
王陽明陷入了困境。這和他當初在江西南部剿匪時面臨的情況截然不同。他當初在徹底清除了山匪隱藏在政府中的內鬼后,整個政府上下一心。如今,本該是他朋友的人卻成了他的敵人。有人建議他整頓政府軍內部,他沒有同意。他總感覺自己時日無多,而治理整頓是耗費時間的事。在考慮了幾天后,王陽明決心用良知這一武器直攻王受和盧蘇。
他親自寫信給王受和盧蘇。首先是站在他們的立場來考慮問題,對他們當初的遭遇表示深深的同情,重點指出,你們現在的錯誤實際上是政府有錯在先;其次,他真誠惻怛地向二人保證,只要兩人放下武器,將來絕不會再發生“官逼民反”的事,他保證會給他們生命和自由,把廣西建成一個他們心目中的理想家園;最后,王陽明嚴肅地說,你們投降對你們和我都有好處,大家可以免掉兵戎相見的尷尬,你們的決定會存活很多人,活人一命可是最大的功勛。
這封信并沒有取得意想中的效果,因為王受和盧蘇有顧慮。
平定思田
王受對盧蘇說:“王陽明這老頭是出了名的不靠譜,江西那群笨蛋都是這樣栽到他手里的?!?
盧蘇說:“豈止是他不靠譜,我看中國的所有官員都不靠譜。咱們老大岑猛就純粹是被這群狗官逼反的?!?
王受和盧蘇不再說話,看上去正在思考人生大事。兩人沉默了很久,最后異口同聲地說:“要不,咱們試試?”
王受接著說:“我聽說王陽明這老頭只對十惡不赦和不思悔改的人才動殺機?!?
盧蘇說:“我也聽說了。咱二人屬于十惡不赦那類人嗎?”
王受搖頭:“也不屬于不思悔改的那類吧?!?
盧蘇說:“肯定啊,咱二人根本就不想反,或者可以這樣說,咱二人一直在等著朝廷出個明白事理的官員來和咱們談談?!?
王受說:“據我所知,我總感覺王陽明這老人家還不錯。”
盧蘇說:“我覺得也是。”
兩人最后說,派個不重要的人去和他談談。
王陽明熱情地接待了王、盧二人派來的不太重要的人。這人帶來王、盧二人的意思:我們早就想放下武器,回歸祖國的懷抱,可有許多官員總是欺詐我們,我們的好多同道中人放下武器后會遭到屠殺,或者是我們提出的很多改善我們自由的條件被漠然置之。
王陽明要王、盧二人放心,送走這位使者后,他就命令湖廣部隊回老家,只有廣西一支沒有規模的部隊駐扎在南寧。
王受歡喜地對盧蘇說:“王陽明這是真心實意啊?!?
盧蘇想起王陽明在江西對池仲容的所作所為,謹慎地說:“還是看看再說?!?
王陽明知道他們在猶豫,所以派人給他們送去了免死牌,聲稱著要他們投降,既往不咎,并且要給他們理想的生活。
王受催促盧蘇,咱們的架子也擺得差不多了,不能讓人家王大人以為他是在熱臉貼冷屁股。
盧蘇想知道王受的想法。王受說:“咱們還能等人家上門來勸降?應該主動去投降啊。”
盧蘇沉思了一會,有了主意。他傳信給王陽明:我們可以去南寧,但南寧的防務要我們來維持,諸如城上的士兵,衙門口的站崗衛兵,還有南寧城中的巡邏隊。
王陽明的弟子、廣西省的高級官員王大用失聲叫了起來:“這不就是換防嗎?萬一他們趁此機會向咱們動手,咱們可就是甕中之鱉?!?
王陽明教訓他:怎么可以把別人想得那么壞,你的良知呢?通知他們,就按他們的意思辦。王陽明最后又看著各位官員,一字一句地說:要干凈地辦,不要耍小動作。
1528年陰歷二月中旬,王受和盧蘇再把南寧城的部隊都換成自己人后,慢慢地進了南寧城。盧蘇發現眼前的南寧城和他想象中的不一樣,街道被打掃過,還灑上了清水。街市繁華,行人如流。王陽明在南寧的臨時衙門口張燈結彩,像是在歡迎貴客。他遠遠地就看到衙門口的衛兵是他的人,在整個南寧城的武裝部隊中,他沒有見到陌生人。這回,他徹底放下心來。他想的是,即使和王陽明談砸,就憑他在南寧城中這么多武裝部隊,他和王受也能全身而退。
王受很開心,他看到此情此景時,當即確定從前在刀口上的日子已經成了遙遠的噩夢,新生活的曙光已經越過地平線正照耀著他的心。在南寧衙門門口,他和盧蘇停下來,按之前二人的約定,隨從們把他們反綁,并在兩臂之間插上一支荊條,這就是失傳多年的“負荊請罪”。
王陽明坐在上面,儀態威嚴。王受和盧蘇跪在地上,請求王大人對他們的過失進行責罰。王陽明對二人說,本來你們主動來降,不應該責罰你們??墒牵銈冊旆词鞘聦崳`法亂紀,沖擊政府,這是有罪,如果不懲罰你們,會讓更多的人抱有僥幸之心,所以,我要懲罰你們。
王受和盧蘇吃了一驚。王陽明馬上接著說,你們可穿上生平最厚重的盔甲,讓我揍你們二百軍棍。
說完就讓人托著軍棍給二人看,二人險些樂出來:軍棍是空心的,好像一根半死不活的竹子。對于這一明目張膽的“造假”,二人開心地同意了。他們穿上厚重的盔甲,由于不能走路,所以被人抬到王陽明面前,二百“軍棍”執行完畢,王陽明走下來,命人把他們的盔甲脫掉,拉著二人的手說:“兩位深明大義,對我深信不疑,我真的很感動。既然二人對我如此真心,我也就不客氣了,有件事需要二人幫忙?!?
王受激動得手直抖:“王大人但說不妨,我哥倆萬死不辭。”盧蘇用眼神支持王受的話。
王陽明點了點頭說:“很好,我希望二位能幫我穩定廣西?!?
王受拍著胸脯說:“這事包在我哥倆身上。我二人有武裝部隊七萬,能掃平一切王大人要掃平的人?!?
王陽明笑著搖頭:“你們呀,我之所以招安你們就是想讓你們過平靜的生活,讓你們離開血雨腥風的戰場,怎么可能會再把你們推到沙場上去呢?!?
盧蘇疑惑不解:“那王大人如何讓我幫你穩定廣西?”
王陽明再笑道:“很簡單,解散你們的部隊,回家安分守己地過日子,這就是幫了我最大的忙。而且我答應諸位,官府一定不會再發生欺壓你們的事?!?
二人恍然大悟,跪拜王陽明。
王陽明僅憑幾封信就把廣西最大的叛亂武裝化解得無影無蹤,這種能力在當時已知的世界上,恐怕只有王陽明才有。
無論是在江西還是廣西,王陽明的戰場不在外而在心上。他最擅長的實用心理戰既簡單也不簡單。說他的心理戰簡單,不過是用真情實意感動對手,或是用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的招數讓對手暈頭轉向,然后發出致命一擊。說他的心理戰不簡單,是因為他的心理戰表面上看沒有規律可循。什么時候該用招撫,什么時候該采取軍事行動,看似隨心所欲,其實背后都有一個復雜的分析過程。
對于王受和盧蘇的情況,王陽明曾做過多方面的材料收集和分析。最終他得出的結論是,這二人并無野心,而且是無法忍受當地政府官員的欺壓才奮起反抗。當他們具備一定實力后,也沒有再擴展,這就足以說明,他們的本心還是傾向于和政府談合作。他們的良知依然光明著,心腸沒有變成鐵石,對于這類人,用招安就最合適不過。而對有些冥頑不靈的人,比如江西叛亂大佬池仲容,就毫無效果,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采取虛虛實實的軍事打擊。
王陽明的一位弟子對老師這次不費一兵一卒、不發一箭一矢就解決了思恩、田州的事夸張地評價說:這比多年前大禹治水有過之而無不及。
事情的確剛剛開始,因為“平”和“定”是兩回事,王陽明現在只做到了“平”,怎樣才能讓南寧地區“定”,這才是關鍵。
他把當初向中央政府提交的治理思、田方案迅速執行:第一步是改流為土,讓當地有責任心和能力的政府官員擔任軍政一把手,讓類似王受和盧蘇這樣的少數民族首領擔任軍政二把手和行政秘書。這樣一來,軍政大權在政府手里,而少數民族因為參政獲取了榮譽感。雙方互相監督互相砥礪,其樂融融。
第二步,把“十家牌法”在廣西如法炮制。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拯救人心,通俗的說法就是思想教育。世界上最不穩的就是人心,只要人心靜了,世界也就靜了。百姓心中有了道德基石,才能遵紀守法,才能做個好人。普及倫理道德的場所在學校,王陽明自己出錢興建學校,邀請百姓免費來聽他和他弟子們關于良知的講課。
據他的弟子后來說,南寧百姓聽了王陽明心學課程后,心靈受到極大的洗禮,對自己從前渾渾噩噩的日子直唾棄,決心此后為人處世必以良知為師。
王陽明心學能在最短的時間里迅速傳播開,緣于心學的簡易明快,更緣于王陽明在教學方法上的理念:因材施教,不以主觀凌駕別人,順著對方的思想。用心學術語來講就是“不執”。
下面這件事就是證明。
田州城外河邊有塊怪異巨石,形狀如烏龜,更使人驚奇的是,“烏龜”靜臥不動時,田州太平無事,當它如長了腳遠離河邊時,田州就有刀兵。這有事實為證,岑猛造反前,“烏龜”很老實地待在河邊;岑猛作亂不久,“烏龜”就離開了河邊;岑猛被平定后,“烏龜”又神奇地回到河邊;王受和盧蘇造反時,它又離開了河邊。王陽明招降了王、盧二人后,大概是烏龜的信息不靈,所以還沒有回到河邊。
當地百姓都確信一件事:這塊石頭是治亂的風向標,他們都希望這塊石頭永遠待在河邊,不要跑來跑去,背后的意思就是,希望和平,不希望動亂。